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工作内容(进入智库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智库工作内容(进入智库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谢邀。
总体的感受是“原来政策是这样制定的”。
在细讲之前,先说明一下,在智库的体验会根据国家(中国、美国还是其它国家)、职位(高级职位还是低级职位)、领域(宏观政策还是具体细分行业)有明显的不同。我自己曾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家智库任职,做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助理(ResearchAssistant)。本科(美本文理学院)毕业就入职,级别上算是最低级的了吧,仅高于实习生,2014年离职。
先讲讲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验。
日常工作主要围绕政策研究展开。由于是在经济政策部门,我们日常研究的课题包括“应不应该提高最低工资”、“资本利得税怎么改革”、“房产交易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如何监管”等等。我自己主要的工作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或者其它数理经济模型、整理报告、编辑文章、组织研讨会等等。主要都是跑腿工作,给比我们高一个级别的研究学者打打下手。当然,如果你有专门的技能,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带一些项目,比如我带过一个通过分析Twitter数据预测选情的项目和一个用旅行商模型(TSP)安排募款路线的项目。这些属于比较少有的情况。
我们的产出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学术论文,有的是报刊专栏,也有专门的政策报告。可以面向民众,也有面向政策制定者(主要是参众两院)。面向民众主要通过大众媒体;面向官员的话有很多方法,有的是作为政策专家通过参加政府的政策听证会,有的是我们自己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官员和企业界大佬来一起探讨,有的就直接靠私交……
写文章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是最日常的工作;政策研讨会也经常办,我们这些研究助理会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偶尔也会去参加听证会,给出席听证会的我们智库的学者做助手。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经常可以观察甚至参与到一个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最低工资为例,作为民众我们平时基本只能通过媒体报道得知政府决定提高还是不提高最低工资。但是通过在智库的工作,可以了解到这中间涉及哪些考量因素、任何政策的变动会导致怎样的变化(比如就业率、经济增长等等)、有哪些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诉求不同的各方如何沟(si)通(bi)、政策制定者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哪些顾虑和需求、整个提案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最终通过或被否决,等等。每个政策的制定都有背后的故事,都有背后的政治。在智库的话就会看到得更多一点,明白“原来政策是这么制定的”。
其它方面:工作朝九晚五,没什么加班。工资不高,大概是全美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水平。食堂饭菜不错(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卖个关子,见文末)。
再说一下对行业的观察和所见所闻。
先说一下智库的组织构成,以我工作过的智库为例,其它华盛顿的大智库也基本相似。前面提到我们这些助(cai)理(niao)都是给研究学者打下手。这些中层级别的研究学者是智库的主力,绝大部分都有博士学位,有不少是退休教授或者兼职教授。文章都是以他们为第一作者发表,研讨会都是他们主持,听证会都是他们出席。然而他们并不是智库里最大牌、最有影响力的人。
最大牌的人都是那些真正把智库当作“旋转门”使用的人,也就是把智库作为与政界商界过渡的跳板的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卸任之后去了布鲁金斯学会,小布什任内的副总统切尼卸任后挂名于美国企业研究院(AEI)。
这些人是智库的门面,也是真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一个政策的走向有可能就取决于这些人的一顿晚餐、一场对话。我工作时候的老板——经济政策部门的主任(director)——曾经多次给共和党做过经济政策顾问,据说小布什当政那会儿大量机密的经济政策邮件都来往于我老板的邮箱,搞得大家很紧张,纠结了一阵要不要升级一下网络安全系统什么的,后来不了了之。由于当时中美政府并不特别友好的关系,我老板去中国出差的时候还被查过水表,这是题外话了。
或许是因为这些人的关系,让外界对智库的看法大都围绕于“神秘”、“高大上”、“肯定上面有人”等论调,甚至和各种阴谋论联系在一起。空穴来风事出有因,智库给外界留下这些印象不无道理,但这些解读也都比较片面。对于在智库的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份正常的工作,和研究机构或许多NGO的工作内容很相似。你看我一个外国过去的小本不也一样进去打了一圈酱油,码了几行代码么。《纸牌屋》里说的好:
Proximityto power deludes some into thinking they wield it.
靠近政策制定的权力并不等于我们(智库)有这个权力。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写这篇回答的初衷之一——大家或许需要对智库的社会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而不是把它仅仅看做门客聚集之地。在美国,智库是政界与商界之间以及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润滑剂。复述一段我在以前一个回答里(国内智库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 符号的回答)提到过的对智库角色的描述:
美国智库,上可以与政府要员往来密切参与政策制订,中可以和大学、研究机构联手开展政策和社会科学研究,下可以向民众普及政策、倾听民众呼声,还可以接受企业捐助然后向其提供政治政策顾问。因此,美国智库可以游走于政府、民众、企业之间,彼此之间都是互有往来。
举几个例子吧。如果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用的话,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往往是智库。一个政策的推行,都会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虎视眈眈,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科班出身的他们比政策制定者的嗅觉要更为灵敏。当然,站出来说(si)话(bi)的一般都是对面党派的智库(民主党的政策不好使那么站出来的就多半是共和党的智库)。你可以说这是党派斗争,但这至少让我们大家都对这个政策的好坏两面看得更清楚了一些。
再说说和商界的关系——君不见,现在硅谷的Google等科技企业给智库的捐款数量已经超过高盛等金融巨鳄了。为什么程序猿要给智库捐钱?因为智库是个中间人,懂得怎么跟政策制定者打交道,可以帮助他们推动与政府的关系,沟通他们的诉求。Uber要克服政策监管的问题,少不了在这上面花钱花工夫。就连中国企业也有跟华盛顿的智库合(juan)作(qian)的——前一阵子有家中国大企业被美国政府追得很紧,各种监管条例和诉讼缠身。吃一堑长一智,它现在经常找智库帮忙,在监管者面前说说好话,现在的日子和之前相比过得颇为滋润。
习大大几年前说要发展中国的智库,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不少官方和民间智库。中美体制不同,美国的智库运作近百年,在社会中有它自己的独特位置。中国的智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待大家的思考和探索。
回答一下楼主“最开始怎么进智库”的问题——这其实应该算是另一个独立的问题了吧。最简短的回答是:校招。但问题本意可能是“怎么样才能进智库”。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个人觉得最好的途径是去名校读一个和公共政策有关的博士学位(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或者公共政策本身),中美都是这样。这是最正常的、最普遍的去智库工作的途径。旁门左道的方法就是要么自己原本位高权重,把智库当做旋转门用;要么有一技之长,比如码得一手好代码或者烧得一手满汉全席,都有可能被智库录用。满汉全席这个不完全是开玩笑——智库成天招待各方权贵,你以为那里的厨师很好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