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价值感由什么构成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的自我价值感由什么构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除了社会学角度的定义,从本质理解,价值是从value来的,我觉得可能是个近代的词汇。相关的价值观。将一个非实物数值化,其实并不是传统的做法,应该与西方文化是相关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传统文化对此的解释是很少的,也就需要重新定义边界与内涵。
目前社会对人的评价多外显、多标签化,很少注重人的本质、本身。因此,这个价值往往就被看做显性的与物质对照的价值,以及潜在的可创造的价值。因此,对标的也就是这个人的学校、工作单位、工资水平、未来可能的晋升高度等等。这些实际都是虚无的。
人最终追求的还是自己,注重的是精神层面。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如此,大量的会停留在物质。例如,目前公司总,人前荣耀的不行,下去了就什么也不是,自我都找不到,无论从自己还是他人来说。因此,标签及外县的,永远都是有时效的。但这个老总自几,其实希望一直得到尊重,其中包括自己的事迹、思想的高度等,都是作为他自己对自己的认定,希望他人也能如此认定。粗浅来说,其他人会过多关注他的标签,符合着他的功绩,但少有注重到他这个人的本质上。因此,一退位,就不在认同他。因此,这个人从未有过任何价值,只是,岗位赋予了价值,其个人价值与岗位价值相关联了。
价值如果数值化,如果将个体与群体关联,那其实就包括自我的认同,以及全体对个人的认同两部分。这两部分因为普遍存在“认同标签化”的问题里,因此,很好认识到本质,关注到人本身。因此,自我对自我的认同,理应首先做到理性,更回归内心。因为,人看自己时是观察的心念,而他人看待这个人则是行为。因此,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也有他人评说其行为时的无奈。
这里面就存在着巨大的无奈。人看自己是心,而他人看是行为。因此,人最终会回到内心世界,而这是与他人形成差别。但是,芸芸众生,如不考虑内心,傻的内外一致,则群体的认同和他自我也可能是一致的。但是,读书人必带来自我的审视,修自身,必归于内心,而自我的超越也同时带来他人的不理解。
自我价值,基于自我认同,自我审视,以及辩证看待他人的评说。例如,自卑与自大之间,会是一个自我认同的合适点,如果守在这个点,从自我角度是合适的。但是他人的评说,会在自卑与自大两端分布。因此,古人中庸,做好自己而已。
另一部分的自我价值就是和群体的连接,我看到普遍是利他的。一方一定有所取,在某些方面得到满足。有些事隐性的,需要深入挖掘。如男女、亲自,往往看到付出是一面倒的。但是付出的一方,也一定在某些方面的到绝大的满足,才使自己愿意投身其中。例如,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伺候”常常是投资行为,而这部分心理被文化隐藏的非常深,但是会在孩子长大后的诸多控制与行为上显现出来。那种羁绊、控制、压制、或者诱使的动作,是在两个独立个体中无法看到。
以上是我感知的价值,谢谢借你的问题做了梳理。如有不同角度的修正,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