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怎么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怎么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引言
在我国行政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预算管理对资金的年度划分确定了范围与方向,财政部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申请计划给予拨付,确保了各单位经费科学配置,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益。当前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综合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由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项目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支出的标准及可行性是否符合规定。然而项目支出预算时间紧,项目形式复杂多变,导致了大多数单位粗放型的预算管理。如何科学合理规划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构建完善预算编制体系,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自身长效发展和完善社会公益服务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财政收入增幅放缓,预算管理精细化凸显重要性
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时也面临其他多方面的问题。在收入增幅总体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财政预算管理势在必行。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的系列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推进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项目支出按轻重缓急划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和规范各部门的行为。
2.新预算法推动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是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重要前提。新预算法指出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安排是否恰当,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预算中各项收支政策是否可行。这就从原预算法的收支平衡逐步转向注重职能深化与扩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时,除了要考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方针、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外,还针对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预算明细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支出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做出绩效审评。这就要求各单位在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
3.预算管理是预决算公开的前决条件
财政预决算公开一直是政务公开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立健全标准科学的现代预算制度,努力扩大信息公开的受众面,是促进社会监督的重要前提。着力提升预决算公开规范化水平,促进各预算部门不断提高履行预决算公开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财政预决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保障。预决算信息公开也是接受群众监督最有效的方式。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凸显出预算管理是预决算公开的先决条件。财政部门负责县级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工作,牵头汇总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督促、检查,同时深化了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
因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由上级单位划转拨付,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财务模式影响,很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导致财政资金使用率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因相关人员缺乏全局统筹意识,对于业务核算的重视程度往往大于事前的预算管理,造成了财务预算的粗放型管理,财务支出随意性大,预算调整执行力度不强,无法正确评价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财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阻碍预算单位的长效发展。
2.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科学性
一是各预算单位编制预算通常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往往是借鉴以前年度的财务支出,结合下一年度的资金统筹分配预算资金。预算就会形成相应的固定基数,压缩调减的难度显而易见,这样会使单位的预算与实际支出不匹配。
二是预算单位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时间紧、难度大,业务与财务部门信息不对称,预算编制准备不充分。这些客观因素造成项目预算立项草率,缺乏详细的方案流程与计划,很多项目预算的细节会被忽略,忽视这些项目的细节将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3.预算绩效管理与执行力不强
预算绩效指标难确定,预算执行力度不强,预算编制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年度结束时资金结余或紧张。在实际业务中出现业务发生金额大于预算金额时,为了完成业务的支付,随意申请追加预算或者更改资金使用项目,缺乏严肃的执行纪律。在年度预算执行后,没有预算考核评价的环节,对执行的结果没有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分析,不能将预算的考评与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相联系。
四、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1.增强预算意识,压实主责主业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是要不断地强化预算管理意识,重点关注经费的使用规范性和及时性,压实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负责牵头组织总预算编制,会同各主管部门共同确定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规模、绩效评价目标等;预算单位对重大项目的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控,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结合预算批复数据和各部门积极沟通,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沟通,重点加强三公经费支付、政府采购支付等监控,强化内控管理,严控预算支出。体现谁使用、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
2.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监督
完善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在项目预算时不再考虑以前的预算基数,打破原有预算模式,结合下年度工作重点,重新确定预算基数及分配支出结构。采用零基预算方式极大提升了财务预算透明度,预算编制更加切合实际,预算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严格规范基本支出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结合单位性质和职能,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和保障方式,做到有保有压和应保尽保。合理确定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大力压减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
重点把握项目预算安排与执行进度,大力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方式,按照轻重缓急安排项目支出,保民生保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各部门预算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工作计划细化工作细节,提升项目预算的精确性。
3.加强绩效管理,提升预算执行力
制定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使预算绩效管理有章可循。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财务预算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监控。预算单位的业务部门是实施绩效监控的主体,负责组织本部门开展预算绩效日常监控,对绩效监控信息进行汇总审核,偏离绩效目标的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绩效情况较差的项目,各主管部门要限期整改。
同时,加大绩效评审的信息公开化,接受社会监督。各业务部门要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履行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财务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项目库,申报专项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制定专项资金明细分配方案;对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等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和绩效管理;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组织项目验收和考评。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项目优先保障资金需求,对绩效一般的项目要督促改进,对评价结果较差、问题较多的项目压减或取消预算安排。
五、结语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抓好预算源头管控,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积极而为、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进零基预算管理向纵深发展,完善有关制度,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绩效质量,为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春燕.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以旅游业为例.财经界,2019(9下).
[2].许延.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3].郎思.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管理论坛,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