研究生写案例研究论文 研究生案例型论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研究生写案例研究论文 研究生案例型论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人刚参加了一些MPAccMaud同学论文的答辩,并与外校老师或本院校外导师(人大、中财、北工商、北国会、首经贸、实务部门等),以及一些参加过论文预答辩、正式答辩的同学做过一些交流,我也认真研究了MPAcc教指委以前评出的优秀毕业论文,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讨论。
01.论文写作形式
MPAcc同学的论文写作形式可以是案例研究、调研报告、专题研究、管理或组织诊断、制度设计、软件开发,等等。但根据我的观察和统计,本院90%以上的同学毕业论文采用的是案例研究型的写作形式。我以前也参加过MPAcc教指委组织的一次案例研究的讨论会,根据会上其他大学MPAcc办公室领导或老师的介绍,其所在学校cc同学选择案例研究作为论文写作形式的比例也在90%以上。
我想,学生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至少有两个:
一是MPAcc教指委鼓励专硕同学(特别是在职专硕同学)选择案例研究、调研报告的论文写作形式。
二是如果写调研报告,全日制专硕同学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能力,你想去某企业、某行政事业去调研,谁理你呢?即使有人介绍,对方会认真地、坦诚地说真话么?会提供真实的所谓的第一手资料么?
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选择案例研究就不奇怪了。
有些评委老师认为,既然是写案例研究,掌握的第一手的资料就是必须的。“论文指导意见”中也说,“案例分析方法:根据案例对象的经营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围绕组织管理问题对某一管理情景进行客观描述,避免就事论事,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析问题出发,揭示问题的本质,找出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但获取第一手资料实在困难。越大、越现代化、越有代表性的企业,其信息管理权限的制度也就严格。即使你在该公司实习甚至工作(如果不是中层以上经理),你一般也难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而选择太小的公司呢,则缺乏代表性,想要研究的问题的典型性也不够。我的看法是,公开的资料、第二手的资料也是可以的吧。
02.论文结构
对于案例型研究专硕论文,结构怎么安排,章节怎么列,教指委只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评委老师的看法也很不一致。
“论文写作指导意见”是这样说的:案例分析类论文一般应包括绪论、案例背景、案例分析、解决和实施方案四个部分。对于具体章节,论文指导意见没有(也不应该有)具体的建议。
由于规定不明细,评委的不同观点也就多。并且,开题报告、盲评、预答辩、正式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评审老师不是同一拨人,评审老师的观点、意见不同,学生们也就无所适从,感到很茫然。
例如,第一章的文献综述要不要分国内国外来写?是论文贡献还是论文创新?论文不足要不要写或在哪里写?(放在第一章还是最后一章?)
又如,第二章要不要有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行业背景简介或简要分析要不要写?如果要写,放在第二章还是放在第三章的案例介绍(分析)中?最后一章以“研究总结”作标题可以不可以(还是说必须写成结论与建议)?经验总结型论文和问题分析型论文在写作上哪些重要区别,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一些看法,请朋友们发表意见,特别是请专硕导师们批评指正。
大家一起来为我国经管、会计、审计专硕论文质量的提升献计献策。
03.第一章 绪论
绪论一般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等几个部分。
研究背景与意义:这一部分,评委们意见分歧较小。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评委们意见有分歧:有些评委强调文献综述要将国内和国外分开来,不分开就是论文的缺陷。有些评委就建议学生不要分国内国外。
我的建议是可分可不分,由学生和论文指导老师定,不必强求。因为国外的一些文献、制度和准则(如FASB的财务会计准则),同学们(甚至老师)是看不到的;另外,对于国外学界对某一专题的研究脉络,专硕学生是难以把握完整和准确的。
所以,我建议,专硕学生写案例研究型论文时,文献综述分研究主题、按时间顺序来进行综述,并注意文献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文献的权威性和新颖性。
按主题和时间顺序写综述也有利于写好文献述评。文献述评写不好,论文贡献也就不可能写好。
研究内容与方法(或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法)
论文结构是否单列一节,评委也有较大分歧,有的说要有,有的说不要。我的建议由学生或导师根据需要自行决定。论文创新与不足,大部分同学这一节都是用的同一标题,我在CNKI查阅的其他学校的专硕论文,很多也是这个标题。我建议将“论文创新”改成“论文贡献”。国内著名管理领域、会计领域的学术期刊基本不用“论文创新”一词,英文文献一般也是用“contribution,or marginal contribution”,贡献或边际贡献,罕见用“innovation”(创新)一词的。
会计、审计案例研究型专硕论文很难有理论上、方法上的创新,如果真有,写成论文贡献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因为有些导师和评委要求专硕论文有创新,很多学生就开始胡写,什么“另辟蹊径”、“独特视角”、“方法创新”、“填补空白”之类的。
04.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这一章的标题也有写成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或理论基础的。
公司财务、会计、审计、内部控制等领域的很多基本概念是缺乏共识或统一定义的。例如,财务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或融资风险,现金、资金、资本,成本、战略成本(管理),等等。如果我们对研究主题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不能很好地约定,就会导致论文的论证逻辑出问题,如论点分散、数据口径不一致,等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相关理论分析,或只是罗列一些理论(理论与研究主题不够一致,不够贴切;在后续的分析中也未用上),所以,通篇论文如同一篇工作总结,并且是低质量的工作总结。
评委们对这一章的写法,分歧也比较大。如一些评委建议写成“关于**的概述”,或将行业背景简介、行业现状与趋势简要分析放至这一章。还有些评委认为,案例研究型的专硕论文不需要写理论分析,不需要写理论基础。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写“概述”这样的标题,概述是书的写法,不是论文的写法。论文要“论”,而“论”就需要用到“相关的应用性理论或基础性理论”。
05.第三章 案例介绍(案例背景)行业背景若需要介绍,应放到第三章案例介绍(案例背景)或案例分析中写较适当。
第四章 案例分析
关于这两章的写法和内容,评委们的意见有些分歧。例如,两章是否合并成一章?是否可以直接用案例介绍、案例分析这样的标题?问题、成因分析是否可以单列一章?对案例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评判上也有分歧。
这一部分,评委意见有分歧。有些评委认为这一章的标题应统一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有些评委则认为不必统一,标题为“研究总结”也很好。
我的建议:不必统一,由学生和导师自己定;经验总结型案例在这一章可以写案例启示;论文不足也可以在这一章与研究展望一起写。
总之,我的观点是,给学生(论文作者)和论文导师更多一些论文写作内容和章节安排上的权力(毕竟是“文责自负”的)。开题报告、盲评、预答辩、正式答辩各环节上的专硕论文评委,主要应在选题价值(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重要的问题、有能力完成的问题)、研究思路、论证逻辑(论题、论点、论证方法、证据、结论、建议等是否一致)、写作规范等方面多把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