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心得体会(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征》心得体会(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重大意义给予了诗话般的高度评价。
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松潘草地环境特殊,地势低洼,积水淤泥,造成了长时间的沼泽遍地,并且由于海拔较高,气候恶劣,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每年5月至9月是草地雨季,而红军通过草地的时间刚好是8月末,所以,本就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是变成了漫漫泽国。沼泽里生长的植被异常茂盛,藏嵩草、乌拉苔、海韭菜等,远远望去,一片灰绿,鸟兽绝迹。在青草的掩盖下,根本分辨不出是沼泽还是地面。。所以一直流传红军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所以松潘草地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的噬血之地。
其实在进入草地之前,红军便料想到了将会经历怎样的困难陷阱,所以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筹集军粮,例如用青稞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并且在藏民带领下学习寻认野菜,还准备了烧酒、辣椒御寒,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最大努力,但是粮食依然不够全军之用,在饥饿的压迫下,野菜、草根、皮带甚至马鞍子都成了红军的食物。
浓厚的军民情怀,是红军顺利转移的坚硬基石,也是红军能够得到群众鼎力支持的原因。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与人民群众用真情实意铸就了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红军与沿途人民群众结成鱼水情谊,实际上就是以情暖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的历史过程。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哪一支军队,谁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谁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拥有永恒持久的感召力、向心力。战争也不眷顾任何一方,谁能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谁就会有“压倒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底气,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时至今日,长征路上红军为老百姓着想、为长远着想的故事,仍然在群众中口口相传。
红军右路军通过草地用了约5天,左路军用了6、7天。但是由于综合条件过于恶劣,红军减员非常严重,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82年后的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已推进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为取得新长征的胜利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
现在的松潘草地,经过国家严重治理,已经大变样。大半地区已经被开垦为农田,草地和沼泽面积已经大为缩小,已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的农业区和著名的红色旅游区。旅游时,导游都会给游客介绍,这是当年我党红军部队在长征时期征服的草地,并讲解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这么一说又给这片草原增加了很多传奇色彩,这片曾经吃人的草地,在战争结束之后开始得到治理,我们国家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对红军进行了别样的缅怀,这种方式也能让我们更好的记住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让我们记住那段艰苦岁月,看到这里的美景,也终于让我们明白了红军的意志,其实一切勇气都是源自心中那份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