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广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在2012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的“三网融合与广电物联网”分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测试工程师姚琼表示,广播电视在双向化,宽带化的基础上,正在尝试建立一种新业态,逐步向NGB演进,最终将通过NGB的终端将物与人联系在一起,而这与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一致。
AVS+广播电视
先进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核心支撑技术。为了突破国外跨国公司对音视频编解码专利技术的垄断,推动我国自主创新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速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广电总局科技司和工信部电子司联合成立“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采用产、学、研、用联合开发的科研新模式,组织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AVS产业联盟和广州柯维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AVS演进技术研究、AVS+标准编制以及测试验证等相关工作。2012年7月,广电总局宣布了AVS+《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第一部分:视频》为广电行业标准。AVS+为我国高清晰度电视盒高清晰度3D电视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先进的音视频编码技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VS+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央电视台年内将率先采用AVS+播出高清晰度和3D电视节目。
从2002~2012年的10年里,AVS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为我国音视频产业应对国际专利收费,实现标准和知识产权自主可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数字视音频产业的健康发展。AVS真正值得自豪的,是10年来走出的“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AVS技术应用联合推进工作组的成立,为机制创新又增添了一块基石。
“以重大技术标准为纽带,在国内联合产学研各界协同攻关,在国际上加强与领域专家、企业的合作,解决了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技术到产业的良性大循环。”AVS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表示,AVS已形成了政府提出标准制定要求,科研经费资助以标准为导向,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池”实现管理,企业为主体实现协同创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分别获得获益的“五部曲”模式。
在AVS的技术产业循环里,起点是政府根据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出题”。为了实现数字音视频产业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国家需要支撑性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的标准,在AVS工作组成立之初,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都对AVS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明确要求。科研经费资助、“专利池”模式、企业共同参与,以及全球化道路,是实现AVS技术产业循环的重要方面。
“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以标准和专利为纽带,打通了技术到产业转移的大循环。”黄铁军表示,上述“五部曲”的核心是利用标准和专利打通技术到产业转移的大循环,实现以国家进步为目标的产学研共发展环。这种大循环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官产学研各司其职、共同协作,从而实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
据悉,AVS核心产品产业化方面目前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已有6家企业研制出并销售AVS标清和高清编码器,其中国内企业4家。此外,23家企业设计开发并销售AVS芯片,其中我国大陆企业为9家;整机产品方面,长虹、海信、九洲、朝歌、天柏、金网通、江苏银河、海尔等企业已经实现AVS机顶盒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长虹、TCL、海信等各大电视机企业支持AVS的电视一体机均已大批量销售。
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赋予调频广播新的生命力
数字音频广播室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是我国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国家广电总局统一部署下,广播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系统整体设计、信道传输技术、数字发射机和接收终端的研发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牵头负责包括信道编码、复用技术方案之内的业务平台和示范网建设等研究工作;产业链上10多家相关单位参与了项目研发工作。
在项目各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信道传输方案、复用技术方案的系统设计、新型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和基于通用硬件平台的接收终端原型机样机开发工作以及实验室测试工作,研究制订了相关标准。迄今为止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并于2012年8月初在北京地区开始开展实验播出,并计划于年底前试播。
CDR信道传输:调频频段中国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信道传输系统基于自主创新研究成果,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频解码国家标准DRA结合后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突破国际知识产权壁垒。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具备灵活的频谱配置结构,可以满足现有频谱管理规则要求和各种实际播出需要,实现从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平衡过渡。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1)减少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量
目前,时代进步发展的速度很快,人们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电视节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很多电视节目都实现了全天无间断播放,这样在让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电视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如果广播电视在运行中依然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完成,那么电视节目的安排和播放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有着全智能化、高效率的优势,在广播电视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
(2)确保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电视工作者的工作宗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人民在对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产品的服务质量。因此,必须要确保电视节目能够流畅播出,并且电视画面要有较高的清晰度。而无线发射能够实现高频电磁波的点到面的覆盖,在广播电视中运用无线发射技术,能够实现节目的自动化播出,不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操作十分简单,相比于有线发射技术,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优势
造成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然灾害事件、破坏侵扰事件和技术安全事件等,这些自然灾害和应急事件都是难以预测的,会对广播电视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利用广播无线发射技术则能很好避免这些突发事件,对于台风、暴雨、洪涝和道路坍塌等有着较强的防御能力。另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也能很好避免由于系统配置不合理、线路连接不规范、设备突发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等带来的广播电视播出事故。
2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1)市场竞争中的运营问题
随着有线电视逐渐实行市场运营,各地广电部门为更好地发展有线广播电视,让无线广播电视处于半停播甚至停播状态,无线广播电视发展举步维艰。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和乡镇中,人们已经接受了有线接入的方式,而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也安装了卫星接收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线覆盖率却很低,连百分之几都难以达到。
(2)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的选择
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方式中,无线发射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强。无线广播电视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公益事业,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无线广播电视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未能收获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6年8月,我国正式批准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强制标准DMB-TH,并在次年8月初正式实行。无线模拟电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数字电视在此之后的推进速度是缓慢的。
3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对策
(1)建立健全无线发射监控系统
数字化社会是我国社会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势,要想实现在步入数字化社会时自身技术的转型,就必须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因此,在完善广播无线发射技术时,要从无线设备的控制、设备检测和设备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只有对这些方面的工作进行完善,并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整个无线发射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全智能化监控的目的。只有这样,广播电视行业才能成功转型为数字化。
(2)感知无线电技术的开发
加强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是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用的无线电频谱难以查找到,极大增加了数据传输的阻碍,而此时广播电视工作者开始运用一种先进的感知无线电技术。通过对无线电技术的有效感知,能够将闲置的无线电频谱快速查找到,并对其进行连接,让目前无线电频谱资源缺乏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让在突况中难以与频率进行有效连接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感知无线电技术有着灵活、快捷的特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
(3)加强对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日益提高了对广播电视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要求。与无线发射技术相关的设备,都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让无线设备发挥出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操作和维护无线设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做好修复工作。所以,广电部门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广播电视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从业素质,从而为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结束语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构筑,不断开拓我市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
一、2005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对我们广播电视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广电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市广播电视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在新闻宣传、事业建设、技术管理、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一)宣传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1、新闻宣传中心意识进一步增强。2005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宣传,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项目、大企业、旗县区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新闻宣传工作中心意识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导向正确,引导有力,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为全市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全市防禽流感的战役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优势,率先宣传了预防禽流感科学知识,及时有效地对市委、市政府防控禽流感的各项决策、决定和具体举措进行了宣传,加大了正面报道力度,确保了政令畅通,唱响了抗击禽流感主旋律,进一步提升了广播电视影响力。
2、对外宣传工作成绩显著。电台、电视台全年在内蒙台播发稿件分别达**篇、**篇,与2004年相比平均增幅达**%,并连续*年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在中央级广播电视媒体发稿总量达114篇,创历史最好水平,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3、推出了一批精品名牌栏目。电台的《**》、《**》、《**》,电视台的《**新闻》、《**》、《**》等一批名牌栏目,受到了听众观众的普遍欢迎。“**之春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获奖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全年共有*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件作品获自治区级表彰。 (二)事业建设有了新突破
1、稳步推进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全市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大胆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顺利完成了**个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
2、圆满完成“西新工程”建设任务。在工期紧、任务重、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发扬“西新”精神,在自治区率先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工程任务,对中央一套、二套、内蒙台和**台电视节目发射设备实现了全固态数字化改造,发射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3、立体声交通文艺广播隆重开播。为适应城市交通建设发展需要,以广播发展年为契机,面向市场,通过公司化运作,开通了立体声交通文艺广播,壮大了广播事业,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4、《**广播电视》报发行了彩报。面对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克服了非典对报纸发行和广告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报纸质量,稳定了报纸发行量。
5、开通了数字微波宽带传输系统(MMDS),加大了我市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力度,为广播电视微波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实现了网上广播试运行。增加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手段,扩大了**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为更好地宣传**搭建了新的平台。
7、组建了广播电视监测站,为完善广播电视监督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技术维护与改造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完成了对演播大厅的装修改造。采取企业垫资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对800平米演播大厅进行了装修改造与设备配置。改造后的演播大厅成为自治区面积最大、功能比较完备的演播厅,为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水平创造了条件。
2、实现了全年零事故安全优质播出。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和技术维护各项管理制度,防止了组织对广播电视的干扰和破坏,确保了广播电视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优质播出。电视710发射台荣获了自治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先进台站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评比。在自治区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能手大赛中,我市选送的四名选手两人获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并有一名选手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大赛。
3、微波传输维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石拐微波数字电路和**北线(固阳--白云--达茂微波干线),实现了广播、电视、载波停传率0秒/百小时。**微波总站获得2005年全区微波系统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互检互查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行业管理得到加强。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市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对我市互联网传播影视节目活动进行了整顿,规范了各大宾馆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行为,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管理职能。
2、内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健全了财会、审计等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适应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要求,率先在机关事务中心推行了成本核算,控制了日常支出,实现了增收节支。
3、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竞争上岗选配工作人员,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制定了岗位津贴、基础奖金和高频补贴发放办法,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并试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通过岗位职责、资历业绩、民主测评多项要素综合评价的办法,探索了评聘分开之后专业技术职务聘
任的新途径;不断改进干部考核办法,采用中组部在我市试点的干部考核新模式,完成了对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
(五)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认真组织开展了“优化环境”和“五项教育”活动,我局被评为全市“优化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创办了广播电视论坛,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专题讲座。编印了《**广播电视》内部刊物,鼓励学术探讨,加强了信息交流。组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选派职工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以及其他形式的研修、竞赛活动,全局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通过行风教育和行风评议工作,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维护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认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了职工队伍凝聚力。
2005年全局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成绩显著,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档案管理、后勤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更应当清醒、冷静地研究和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家都知道,广播电视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又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地市一级广播电视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事业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全市的户户通工程进展不平衡,人员队伍素质亟待提高,设备更新改造任务繁重。特别是由于旧思想旧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许多人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保守。对于大胆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进程,如何在坚持喉舌功能、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广播电视产业功能,推动广播电视进入市场,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认识上还有许多偏差,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对相关政策理解还不够深刻、全面,工作还不够主动,相关措施也不够到位等等。为此,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胆创新,积极开拓,以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实现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
二、2006年工作要点
2005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二次、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不断改进和加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以推进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的机遇,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开创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新闻宣传工作要上新水平
1、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水平,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电视宣传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宣传贯彻市委九届二次、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市委、市政府的声音及时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人气,为实现建设经济强市新跨越,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要对市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以来,全市经济建设的新举措、新突破进行深度报道、成果宣传、经验总结,全面反映我市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
2、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节目质量。要继续深入开展创精品创名牌工作,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为指导,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狠抓创优工作,提高节目质量,创作出更多的好新闻、好稿件、好作品。加强对节目收听收视率调查工作,对收听收视率差的节目和栏目要坚决进行调整。
3、努力提升对外宣传工作水平。要在发稿数量确保自治区各盟市第一的前提下,在提高质量、注重实效、扩大影响上下功夫。要对我市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外界全面、及时地了解**的新变化、新发展,展示**形象,增强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服务。为使**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打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二)努力加快事业建设步伐
1、全面完成182个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要把“户户通”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主动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切实落实今年配套资金和历年拖欠资金的到位工作,特别是任务重的旗县区,要积极采取措施,根据本地区“户户通”工程任务情况,加大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力度,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县要采用MMDS传输方式,实现有效覆盖;达茂旗和石拐区要在巩固原有工程建设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土右旗要着重解决入户率偏低问题。各旗县区要把中央台(特别是中央台第*套节目)、内蒙台和**台电视节目作为传输重点,继续坚持以行政村为圆心,通过光、电缆或采用多路微波传输系统(MMDS)等方式向周边自然村辐射的办法实现覆盖。要加强对*县区以下广播电视部门的管理,坚决制止擅自更改节目套数、传播自办广播电视节目、随意调整频道等现象发生。要继续坚持安装与维护相结合,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大力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强化对已建点的管理与维护,确保“户户通”工程长期通、永远通。
为了切实完成今年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市里决定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2月底前,各旗县区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拿出详细施工方案,制定出本地区工程施工进度倒计时表,落实配套资金,全面做好工程施工准备工作。3月初,召开全市专门会议,全面部署实施自然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工作。各旗县区要按照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的要求,分阶段,按步骤,把每项工作做实、做细,务必于9月底完成全部工程任务。市广电局将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协调工作,每月对各旗县区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10月份,市政府将组织专门检查验收组,对各旗县区“户户通”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隆重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按时完成工程的旗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2、多方筹集资金,上半年全面完成电视播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提高电视播出质量。要积极推动微波数字化改造步伐,完善网上广播系统,推进网上电视发展。《**广播电视》报要进行扩版,发行生活服务类副刊,努力提高报纸质量,稳定发行量。3、大力推进旗县区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做好全面完成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做好旗县区广播电视设备改造工作。各旗县区广播电视部门也要调整思路,不断创新,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改造广播电视设备,逐步实现旗县区广播电视固态化、数字化。
(三)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1、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会同安全、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销售和安装的检查管理,加大对各大宾馆和涉外场所接收卫星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传播广播影视节目的管理力度,确保广播电视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要加强对旗县区广播电视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借鉴周边省市成功经验,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旗县区以下广播电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体制,强化管理,促进旗县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3、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事业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求的用人分配机制。
通过推行聘用制,逐步建立单位与个人之间以聘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人事关系。逐步打破身份管理界限,建立包括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岗位培训等为内容的岗位管理制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内部分配自,探索建立按岗定酬与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办法,逐步实现岗变薪变。年内,修订完善职务津贴、奖金和其他补贴发放办法。进一步改进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聘任工作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干部调整和人员配置通过竞争上岗择优任用。事
业单位补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
4、全面推开成本核算。建立一套适应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需要的成本核算机制,不断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建立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建成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使内部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5、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和技术维护管理等项工作,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防对广播电视的干扰和破坏,确保全年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
(四)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产业
广播电视在充分发挥喉舌功能和舆论导向前提下,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已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顺应产业化发展潮流,努力更新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产业化发展要求,调整工作思路,规划事业发展,摆布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广播电视事业。
1、要努力挖掘广播电视自身的产业功能。首先,要在节目制作、传输中推开成本核算。要对采访、编辑、制作、播出、发射等各个环节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要对节目、栏目进行人员工资、设备使用、材料消耗以及办公用房、车辆、水电等各种费用进行成本核算,要对节目的制作生产和播出发射进行预算约束,超支自负,结余有奖。要面向市场,不断完善广播电视大型晚会等活动运作方式和广告创收的经营管理模式。其次,积极推开制播分离。节目制作要面向社会,全面推开专业化、对象化、社会化生产,引入市场机制,不断优化配置广电资源,提高节目质量。要鼓励广播电视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聪明才智,自办、领办节目或组建节目制作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要打破广播电视内部自我封闭格局,相互介入,联手互动,形成合力,实现双赢。第三,不断拓宽思路,开发相关产业。改造后的演播大厅,要按照市场方式运作,提高利用率,不断加大创收力度。要认真规划,搞好现有房产和土地资源的开发。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实体,开展文艺演出、婚庆礼仪、信息咨询、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推进事业发展。
第四,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广播电视工作实际,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和操作办法,切实推进产业化进程。
2、做强做大数字微波宽带传输覆盖项目(数字MMDS系统)。在市区数字MMDS系统初步建成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符合我市微波无线覆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宽微波传输范围和传输内容,在多形式、多途径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市北线数字化微波电路改造工作,在“户户通”工程中,采用数字MMDS传输方式,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同时巩固“户户通”成果。
3、积极筹建**广播电视网站。形成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为一体,兼具宣传、信息、教育、娱乐、产业等多项功能的新的服务平台,形成产业链,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4、筹备建设广播电视发射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自筹资金、贷款和面向社会融资等多种渠道,筹备建设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餐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发射塔的建成将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覆盖质量,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观光塔也将成为我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五)加强广电队伍建设
1、继续深入开展“三项教育”活动,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自觉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清形势,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要求。
2、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认真开展干部职工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全市“十五”干部培训规划和《**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好干部职工培训工作。年内,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第三期公共课程培训和考试工作,继续办好**广播电视论坛,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报告,选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技能竞赛,不断拓展培训渠道,积极争取选派人员赴境外、国外考察学习。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提高各级各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电视编辑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建设,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核心工作。鉴于很多院校都开设有高职电视编导专业,本文拟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以期有助于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人才定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过去,广播电视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工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重技能,轻理论,出来以后上手快,但缺乏广博的文化艺术基础,后劲不足;另一种是高等专业学校培养的“书生型”人才,属于学院派,重理论,轻实践是其显著特点,理论大于实践。这样两种类型的毕业生显然不符合当今人才市场的需求了。
具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视部门和广告、音像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电视节目策划、编导、摄像、制作和新闻采访、动画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制订科学、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课程体系的建构关系到专业的定位和人才类型的培养,也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就业。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需定学,以用定学,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围绕职业必备的技能构建三个层次的核心课程体系,使学生尽快掌握电视节目采、摄、录、编等各个环节的技能。第一个层次是节目制作所必备的基础课程,如新闻写作、摄影基础、美术基础、音乐欣赏等。这些课程是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习专项技能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广播电视专项技术的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制作技术、新闻采访、电视画面编辑、三维制作等;第三个层次是电视专题、电视策划、电视广告、电视文艺、动画制作、编导创作等综合性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制作节目的综合能力。三大核心课程体系,一层深入一层,环环相扣,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框架,既满足了职业技能之“必需”,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编制实践性强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和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术的范围、深度、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作出的明确规定。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中心组成部分,必须体现专业的特色,编制教学大纲应该充分体现实践性较强的原则。以电视编辑这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为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蒙太奇、画面编辑、声音编辑、节奏把握和结构安排,还应要求学生学会整个编辑机的使用,并能自己从选题、策划、摄像、采访、编辑、制作合成等全套编辑工作。
四、实践教学的实施
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很强,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当前各学校资金短缺、设备有限的条件下,构建一种以校园电视台为实验基地的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做到充分地利用设备资源,保证学生有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
校园电视台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高校都设有校园电视台,这为电视编导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以校园电视台为实验基地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参与并承担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校园电视台被作为广播电视各专业的电视编导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分组承担校园电视台的不同栏目,人才培养计划与校园电视台的栏目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实验项目细化后溶于节目制作过程中,实验内容可根据栏目自行设计,由专业教师进行全面指导。
在设备配备方面,制作设备器材和计算机等必须尽可能地配置充足,一般包括:放映室、多媒体教室、线性编辑机房、非线性编辑机房、动画机房、音像资料室,有条件的还应建演播厅。
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又一重要举措。学生只有在一线实践,才能真正成熟起来。不仅能够积累专业经验,而且能够丰富社会经验,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五、“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专业教师。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广播电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教师带着课堂的问题,定期到广播电视工作岗位上去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学校执教;二是把有实践经验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请到课堂上来,作为外聘教师,或者直接调到学校任教。这些同志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了不少生动具体的实例,讲起课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针对性强,新鲜生动;三是制定措施,鼓励教师获取广播电视各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教材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需的教材也应有其自身的特色:(1)实用性。理论教材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要求系统性和完整性;(2)层次性。理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高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水平,但又不能偏深、偏难,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不仅能获得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所必需的专业理论,还能获得非技术职业素质的形成和持续学习所需的基础理论;(3)综合性。把相关的教学单元综合成一册教材,使教材内容广泛,适用面广,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客观要求;(4)灵活多样性。教材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灵活。
总之,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生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进行改革,才能为电视制作部门提供满足需求的合适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广播电视;覆盖;调查
一、覆盖现状
(一)镇村两级无线调频广播网覆盖有突破
近几年,在争取县财政累计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协调使用部分扶贫资金和镇村两级自筹资金共计500余万元,先后建成金寨、构元、吕河、白柳、桐木5个镇级无线调频广播网,134个村级无线调频广播网,设调频收扩点675处,安装高音喇叭1 350只。这批设施正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防御自然灾害等发挥积极作用。
(二)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实现县域广电全覆盖
旬阳抓住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户户通”惠民工程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局的大力支持,认真组织策划,倾力集中解决全县不通有线电视农户看电视问题。2010年完成了491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12 766个农户看上高清晰电视。在此基础上,2012年又按照省市安排,启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到2013年10月底,有望争取国、省、市、县四级政府财政配套投入共计2 400万元,收缴农户自筹近800万元,解决8万余不通有线电视农户看电视问题。截止2013年9月10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发放户户通设备75 721套,完成设备安装60 578套,在全省“户户通”进度统计中暂列第一。
(三)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延伸工作稳步推进
旬阳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业务自2002年上划实行企业化运营管理以来,也不断地争取省公司的大力支持,营业额由上划初每年100多万增加到现在近1 000万元,网络的升级和改造延伸投入从未间断,有线电视光缆干线638杆公里,21个镇实现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电视总用户25 300户。投入近1 000万,已经完成县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18 500户,正在紧锣密鼓地对21个集镇有线电视网进行统一收回集中管理,已经整合10个集镇网,完成2 600户数字整转。有望在2014底全部完成集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
(四)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实现大功率发射播出
县局在上级主管局的支持下,停播多年的大河南无线发射台恢复发射,实现了中央两套电视(中一、中七)、两套广播(新闻之声、农村广播)及一套陕西广播(陕西新闻)共5套千瓦的大功率发射机播出,特别是中国国家电台最具权威的新闻综合广播节目,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极大地满足了县城区及周边11个镇广播听众需求。发射台安排2个专职人员值守,确保安全播出。
二、存在问题
(一)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发展受限
旬阳县为扩大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有效覆盖工作从未间断,但收效甚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为扩大广播覆盖,到四川考察学习,利用农村电网零线传输广播节目,结果因音质不佳而搁浅;到了本世纪初我们采用MMDS技术无线发送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虽成熟却因山区地形所限,基站建设及用户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单个基站能够覆盖的用户极为有限的因素,导致县内建设的几个基站无一例外地因经费问题停播。目前仅仅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这个唯一渠道担当地方节目传输覆盖任务,而且受到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管护不到位,运营亏损,数字整转等因素使的农村有线电视网用户数下滑严重,导致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不增反降的趋势在加快,不仅不能满足群众收视需求而且很大程度限制了市县节目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发挥。
(二)广播电视覆盖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广播电视属高投入、重装备公益性很强的行业。上世纪70年代中央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中、省、市、县四级政府各负责本级政府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的财政开支。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及省政府两级财政逐年加大投资,随着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项目的建设完工,虽很好地解决了广大群众听不好广播、看不好电视问题,但是市县两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工作没有明显改观。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多少不等为自办节目设备更新换代和配合上级台开展主题宣传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却忽视了为扩大本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投资。地方政府应及早建立本级广电节目覆盖财政投入预算机制,采取得力措施扩大地方节目覆盖。巩固和扩大市县主流舆论媒体地位,强化服务地方各项事业建设。
(三)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随着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覆盖面的扩大,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20年来,旬阳没有新增广电专业技术干部,加之原有广电专业技术干部和技工到龄退休,目前全县文广系统严重缺乏广电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工作人员大都是非专业出身。在乡镇机构改革后,全县22个镇几乎没有配设广电专干,都是身兼数职,虽经过一定的业务培训,也很难适应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要求,服务上势必很难满足群众需求。
(四)广电运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完善的运行体制机制是发挥广播电视各项功能的保证。我国的分级办广播电视政策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条块分割、有系无统、管理分散的负面作用。各级政府在投入机制上没有进行很好的对接,没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无法构建统一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需求。
三、解决措施
就旬阳而言,各级财政累计全额投入或补贴农户建成收听收看设备设施及广电网络公司名下设备设施总造价超过亿元。国省两级财政应逐年加大基层广电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保障广电设备设施运行管护和专业检测设施经费,确保国家已经实施的广电惠民工程长期惠民,减少设备因管护技术和力量不足而造成的大量设备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