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教室活动方案(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方案)

2023-06-10 17:1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源教室活动方案(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资源教室活动方案

1. 资源教室背景资料

资源教室又称辅导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主要是为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资源教室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及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的科学性是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已证明,资源教室模式效果优于隔离式特殊教育学校(班)和全日制的普通班,特殊需要学生在资源教室常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多的正确反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京、上海以及部分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开始了在普通学校创建资源教室的尝试。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资源教室被首次正式写入随班就读政策文本,此后进入规范发展阶段。随着各地资源教室建设步伐的加快,2016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提供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参考目录》,从资源教室配备的规范性、专业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资源教室作为支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陷入有“教室”却闲置“资源”的发展瓶颈。

专家对上海市资源教室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300所融合学校中,仅53所学校建设了资源教室,38所学校已准备建设,209所学校未准备建。未建的原因在于,校方认为学生数量少,没有必要配备资源教室,对资源教室的效果与收益不认可。201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收5名随班就读学生需建资源教室”的规定,专家对北京市490所中小学资源教室建设情况的研究显示,234所达到文件要求建立了资源教室,但108所(22.04%)学校虽然随班就读学生数量超过5人,甚至达到20人,却仍未建立资源教室。同时,多数资源教室开放时间有限,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教室。

2. 资源教室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教室注重康复功能,偏离教育性质

有专家等对北上广三地政策文本中的资源教室建设要求进行了比较,发现要求诊断/咨询、观察/训练、康复训练等康复类区域的设置多于教学区,对教学科目、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等资源教学的规定提及较少。此外,康复设备追求昂贵的名牌商品、盲从厂家的设备配置方案、过度配备、设备闲置、被挪为他用、使用效能低等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更是屡见不鲜,而对与特殊需要学生密切相关的无障碍设施、教学和生活辅具以及资源教室利用情况与效果评估等却鲜有涉及。

(2)资源教室存在内部隔离问题

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中的康复倾向,导致其服务对象仅限定于某几类特殊需要儿童,资源教室成了远离普通群体的“孤岛”,将进入资源教室的人视为“有问题的人”“残疾人”,其他学生不敢随便踏入。这使得资源教室虽建于普通学校,却陷入“校中特校”的隔离困境,难以与现有的教学框架相结合,也导致特殊需要学生在真正适应普通课堂学习和与同伴交往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普通”与“特殊”的分界线依旧存在。

(3)资源教室建设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资源教室的个别化倾向,使资源教室的利用率极低。有研究指出,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毕业、升学,缺少服务对象的资源教室已自行消失或解散,也有资源教室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运作,已成为有名无实的“摆设”,以至于出现“资源教室投入这么多钱,配置这么多资源,仅仅为学校里少数残疾儿童,是否值得”的质疑。普通学校陷入了是否有必要建设资源教室的困惑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旋涡之中,同时也让需要建设资源教室的普通学校“望而却步”。

3. 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功能作用

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场所,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

(1)开展特殊教育咨询、测查、评估、建档等活动。

(2)进行学科知识辅导。

(3)进行生活辅导和社会适应性训练。

(4)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

(5)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和条件。

(6)开展普通教师、学生家长和有关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

4. 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思路

(1)资源教室应是普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

诸多研究表明,与全日制普通班模式相比,资源教室模式下的特殊需要学生在其学业成就、同伴接纳、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等方面均可得到较好发展。同时,资源教室让更多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普通学生与残疾儿童一起学习成长,能够增加普通学生对残疾的认识与理解,增进彼此的接纳与尊重。

(2)让“资源教室群”实现资源教室与其他教室之间的资源补充

“资源教室群”的建设可在传统的康复类与学科补救类资源教室基础之上,通过资源教室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室命名的独特性凸显资源教室的服务特色,让资源教室不仅仅是一间教室,而是由多间不同的教室按照课程设置组成的资源教室群,如绘画中心、科学实验中心、文学与戏剧中心、STEAM科创中心、沙盘游戏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等。“资源教室群”的核心在于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真正让资源教室从物化的教室转化为资源平台,发挥资源教室的多元作用。这不仅帮助特殊需要学生从中获益,也会促使普通班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及价值,有利于融合教育氛围的营造。

(3)开展协同教学,实现资源教师与其他教师在教学中的联动

20世纪80年代末,协同教学被认为是影响融合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要求资源教师应该在学科教学、评估、咨询、指导工作以及组织管理工作中,具备懂特教、懂普教、善沟通、善规划的基本素养。通过资源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沟通,彼此间建立信任、支持,共同面对挑战和分享教学经验的工作关系,实现分工合作、协同指导、成长双赢。以师资在教学中的联动,打通资源教室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建立中的关键环节,帮助资源教室形成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

(4)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资源教室功能实现

在资源教室模式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科辅导为主的补救性课程是资源教室课程建设中的首要组成部分。金-西尔斯(King-Sears)提出融合教育安置环境下的学科核心课程调整可分为相同课程(same curriculum)、多重课程(multilevel curriculum)、交叉课程(overlapping curriculum)、替代性课程(substitute curriculum)四个层面。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扩展性课程(enriched curriculum)、优先课程(prioritized curriculum)以及少量不脱离教育性质的康复课程等。

5. 幼儿园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的要点

(1)明确资源教室目的,满足孩子特殊需要

(2)挖掘资源教室功能,为特需儿童提供服务

(3)注重室场功能建设,提供相关资源配置

(4)规划教室区域划分,丰富区角活动内容

(5)配备资源教室人员,注重师资日常培训

(6)认真做好经费规划,保证正常运作

(7)资源教室常规管理,注重人员职责落实

6.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的功能形态

(1)儿童情景模拟训练室

(2)儿童行为观察教室

(3)多功能心理评估室

(4)律动功能训练室

(5)孤独症儿童海豚屋

(6)认知能力评估训练室

(7)言语语言评估训练室

(8)感觉统合训练室

(9)多感官综合训练室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