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
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 篇1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
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十个春秋,教学技能也是非常薄弱。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们总结了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
王老师和卢杰夫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建议
网络远程学习能不能不要在假期学习,没电脑、没网络的家庭很不好学习啊!
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 篇2
近日,参加了一个同行的网络营销培训,并将培训心得整理一篇文章。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有什么改变?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如此迅猛!当智能手机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的时候,一个全新的生态产生了!
1、市场环境变了:传统的市场变成了数字生活空间。
2、消费主体变了:消费者都变成了互联网上的生活者。
企业如何融入这个全新的生态?――企业变成生活服务者!
二、如何理解移动互联网思维?
1、雷军互联网思维:专注、口碑、极致、快!
2、和君赵大伟:互联网独孤九剑,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思维!
一切围绕客户需求出发。互联网产品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的用户是谁?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下,营销思路的颠覆?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原有的商业模式将被颠覆,原有的营销理论也讲走进死胡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营销?这是摆在每个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的重要课题。
1、没有营销,产品即营销
传统营销的`起点通常在产品之后,产品生产研发都出来,再去找一个概念,装一个形象;而网络时代营销的起点在产品之前,在产品的构想阶段,就已找好定位,按着规划去研发和制造产品,产品本身也是营销。
好的产品是一个放大器,投入1块钱的营销资源,能够产生10块钱的结果;坏产品是一个黑洞,投入1块的营销资源,得到1毛的结果。
2、没有产品,服务即产品
互联网产品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互联网产品即服务。这要求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首要的不是从功能出发,而是从服务出发,服务用户的需求出发。
3、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即生产者
个性化需求是传统生产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普遍现象。以衣服为例子,传统的生产模式,把同一款式的衣服做成大中小各种码型,看似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码型,但实现上只是相对合适。
从企业角度这可以节约成本形成大规模生产,从消费者角度,既想获得个性化产品,又不愿为之付出高价格,这就成了一种拆中的选择。而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众包的新生产、消费形式开始粉墨登场。这些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也就是说,在商品的创造过程中,他们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产品的生产者。
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 篇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迎来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和学生规模再创新高,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我敢闯我会创的旋律在耳畔再次萦绕,伴随着海远浪狂,天高云险,我们是无所畏惧的勇仔,思绪不觉就来到了一年前。
既然选择了远方,何畏风雨兼程。去年4月受学校召唤,作为校友参赛,肩负着清华的重托,小伙伴殷切的期盼。一路从校赛、市赛到国赛,半年时间,无数次的模拟与改进,让内在夯实、外在升华,每一次都不容有失的路演,让抗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参赛,颠覆了我作为一名工科生对创业路演的既定认知。之前路演,我基本是按博士答辩来汇报,一路理论推演下来,自己很投入,但投资人、市场听不懂。所以,第一个要突破的就是表达,用慷慨但通俗的语言讲出理论的奥妙、科技的创新。第二个要突破的就是错综复杂中提炼主线。我有一段时间很苦恼,因材料的修改,大家各执一言,都有道理,但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导师一句看似很朴素的话,让我走出困境。导师说你要能从错综复杂中找到要点,并凝练成你的一家之言,你的境界就提升了。就这样,我让自己更平静、更自信的去面对矛盾、处理矛盾。第三个要突破的就是口音,这个难度是巨大的,我是山西人,上大学之前一直在县城,前鼻音后鼻音,平舌卷舌不分,并且一着急,发音更混乱。没办法,练吧。创业不仅要技术过硬,人也得过硬。有那么一个多月,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边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边练发音。高强度下发音要是没问题了,自然状态下肯定更没问题。果不其然,效果显著。克服三大困难,我信心满满地来到了国赛舞台。那时第一次听主题曲我敢闯我会闯,感觉谱的太好了,写出了我们的心声。经过半年的备赛,让我们对创新创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创新是要突破常规,创业需要突破自我。终于在国赛大舞台,汗水与泪水浇筑创业之花结出果实,激动难以言表;创业第一次以如此奔放、如此扣人心弦、沁人心脾的美丽,震慑人心,让灵魂入迷。
敢闯会创,勇立潮头。互联网+大赛,让我们从大学生创业蜕变为真正的创客。与全世界优秀团队的同台竞技,让我们更加自信。与最优秀投资人的对接,让我们更加务实。荣誉让我们更知不忘初心的重要,大赛平台让我们站的更高、走的更远更扎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创业的日子里,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只知道确定了便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千难万险都不管,我们是勇仔,海阔天空美少年,我们是勇仔,新世纪的新一代。春华秋实,我们迎来新的一届大赛,愿各个团队赛出水平,赛出风采,愿第六届大赛圆满成功。
参加互联网大赛心得体会 篇4
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以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决赛于6月5日在继续教育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决赛邀请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校内大赛评审指导专家组组长刘昀教授,汇桔网知识产权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交互平台、汇桔网国内业务负责人张霖,珠海珊海星辰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欣,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苟思瑶,广东易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垂五位导师担任评委。经过项目指导评审专家组和校外评委的网评,共有35个团队的参赛项目晋级到校内赛决赛。
本次大赛共分为初创组、创意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团队进行PPT项目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评委将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打分,评出金奖2个,银奖4个,铜奖8个,另外21支队伍将获得优胜奖。比赛开始后,35支参赛团队相继上台展示,各团队结合精彩的PPT展示在台上自信、从容、全面地介绍了创业项目,从产品概况到公司的运营模式、市场分析、商业模式、风险预测以及团队构造等简明扼要地展现给评委老师。评委在耐心地听取选手的问题阐述的同时,针对项目的短板,点评和指导团队如何进一步完善参赛项目。最后,创意组“E膜团队”和初创组“珠海萤火科技”摘得比赛金奖,“蜡笔小新”等4支队伍获得银奖,“朝氧产业”等8支队伍获得铜奖。
在经历了一天激烈紧张的角逐之后,各位评委老师逐一对大赛进行了点评,其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大赛评审指导专家组组长刘昀教授指出,产品是整个创业的基础,要深挖产品功能和创新点;科学组建团队,充分利用团队成员不同专业的各有所长;团队路演和现场答辩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第一,互联网+大赛为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立大志、做大事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投入到求学报国的广阔舞台中去。 互联网+大赛正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广阔舞台,以去年参加最后决赛的几个项目为例,就有来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这些项目正是瞄准着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发展方向的。以我们团队为例,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大学,我们很多的科研方向都是直接面向我们国家的国防装备需求的。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军用和民用无人驾驶车辆的研究工作。无人驾驶技术对我国国防安全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升级的历史机遇,更关系到我国未来信息化新一代陆军装备发展的强军梦想。在互联网+大赛的舞台上,有来自全国的无数个紧跟前沿科技发展步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被孵化、被哺育、被浇灌,在广大学生心目中深深的种下“求学报国、科技报国”的种子。
第二,互联网+大赛为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受历练、锤炼意志的舞台。为期近一年的比赛,与数百万名参赛学生同台竞争,它使同学们明白,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的艰苦奋斗,比一次比赛胜负更重要的,是在奋斗中所磨练的无坚不摧的坚定信仰与钢铁般的顽强意志。以我们团队为例,在2012年,我们携第一辆中国燃油赛车赴德国比赛时,发动机损毁,我们10几名学生为了抢修赛车在山林里露营一周,睡草地,生篝火,终于将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欧洲赛场;在2015年,我们为了研发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与欧洲人赛跑,在车间内连续倒班工作数月,多名学生负伤缝针数十针却仍然在坚持奋斗;在2016年,为了保障我们研制的军用无人车向陆军首长亮相,几名学生驾驶货车运输高压电池从北京往返黑龙江塔河,穿越大兴安岭森林,往返6天6夜,无惧生死考验。经历了近十年的磨难与坚持,最后汇聚大赛上那几分钟的汇报与演示。我想,我们的故事,是一个缩影,是互联网+大赛上所有的那些为了梦想而执着奋斗的同学们的缩影。这一切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比成绩和荣誉更重要的,是这些磨难和挫折所带给同学们的,无坚不摧的坚定信仰与钢铁般的顽强意志,以及深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也正是我们互联网+大赛所有参赛学生共同的底色。
在今年,我已经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成为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教师。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也将继续投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推动学生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军工专业特色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深刻红色国防印记的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