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是不是真的像语文书里所说的为一个盲姑娘所编得曲子

2023-09-15 22:3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是不是真的像语文书里所说的为一个盲姑娘所编得曲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光曲感受到了什么

不是,课本里这篇文章,只是一篇“同人小说”,而非纪实文学。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甚至,可以不用加“之一”。

相信许多朋友都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读到“月光曲”的故事的,那是一篇精致美好的短文,讲的是贝多芬因一位盲女而创作了这部作品。

在课本中,是这样描述这首曲子的:

我还记得我们小学语文课讲这篇课文时,老师是当堂放了这首曲子的。

语文老师每一两个小节就按一下录音机的暂停,然后解释一些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什么场景。

而那时还年幼的我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老师究竟在讲啥,听来听去也听不出老师说的内容,对这首曲子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后来我跟朋友们聊到这段感受,发现与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我常常开玩笑说,这是语文老师专业过硬的表现,你看,这明明就是在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嘛。

我还记得听一位学琴的朋友讲,她的老师在教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她弹出“月色如融化的黄油般温润细腻的味道”,这位老师还颇为自己的这个表述自得。

只是苦了我这位朋友,她始终悟不到用黑白琴键如何才能弹出这种感觉——更要命的是,她一点儿也不喜欢吃黄油。

总之,我认为,音乐都像这样欣赏,真的是很糟糕的。

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个故事的真伪,请大家先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能从音乐中“听”出月光吗?

还是用这首月光曲举例子,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而月光,却是需要我们用视觉感知的。

音乐中的月光肯定不是真正存在,就算有,它也是来自我们的想象力。而想象是一种主观行为,人与人之间完全可以不同。

我们再回到课文中,认真读一下那段文字。

你会发现,哪怕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也并没有说这首奏鸣曲表现的就是“月光”。

这段文字是这样描述的“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它讲的是皮鞋匠听到这首曲子的感受,并不是这首曲子“描写的是月光”。

也许真有人能从中听出月光的感受,这并不表示你要绷紧神经,一定要从这些音符中听出月光,更不用说,让别人听出月光。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琢磨下去,你会发现课文中的描写还有个逻辑问题。

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这里渲染的是一种气氛。

下一段,就是讲这段曲子是“海上的月光”那段,描述的是皮鞋匠听到音乐后的心理活动。

而最后一段,贝多芬飞奔回客店,将这首曲子命名为“月光曲”,这件事情能够发生,基于的是皮鞋匠的心理活动。

这是写作中常会出现的一种小瑕疵——整篇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而作者则是站在“上帝视角”,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忘记角色间心理活动是相互隔绝互相独立的,将角色们想的与说的混淆起来。

在课文中,就是贝多芬是怎么知道,鞋匠和盲女都感受到曲中的“月光”了呢?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

我们再回到历史中,来看看音乐家们对这首曲子的真实点评:

贝多芬曾提到创作这首曲子时“像是陷入幻想一样”。

车尔尼感受到的意象比较瘆人,他说这部作品的第1乐章”像是深夜中听到远方传来幽魂的声音“。

而李斯特则认为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像是“开放在两个裂口中的一朵鲜花“。

说实话,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李斯特脑海中的这朵花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姿势生长的。

所以,就算你从这一段音乐中听出紫菜鸡蛋汤,或是干脆只是觉得它好听,却听不出任何意象,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正像我一再强调的,欣赏音乐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你欣赏音乐时的感受。这也是许多作曲家,像是勃拉姆斯、肖邦等,都非常不喜欢给音乐加标题的原因,他们认为标题会人为划定一个想象的边界,限制欣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

好了,我们把话题转回来,看看这首曲子究竟是如何得名的。

贝多芬的这首月光曲,正式的曲名是“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它确实有个标题“月光”,只是这个标题并非贝多芬自己所设,而是乐谱的出版商标记的。

这位出版商引用了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Ludwig Rellstab, 1799~1860)对这首曲子的评价。

莱尔斯塔勃原话是这样说的:“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就像一叶扁舟在瑞士琉森湖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摇曳”。

琉森,也被译成“卢塞恩”,是瑞士中部一座风景如画的小镇。

这里一直是欧洲文艺圈的圣地,毕加索、列夫·托尔斯泰、拉赫玛尼诺夫、卓别林等诸多名人都能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

今天这篇文章用到的题图,就是英国画家威廉·透纳1842年的一幅水彩画《琉森湖的夜色》(The Dark Rigi: The Lake of Lucerne)。

威廉·透纳 《琉森湖的夜色》

在西方,这幅画,也常常与《月光奏鸣曲》联系在一起。

贝多芬确实也曾去过琉森,不过这首曲子的创作却与琉森并无关系,它被题献给贝多芬的一个学生里埃塔·基恰尔迪伯爵夫人(Giulietta Guicciardi,1782~1856)。

“月光”这个标题,在西方引起的争议也不小,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这个标题简直是“灾难性且愚蠢的误导”( a misleading approach to a movement with almost the character of a funeral march and “absurd”, from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2nd edition. )。

我们小学课本中那篇课文,显然也不是纪实文学,而只是一部“同人小说”。

那么,我是要说,这篇课文是错的,非常不合理,应该将它删除吗?

并不是。

我认为,这个标题,起得很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标题,才让这首曲子有了如此的影响力。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部钢琴奏鸣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这部“月光”。

除此之外,还有第17号“暴风雨”、第21号“华尔斯坦”、第23号“热情”、第26号“告别”。

在这之后,第三梯队,还有第8号“悲怆”、第15号“田园”、第25号“杜鹃”。

至于其它的,熟悉的人真不多,哪怕天天听,也很容易弄混。

然而,这并非因为这些作品不好,只是由于它们真的,字面意义上的没有名。

所以,标题,并不是音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传播学问题,古往今来,概莫如此。

就像你看公众号文章一样,先不管内容如何,标题得吸引你,你才有点进去的动力。

正是莱尔斯塔勃让贝多芬这首“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有了“月光奏鸣曲”这样一个鲜明的标题。

也正是这篇课文,让200多年后,距离这部作品创作地几千公里外的我们,哪怕没有听过音乐,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浪漫和温暖。

这便足够。

我们听到的,也许是同一首“月光”。

至于它在你心中呈现是怎样的景致,怎样都对,怎样都好。

因为,它只属于你。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