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willianjenningsBryan【精选】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评价willianjenningsBryan【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悲剧的人才。对,不是天才。至于为什么,可以看看下面的维基搬运。如有不严谨之处,还望指正。
幼年(1898-1909)
William James Sidis出生在1898年4月1日的纽约市,是犹太俄罗斯移民的后代。他的父亲,Boris Sidis, 具有博硕双学位,1887年来美国政治庇护。他的母亲,Sarah (Mandelbaum) Sidis,硕士学位,和她的家庭为了逃避大屠杀,与1889年来到美国。她的母亲在波士顿大学就读,最后持医学学位于1897年毕业。
William的名字来自于他的神父,同时也是Sarah的朋友和同事,美国哲学家William James。Boris是一名精神病医生,出版了大量的书和文章,在不正常心理学领域具有杰出贡献。Boris是个通晓多种语言的人,他的儿子William年幼时也是这样的人。
William的父母认为对孩子进行大量早教是正确的,但这却是被众人诟病的地方。William在18个月的时候可以读纽约时报,声称8岁之前自学了八门语言: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俄语、德语、犹太语、土耳其语和亚美尼亚语,并自创了一门名叫Vendorgood的语言。
哈佛学习时代(1909-1915)
尽管哈佛大学之前已经拒绝William的父亲让William在9岁时就学,但William还是在1909年入学了,成了那时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生。1910年初,William就精通了高等数学,随后便在哈佛数学俱乐部教授四维体。MIT教授Daniel F. Comstock曾预测William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并在未来引领数学界。William此后在学校读全日制,并于1914年,他16岁时,以优异成绩拿到了艺术学位。
毕业不久,William向记者表示他想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他的意思是,想远离大众视线。他允许了一个Boston Herald的记者采访了他。后来的报道中说,William发誓要永远单身下去,女人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但是,他之后却喜欢上了Martha Foley。后来他报名了哈佛的艺术与科学研究学院。
在William的自传中,他表示曾短暂地在国际联盟服役过一段时间,之所以很短暂,是因为在他走之前,美国总统Woodraw Wilson不会在一战中部署的部队撤回。William对他的和平主义直言不讳。
教学生涯(1915-1919)
在一群哈佛学生对William产生人身威胁之后,他的父母为了保护他,给他在William Marsh Rice大学(现Rice University)的高级文学、科学和艺术学院任数学助教。William于1915年来到这所学校,这时他17岁,是一名正在攻读博士的研究生。
William教授三个科目: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和三角函数(他还用希腊语写了一本欧几里得几何的教科书)。短短不到一年之后,William就对数学部门、教学要求和比他年长的学生们对他的不尊重感到很郁闷,他为此辞职又来到了新英格兰地区。当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离开,他回答说:“我从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开始给我这个工作,我从来不是一个老师,我没有离开,他们请我走的。”William最后放弃攻读数学研究生学位,在哈佛读起了法律,不过在最后一年的时候以良好的成绩退学了。
政途和逮捕(1919-1921)
1919年,在William退学不久,就被作为一个参加波士顿的五月暴力游行的社会主义者而逮捕。他在1918年的Sedition政策下被关了18个月。他的被捕轰动了很多报纸媒体,因为他之前作为一个天才而积攒的名气。在审判时,他是一个对于一战征兵有良心的反抗者,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也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后来根据人权和美国社会持续发展创建了他自己的自由意志哲学。William的父亲安排了当地律师在审判前把他保出来。William的父母把William带到New Hampshire的疗养院疗养了一年,之后又带他去加州待了一年。在疗养期间,他的父母打算改造他,并威胁他要转到精神病院。
中年(1921-1944)
在1921年回到东海岸之后,William下决心要独立并隐匿地生活。他只接受运行算术计算机和其他一些微小工作。他在纽约市工作并疏远了他的父母。许多年之后,他才被法律允许回到他的家乡:麻省。这些年中,他一直担心自己被再被抓进监狱。他疯狂地收集有轨电车的车票和自发出版的期刊,并教导他为数不多的一些朋友他眼中的美国历史。1933年,William在纽约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只排到了第254名。在个人信件中,William提到这次考试有些令人感到打击。
1944年,William在《纽约人》1937年刊登的一篇文章赢得了一场纠纷。他声称该匿名文章《他们现在在哪儿?》里面有很多错误的言论。里面把William的生活描述得孤独不堪,说他居住在“破旧的波士顿西端的一间大厅卧室里”。低级法院已经解除了William公众人物的形象,认为他不再具有以干涉私人生活上诉的权利。法官Charles Edward Clark对他深表同情,他最终赢取了判决。但遗憾的是,法院并没有能力保护他此后的私人生活不被打扰。
William在1944年因闹出血而离世,享年54岁。
遗产
William死后,他的姐姐称William在Abraham Sperling 1946年出的书《Psychology for the Millions(大众心理学)》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IQ最高的人。不过,后来的作家发现一些为他写自传的人,有夸大他的智商的倾向。下面是Sperling的真实描述:
Helena Sidis(William的姐姐)告诉我,在William去世的前几年,她的兄弟Bill在心理医生那里进行了一次测试,得分是有史以来最高。那位心理学家认为William同样也具有高智商,会在250到300。William曾经在波士顿和纽约申请公务员岗位时做过智商测试,他的分数是破了纪录的。
Helena和William的母亲被众人认为夸大了Sidis家族的智商。Helena错误地声称William在1933年参加的公务员考试是IQ测试,得了254分。据推测,数字254其实是William公务员考试的排名,但并没有证实。Helena还声称“Billy知晓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而父亲只知道27种,我在想有没有什么语言是Bill不知道的。”Sarah在她的书中曾说过“William能在一天内学习一种语言”。Boris曾经批判智商测试是愚蠢的、迂腐的、无意义的、非常误导的。
虽然William James Sidis被传言是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但并没有明确证据表示他测过智商,更不要说他的智商在250-300之间了。他也没有对社会作出特别卓越的贡献。有人说,他年纪轻轻通晓多种语言并且数学那么好,这还不能算高智商吗?这只能说,他的父母对他的早教比较成功,那个年代,父亲博士,母亲硕士,他们又重视对William的教育,自然是想不在同龄人中突出都不行。而他在后来的公务员考试中排名落后,并称那次考试是比较受打击的(not so encouraging)。这说明,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像他人和自己想象的那样天赋异禀。
从他父母对他的方式,从早教,到带他去疗养院并威胁他不听话就送去精神病院的过度掌控和不适当安慰,再到母亲夸大William的聪慧。先不论早教是否正确,后两者足见William的父母属于有知识无教养。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是导致William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William自己,受制于家庭影响,自己难以走出“高智商”的迷雾,致使他的才华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不善维持社会关系,也不愿去改进,有自己的小世界。也许生活在这样家庭的他觉得没人可以理解他,更甘于做一个普通人。
不过单从他早期表现出的才华和后期的平庸这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个悲剧,时代、社会和家庭有不可多得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