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

2024-01-18 03:5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贫困的心得体会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1

为深入了解我校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具体情况,让国家、省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深入贫困学生家庭,更好地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励志教育工作,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近期对新申报的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3月22日下午3:00,由校党委书记王家强、副校长李延卿带队,分两路对四个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并送去了米、油等相关慰问品。其中,第一个家庭一家三口住在30平米左右的廉租房,父亲打工,母亲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工作,一家的生活来源只有父亲1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第二个家庭母子二人住在20平米左右的平房(属集体房照,并且交通很不方便,要走四五十米泥泞的胡同才能到达),父亲因并身故,一家的生活来源只有母亲在亲戚家开的饭店打工的1000元左右的收入。

通过这次走访,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开展特困学生家访工作不仅使贫困生这个校园里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温暖,也让学校学生工作深入到了学生家庭,在切实了解了学生家庭生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扎扎实实的为特困生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2

20xx年4月20日,我校教师利用休息日,分成八个小组,走访了400多个学生家庭,但重点走访了100多户贫困家庭,仔细了解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工作以及子女就读情况。这次被走访的100多名贫困学生,是政教处在各班上报的基础上进行初步核实确定的。他们中有的父母中一方已经去世,有的父母不幸身患重病,有的父母双方均是残疾人,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自身有些生理缺陷。走进他们的家庭,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低矮的瓦房、简陋的摆设、生活的艰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们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和对学校对老师真诚的感谢。,

当我们在和他们聊天问他们一些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就无意触动了他们心灵做脆弱的那一部分。当他们流出伤心的眼泪时,我们又怎么忍心继续去问下去?因为他们还是十几岁,甚至是几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张衡的初三学生,因为从他及她婆婆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以前读到过的一句话“我不可以选择怎样生,但我可以选择怎样活!”。因为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倒他,也没有打倒她的亲人。张衡五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之后母亲改嫁到河南南阳,他自此就一直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当我们问及他的家庭情况时,他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我们恍然大悟,不能再问了,它的外婆悲痛地告诉我们,他的学习、生活等费用仅依靠其舅舅的支撑和母亲……说到这里她已泣不成声了。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这样的实事很多,如果不走访,怎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怎么掌握学生这些信息?

因此,我认为走访这个活动要长此以往,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做到家庭与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这些特困学生的困难才能做最大限度准确的把党的温暖送给他们。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3

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的充分关注。《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对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迫切需要得到关心和资助。要在已有助学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到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中央财政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逐步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耿青梅是盘锦市二中初一五班的一名学生,母亲在她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靠着父亲一人顶着大梁,后来,父亲身体也不好,常年有病。小小年级的她似乎看淡了生老病死,对前途也没有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用她的话来说,未来是不可预知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当前的能做好的事,不给人生留遗憾。她在和我们谈话时没有一点紧张,就让我们觉得她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同学,一个很普通的同学。和初中生谈话,很少有感觉如此亲切的,一般都是被他们学校那种把学生当机器使用的制度给震撼住了。她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选择了徒步上下学,每天5里路的车程也练就了她强健的体魄,她在篮球队里表现的很出色。在小升初的考试结束后她就巧妙的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打工,在饼店当服务员。一个月就挣200元,对于她家来说200元已经是很大的收入了。在学校她担任着班里的生活委员,平时组织班里的同学卖废品勤工助学,也帮助同学在上学放学的途中采购日常用品。说实话,很佩服她,一个初中生能够在生活的重压下活的如此潇洒。从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未来,她的那种闯劲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她主动提出了带我们去找其他的几个要走访的同学,果断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我知道你们这种活动需要一个本地的向导,要不然会走很多弯路。我建议你们下次走访的时候最好问到学生的家长的名字,要不然很多村里的人都是不认识小孩子只认识家长的。”

她陪着我们一路走村,问路,定路线,她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似乎把她当成了我们小组的成员,说说笑笑,一时间甚至忘了她那家庭的重担,忘了她是我们走访的一个贫困生。她向我说:“如果要选择性资助的话,那就不要资助我吧,有更多的人比我更需要帮助。”在感受到她的真诚的同时,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魄力,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很多学生在争取一笔助学金的时候都勾心斗角,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写的一穷再穷,都在那里比穷,可是平时穿的衣服却那么时髦,几天就买一件新的。要不是这次走访,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晚上了,她留我们在她家吃饭,饭菜很朴实,洋葱两碗,里面还混着很多肥肉,算是荤菜了吧,这可能是我们突然造访他们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待水平了。她的父亲都舍不得吃菜,吃了一碗白饭算是填饱肚子。后来我们才了解到,早上5点,她的父亲就醒了,开始劳作。我实在无法感受那种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中间的17个小时全部用来干农活和家务的日子。太辛苦了,真的太辛苦了,不容易的。

现在,学校的3名老师已经和耿青梅结成了帮扶对子。天气冷了,李飞老师把自己的棉袄、棉靴送来了;要买复习资料了,邵会老师又送来了书店的购书卡,中午的'时候看见孩子就吃一个卷饼,我就会给孩子买一盒盒饭。在每年的扶贫帮困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都会资助学生100元钱,有的老师还会给更多。有时我就想“我少买一件衣服就够耿青梅一家两个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这种想法资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我班的学生没有一名是因为贫困而辍学的。

牛颖慧是盘锦市二中九年六班的一名学生。我们到的时候她刚洗完澡,穿了件连衣裙,很漂亮。在学校和其他普通的同学一样,腼腆的笑容,很可爱,很灿烂,还向我要了qq号,给了我她不是贫困生的一种错觉。我再一次错了,她的爸爸看上去很健康,经了解父亲是精神分裂症,是残疾人不能在外做工,家里的顶梁柱都失去了劳动力,这个家怎样过日子?她的妈妈去年出去打工,但是一次车祸使她昏迷在医院4个月。牛颖慧在学校担惊受怕,每天除了自己的学习外还要担心妈妈是不是会出事。也就是因为这样,她的成绩受到了影响。她没有跟同学说她的情况,似乎也没有跟老师说,以至于老师的都不知道她到底怎么了,也许她觉得说了只会影响同学的学习吧。她默默着忍受着这一切,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有时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中午他就不吃饭,这种毅力从何而来啊?她现在一直就悬挂在辍学的边缘,可是她要上学,她自己清楚上学是她唯一出路,千万不能辍学。她很争气,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升入了初三。她很知道感恩,她向我们说:“我不知道学校里面居然有这种爱心活动,我太幸运了,你们太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们跟她说这不是幸运,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机会。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幸运之神眷顾她,那也有他的道理,她的身后毕竟有一个脆弱的家,她的任务要比我们这些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重的多。她要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后的那个家。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坚定她的信心,让她安安心心读书。我们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现在,学校的3名老师已经和耿青梅牛颖慧结成了帮扶对子。有语文王老师、英语王老师。天气冷了,王老师把自己孩子的棉袄、棉靴送来了;要买复习资料了,英语老师又送来了书店的购书卡,中午的时候看见孩子就吃一个卷饼,我就会给孩子买一盒盒饭。在每年的扶贫帮困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都会资助学生100元钱,有的老师还会给更多。有时我就想“我少买一件衣服就够牛颖慧一家两个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这种想法资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我班的学生没有一名是因为贫困而辍学的帮扶贫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帮扶工作效果的好否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学校的声誉形象。因此,帮扶贫困生的工作不容忽视,要尽早尽快减少落后面,实现良性循环的班级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对贫困生的心得体会4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单位在新密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开展了全体领导干部职工对贫困残疾人慰问走访活动,虽然往年也跟随领导下乡慰问贫困残疾人,但是这次慰问给我的心灵很大的触动。在走访过程中,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听到他们的实话,真实了解他们的处境。

1月9日上午,我们在杨理事长的带领下,逐步对贫困残疾人开始进行走访慰问,当来到牛店镇得知先去周振伟家慰问的时候我就在想去年的慰问中我就跟随马主任来过周振伟的家,那时候他们家刚经历了一场火灾,家里烧的几乎什么都没了。家庭非常的贫困,不知道经过1年的改善家里什么样?带着疑问来到了周振伟家,但是家里没人,经过打听才知道周振伟刚好外出就医,于是我们在门口稍微等了一会就看到他被两个人左右扶着下了摩托车,全身抽搐地走到了屋里。当他得知是我们残联来慰问他之后,他很激动,非要留我们在他们家里多坐一会,但是我们考虑他身体的原因,经过一番询问后了解了他的近期家庭及生活状况后,我们就告辞了。

经过了一天的慰问,看到了残疾人贫困的家庭生活,回来后我的内心感触很深,我一直认为随着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惠民政策相对完善,但是仍然看到一些家庭因病因残而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我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仔细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在想想他们,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无法对比。

平常一直在单位里坐着,跟村里边一些人接触的太少,根本不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有些只是光听说家庭贫困,生活无法自理。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从贫穷的山村来这里的,诚如我们铁道1101班的同学,大多数人都是农村的孩子。很多人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我深有体会,相比很多的城市小孩,我们农村的孩子显得的稳重,早熟多了,不为别的,只因我们自身的家庭情况,不允许我们像别人一样任性。而通过此次去南宁市解元坡小学贫困小学生家里去家访,我再次与一个农村的的小孩接触,再次把心底的感触挑起。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了解到xxx小朋友的家庭情况,我们从中了解到她母亲一个人做钟点工,收入不多,而她的父亲一天收入才二十多元,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竟是这么的不易,我们不知是什么原因使这位爸爸没有了斗志,而甘于如此清苦,也许是因为曾经经历了什么吧,又或许是因为没有文化的原因,这些原因我们都只是猜想罢了。不过还好,家庭的因素并没有影响到小朋友,没有使她因此而变得孤僻、自卑。反之,她是那么的活泼开朗,又是那么的懂礼貌,学习认真,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写出来的作业是那么的清雅、整洁,这些让我们倍感欣慰。

家访回来后,我想了很多,想自己的,想别人的,想小朋友的。我想虽然我们也很贫穷,但只要我们能从平时的生活中省出那么一点,加起来我们就能帮助到xxx小朋友了,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献出我们的爱,点缀那一点空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也让xxx小朋友在温暖中快乐长大。家访中,马主任还劝说了谭爸爸,劝他去学点技术活,学会了技术,生活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毕竟人还年轻,就这么枉费人生未免太可惜了。而我们的那份爱心也并不能成为她家的主枝,所以我真心希望他们家的家境得到好转,希望下次去家访,他们家已经换了个新面貌。

这次家访让我学会了很多,我们虽然有那么点穷,但穷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学习的理由,正所谓人穷志不穷......也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愿人间处处充满爱,生活更美好,明天会更好。

我是铁道1101班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现担任我们铁道班的团支书。我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深深体会到交通的不便带来的贫穷,所以我立志要走出大山,去改变自己,改变我家乡的面貌。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深入到xxx小朋友的家庭,首先讲明我们来的目的,然后就进行交流、拍照。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得知这个家庭是不易的,父亲的自身情况,小孩的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让我们觉得资助这个小女孩是非常有义务的,正所谓,伸出你的手,拉住我,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虽然xxx出生在这种家庭,但她那活泼、开朗的性格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她那端正、整洁的字体,她那彬彬有礼的态度,让我们更加有必要去帮助她,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但是我相信身边的人也会在点点滴滴中帮助这些人群,让她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了解到xxx的父亲一天的收入才有二十几元,这对于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来说,是远远不够支付生活费等其他费用的,顿时,我的大脑中就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是曾经所受的挫折过多,消磨了他那积极向上的斗志,在此,我不得不深深感叹一番,小朋友都能活得这么出色,这么向上,为何身为父亲的谭爸爸不做出色点,做一个好榜样呢?和我们一道去的还有马昌寨主任,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就与谭爸爸说:"农民工可以去学习一些技术,去培训,这样,工资至少也能比现在的多,才能养家糊口。"是啊!有这样的好机会,为什么不充实自己。

家访给我最大体会是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了解。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让他们在温暖中成长。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