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的心得体会(心衰中心论坛:拓宽心衰诊疗格局)

2023-11-01 09:0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心衰治疗的心得体会(心衰中心论坛:拓宽心衰诊疗格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衰治疗的心得体会

在一段承载着全国各地心衰中心专家的祝福和心衰中心建设四年发展历程的短片中,会议拉开了序幕。

齐心协力,构筑健康中国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首先致开幕词。

葛均波院士提到,2017年以来,在杨杰孚教授带领的一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心衰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提升了心衰的诊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广大心衰患者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切实获益。相信在杨杰孚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各位同仁的齐心协力,持续不断地对心衰中心系统化建设,一定能够实现心衰的综合化规范管理,建立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真正做到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能力。

也希望通过心衰中心的建设,早日达到心衰患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目标。葛均波院士最后强调,人民健康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衰等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国际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构筑健康中国。

承上启下,总结过去,继往开来,展望明天

回首过去,成绩催人奋进,展望未来,发展重任在肩。

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在会上汇报了心衰中心2021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规划。

杨杰孚教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2021年心衰中心的主要工作:第一、持续进行心衰中心的建设和认证;第二、推动分级诊疗;第三、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基层医师;第四、加强质控、再认证;第五、发表共识;第六、持续开展心衰患者管理培训。

杨杰孚教授表示,2022年要延续2021年的工作情况,持续推动分级诊疗,推动地级市联盟成立,促进构建心衰区域协调救治体系;要扩大基层覆盖,帮扶基层医院开展建设;要强化质控,以质控考核为抓手,加强随访管理,让数据质量持续提升;更要加强患者教育,建立心衰患者综合管理模式;同时加强真实世界大数据的使用,提高科研文章发表,提升心衰中心影响力。

心衰中心建设,助推心力衰竭分级诊疗落地开花

心力衰竭作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死亡率高,再入院率高,花费高。数据显示,中国心衰患者数量庞大,但心衰救治情况却并不理想。为规范心衰患者的诊疗过程,提高我国心衰的综合防控水平,2017年开启了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

12月17日的心衰中心建设和分级诊疗论坛,以心衰中心高质量建设与提升为主题,从提高医护团队的心衰规范诊疗水平上着手,众多专家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上半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文惠教授介绍了心衰中心建设的意义及进展规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对于心衰中心标准版和基层版的认证的选择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蔚教授则强调了质控管理方案及质控的考核要点;北京医院王华教授带来对于数据填报管理及质控计算公式的详细解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玮教授对于如何有效召开质量分析会提出了宝贵建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庆教授对心衰中心建设的准备与现场核查迎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说明。

下半场,各心衰中心分享了分级诊疗与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从自身建设经验出发,对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进行细致解读;四川省人民医院孔洪教授详述了慢性心衰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教授带来心衰区域协同转诊体系的建设经验和现状分析;孙宁教授对于护理如何参与心衰患者管理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最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吴明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亚妹教授分别分享了优秀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和心衰患者随访与教育经验。

了解心衰中心最新建设情况,吸收优秀心衰中心的建设经验,必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衰患者的诊疗管理,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心衰中心的全面建设,提升区域心衰疾病的综合防控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关注新进展,拓宽心衰治疗格局

12月18日上午,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论坛暨第一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及心功能分会年会上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近期热门话题SGLT2抑制剂与心脏代谢重构的心衰治疗新理念;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爱群教授带领大家重新温习了心脏功能储备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同时插入自己对新药物的理解,有助大家进行更好的临床应用;杨杰孚教授带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器械治疗进展的全面概述;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从国内外指南更新重点分析了慢性心衰的全程管理策略;董吁钢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命题作文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心衰治疗中是否还有一席之地?通过详细回顾急性心衰中血管扩张的循证医学证据,认为血管扩张剂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是需要保留的,非常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讲述了关于ARNI -心衰之外,在血压、抗心律失常、肾脏保护方面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探索。

心衰领域新进展的详细解读分析,拓宽了学员们临床诊疗的思路和格局,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治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聚焦前沿,聚焦需求,聚焦临床,聚焦问题

12月18日下午和12月19日全天,迎来了心衰中心论坛最重要的分论坛——心衰中心建设和发展论坛、心衰疑难危重症和心肌病论坛。此论坛设置专题汇报和病例讨论两部分,邀请35位专家就心衰领域的难点重点、热点冷门等话题进行深入解读,分享经典病例特点,信息量大,论点新颖,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专题汇报内容丰富,聚焦方方面面

专题汇报永远是会议的经典旋律,也是“传道授业解惑”最佳、最便利的方式。12月19日,专题汇报环节依然热度不减。

周京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晨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苑海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玮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田庄教授分别对《钙增敏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VICTORIA研究、2021年法布雷专家共识、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详细解读,挖掘重点,提出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力曼马合木提教授分享了急性心衰中正性肌力药物的合理使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瑶教授带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治技巧;北京医院汪芳教授讲述了运动康复在心衰患者管理中的进展;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孙健教授对心衰患者的容量评估和管理分享自己的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袁璟教授结合自己的诊疗经验,分享了心肌病的诊疗思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徐验教授带来难治性心衰的诊疗思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萍教授讲述心脏核磁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黎励文教授解析HFpEF的挑战与ATTR-CM诊疗路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季晓平对急性心衰的临床评估进行说明;重庆新桥医院王江教授带来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的分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宋春莉教授则对心衰患者的电解质管理进行介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吕湛教授介绍心衰合并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策略;四川省人民医院孔洪教授汇报了心衰合并缺铁缺乏和贫血的诊断思考;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教授对心衰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和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专题汇报进入尾声。

病例分享深入浅出,贴近临床一线

12月19日下午,论坛迎来了最后的病例分享环节。北京医院李莹莹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琳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莹教授、福建省立医院林开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亚妹教授分别带来精彩的疑难危重及规范管理病例分享,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从患者病史资料、系统诊疗过程、诊疗策略思考等角度对病例进行保无保留的分享,使学员切身感受诊疗关键环节,让学习更加深刻。

从专家共识和指南解读,到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策略,从常见心肌病到前壁心肌梗死这种冷门知识,再从最新发展综述到诊疗思路分享,内容涵盖心力衰竭领域的方方面面。与线上主持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关注临床需求,探讨前沿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深入学习和了解心衰知识的“天堂”。

风雨同舟,荣誉与共

“为每一位心衰患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而努力”是每一位心衰人共同的目标。心衰中心建设四年来,已累计管理50万心衰患者,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心衰中心四年认证数量突破600家庆祝仪式和中国心衰中心年度表彰仪式,也在论坛期间成功举办。

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杨杰孚教授、廖玉华教授、李新立教授、周京敏教授,以及在场的所有专家,作为见证人,共同庆祝心衰中心突破600家,并为获得2021心衰中心表彰的专家和机构颁发荣誉证书,为第八批次心衰中心标准版单位和第六批次心衰中心基层版单位,以及第九批次心衰中心建设单位授牌。

为患者、为生命,所有人心之所系、路之所向。

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国内心衰领域医护人员将更加深化对心里衰竭疾病的认识,拓展治疗眼界,提升综合诊治水平和质量。也将进一步规范我国心衰患者的诊疗管理,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心衰中心的全面建设,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治疗,造福更多心衰患者。

2021CCHC | 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共筑心体系,践行心健康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