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计划和总结(脑卒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2023-03-06 05:4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脑卒中计划和总结(脑卒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脑卒中计划和总结

卒中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损伤(梗死、出血)引起的急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定义综合征。近年来,卒中已成为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

卒中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疾病过程和机制引起。大多数卒中(85%)为缺血性卒中,主要由小血管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引起。年轻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如颅外夹层。全球大约15%的卒中由颅内出血导致,可以是深部(基底节、脑干)、小脑或脑叶。深部出血通常由深穿支(高血压)动脉病变(小动脉硬化)引起,而脑叶出血主要由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或小动脉硬化引起。少数(约20%)的颅内出血由大血管病变(血管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窦血栓形成或其他罕见原因引起的,这些对于年轻患者(<50岁)尤为重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卒中定义

TIA传统定义为与永久性脑梗死无关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不到24小时。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24h以上。

然而现在这些定义在临床实践中意义不大,原因如下:首先,卒中的治疗具有时间敏感性,需要在诊断后尽快开始治疗;其次,24小时的时间边界是任意的。30%-50%临床定义的TIA患者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I)上有脑缺血或梗死的证据。非典型发作,通常是反复发作,刻板的扩散性感觉异常和麻木,影响手臂和面部,与并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脑成像,理想情况下是MRI。随着MRI的日益普及,未来很可能将优先采用基于成像的TIA和卒中定义。

卒中的分类

根据TOAST分类系统可将卒中定义为5种亚型,包括:(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栓塞型;(3)小血管闭塞型;(4)其他确定病因的卒中型;(5)病因不明的卒中型。

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以及遗传因素。

➤年龄:卒中风险的最重要因素。55岁以后,发病率每十年翻一番。

➤性别:由于妊娠和口服避孕药的因素,绝经前女性的卒中风险与男性一样高或更高。而在老年患者中,男性的卒中发生率略高。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这是导致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大约一半的卒中患者,以及更大比例的脑出血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即使在那些没有被定义为高血压的人群中,血压越高,卒中的风险也越高。

➤糖尿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死亡总数的20%。

➤吸烟:使卒中的风险增加一倍。戒烟能迅速降低风险,戒烟2年后风险几乎消失。

➤高脂血症:血脂异常与卒中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总胆固醇升高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相反,总胆固醇与脑出血风险呈负相关。在二级预防中使用他汀类药物似乎可降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以及功能结局和死亡率),但不会明显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饮酒和药物滥用:据报道,轻度和中度饮酒(< 4 U/日)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降低相关,而较大量饮酒与卒中风险增加明显相关。饮酒与脑出血风险呈线性关系。娱乐性药物(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安非他明、大麻和摇头丸)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

➤肥胖和久坐行为:体重指数对卒中风险的大部分影响是由血压、胆固醇和葡萄糖浓度介导的。与不活动的人相比,身体活动的人发生卒中和总体卒中死亡的风险较低。

➤炎症:升高的炎症生物标志物与动脉硬化和卒中风险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青年卒中:约10%-15%的卒中发生在25-49岁的成年人中。颅外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是常见和重要的原因。

➤缺血性卒中:大约85%的卒中是缺血性卒中,主要由脑小血管病(CSVD)、心脏栓塞和大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脑小血管病:CSVD包括深穿支动脉病(也称为小动脉硬化或高血压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深穿支动脉病影响供应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的小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导致约25%的缺血性卒中,80%的非创伤性颅内出血,以及约45%的痴呆(见图1a)。CSVD是根据影像学来诊断,包括:近期皮质下的小梗死、白质高信号、腔隙、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MRI上的脑萎缩;或白质低密度和CT显示的腔隙。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性别间无差异,在亚洲人群中可能更高。CS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心源性卒中:25%的缺血性卒中是由心源性栓塞(主要是AF)引起,其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卒中患者中,阵发性AF比持续性AF更为普遍。

➤大动脉疾病:约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大脑大动脉(主要是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见图1b)。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原位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此外,颈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广泛活化和复发事件非常常见。

➤隐源性卒中:在20%-3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未发现病因。这些卒中可能与未经确诊的心源性栓塞疾病、高凝状态、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反常栓塞、亚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变、隐匿性消遣性药物使用或未确诊的遗传疾病或风险有关。

图1(a)轴向弥散加权MRI显示右半卵圆中心白质出现急性皮质下小梗死,并伴有小血管闭塞(红色箭头)。(b)CT血管造影显示≥95%的颈动脉狭窄(红色箭头)。(c)脑部非增强轴向CT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高密度MCA征”,红色箭头)。(d)导致急性梗死,在脑部轴向弥散加权MRI上显示高信号,表明弥散受限。

➤脑出血(ICH):自发性(非外伤性)ICH在解剖学上可分为深部脑出血和脑叶出血(见图2)。深部脑出血约占ICH病例的2/3,大多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和内囊(35%-70%)或脑干(5%-10%)。大约5%-10%的ICH位于小脑,其余为脑叶皮质-皮质下叶性,常接近或到达大脑凸面。高血压(深穿支)动脉病(CSVD)是导致深部脑出血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导致脑叶出血。

图2(a)显示基底节区脑深部出血。(b)显示右侧颞顶区静脉出血性梗死。(c)显示脑叶出血、脑沟内和周围的浅层含铁血黄素染色(皮质浅层铁血黄素沉着,蓝色箭头)和严格意义上的脑叶实质微出血(红色箭头),与CAA一致。

医脉通编译自:Murphy SJ, Werring DJ.Stroke: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Medicine (Abingdon). 2020 Sep;48(9):561-566. doi: 10.1016/j.mpmed.2020.06.002. Epub 2020 Aug 6. PMID: 32837228; PMCID: PMC7409792.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