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回归自我 孤独——回归自我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孤独回归自我 孤独——回归自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看这本书?
今年算是经历了一次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事情,让我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价值以及将来生活的动力。人到中年没有持久的兴趣,没有特长。始终在迎合社会、家庭对自己的要求。几乎没有去认真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内心空虚的可怕,为了摆脱这些空虚。养了只猫,看了罗素的《幸福之路》。
猫给我带来的慰藉相当有限,但会带来等值的烦恼。《幸福之路》给我带来的启示少的可怜,只能明确自己是“沉溺型”的人,通过不断的沉溺自我满足。
算是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买的时候没有带多大的期望。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看心理学的书,看着比较费劲,花了大半个月才看完。虽说我只吸收了很少的知识,但此书带来的启示是非常大的。
那么,哪些人适合看这本书呢?
初为父母——本书有几个篇章介绍了帮助儿女获得安全型依恋、创造力的重要性、遗传的重要性
经历变故的人——丧亲、分离之后如何和孤独相处
所有“孤独”的人——培养独处的能力、认识孤独的价值、内心煎熬时如何达成自我和解
书摘
书一共分为十二章,我将它非常粗暴的分成三部分: 孤独的重要性(人类关系的意义、独处的能力、孤独的用途、强制性的孤独)、孤独的必要性(个人的重要性;孤独与气质;分离、孤单与想象力的成长;丧失、抑郁与修复)、自我和解(追求一致性、第三阶段、渴望并追求完整)。下面摘抄一些离散的点
孤独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构成因素——爱和工作,前者被心理学家非常重视,后者无人问津
依恋——人际关系中核心内容,从婴儿期开始形成。具备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将来会更勇敢,并具备更强的创造力
亲密的依恋关系只是我们人生围绕的一个“轴心”,但不是唯一的
依恋不是弗洛伊德口中的性,更为广义。
安于独处的能力也是反映情感是否达到成熟的一个方面
孩童期建立了安全依恋更容易培养独处的能力
安全依恋===>独立人格
睡眠就是在独处,期间在进行自我整合,这个时候其实是孤独的
智力在于对于任何刺激不会第一时间马上做出反应,而在睡梦中人就是这样,无论是梦到什么,肢体都不会做出对应的动作
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必须发生改变时,独处的能力就成了一种宝贵的资源
居丧哀悼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夜晚守灵时、在独自憩息疗伤时心灵发生的改变
生命的意义并不完全由人际关系构成,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人生也一样有意义
孤独让人产生领悟,孤独使人发生改变
孤独时会有可能体会与宇宙合二为一的体验,人们踏上孤独之旅的一个原因就是追寻那样的体验,可是这样的旅程却伴随着自杀的体验
死亡是永恒彻底的孤独
强制的孤独对人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
一个充实、经过严格训练并足以自律的大脑是不会轻易摧毁的(牢狱中)
大脑只有在接收到来自外界的感知刺激时才会有效地运作
孤独的必要性
一个快乐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只有得不到满足的人才会
弗洛伊德太现实、太冷静、太悲观,否定幻想的重要性
正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趋势着人类去发明、去想象
让人觉得生活值得继续的,不是任何其他事物,而是创造性统觉
有的人天生更倾向于主要从人机关系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而有的人则喜欢从兴趣、信仰或思维模式中去寻觅
对集体共同情感的高度重视会对个人的创造力造成伤害
极端外向会让个体在面对人群和事件的压力时丧失自我,而极端内向则会让一个人过于主观,面临着与外在现实世界失去真实接触的威胁
发散型的人就像外向型一样,似乎能够轻易地认同别人,向他人敞开式心扉。幅合型的人和内向型一样,在他人面前比较退缩,相对于与人,那些无生命或抽象概念让他们感觉更轻松自在。
安全感更强的人更敢于表现真我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确缺乏其他更坚强的人所具有的某种东西,即自我价值感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某些极原始且非理性的精神力量在运行
人际关系缺失或部分剥夺的情况将有助于丰富个人的想象力
有创造才能的人一旦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就会失去一些想象的原动力
对受苦的人来说,如果支撑自己的力量就来自自身,那么任何苦难都可以忍受
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完全、彻底的沟通是不可能的
儿时没能体验到父母的温暖有爱的关系,可能是承认罹患抑郁症的一个重要诱因,但不是必要条件
一个有过死别体验的人,在面对以后任何一种丧失之痛时,会更容易将之视为无法避免、不可挽回的失去
无助感是抑郁状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创作活动就是克服这种状态的方法之一
每个人内心都对想象力有某种程度的渴望,不过内心越不和谐,寻求和谐的动力就越强
创作过程可以是一种保护方式,让人不会被抑郁击垮;也可以恢复手段,让充满无力感的人重新拥有控制感
自我和解
人格是具有相对性的
唯有亲密的依恋之情或特殊的感情关系才能使一个人的生命充满意义
一个人只要不乏某种赖以支持自己的关系,并从事着自己感兴趣且能维持自尊的工作,他不必依赖亲密关系就能拥有满意且充实的生活
风格就是把人格各部分均衡的黏合在一起的水泥,是促进整合的关键元素
精神分析理论一直没有正确的看待兴趣在人格功能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创作的能力似乎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机会,使人可以“在孤独中追求个人发展”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碰到核心冲突就是“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
人进入老年状态后,即出现了从共情冲动转为抽象思考的倾向,对人生的“戏剧”不再那么在意,而是更关心人生的“设计”
贝多芬和李斯特早期、中期都曾以华丽的手法去说服听众,也都在最后的作品里放弃了这种手法
当一个人的声明接近终点时,他的兴趣组件转向了“模式设计”以及与他人无关的领域
中年人的任务则是发现自我并表达自我的独特性
仔细聆听心灵的内在之声——这种声音出现在梦境、幻想以及潜意识的衍生状态里
患有抑郁中年人,常常因为事业和家庭的需要而忽略或放弃了自己的某些追求和兴趣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兴趣,对完整的渴望与追求,必须包含人性的这两个层面
说说我的感想
整本书有点晦涩,只有接近300页,但我花了将近大半个月看完。每一页看的特别慢,可能是因为我对这种类型的书看太少了吧。所以,如果买了这本书的同学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
讲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点(均为重新组织的语言):
自古伟大的艺术家都遭受着巨大的孤独,只有极少数能安享晚年,大部分在自己失去创造力后选择结束生命。
有个贯穿全书的观点,创造力是缓解孤独的不二法门。年轻时,艺术家通过不断的艺术创造达到和孤独的和解,当他们失去创造力和灵感后,会越来越抑郁,最终选择自我终结。
人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也能从工作中获得。从与人相处中获得的幸福一定更多吗?
我们经常劝醉心于工作的人也要去拓宽人际交往、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规劝真的是对的吗?
相比于取悦其他人,人老了之后更愿意取悦自己
作者用此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严厉的父母在扮演祖父母角色时非常慈祥。也举了历史上一些大音乐节在年老之后普的曲子不再炫技而是更注重于自我表达来支撑这个观点。
对获得幸福来说,创造力、兴趣和人际关系一样重要
就我观察到在我生活的小镇,中老年没有什么健康的兴趣爱好,更别提那些需要创造力的兴趣。于是他们退休之后基本都是没日没夜的打麻将或是广场舞。看来是非常可悲的,相当于放弃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后半段了。
再说一个务虚的点,之前总觉得懂的多的人总是过得不愉快,非常片面的信了“难得糊涂”这个道理。但当自己遇到坎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不开心,只知道这是孤独。恨不得马上要逃离它,无论做什么,只要短暂忘掉这种感受。现在看来是非常盲目的,从“孤独”这种感受来说,你必须非常全面的了解它,然后做自我剖析才有可能和它相处。
整本书看下来结论还是比较悲观的,孤独或是抑郁的感受是伴随一生的,而富有创造性的高光时刻只是短暂的。为了持续过的幸福,需要刻意练习和追逐。
© 本文版权归作者 Morg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