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内言是什么(我们的自我内言,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

2024-03-18 09:5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内言是什么(我们的自我内言,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内言是什么

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总是怎么面对你自己的呢?你会告诉自己「我下次会变得更好的」,还是「我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我们都知道,懂得鼓励自己的人,往往比起面对挫折自怨自艾的人,更能够从挫折当中重新站起来。心理学家Meichenbaum把我们告诉自己的内心话,称为自我内言(self-verbalization)。自我内言又可以分为正向自我内言,以及负向自我内言两种。采取正向自我内言的人,会鼓励自己更加进步,而负向自我内言的人,则会对于失败耿耿于怀。

但是,是什么让我们选择了正向的自我内言,或是负向的自我内言呢?

早期的社会学家Cooley,曾经提出了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他在探讨人们是如何产生自我概念的。他将自我概念的产生提出了三个要素:

1.表现(presentation):我们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2.辨认(identification):想象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我这样的形象。

3.主观解释(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依照"想象中"别人的看法,给自己一个主观的解释。

Cooley的理论,强调的不是客观上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而是主观上,我们是怎么认知到这个世界的。就拿一个学妹跟我聊过的一件事来说好了。她告诉我说,她觉得女生在追男生时,如果追失败了,会是一个很受伤的经验,因为,这个社会很难接受女生到追男生,会用很难听的语言,如「倒贴」、「很随便」之类的字眼,来贬抑勇敢追爱的女孩。如果把这个例子,套用到镜中自我的概念,那么就是这样的:

1.表现:我是一个主动追男生的女生。

2.辨认:别人一定会觉得我很随便。

3.主观解释:我主动追男生是一个很随便、很糟糕的行为。

听起来是一个很让人悲伤,也很让人愤怒的认知历程。

而心理学家Mead,也将儿童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1.「模仿阶段」:三岁以前的儿童,会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透过学习与模仿,来了解他人的行为。所谓的重要他人,根据Sullivan的定义,指的是「对一个人的生活或是福祉,具有重要性的人物」,在这个阶段,通常是指父母。

2.「游戏阶段」:三岁到八岁的儿童,会透过游戏当中的角色扮演,来模仿、学习大人的角色。

3.「团体游戏阶段」:八岁以上的儿童,则受到「概括化他人」的影响,学习用他人角度来看自己。所谓的概括化他人,指得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某个人,而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会用什么样的角度看待自己。讲的其实就是Cooley镜中自我的概念。

综合这两位国中公民课本的常客,我想我们更容易了解,一个人的自我内言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当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的重要他人对他所说的话,将会成为他最早的自我价值观。当一个孩子碰到挫折时,他的重要他人选择的是责备还是鼓励?当一个孩子成功的时候,他的重要他人是觉得他做得很棒,还是采取一种贬抑的态度?这些都成了小孩子镜中自我的来源。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开始上幼儿园、小学之后,学校老师的价值观也很容易塑造孩子的自我内言,因为对他们而言,老师是一个价值观标准的存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去反思其他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会把他人的价值观,内摄(introjection)为自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才会常常听到小孩子会跟爸妈说,老师说这时候应该要怎样怎样)。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这时候的孩子还没有逻辑推理能力,要等到11-16岁的形式运思期,逻辑推理能力才会开始发展,因此他们不会去思考说,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是不是合理的。而即使是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完全之后的国高中生,他们的理性脑「前额叶」,也要到20岁左右才会发展完备。也就是说,直到我们大脑结构发展完全之前,我们不断的将他人的价值观,透过镜中自我的方式,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形成了我们的自我内言。

记得曾经听到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在小学时,曾有一次考差了,结果就被老师说她准备的不够好。这一句话深深影响了她,让她一直以来都在追求完美当中渡过,总是给予自己过多的批评,即使她做了一件很棒的事,也会去想自己是不是还有哪里不够好。而父母教育小孩子的方式,总是会在孩子考好的时候,采取一种贬抑的态度,告诉孩子「你不该这么得意,一山还有一山高,你考第一,还有很多其他学校的孩子也考第一。」;当孩子考差时,父母也总是告诉孩子「你看你那个朋友xxx都考多高,你补习补这么多怎么还是这么差劲。」而这一些父母和师长的话,也都成了长大之后,面对自己的自我内言。

from pansci

本文系“心理客”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审核处理。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