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体现了人的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理论)

2024-03-14 16:5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控制体现了人的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理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控制体现了人的自我控制

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schel)是最先开始研究自我控制的学者。从早期对延迟满足 (delay of gratification) 的研究到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the marshmallow test), 再到自我控制的冷热双系统 (hot-cool system) 及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CAPS) 的提出, 米歇尔及其团队在探索自我控制的产生及作用机制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了自我控制理论 (self-control theory)。此后,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Wills et al. (1994)、 Patton et al. (1995)、Tangney et al. (2004)、Baumeister et al. (2007)、Hofmann et al. (2009)、Myrseth and Fishbach (2009)、Duckworth (2011) 等学者引用了自我控制理论并发展了米歇 尔及其同事的研究, 使其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犯罪学及儿童教育学等多领 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并引发了学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自我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

20 世纪 50 年代, 米歇尔及其同事在特立尼达岛 (Trinidad Island) 进行一项 研究时无意发现: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两类人群(东印度人和非洲人)有着截然不 同的生活习惯。东印度人有长远的计划, 能够为末来生活控制自己当下的开支; 而非洲人则是活在当下, 信奉享乐主义。这一现象启发了米歇尔对延迟满足 (delay of gratification) 的研究, 也标志着自我控制理论建立的起点。

延迟满足也被称为 冲动控制 (impulse control), 是指个体为了获取长远的、更大的利好而放弃能够 立刻获得相对较小奖励的一种能力(Mischel, 1961a, 1961b, 1961c)。

为了进一步探 究延迟满足的内在机制与影响, 米歇尔及其同事展开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以及随 后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 个体延迟满足的能力来源于个体的意志力 (willpower) (Mischel, 2011), 也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后的跟踪研究还发现, 延迟满足能够影响长远的结果。那些能够在学前阶段通过自我控制策略获得延迟满足的个体, 在青年时期会有更好的学业成绩、社会认知、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更低的攻击倾向 (Mischel et al., 1988, 1989; Shoda et al., 1990; Wright and Mischel, 1987, 1988)。当这些高延迟满足者 (high delayer) 成年后, 他们依旧有着更好的 社会认知能力、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宽裕的经济生活(Ayduk et al., 2000; Mischel and Ayduk, 2004; Mischel et al., 1988; Shoda et al., 1990), 以及更少的心理健康问题(Ayduk et al., 2000) 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Ayduk et al., 2008) 等。

为了深究延迟满足是如何完成的以及到底什么是意志力, 米歇尔及其同事 提出了自我控制的冷热双系统, 以解释执行意志时增强及破坏自我控制和意 志力的过程 (Metcalfe and Mischel,1999)。

“热”系统是一种情绪化的自动系统, 对外部刺激有着类似条件反射的能力, 它是情绪的基础;

而 “冷”系统是 一种信息化的控制系统, 根据外部信息而做出理性和策略化的行为, 它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基础(Metcalfe and Mischel, 1999)。

这两种系统协同作用于 人类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 (Metcalfe and Mischel, 1999)。两个系统的作用能 力取决于大脑的不同部位: 在个体的早期, 冷系统所在的大脑片区发育滞后 于热系统的大脑片区, 致使冷系统发展不完善, 热系统占主导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 冷系统逐渐产生并发展 (约从 4 岁开始起步), 能够产生冷策略来抑制冲动, 因而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Eisenberg et al., 2004; Rothbart et al., 2004; Mischel et al., 1989)。冷热双系统认为, 个体能否通过自我控制以达到 延迟满足, 其关键在于个体对目标刺激物的冷热认知(Mischel, 1974; Mischel et al., 1989)。研究还发现, 个体能够通过策略性自我控制将热的刺激转化成为 冷的认知, 以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Mischel and Patterson, 1976; Patterson and Mischel, 1976)。

此后, 为了进一步探究冷与热的内在机制, 米歇尔及其同事构建了认知 - 情 感人格系统 (CAPS) (Mischel and Shoda,1995) 来解释基于认知—情感过程的自我控制的发生过程。CAPS 是一个由许多认知—情感元 (cognitive-affective units, CAUs)组成的复杂系统, 这些 CAUs 解释了从个体面临的情境到相关行为反应产 生的过程。CAUs 包含五类:

(1)编码 (encodings), 自我、他人、事件及内外部 情境的分类(或称结构);

(2)期望和信念 (expectancies and beliefs), 关于社会 世界, 关于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结果, 以及关于自我效能;

(3)情感(affects), 情 绪、情感和情感反应(包括生理反应);

(4)目标和价值(goals and values), 期 望的结果和情感状态, 厌恶的结果和情感状态, 目标、价值和生活规划;

(5)胜 任力和自我调节计划 (competencies and self regulatory plans), 个体可以进行的潜 在行为和规划, 组织活动、影响结果和个体自身行为以及内在状态的计划和策略 (Mischel, 1973)。

不同个体的 CAUs 组成不同, 它与个体过去的经历相关, 因此, 某项刺激对于

A个体来说是热刺激, 并不意味着对于 B 个体来说也是如此 (Wright and Mischel, 1987)。

如下图, 即认知 —情感人格系统的作用过程。情境特征会激活一个特定的中介单位 (CAU), 进而通过个体独特而稳定的关系网络激活其他具体的中介单位, 最终产生应对行为并进一步影响情境, 形成 CAPS 循环 (Mischel and Shoda, 1995)。其关系网络可能是积极影响(实线), 也就是增加活性; 也可能是消极影响 (虚线), 也就是降低活性 (Mischel and Shoda, 1995)。

CAPS 认为, 在相同情境下个体的特征是保持一致的, 被称为 “人格标签” (personality signature), 而在不同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种稳定而变化 的行为模式被称为 “'如果—那么' 情境行为关系” (if-then situation-behavior relations)。虽然高自控能力的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往往能够表现出一致的高自我控制水平, 但是仍会存在“过热” (too hot) 的刺激而使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Mischel, 1968)。比如, 美国前总统比尔 ·克林顿(Bill Clinton) 之所以能够成为总统, 正是其在多方面的高水平自我控制能力, 而其最终受到弹劾也正是因为在个人私生活方面的自我控制不足 (Morrow, 1998)。

Mischel (2011) 认为, CAPS 并非表示个体仅能被动地接受情境因素而做出应对, 它也可以是主动的。个体能够主动地通过改变内部环境(CAUs 的组成) 来改变相应的行为, 从而改变外部环境。这也是自我控制培养的一种长期过程, 主要分为: (1) 同化外部刺激, 形成新的 CAUs; (2) 调整 CAPS 内部网络关系, 即 CAUs 之间及对外的作用关系。

发展至今, 自我控制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及测量 (Duckworth and Kern, 2011)。

但是, 现存的与自我控制相关的理论都一致认为, 自我控制是一种 个体能够有意识地通过调整自已的行为、思想及情绪来克制当下的一些行为 趋势或冲 动的能力 (Bandura, 1989; Carver and Scheier, 1981, 1982; Metcalfe and Mischel, 1999; Rothbaum et al., 1982; Vohs and Baumeister, 2004)。Tangney et al. (2004) 将自我控制分成状态自我控制(state self-control)和意向自我控制 (dispositional self-control) 两类。

状态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下 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不同的(Baumeister et al., 1998; Muraven and Baumeister, 2000; Hofmann et al., 2008; Schmeichel, 2007),它受到之前自我控制的尝试 (previous attempts at self-control)、情绪(mood)及动机(motivation) 等因素影响。

意向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和时间下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Mischel et al., 1996; Rothbart et al., 2003), 例如, 前述有关延迟满足的实验表明: 学前个体早期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成长多年以后也会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控制水平 (Mischel et al.,1988)。

在自我控制的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与模型, 其中包括冲动性折扣模型 (discounting model of impulsiveness) (Ainslie, 1975), 冷热双系统理论 (hot-cool system theory) (Metcalfe and Mischel, 1999),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的自我控制理 论(CAPS self-control theory) (Mischel and Shoda, 1995), 自我控制两阶段模型 (two-stage model of self-control) (Myrseth and Fishbach, 2009), 以及自我控制能量 模型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Baumeister et al., 2007)。

(1)冲动性折扣模型认为, 自我控制就是为了获得末来更具有价值的选择而放弃当下较小却能立刻 获得的利好, 这与 Mischel(1974)的延迟满足以及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的自我控制概念是相似的, 他们都强调了自我控制是面对诱惑时, 放弃当下较小的奖励而获取长远的、更高价值的收获。

(2) 自我控制两阶段模型提出了自我控制的两阶段假设, 该理论认为, 在面对外部诱惑时个体首先需要判断当下的诱惑 与追求的目标是否存在矛盾, 即第一阶段 “矛盾的识别” (conflict identification)。 如果个体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 那么这种诱惑与长远目标的自我控制无关 (个 体将会沉迷其中)。反之则进人第二阶段 “矛盾的解决” (conflict resolution), 在第二阶段中, 个体需要做出策略进行自我控制, 成功者将会抑制住诱惑, 反之则会沉迷其中。

(3) 自我控制能量模型认为, 自我控制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标 准 (standards), 即自我控制的认知标准;

二是监控 (monitoring), 即将自身行为 及内部资源与标准进行对比控制;

三是能量 (strength), 即决定自我控制能力的内 部资源。

个体内部存在自我控制的能量库, 而其中的能量实质上是个体的心理资 源, 执行自我控制将会消耗能量库中的这些资源(Baumeister et al.,1994)。自我 控制能量是通用且有限的一般性 (domain-general) 资源, 能量的多少决定了自我控制的效果, 各个领域(如情绪控制、决策控制等)的自我控制都将消耗该能量库中的能量 (Baumeister et al., 2007; Heatherton and Wagner, 2011)。由于能量的有 限性, 一个领域中的自我控制会消耗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自我控制能量, 致使其 自我控制能力下降(Baumeister et al.,1998)。同时, 自我控制能量是可以恢复的, 自我控制能量类似于人体的肌肉, 暂时性的使用会消耗其储存的能量, 但经过休 息, 可恢复至原有状态 (Tyler and Burns, 2008; Egan and Colman, 2011; Baumeister et al., 2007)。此外, 个体自我控制的同时也会恢复内在资源, 为将来的消耗做好 防范准备 (Baumeister et al., 2007)。也有研究发现, 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对自我 控制能量库进行扩充(Muraven, 2010)。

大量研究已证实, 自我控制对个体行为、情感及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自我控制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控制思想、调整情绪以及遏制冲动行为 (Baumeister et al., 1998; Mischel, 1966; Kochanska et al., 2000)。例如, 高 自我控制的个体往往有更好的心理幸福感、学术成就及人际关系等(Mischel et al., 1988; Shoda et al., 1990; Tangney et al., 2004), 而低自我控制的个体 更容易肥胖、毒品成瘾、犯罪、冲动性购买以及拖延等(Heatherton and Baumeister, 1996;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Patton et al., 1995; Vohs and Faber, 2007)。然而, 也有学者对自我控制提出了挑战。例如, Tangney et al. (2004) 认为, 高自我控制的个体导致自我强迫, 会沉迷于自我控制, 缺乏对自控力的控制。

此外, 也有学者认为, 长时间的自我控制会消耗个体资源, 从而导致个体压力上升 (Schmidt and Neubach, 2007; Baumeister et al., 2007)或出现自我损耗 (ego-depletion) (Baumeister et al., 2007), 而资源损耗 将进一步降低随后的自我控制能力, 使其届时不能表现出正常的自我控制水平 (Baumeister et al., 1994; Heatherton and Baumeister, 1996; Baumeister et al., 2007)。 也有研究指出, 长期的自我控制可能会引发个体的心理疾病 (De Ridder et al., 2012)。

自我控制理论揭示了意志力(自我控制)是如何作用于延迟满足的, 探究了个体如何(至少有时候)抑制以及控制他们在应对强有力的情境诱惑时的冲动行为 (Mischel, 2011)。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认为, 缺乏自我控制的人是冲动的、不敏感的、身体性的、冒险性的及目光短浅的, 早期自我控制 能力的检验有助于预测个体末来的心理及身体健康、犯罪及类似的非犯罪行 为、学业、工作及婚姻与家庭表现。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或模型从不同的角 度探究了个体自我控制行为发生的机制, 以及如何通过策略性计划去干涉自 我控制的效果(Metcalfe and Mischel, 1999; Mischel and Shoda, 1995; Baumeister et al., 2007), 这些研究对于末来各领域的研究以及实践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与意义。

研究至今, 虽然大多数理论与定义都认为自我控制能够阻止不期望的事发生, 并同时推动期望的事发生, 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上述两者假设的同时检验, 也缺乏对比研究的实证数据, 往往只选择前者 (Duckworth and Seligman, 2005) 或后 者 (Schmeichel et al., 2003) 进行单一检验。目前, 自我控制理论的主流研究主要聚焦于自我控制对需要做出努力的行为的影响, 但是缺乏对习惯行为的解释能力 (Alberts et al., 2007; Ferguson, 2008; Fishbach et al., 2003; Fitzsimons and Bargh, 2004)。例如, Carver and Scheier (1998) 通过实验发现, 在某项行为开始时, 需 要个体进行大量的自我控制, 而当其成为习惯后便仅需少量自我控制维持日常运 行即可。此外, 现今的自我控制量表往往忽视了普适性原则(Baumeister et al., 1994), 聚焦于具体行为 (Brandon et al., 1990)、具体人群 (Kendall and Williams, 1982; Rosenbaum, 1980)或自我控制的某一方面 (Letzring et al., 2005), 自我控 制理论缺乏对行为、思想及情绪等不同领域的一般性测量工具(De Ridder et al., 2012)。也有研究指出年龄 (Mischel and Mischel, 1983; Steinberg et al., 2009; Wills et al., 2006)与性别 (Gibson et al., 2010; McCabe et al., 2004; Silverman, 2003) 等 属性的差异对自我控制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Tittle et al. (2003) 因此采用不同测 量对不同属性的样本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自我控制能够引发不端行 为。而现有对自我控制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也甚少,有待末来的研究者进一 步探索。

对管理者的启示

根据自我控制理论, 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仅与其当下的身心健康、饮食习 惯、行为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Heatherton and Baumeister, 1996;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Patton et al., 1995; Vohs and Faber, 2007),还能够预测其末来的状况。 因此, 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测试来辨别不同员工的自我控制水平。这不仅能够反映出其一般生活与工作状态, 还有助于预测员工末来进行不端行为的可能性, 增强对员工的认知与管理。

虽然过多的自我控制资源消耗将会引发一些消极后果, 但是自我控制如人体肌肉一般, 休息后可以恢复其执行能力 (Tyler and Burns, 2008; Egan and Colman, 2011; Baumeister et al., 2007)。因而, 管理者在分配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注意员工的任务是否一直需要消耗大量的自我控制资源,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使个体的自我 控制能够维持在合理范围。Muraven(2010)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能量库是可以 通过特殊的训练进行扩充的。因此, 管理者在合适的时间也应对员工的自我控制 能力加以训练, 以帮助其在需要自我控制资源消耗时能够拥有更出色的表现。

此外, 自我控制理论指出, 当个体处于低自我控制水平时不利于人际关系 (Mischel et al., 1988; Shoda et al., 1990; Tangney et al., 2004)、决策制定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1990; Logue, 1988; Rachlin, 2000)以及其他需要耗费自身努力去完成的事。所以, 对于管理者自身而言, 首先要有意识地学习与辨别自我控制发生的 机制以及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然后避免自我控制资源不足时制定决策、发展人际关系或进行其他较为重要的工作行为。另外, Carver and Scheier (1998) 的研究发现, 个体可以通过对同一外部刺激进行反复自我控制从而达到对此类刺激控制的习惯行为, 进而在末来应对相同的外部刺激时仅需消耗少量的自我控制资源便可完成同样的自我控制行为。这启发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良好的行为、 思考等习惯, 在遇见突发情况时有助于避免过多的自我损耗, 应对自如。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