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心得(如何看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第二场会谈,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3-11-17 21:1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美会谈心得(如何看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第二场会谈,释放了哪些信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美会谈心得

就我自己而言,我感觉美国似乎没有完全准备好这个会谈,而这种没有准备好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在当下和历史中间割裂。他们历史上的胜利源自于他们反对保守主义,但他们当下的地位让他们天生就喜欢保守主义,这种割裂让美国在自信和不自信中间摇摆。

而中国方面对于这次谈判的准备是更充足的,但我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摇摆,和所有新兴势力一样,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在维持原有秩序和制定新兴秩序里做出一个选择。而过往30年的成功让我们在选择时也难免有犹豫。

归根到底,过去30年,美国几乎跑赢了所有发达国家,中国跑赢了所有新兴市场国家。而当这两个各自领域的胜利者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似乎都在犹豫是否要离开当前的舒适区前往一个新的阶段。双方眼中的新阶段是否一致同样也令双方忧心。而在前往这个新的阶段时,该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则是更大的问题。

我想根本不需要去论证中美在过去30年的成功。简单的看图说话就可以

过去30年是日本,欧洲先后掉队的30年

诚然美国的经济增速在08年之后放缓,但无奈欧洲和日本放缓更快...

而中国在过去30年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同样可以用两个图来表明

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赶上了中东和北非,30年前我们的出发点更低而与类似出发点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涨幅也远胜

所以本质上,2021年的中美,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在过去30年,我们都完成了远超平均水平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从实力的角度来谈判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也是美国根本没准备好的体现之一,你不能一边说需要秩序,一边说需要"Approach China from Position of Strength",这等于是自我矛盾。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中美都是过去的胜利者,为什么要求变呢?Why change a wining formula?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贸易战会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回答,但实际上它可能更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中美在2008-2020年都积累了必须求变的理由。贸易战只是双方求变过程中的一个回合而已。

中国求变的逻辑在于我们已经开始接近低质易耗品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的极限,我们的经济结构必须要有转变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如果不做出必要的转变,日韩在生育率下降到类似水平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见顶,以及伴随而生的资产价格见顶将成为一个艰难的未来。中国有必须求变的逻辑,这也是我们反复说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被遏制的原因。

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到日本89年和韩国06年的水平同期是日韩全要素生产率的高点也是资产价格的高点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要避开历史的周期律,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都给出了答案,实际上如果去看十九大的纲领,人行的工作态度,近期的两会都是明证。

提高科学技术

坚定开放

当然反过来,美国对于中国的遏制自然也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遏制中国产业升级

各种借口的贸易战和逆全球化或者区域化

所以这是中国方面求变,即便在过去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也在努力开拓新未来的原因。而实际上,这种求变的勇气,就是最珍贵也最宝贵的武器

美国的求变在于他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威胁,我有些时候会很好奇,当美国人看着今天的中国的时候,他当然会想到很多东西,他会想到1915年之前不喜欢自由主义的老欧洲,当时美国代表的自由主义把欧洲那些封建王朝冲击得七零八落。他可能也会想到日韩,东亚模式的经济体快起快落的故事。

但他可能,也应该想到的是他自己。当美国代表在说出美国优先的话语时,我真的很有感触,100年前的美国可不是这么个样子

1892年,芝加哥生产的罐头就已经充满了法国士兵的背囊,这可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干得出来的事情;柯立芝时期的美国就是工业效率的代言词

而布林肯昨天的发言与一个保守主义者类似。以致于让人思考,美国真的准备好了么?2012年,佐利克(一个实用主义中立派,我感觉这是他喜欢与了解中国的原因,soul mate)曾经预言,或者建议中国,随着中国的实力增长,中国必须也应该参与更多国际治理

2030年的中国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必将是国际社会与中国持续调整以相互适应的一个漫长过程”

9年过去后,美国真的准备好这样的谈判了么?历史上美国以自由主义取得了自己国家最大的胜利,这种自信的路径依赖延续至今,布林肯在谈判中也提到过,但他们当前的国际地位和所谓“实力”却让他们不自然地偏向保守主义。

这种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割在美国随处可见,我甚至有些时候觉得种族矛盾也只是这种分裂的一个体现。例如鲍威尔在上周发布会上,对于通胀的态度非常迟疑,他觉得预期通胀和实际通胀是两回事。对于通胀的不信任溢于言表,即便他在上上周还专门提到过1960年的可能性。

特朗普更像是保守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反击。而实际上如果从货币政策来看,联储在80年代之后从财政转向货币,就慢慢变得保守起来,无论你的货币创新多么绚丽,降低的无风险回报率总是对于保守者更友好。

而大洋对面,一个偏鹰派的央行,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新兴大国,一个靠工业和工业效率提振出口的国家。可以说在某些程度,2021年的中国比2021年的美国,更类似1901年的美国。

如果要单纯从资源禀赋和人口结构上说,美国其实并不糟糕,这点确实是繁荣帝国周期晚期的征兆,所有的禀赋其实都没有核心变化,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以致于没法实现最大的潜在产出(这是否让你想到了联储那个2%达不到的通胀目标?)

就像吉卜林那首预言诗一样,王朝的衰老不是从物资的匮乏开始的,当他自己感觉衰老的时候,他就已经衰老了。

Judge of the Nations, spare us yet. Lest we forget – lest we forget!

当你每天想着不要遗忘过去的时候,可能你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未来暗淡

1901年的纽约世界报认为20世纪将是战胜一切威胁的时机,成为我们这个不断进步的星球有史以来最美好的世纪。而今天美国长债收益率连2%不到就让一群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心惊胆战。只有保守主义者才这么胆小。

综上所述,中美在很多问题上的冲突,也是自己内在冲突的一个外在表现,美国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摇摆,他们是一个自由主义发家的强大国家,但强大国家往往都偏向保守主义,这种割裂可能还会持续,美国的对外政策可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民主党历史上比较喜欢为了讨好盟友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而中国,虽然在过去30年取得了无可争议的成绩,但走向未来依然需要改变的勇气,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在科技的投入还是对外的开放上,即便诸多波折,目前来看依然不改初心。日韩的前车之鉴不远,没有充分的海外市场,没有科技的持续发展,没有保证自己经济发展不被外力干扰的决心,就很难在生育率降低后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可以借鉴日韩,那么走向未来我们可能每一步都是改革的深水区且缺乏前车之鉴。实在要说可能100-150年前的美国更具参考价值。

如果要去猜测一个结果,我愿意相信John Wick背后那个纹身 :Fortis Fortuna Adiuvat - 天佑勇者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