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评的感受(试试“描述感受式”批评法,没准你会收获下属的感激)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被批评的感受(试试“描述感受式”批评法,没准你会收获下属的感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
因为工作中的一些过失,上司把你骂了个狗血喷头,让你的自尊心很受伤害,不由地想反驳他几句,甚至想化身为刺猬,用你身上的刺来扎他。
作为中年老母的你,天天给孩子讲要早睡早起,多吃水果蔬菜,少喝碳酸饮料。偏偏孩子做的和你要求的截然相反,每天晚上熬夜不睡,早上赖床不起,而且经常喝碳酸饮料。
为什么我们对上司的批评非常反感,为什么孩子对我们的唠叨视作耳旁风?美国人际沟通领域著名专家J.丹•史斯维尔写的《小团队沟通课》一书告诉我们答案,当人们感受到自尊心受到攻击时,会激发出自我防御机制。这个时候人们会否认攻击内容的真实性,会反过来回击那些贬低自己的人。这就是企业团队中,批评会引发员工的反驳、引起争吵,甚至可能会让员工产生离职想法,孩子为什么会和大人对着干的原因。
不当的批评、指责和唠叨会引发团队内成员间的正面冲突,挫伤被批评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引发对抗、逃避、消极怠工等负面行为,在团队中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团队的长远发展。
那员工犯了错,孩子不听话,就不能批评了吗?当然不是,批评还是要批评,但要讲究沟通的方式方法,要尽可能降低接受批评人的自我防御性反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描述感受式”批评法。
提出问题或错误前,先进行真诚的表扬,表扬其值得鼓励或肯定的行为。注意表扬要发自内心,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看到他的劳动成果了,对他的成果是认可的。这样被批评的人就会放下戒心,不再像刺猬似的时刻准备着反击。
比如我过去的一位领导在与大家讨论问题发言前,他说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我完全赞同XXX的意见”,后面再讲自己的一些建议,这样每次大家都认为领导对我非常器重,我说的意见他都赞同,他后面的意见我一定要认真听。
2.使用“我讯息”,而不是“你讯息”
就是用讲话者的个人感觉先开场,然后描述与自己感觉相关的行为。就像小王的ppt问题,他的上司在表扬完以后,可以说:“我觉得数据这块要核实准确,要核实好是5月的数据、还是6月的数据”。这让小王感觉到上司是为他着想,不是在指责他。
相反,如果小王的上司直接说“你的数据不准确,没有弄清楚是5月的还是6月的”,就是直接否定和指责对方,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小王听到后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要修正错误,而是给自己找理由反驳上司了。
3.描述错误和感受时要具体、不能含糊其词
指出别人的错误,要努力具体准确。比如,小王的上司在指出小王ppt数据错误时,可以这样说“第10页上,讲的文字是6月的内容,但是数据截止日期是5月31日,要核实准确,是数据错了,还是日期错了,我看得有点儿混乱。”
相反,如果小王的上司笼统地说,“数据有误,我看得有点儿混乱”,小王就不知道到底哪儿的数据有误,会有让上司把错误地方说清楚的冲动。
4.描述对方的错误和自己感受时,不能加评论
是指在描述性表达里,不掺杂有评价和攻击性的词语。比如,有些丈夫在指责全职妻子买菜砍价时,总爱这么说:“我觉得真丢人,就那么几块钱,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来说去的,真掉价。”虽然用了“我讯息”,但是“真掉价”就是评价妻子行为不恰当的字眼,会引起妻子的防御性反应。
5.非语言性表达与语言性表达的一致性
当你表扬式开场、第一人称视角、具体明确、不带有评论色彩都做到以后,你的语气阴阳怪气、抱着胳膊上下恶狠狠的打量着对方时,前面的功夫就都白废了,这同样不是支持性的氛围。
批评对方时要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保持非语言性表达与语言性表达的一致性,发自内心、诚恳的指出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具体行为,才能真正达到让对方放下防御,接受批评的目的。
尾声
没有一个人不犯错误,也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听到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学会“描述感受式”批评法,不再制造冲突,反能增进感情,让你的团队走得更稳、更远。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四妞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