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牧童与惊恐的羔羊【精选】

2023-03-06 01:37: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迷茫的牧童与惊恐的羔羊【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念与见解

这个世界有这样两群人,迷茫的父母和不知所措的孩子。大部分父母都不是技术娴熟的牧羊人,而只是一个牧童,一个迷茫的牧童,对自己的羔羊缺乏了解,失去对羊群的把控感。而大部分孩子就像惊恐的羔羊,面对主人胡乱挥打的羊鞭,不知所措。

无为也是另一种有为

中国自古就有阴阳太极之说,有儒教道教两大思想流派。我的理解是儒教更多是从事物的阳性出发,直面处理问题,主动积极,讲究有为。道教更多看到阴阳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事物认识更全面,思路更宽广,方法更灵活,处事更圆滑,讲究无为。由于事物的阳性更直观,更易把控掌握,所以大部分人处事行为都是积极主动,遇到反对,直面说服,遇到困难,积极努力,表现的很强势,正能量,这当然是好的。但往往忘记了处事看问题还有阴性一面。从而某些问题某些方法看似自己没错,据理力争,却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接受。

一个孩子犯错,父母最直接的想到的就是批评、教育、惩罚,苦口婆心的说服,甚至用编造谎言来欺骗,甚至利用小孩对自己的依赖心理来威胁、恐吓,达到小孩认同自己的观点,使小孩的思想绑架到自己的思想认识上,因为这样才是大人认可的,才能适应几个大人主宰的构建的家庭环境。但大人自己的认识不一定就很正确,特别对一些小细节的认识可能就是错误的,带个人偏见的,不全面的。压抑小孩,控制小孩来认同自己的思想,其实也是自私,如果是错误的带个人偏见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小孩的一生,在他成长过程中就像中了魔咒,始终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想改变却力不从心。

作为父母,大声批评,大谈道理,大谈自己的成长经验,批判小孩的行为,指责小孩的过失,这种直接的处理方式,看似能让孩子屈服,换来的可能是小孩屈服认同,抹泪接受,最终不了了之。下一次或下几次小孩还是同样的行为出现,就证明这样的处理方法的无效性,这个时候有个父母会认为自己这样的教育方式力度还不够,而不去思考教育方式问题。如果这样的方式只是给小孩没效的教育还行,很多时候其实都会产生副作用。小孩在父母的批评中,更多的看到自己的缺点,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天大部分时间浸泡在自己负面情绪中,害怕别人不认可自己而躲避与人正常沟通。

我认为,小孩教育中,既然已经证明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方式,就应该立刻停止。病人生病了,医生开的药吃了五六天,预期五六天能达到什么效果,结果完全没变化,医生还不重新审视下药方,重新判断下病理,还是继续这样医治,会改变吗。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周而复始,重复这样的不正确性,扩大负面影响。因为万物有阴阳,思想除了儒教还有道教,除了有为,还有无为。当你气急败坏,歇斯底里还是没用的时候,就应该懂得放手。

放手不等于放弃,是否想到还有与之相反的另外的方式可以选择。有的小孩五六岁了,大人不喂就不吃饭,全家人就围绕他吃饭的事情,又是想方设法的换口味,又是乱承诺吃了饭就买什么东西,或者把自己的爱凌驾上来,不吃就不爱之类的,或者把其他小孩多会吃当比较对象,这些方法都错误的引导了孩子对吃饭这个自身需要具备的行为能力的认识,把它当为父母的事,别人的事。当你转变思路,让孩子作为完成这件事情的主体,尊重他的意见,不再把这个事情当为大事的时候,孩子自己也会安静下来,观察你的处事方式,以你为榜样,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发的去改正。

关于言传身教

父母长辈对小孩的教育最有影响的是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

大人的一言一行,是小孩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榜样。而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舞台上演错了角色,家长不是老师却成为一个老师,不停讲课、训话,以自己个人不知对否的是非观强加孩子稚嫩的是非观。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却把平常教育小孩的大道理肆意践踏,比如自己经常怠工打牌,却指责孩子玩物尚志;比如自己一天看手机耍抖音,却要求孩子不能沾手机。批评小孩把道理说的字正腔圆,自己生活习惯一塌糊涂。这就是那种苦诉自己一天不停教育小孩,小孩却没有改变的原因。

不要去怀疑你孩子那里有问题,先找找你自己有没有毛病,不要去敲打孩子,先敲打下自己。如果你改变了,我想,孩子也会改变,而不在于你道理讲了多少遍,说的多正确,育人先律己。有的父母没文化,也讲不出什么高深的教育理论,却默默的用自己正确的做事原则、处事方式、生活态度为孩子树立了不错的榜样,不用任何多余的语言,通过行为举止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成长。

家庭教育,是引导型为主,而不是说教型。引导最重要的是孩子周围的人特别是时刻在一起的父母做出表率,让孩子看在眼中,而不是听大堆还没到孩子理解能力的道理,所谓无声胜有声。有的父母生怕孩子犯错,时时刻刻都盯住孩子,有一点错误就一通大道理,非要通过各种手段纠正不可。威胁、批评,或者随口许诺改正后就会得到什么奖励,最终得到的不是孩子的改变,却恶化了小孩的不良行为,厌倦父母,走向父母的对立面。

这就是父母表面上的“有为”却无法达到目标。小孩子最不缺乏的就是观察力、模仿力,只要大人自己有正确的处事行为,不错的生活习惯,小孩通过观察模仿,自然而然形成优秀的个人行为习惯,这就是一种看似“无为”的引导。当小孩发生问题时,大人首先要甘心低头找自己原因,发现自身问题,冷静下来,而不是火上浇油,找一堆孩子身上的毛病。

孩子还小,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还很小,他的世界主要是家庭世界,他还没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好孩子坏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在刻画,他的错误就是你的错误,你不找自己原因却找孩子问题,是否是本末倒置呢?

要记住,家庭教育是引导型教育,父母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学校却相反,是教师说教为主的一种教育,教师的生活与学生永远都有距离,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一般只停留在教室的学习中。所以,学生对一个老师的了解一般都很肤浅,甚至不了解生活中老师是什么样子。所以,孩子得到老师的更多的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得到的文化知识。老师想成为父母这样引导型榜样,因为相处方式不同,一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分清自己的角色,做对自己的角色。自己就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的老师。

我们能留下什么

每个人,不管贫贱、权贵,不管小丑还是名流,终会归于尘土,你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时间片段,想要留下什么,其实很难。

为后代留下财富、房产、人脉,都会因为你的逝去,在世事更迭中,很快失去价值。只有通过你生前的品格、教养,为后世遗留下好的家风,不断得到传承,才会让你的后代在纷繁的乱世中得到庇护,得到倚靠与帮助。

关于换位思考

俯下身子,正直的做到换位思考,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往往都觉得自己已经做到“换位”。已经很为他人着想。如果这个“换位”不彻底,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感悟与回馈,从而导致父母采取错误的行为去管教孩子。

大人往往以自己成熟心理看待孩子的缺陷。面对小孩对某些事情的恐惧,觉得不可理喻。因为他没有做到彻底的换位,是用大人的心理来衡量小孩的状态,就体会不到小孩的真实处境。大人往往采用讲“大道理”,靠语言来说服小孩改变心理状态。但大人没有想过,你作为旁观者,小孩作为参与这个事情的主体,你们心理年龄不同,所处位置不同,对他人的把控感不同,自然心理状态就不同。

比如你是一个小员工,而你的直接领导要你替他向他的上级汇报工作,你的心理压力会不会很大,有恐怖感。而你的朋友,他作为不参与的旁观者,他会觉得你的恐怖是一种怯弱。当你是一位公司大领导,台下坐的都是你的部下,你可能会侃侃而谈。当你是一位普通员工,下面坐的都是听你汇报的领导,而你的朋友一味指责你的恐惧,讲大道理,批评你的怯弱,这样的方式看似是在鼓励你,却强化了你面对的困难,特别是小孩子,年龄小,对环境的陌生感、失控感、恐怖感往往远远超过心理承受的能力,而一味强调勇气强调主观能动性,往往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更加体会到战胜困难的不易,让孩子觉得自己面对的确实是很大的麻烦,恐惧感不降反升。

如果你站的角度不同,没有彻底的“换位”,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心理困境,没有采用一起陪伴、支持,弱化困难的方式,而是采用与大人自己心理年龄才匹配的独立面对困难的方式,而孩子在遇到这样的困境时,最想得到的不是训话,而是父母的陪伴,感受到在身边有父母默默的支持,他对困难的恐惧感就降低很多,去面对后,从而改变自己对陌生环境的认识。

父母往往认为孩子遇到困难而不借此机会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勇气,而采用避开问题,是一种逃避行为,其实对一件事情的恐惧在于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未知,父母做为过来人,已知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引导孩子体验到与自己一样的感受,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自然就不会有恐惧心理。也就是说,孩子的改变,不是因为他变得多大的勇气,而是通过你的引导,掌控了面对的环境。孩子的勇气会通过年龄的增长,慢慢提升,而不是几句大道理的语言就能带来改变。

排他性家庭教育和开放型家庭教育

世界的多样性、融合性是基本特征,要想自己变得强大,只通过自己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他人成长的经验,才会让自己更快的成长。

宽容才有机会让他人融入你的世界,让你融入他人的环境去真切感受。如果与自己环境、价值观不同的人和事就断然远离,不去考察、不做了解,就会损失很多了解他人他物,弥补自我缺陷的机会。

有的人在他自己看来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与他人相处的第一方式就是天真的希望别人改变达到自己的相处标准,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实现与他人融洽相处的,因为他处理关系的出发点就错了。与人相处首先要宽容,能理解别人的习惯,接受别人的不同,才能让别人也接受你,再谈的上相互了解,互相改变。没有哪个人喜欢与一来就迫使自己改变来适应他的人相处。况且你认可的行为还不一定就正确,在你眼中的沙子不一定就是沙子。

有的婆媳之间,都希望对方改变成自己认可的样子,这样的想法肯定没法相处好的。每个人的行为都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反复滚打磨练形成的。对方为你改变,换来的就是他对自己的压抑,他不会得到自在的环境,就没法让他内心认可你,与你相处长久。只有宽容,才会让双方相处愉快。

对孩子也是一样,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套在自己的圈子里,给孩子太多限制,在行动上给孩子钉很多无形的框子。这样孩子与世界的接触面就被迫框在了狭小的空间,这种排他性的家庭教育,最终换来的是自己被更多的人排除。只坚守自己固有的认知,发现不了自己认知的缺陷,只接受与自己认识相同的观点,处理问题一根筋,钻牛角尖,最终与他人相处困难。

作为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多跟不同的人接触,在孩子与他人交往中,鼓励他去了解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引导他正确的处理不同环境下与不同观点的人的矛盾。而不应该把小孩关在屋子里,怕小孩不懂事给他人带来坏印象而拒绝孩子与外界沟通的愿望。很多孩子,只接受某一个人的陪伴,拒绝其他人的照顾,无法适应非固有的环境,这就是排他性教育的结果。

父母不应该以个人好恶取代孩子对世界的新的判断,应该多创造孩子了解外界的机会,为孩子长大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心理条件。用开放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接受多样的价值观、社会观,这样孩子才会在成长中选择更利于自己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有容乃大,宽容、开放的心态才会让自己从小溪不断汇入其他清流变成大海。小孩通过交往,可以认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与自己爸爸妈妈观念不同的人,与自己家庭不同的环境,更正自己的认知。不要事事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掌心,因为本身我们都是普通人,自己就有很多缺陷,我们希望的是孩子比自己过的更好,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复制自己所有的不完美,重复自己成长中的苦恼呢?

关于表达

小朋友的思想没有形成系统,只能靠感觉支配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的喜好,而成年人形成了个人固有的思想。当孩子行为与大人思想出现冲突时,大人往往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也想方设法的去纠正,让孩子改变,与自己的思想认知保持一致。而孩子因为没有固定的个人意识和流畅的表达能力,无法说服父母,只有压抑自己的情绪,被迫认同大人的思想,有意见也因为无法得到大人尊重与支持而不了了之,最终只会胡闹发泄,不愿说出自己的意见。

父母应该分清什么是底线,什么是原则,对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要尽量尊重孩子,同意孩子用自己的判断处理问题。这样才会让小孩体会到表达自我后得到大人支持的快乐,从根本上改变小孩表达的意愿。

至于那些怎么表达、怎么与父母沟通,这些方法技巧问题,知道的再多,也必须在根本思想上得到改变后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于过度陪伴

当人们一直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陪伴而对爱缺失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城市父母对子女的陪伴存在无效性,无效的陪伴甚至负能量的陪伴。

父母往往把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依恋,做为一种埋在内心的骄傲。当孩子事事都需要你参与才能完成的时候,你的陪伴就成为负能力的陪伴。

过度参与,过度陪伴,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对其他人其他环境充满抵触、恐慌。我们应该适当放手,让其他人参与进来,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中都能调整自己的情绪,找到恰当的相处方式,这样才能为他人生打开更多的窗户,看到更多的风景,自由快乐的健康成长。

关于索取

一个人对社会的索取也是有度的,而人类经常关注的是动植物对生态的索取。当一个物种超量繁殖,最终会破坏整个生物链的稳定。对于人来说,很多人认为自身有能力支付就可以对物质超量消费,这样的观点看似没有问题。这种超量消费,就是一种变相的对共同资源的占有。过量消费同样破坏了社会物质的平衡,可能会短时间让自己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对自己身体、精神最终是有害的,这也是一种循环。

有钱没钱,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基本的物质需求,控制自己的吃喝消费,这是对自己家庭成员、孩子做出的正确示范。正确的消费习惯,对于家族文化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家风,有很大的作用。

古语有“俭以养德,静以修身”,通过物质上的节俭,实现自身在精神品格上的提升。当你拥有财富,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得到幸福。用财富置换不必须的物质,就是一种能源的无意义的消耗。

我们身体需要补充多少营养,就消耗多少食物;穿多少保暖,就购置多少衣物。铺张浪费,就是对生态链的破坏,佛家讲究因果,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会循环伤害到自身。一个人为后代留钱财、留田地、留什么都不如留下一个好的家风,好的家风会使你的后人保持优秀与兴旺。

不同人对节俭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自身比较富有,往往他起点比较高,他会比较与他圈子对等的群体,认为自己没有消费几千上万的衣服,别人买了,自己就是一个节俭的人。在比较中去定义奢俭,很容易让人对节俭的概念迷失。我们应该以自身生存本能需求去判断,多余的资源不要去占用,把自己的财富花在提升自己精神文化修养上去。

关于舍得

很多事情都需要选择,得到一部分,会失去另一部分。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浓厚兴趣时,父母所做得应该是小心呵护,就像呵护刚出土的萌芽,你的微小的错误举动,都可能让这棵绿芽夭折。呵护不仅仅表现在为孩子创造条件,而更应该排除一切干扰。

比如父母发现孩子喜欢画画,却为了孩子健康定了很多规矩,比如必须要什么姿势,要坐什么位置,又怕化学颜料影响孩子身体,总之,一大堆很合理的要求,最后孩子在遵守一大堆要求后再无兴趣画画了。

因为初始的兴趣本身就不会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作为父母想孩子培养起某方面的专长,就要舍弃一些次要的东西,让孩子自由的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世界中,为孩子的兴趣的培养添砖加瓦。

投资与责任

赡养老人是成人子女的义务,也是法律的规定,是自古道德上的传统。但很多家庭因为这样的思维,家庭产生很多的矛盾。大人老了,嫌孩子没有尽力对自己赡养,小孩觉得大人对自己要求过多,压力太大。

我认为双方转化下思路,就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对于做父母的家长,自身是一个个体,抚养孩子跟自身生存、发展一样,是自身需要承担的义务,而不是投资。所谓养儿防老,其实就是一种投资的思想,这种思想首先摒弃了自己的责任,所以年老的时候,遇到与儿女相处不开心,就会反复计算自己的付出,抱怨回报的微薄,把责任与投资概念混淆。如果认为这是个人责任,是自己来到世界应该完成的工作,就不会有什么抱怨。儿女的好是自己的福报,不是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而作为子女,赡养父母也是义务是责任,不是去计算父母是否对自己付出,付出多少。而是作为一个成熟人一生需要承担义务的一部分,不是交换,不需要权衡得失。现在子女往往因为父母没帮照看小孩而耿耿于怀,反复比较所得利益是否与赡养付出平衡。父母与子女都把彼此付出作为投资看待,就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双方观念改变,认识改变,矛盾自然就消失了。

作为父母,应该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准备,而非把希望寄托在儿女的赡养上,当儿女没有能力,不应该抱怨指责子女,而应该自责。对于子女,当你成人后,父母对你的付出不再是责任,他们可以拥有他们的自由与选择,子女应该用感恩的心面对父母。

好的方法来自正确的思想,父母应该做一个成熟的牧羊人,让自己可爱善良的羔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自由自在的吃着青草,而你吹着山风,看着自己的羊儿慢慢长大,幸福就这样简单,需要你用心体会。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