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精选】

2023-04-16 03:3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激励的漫画

有个老人,退休以后很想安静,于是在郊外找了一间带有篱笆墙的房子住下来,希望度过一段安静的晚年生活。

可是,这安静的生活没有过多久,就被一群小孩子给打破了。附近的一群孩子经常跑到这个老人住的院子的篱笆墙的外面、手持小石子、盯着老人住的房子的窗户,往窗户的玻璃上扔,看谁扔得准。这样,老人在屋子里就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而老人是个喜好安静的人,被这群孩子吵得不得安宁。于是老人就出去训斥这群孩子,训斥完了孩子们就跑了,但是老头一进屋子,孩子们就又来了。如此反复。

后来,老人想了个方法——

这一天,老人从房子里走出来对那些孩子们说:“你们过来,不用跑了。我这几天已经开始习惯你们扔石子的声音了,没有声音我反而不习惯了。这样吧,为了鼓励你们以后能够每天都能够坚持来这扔小石子,我给你们一人1元钱,你们每天都过来扔石子,好不好?”

孩子们一听当然很高兴,不但有得玩,竟然还有钱拿,于是扔得更起劲了。

再过了几天后,老人出来准备给孩子们付钱之前说:“这段时间我经济有些紧张,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孩子们一听,有些不太开心了——怎么开始降价了呢?于是不再那么投入的扔小石子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这次对那些孩子们说:“实在不好意思,我现在经济更紧张了、实在没有钱了、以后再不能给你们钱了,但我希望你们以后还能够继续坚持过来扔小石子,好吗?”

孩子们本来就有些不那么开心了,这次一听连那五毛钱都没有了,抱怨了一句:“不给钱,谁还给你扔啊?没门!”立刻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扔石子了。

老人这个做法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呢?

本来,小孩子们扔小石子事出于一种游戏的乐趣来做的,是一种内激励驱动孩子们来这样做。而老人用的方法是成功地将孩子们本来内激励的行为、成功的转移到了外激励——金钱奖励。而逐渐的,一旦外激励缩减或者取消的时候,孩子们就再也没有动力了。

究竟什么是激励?什么样的激励才是我们需要的呢?

自我激励

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从激励形式上进行划分,激励可以区分为内激励与外激励两种类型。

激励

所谓外激励,是指由外酬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外酬是指工作任务完成之后或在工作场所以外所获得的满足感,它与工作任务不是同步的。如果一个人欣然从事一项又脏又累、枯燥无味、别人都不愿干的工作时,或当别人都已下班回家,只有他甘愿留下来加班时,他所得到的激励可能多源于外酬的刺激。即,他之所以留下来,纯粹是为了赶完这些任务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外酬(加班费)、奖金及其它额外补贴,他对完成任务的态度只能是例行公事,一旦外酬消失,积极性也就荡然无存。

一个使你不能提升自己幸福层次的影响因素是“幸福的跑步机”(hedonic treadmill),它使你很快就适应了好事情,然后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不再心存感激。当你收集到越来越多珍奇之物,职位越爬越高时,你的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你的名望和财富不能再为你带来幸福,你必须拥有更多、更好的,否则就感觉不到幸福。但是一旦达到那个层次,很快你又适应了,又必必须去追逐更多、更好的,如此循环下去,你永远也幸福不起来。很不幸的是,有许多证据证明了这个“跑步机”的确存在。

————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

外激励就像“幸福跑步机”,同样的激励的效果会边际递减,需要不断的增加激励总量才能保持激励的程度,而激励的总量是不可能持续增加的,因此由外酬引发的外激励是难以持久的。

所谓内激励,是指由内酬引发的、源自于工作本身,是对内心的激励。内酬是指工作任务本身的刺激,即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它与工作任务是同步的,即俗话说的"乐在其中"。例如,一个学生,当他解出了一道难题时,他的欢欣鼓舞之情并不源于老师所给的优良成绩,而是攻克难关、掌握知识的欢乐。如果工作能让人们发挥其所长,喜欢这种工作,那么工作本身就是激励,它能较持久的维持人的动机水平。内酬所引发的内激励,会产生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内激励与前面提到的成功三要素中的“热情”直接相关,也与塞利格曼“幸福五要素”中的“投入”相关。

内激励与外激励有本质区别。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外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在内激励上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单靠外激励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只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以及根据人的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

内激励很难从外部获得,并且内激励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由于外激励的介入而消失。

现实当中,类似前面故事中老人的做法有很多:

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好奇心也是促进一个人学习的有效的驱动力(内激励),几乎每个小孩在小的时候都是爱学习的。但为什么慢慢地、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学习的动力却渐渐的减弱呢?很多孩子的家长,为了鼓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于是制定了一些“奖励措施”:如果你考试成绩好,妈妈就给你买什么礼物,或者暑期旅游等等。本来孩子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他们也能够不断地学习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的,但却不知不觉的被父母的奖励措施引导到了为获得那些奖励而努力学习了。

心理学家吕克.莱珀、大卫.格林和理查德·尼斯比特观察了一组3-5岁学前儿童玩耍的情况。他们想知道孩子们在自由玩耍时间里何时会在一堆玩具中选择拿起一套马克笔,以及能坚持画画多长时间。接下来他们向一部分孩子宣布用马克笔画画有可能让他们赢得“优秀小玩家”的奖励。结果不出所料被提供奖励可能性的孩子们果然花了更长时间用马克笔画画。你可能觉得奖励是增强动力的好方法——这样想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真正有趣的事在几周后发生了。他们在回访时发现,那些获奖的孩子在没有奖励的前提下对画画不再感兴趣了。他们对画画的内在动力被奖励破坏了——马克笔变成了得奖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被奖励控制了。而那些从未被奖励过的孩子依然如以往一样想画便画,为画而画。他们的内在动力完好无损——玩马克笔依旧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但是意外的奖励和不与表现相关的奖励都是有效的。因此学前班儿童们在得到惊喜奖励,或不论选择玩什么都得到奖励时,他们对马克笔的天生喜好不会受到损害。类似于“干得好!”的口头奖励也不会起到反作用。

画画

自我激励是自己对自己的激励,不仅仅包括来内激励,自己对自己的外激励也属于自我激励。如每当自己完成一次5公里的跑步后,奖励自己一杯咖啡;当自己实现自己年度的目标后,奖励自己一次旅行;当自己通过某个重要的考试后,奖励自己一件平时舍不得买的衣服。人的大脑像个小孩子,适时适当的奖励可以让它下次做得更出色,但这类的奖励不要不断的加码,随着行为的重复,大脑会形成习惯,虽然奖励的边际效应递减,但习惯的力量远远超出了这个递减效应,甚至最后不再需要这个奖励(见第五单元:态度和习惯)。

“你无法激励任何人,除非你能帮助对方更好的学会自我激励。”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激励自己的,本质上一定只有你自己!

自我指导

当我们需要学习新东西,遇到新问题时,要想办法解决,这时往往需要“指导”,需要人来帮我们想办法,拿主意。我们通常所说的“指导”都是来自于外部的,来自于他人,但最好的“指导”是来自于自己,也就是“自我指导”。

依靠他人来处理解决问题是大脑的第一选择,大脑如果认为它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就不会主动的去想办法。但是当我们遇到新问题时,我们身边不一定总能够找到合适的指导者,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的合适的指导者可能也会出现错误,导致错误的结果。作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自行负责的人来说,我们需要自我指导。

自我指导是把自己视为自己学习、处理事务过程的责任人和管理者。自我指导整合了自我管理(情境管理,包括社会背景、资源和行为)和自我监控(监控、评价和调整自己认知、学习策略的过程)。

自我指导强调动机和意志对发起和维持自己的努力的重要性。动机驱使做出参与的决定,而意志则维持自始至终留心任务的意愿,以获得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自我指导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个人能力。作为过程,自我指导是做出决定,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个人能力,自我指导成了一个“最终产品”,使自己具备了解决以后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

自我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因为看问题不够全面和自己认知的的主观性导致找到的不是最佳的方案,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自省、寻找更多的建议、从更广的角度看来改善。

每个父母、教师和管理者的重要责任是:让他能够脱离开自己对他的激励和指导,独自去面对他自己的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革自己的命,要逐渐的从别人的人生中退出。

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说,需要是为了不再需要。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教练和良师,自己激励自己的内心,自己指导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

对自己的人生自行负责,把自己的命运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编码:BABU(连载之12)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1.7 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

《做更优秀的自己》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