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心得体会1000字最新

2024-02-08 18:3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跟师心得体会1000字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脑病科跟师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1

一、培养目标

通过师带徒工作,使继承者在整理、继承老医师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医学理论深厚、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为期一年。具体时间: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以下标准:

1、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医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各种医学书籍。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医疗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三、教学内容

继承教学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

1、3个月内:理论学习,熟读医疗书籍,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医政科将不定时开展培训工作,加快新医生动手能力,加强骨伤、外科方面培训,年底将进行考核。

2、4月到10个月: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急诊工作,独立出诊,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量的病人管理。

3、11月到12月:主要对老师所传授经验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梳理成规范文字,上交学习心得、临床体会,对经典病案进行整理成册,以便学业完成时作为考核依据。

学生自跟师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跟师期间,学生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将认真批阅;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10份。

四、带教对象

师带徒将以一对一形式进行传承授业,以2012年到基层的定向委培生为主要指导对象,具体人员名单如下:朱海东(师)对沈欣(徒),邵海勇(师)对郑波(徒),庄丽娜(师)对陈栋(徒)。

康复医疗与骨伤医疗由竺波统一带教。

五、考核指标

师带徒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学业考核。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民办护理教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01-01

临床实习是学生从课堂向临床迈进的过度时期,是学生完善自己,成为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将我校近三年管理民办护理学院实习学生的体会探讨如下。

1 民办高校的特点:

民办高校教育培养的护理人才给中国教育事业增加了新的血液。民办高校学生其特点是学习准备不足、学习主动性欠佳、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等。

2 进行岗前教育与综合培训[1]

我校实行的是三年制大专护理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现代护理业务教育,以“勤勉、诚信、仁爱、敬业”为院训,以满足医院的需要为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两年课堂理论学习,一年临床实习。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集中一到二周的时间强化基础技能操作的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介绍医院环境布局及有关规章制度和医院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学习“护士素质”、“护理人员行为守则”、“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力求使学生了解实习环境、实习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得到了加强,业务能力及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还邀请实习单位的护理专家到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选择学生,确保了学生顺利进入医院实习,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3 选派有临床经验的老师跟进实习点[2]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同学之间按实习点实际情况重新组合,出现了新的人际关系,另外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大多为独生女。选派有临床经验的老师跟进实习点,在学生心里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老师起一个衔接作用。

3.1 配合医院选择好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是实习生效仿的榜样,老师言行举止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应。学校的老师跟进医院可以及时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并反馈医院,协助医院改进带教方案调整带教老师,使学生真正学到医院好的工作作风,专业技能及各种护理操作技术,为顺利完成学校规定的实习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3]。

3.2 配合医院做好教学改革 老师跟进医院可以及时从医院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进入医院后还缺少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校根据医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已达到双赢的目的。

3.3 在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是临床实习管理的中心环节 现在的学生总体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老师跟进实习点对学生在管理上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一是严明的组织纪律及严格的考勤制度,学校与医院同时管理考勤,以医院为重点,一切按医院工作人员要求执行。二是严格返校制度,每月一次返校制度,可让进入临床的学生感觉到自己还是学生,一切可延续以往的在校程序,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评价,更加强了对学生全面的考察。

4 学校老师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桥梁的作用

学校老师跟进医院在学生和医院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桥梁的作用,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习情况、医院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反馈。在协助学生就业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胸中有数,同时也拉进了学校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距离。

5 是学生就业的“参谋长”

学生初次进入病房,学习兴致很高,对什么都有一种新鲜感,老师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发现和鼓励,结合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教会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实习学生,要做到以下几勤:一嘴勤,多问。二眼勤,多看。三手勤,多做事。四腿勤,跑得快。还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教育学生仪表端庄,举止文雅、稳重,强调语言文明、规范、有责任心。实习期间给医院留下好的印象对于将来就业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教会学生正确填写简历,学生的自我评价一定要真实、诚恳。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医院最重要。

6 体会

通过几年带实习学生进临床我的体会是,学校老师跟进医院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刚进医院时,对医院的环境、工作程序、人际关系等都很陌生。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的转变,尽快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随着实习生对医院工作各方面的适应,学校老师去医院的次数可适当的减少。建议在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最好有一位该年级的辅导员跟进,因为他对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情况十分的了解,可以把学生最可信的信息汇报给医院,对学生最后的就业起到非常好的帮助。总之对学生应该是关心、帮助、引导和锻炼,使其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作为跟进学生临床实习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的转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民办护理高校学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晓华.如何做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3):6263.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3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你将收获一片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毅力,秋天你将收获满仓的知识。”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如果你种下的是爱心,那收获的一定是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在2013年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女士提交的提案,关注的是幼儿园保健医生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关注这个问题,朱敏认为,在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为孩子打预防针,早晨看看孩子有没有传染病,也不仅仅是卫生消毒,更重要的还有均衡膳食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保健医生承担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常常被大家所忽略,很多幼儿园都没有职业保健医生。”

在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幕:在一个小角落,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小医院,在医院里,小朋友会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孩、妈妈,就跟“过家家”一样。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要扮演妈妈,推着自己的病孩子到医院看病,中途不得不跟医生和护士打交道,需要沟通交流。“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爱心、责任心非常有帮助。”朱敏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关心别人,会合作,当然还有创新精神。我们所有的教育内容在选择的时候,都会集中到这几个元素里边。”

从事幼教事业十多年,朱敏一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钻研,“让所有的孩子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通过我们的教育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是她最大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她倡导“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民主教育观。

学前教育弄潮儿

进入教育领域,朱敏坦言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早在中学时期,她就有一个很大的理想,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甚至是成就人类那样的想法。那个时候朱敏就觉得医生是很高尚的职业,所以在高考填志愿时,她选择了首都医科大学。后来在北京某医院儿科实习的时候,朱敏遇到的一件事情,让她对当医生产生了动摇。

有个唐山农村的小男孩,因为家里照顾不周,结果误食了治疗精神病的药,出现中毒症状。最后这个孩子的生命是挽救过来了,但是孩子的大脑却受到了严重损害,造成智障。这件事情对朱敏的触动很大,让她觉得医生不再是原先认为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却拯救不了孩子的前途。朱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是在爸妈单位的幼儿园度过的。如果那个小男孩的家长也能让他上幼儿园的话,他就不会误食药物,悲剧就不会发生。

猛然间,朱敏萌生了从事幼教事业的想法。

1994年,朱敏所在的锡华集团准备筹建一所幼儿园,她毛遂自荐,参与了幼儿园的筹备工作。在此之前,朱敏也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她自己的孩子上了一家公办幼儿园,没几天就发生不愉快的事,孩子磕破了头。当朱敏去接孩子的时候,还没等问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儿园的老师就先说了,“你这孩子太淘气了!”最后,朱敏给老师道歉了事。这件事情让朱敏立志创办“对家长和孩子负责的幼儿园”。1995年,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正式招生,朱敏做了园长。

做了园长之后,朱敏首先强调的是要去爱孩子,保证孩子不能有生理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伤害。然后才是管理上的调整。

弃医从教,朱敏自知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她在业余时间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了一个学前教育的在职研究生。那3年时间里,朱敏是带着很多问题去学习的,让她受益匪浅的是,对教育理念更加清晰了,知道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在朱敏的幼儿园里,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教研中心。朱敏说,幼儿教育绝不仅仅是看护,更重要的是找出教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深入地完成系统的儿童潜能萌发工作。从研究入手,以教育研究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这是朱敏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论文网]

民主教育观开创者

朱敏曾多次考察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每到一个国家,她都要详尽地了解人家的教育理念、心得和方法。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朱敏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率先提出了“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独特教育观,并立足于婴幼儿多元智能的启迪,将多元文化及双语教育整合成“国际化”课程体系,成功将蒙台梭利教学模式与国内五大领域课程渗透,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二十一世纪教育之路。

朱敏解释,“蹲下来讲话”,是说教师和孩子应该平等地交流,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抱起来交流”,是说教师在幼儿园是一个替代母亲的角色,应该对孩子有一种母亲般的呵护;“牵着手教育”,是说老师是教育者,应该以教育为主,不能任由孩子的想法。牵着孩子的手,引导他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以前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虽然我很爱他,但是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我跟他说话的时候我都低着头看他,小孩永远是仰着脸,我觉得他有点害怕,跟我有距离。后来我试着蹲下来跟他讲,我目光跟他平视的时候,我们俩的感觉都不一样,我自己觉得心就柔软起来了,孩子也不再那么恐慌了。”朱敏说,“交流的方式非常重要,其实这体现真正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10多年来,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以“民主、和谐、人文、创新”的办学宗旨,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科学的教育方法、出色的教育成果蜚声幼教界。如今,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投资近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地区拥有分园十余所,以及全国最大的幼儿园——北京亦庄国际幼教城。在园幼儿总数5000余名,教职工1000余人。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已逐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数家国际高端幼儿园区,这意味着二十一世纪系统、专业的教育模式即将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产业,并最终走向国际。

中西文化传播者

现在出国留学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家长把这种国际化的教育从基础教育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对此,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制定了一套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

朱敏认为,首先孩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那他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根。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根基,未来他怎么跟同胞打交道?怎么沟通?“中国文化是孩子成长的根。众多外国人都在关心中国文化,我们的孩子更有理由,更应该责无旁贷理解中国文化,包容中国文化,更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另外,西方文化对孩子也非常重要。世界因为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小,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孩子也有影响。朱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刚刚开园的时候,曾经聘请了一位美国黑人教师,当时有一个2岁多的小朋友,一看见这个黑人教师就被吓哭了。因为孩子觉得这个黑人教师跟他见到过的其他教师长得很不一样,他害怕。“其实这种害怕也是需要文化的渗透和理解的。所以我们把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的价值观跟中国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对所有文化能够有所包容,充分理解,最后能做出正确选择,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朱敏的这个理想,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4

你问我在医院的切身感受?我只想说:我一辈子的苦都在这里受了!

像我们这种临床一线科室的护士,基本上是处于医院的最底层。现在实行全民医保了,无论哪个医院,病人都多。那么多人住院,配药打针换吊瓶看上去简单,可是哪一项能疏忽?哪一项不得护士们操劳?真的,不是手上的功夫和心里的统筹能应付过来的。何况病房里远不止这些事,收新病人了,病人办出院啊,哪个病人吐了、头痛了、烦躁了等等,什么情况都得观察到。更不用说上夜班熬夜不能睡觉,且要随时准备接收急危重症病人的情况。

本来我们干的活都挺琐碎的,而我们的服务对象又那么复杂:那么多病人和病人家属,人的素质参差不齐;那么多不同的疾病状况;那么多不同的家庭状况,好的、坏的、一般的……但是,病人对我们的要求永远是:要我们像天使一样,技术好,服务好,医德好,让他们满意,最好费用还能再便宜点。不管病人怎么样,医院都要求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谁一旦逞脾气行事,就会陷入被动,医院也没有办法保护她了。

(我插话: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与人打交道,更何况是病人?)

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医生护士都比较少,忙不过来的时候,当医生的又当护士,护士做医生的助手,都成了半个医生。但现在不同了,权限分得很明确,医生只负责看病开药方开刀,其他所有事情都是由护士来处理,跟病人的协调啊,跟医院的协调啊,跟其他部门的协调啊,都得护士来做,然后还要负责基本治疗怎么进行……事情太多太多了。医院对护士提出了很多要求,哪像在过去,护士自主得多,即便病人多,我把病人的治疗搞好就行,医患关系也没有那么糟糕。而现在,为了防止患者告医院,我们做一点什么事都要签“治疗知情同意书”,这得费多少工夫呀。其实,有这么多工夫,真的可以多为病人做很多事情,比如多跟病人进行沟通啊。但是,现在,我们跟病人沟通――也是在跟沟通,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为了规避风险,但凡患者有什么情况,我们对病人家属所讲的,绝对要比实际情况严重得多。也的确没有办法,因为最主要的治疗环节不是我们做的,我们即使知道真实情况,往往也不敢跟病人讲;一旦病人的病情突然变化,与我们说的不符,家属就会把我们告上去,认为我们没有尽到救治的责任。

试问,别的哪个行业里里外外有这么多要求?最让人觉得无语的是,我们常年都在考各种规章制度、三基知识,科室还有业务学习,医院隔三差五就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及检查,为了芝麻大点的事及种种不达标,就要扣钱扣管理分,层层罚扣,最终处罚结果还是落到当班护士的头上。

我就一直忍、忍、忍,一直凭着“忍”字干工作。然后就结婚成家,一旦结婚成家,就要更多地考虑养家糊口,所以一忍再忍。其实我每次上班,就是在忍。我以前脾气可好了,但是我在医院上班之后,心中很窝火,脾气也越来越大了。

(我插话:难怪,我以前在高中当老师时,很多同事的爱人是护士,他们常说妻子的脾气不好,喜欢在家里发火,看来与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对,都是忍出来的,憋出来的!我以前脾气可好了,真的,我上学的时候,总是笑呵呵的,从不跟别人吵架,别人都觉得我是个好亲近的人。你看,我现在上班都上成这样了。这次能够出来旅游,是因为大家都挺累嘛,领导就直接给钱给假,让大家分批出去玩。其实,你看我们玩的时候,好像过得挺舒服,但当我们上班的时候,真的是很苦。所以我想,最多再干一两年,我肯定就不干了,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我觉得我一直是在忍,一忍再忍,忍了这么多年,一开始是为了爸妈,现在是为了自己的小家。

我老公在北京,我必须想办法跟他待在一起;他要是调回省城,我就去省城,随便找点什么事情做。其实我更想读个研究生。考研要吃苦,但我什么苦没吃过啊,我的英语基础也不差,我相信只要下决心,我就一定能考上。马上就满三十了,我不想在而立之年后还这么憋屈。其实很多次我都有过考研的打算,但是真的,我身边的同学也好同事也罢,更多的是无奈,想解脱又没什么动力,她们比我更不知所措。我曾经想,即便我不去读书,也会在差不多的时候辞职去做别的事,在医院临床工作真的是一种摧残。

我当初选护理专业的理由?其实,这个专业不是我选的。我本来想报考外语,或者公共卫生管理,我爸妈强行要求我改成护理专业。等我了解了这个专业的出路状况后,我愤恨了好几年,在心里也消沉了好几年。我爸妈一直觉得医生护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愁吃饭,有钱用!而且当时家里没一个读书的,更没有学医的,他们就以为如果有人学医,将来能够沾点光。总之,他们让我学医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当年受的苦太多了吧。我家在农村,我妈那时候因为超生,被罚款罚得抬不起头。你知道吧?他们一直觉得自己那么多年过得挺不容易的,可把我送进大学了,可把我的大学给供出来了,可得找个好的工作,让他们增添一份骄傲。

(我插话:你当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的?)

要说,当年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反正已经知道,以我所受的教育及家庭条件来看,就只能过大多数人所过的那种生活。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学有所长,比如像翻译啊,会计啊,毕了业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还能有一点闲散时间去静静地享受人生,去读小时候想读但是大人没有给买的书,去好好疼惜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是走上社会,我就成了一个陀螺,工作如此,回到家亦是如此。

父母还是当年的父母,可是已不是当年那么淳朴。他们也要享受,花更多的时间在麻将桌上,花更多的钱在人情往来上;话语间,更少不得把我与别人家的孩子的攀比,有时候被比得支离破碎,父母还会迁怒于人。即便到了现在,我都不愿和他们聊我的工作。倒是我爸妈时不时来一句“你们上班冬天不冷夏天不晒”什么的,再不就来一句“你们上夜班不就是睡觉吗”这一类类的话,真让人心寒到底啊。

我是怨恨父母的,所以在心里和父母关系不是那么融洽。但是对他们来说,我是给他们争了脸。我和我现在的小家庭,也是他们唯一可以拿出去炫耀的。刚毕业的时候,我们新护士的工资非常低,比那些没读过书就出去打工挣钱的人拿的少多了,我妈就经常说我没出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妈她不敢再随便说我了,但是我也从不把我的真实收入告诉我妈,我妈太能算计了。我只能让他们知道得辛苦,拿的少。

如今,医院还是自己挣钱自己花,我们每个科室都是承包式的。我们的基本工资两千多,夜班费一千多,加上奖金――每个月不等,一般是两千多,多的时候有五千多。也就是说,我们一般能拿到六千左右,好的时候能拿八九千。

(我插话:呀,挺高呀!A市是四线城市,又地处山区,房价也就5000吧?能拿到比房价高的工资,很可观的。)

是的,A市房价这两年也涨得快,刚突破5000。我们的收入应该算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付出的,远远比所得要多得多啊!

N多次我都不想干了。尤其像我这种,还是本科护理,但是,到工作中去,跟我差不多大的,多少人还是中专文凭啊。大家干的活都是一样的,工资标准也是一样的,本科和中专,相当于没有什么区别。你到这个岗位上去了,别人要上夜班,你不上夜班吗?不可能的。所以,你想,你学本科出来,你干活时觉得郁闷不郁闷啊?当然是郁闷的。我们本科毕业,都二十二、三了吧,而别人中专毕业,十七、八岁就上班了。中专,只读两年,第三年就开始实习,你比别人至少多读四年书吧?而等你出来,别人都上了好几年的班。虽然我的理论知识肯定比别人多,但是,护理,是一种服务,而服务侧重于实践,要在实践中慢慢学习技巧和积累经验。那么,别人就是老资格了,就可以在你面前摆老。所以,你走上工作岗位,反而要听别人的,要受制于人。即便以后你比别人强,但是作为同龄人,她们的资历永远比你老。任何一家医院都是排资论辈的地方。

读护本专业的时候就觉得亏,这个专业真正学不到什么特别的技术和知识。在医学院里,临床专业是五年制,护理专业一般是四年制,其实临床专业学的课程我们护理专业都学了,但是从时间上来看,你就知道老师教的我们学的没有他们深。就像我们在学1+1等于2,而他们在学1+1为什么等于2一样。既然临床重在认识疾病的过程和治疗,护理重在病人的护理,那么护理专业为什么不能把与护理密切相关的营养学、医疗心理学等纳为重点科目呢?说到底,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是临床专业稀释了的知识,在工作中治疗上没有半点话语权。几年下来,学校打下的那点底子,因为工作中不用,考核中不用,就全还给学校了。后来我就常常想:国家有必要大力发展护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吗?

毕了业,我们基本都是在医院当护士;有些人受不了,就不干了,也转不到好的行业去,毕竟这个专业的知识面太受限了!当年学习差一点的,只能考上专科的同学,现在反而成天坐办公室上网聊天购物,我们读本科的却只能在病房穿梭!试问,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有学到该学的,走进社会了,得不到职业的尊重感和安全感,在医院里也没有归属感,这不是一种摧残又是什么呢?

除非你读了护理方面的硕士和博士,在同济、协和这些大医院才能显示出区别。但是,读完研究生的,一般不会再干护理工作,而是到大学当老师去了,或者干其他什么的。不过,我有个同学,跟我关系足够好,他在医学院当老师,也成天在抱怨。因为医学院永远在扩招,教师少,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管理难度大,质量也肯定就不如我们当年上学时。再一个,学校也想谋利啊,就要接受上面的各种评审,学校就要老师天天做一些这资料啊那资料啊。而且,老师肯定没有我们的收入高,工作起来,护理专业的老师也没有其他系的老师感觉那么舒畅。说到底,这个专业挺能折磨人的。

(我再次插话,问了一个很外行的问题:那你有没有想过搞个体,比如自己开诊所?)

我怎么搞个体?我如果搞个体,还必须请有医师资格证的人,因为我是个护士,没有处方权。如果我开了处方,就算非法行医了。这个在以前可以,很多护校的学生出来,凭一个中专文凭,自己干个体,但是现在不行了。而且,我是学护理专业的,基础学历摆在那,如果我去报告医师资格证,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一句话,你是护理专业的,就不能当医生,你是医生,当护士就不行。这个,越是到大地方大医院,越是管得严格。当年我毕业时,参加省城排名前三位的一家医院的招聘,四百多人报名,录取三十多人,我笔试和面试都过了,还在那里上了半年班,后来感觉实在熬不过来,就辞职了。当时,这三十多个人中,有一个是找关系进去的,合同都已经签了,岗前培训也有一个礼拜了,因为她是专科,还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按要求根本进不了大医院,所以就想通过护理的口子留在里面――毕竟,护理对学历的要求要低一些。但是,最后还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合同作废。她虽然有钱有关系,也没有办法。现在是严格要求依法执业,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再也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了。

我觉得我们护士的生存状况会越来越糟糕。为什么呢?现在不是搞全民医保了么?因为有报销了,老百姓不管是大毛病还是小毛病,都往医院挤,一般都不愿去那些小诊所。大医院的医疗设施和人员都很有限,这就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小毛病、小感冒啊,就应该去小诊所,但是,老百姓对诊所不信任,――的确,小诊所在技术和管理上普遍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说,你感冒发烧了,晚上七点多到小诊所去,确实应该打抗生素,但是他们都不会打,因为怕出现过敏,闹出人命。其实,国家应该加大对小诊所医疗条件的投入和管理。

(我插话:也就是说,在国家单方面增加老百姓就医福利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所承受的患者就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反而会下降?)

医疗技术肯定是改进的,但是,医疗服务肯定是下降的。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当然,医疗服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打了折扣的。说到我们,过去别人总说是白衣天使,可能在过去那个不需要以药养医的年代,医护人员在人们心中的确是美好的。但是时代变了,金钱浑浊了人的眼睛,人们看我们也变了,觉得到医院跟别的地方一样,甚至更黑。最早我们都知道病人家属常给主刀大夫送红包,而现在,很多人病了,不是找主管大夫,而是先发动各种关系,找医院找科室的领导请求多关照。这也就罢了,如果住院有人多多关照能少花钱快好,也就算了!还有些人的病是没有办法的,他们花了钱,如果没有恢复好,就要处处找茬。我们护士跟病人接触最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啊!

如果上面有人来检查,我们都会提前跟病人打好招呼,让他们给我们说好话。没有办法,我们不可能做得那么好,因为我们需要应付的实在太多了。说真的,好多方面就只是在糊弄。关于检查能不能过关,其实最终还是要看医院领导会不会跟上面搞关系。

(我插话:照这样来说,对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医疗资源是很不充分的,但是,另一方面,不是说医学院的学生就业难吗?)

是啊,反正整个都不对劲。国家鼓励大家到西部去,到山里去,但是大家都不甘心,不愿意去,那你有什么办法?你想,谁愿意到山里去啊?而且好多人去考研了,一考研就要耽误好几年,也有好多人毕业后不愿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就改行了。短时间内,医患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在大医院干活的人,收入肯定会随着病人的增多不断提高,但是,你的付出、你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正是这个,使我感觉自己活得越来越贱。但是,在医院,你就是个护士,你就是来为患者服务的,没有人会在乎你的感受,你就得像个机器,不停地转啊转。

(后记:要说,石柳每一个月的收入,在山区地级市里,已经是很高的了,但她并不觉得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她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台机器,命运不在自己手中,丧失了自我对劳动的控制权,丧失了让身心得以休憩的自由。她的体验,不仅仅属于她个人的,而是与无数青年,尤其与底层青年的生活体验是相通的。这是我在跟石柳告别时的感受。)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5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使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关注的问题。2018年9月,我非常幸运地获得医院批准到卫生部指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参加临床药师培训,我也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现将艺年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 简述学习经过

一年进修时间先后在药剂科的门诊药房、病区药房、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科室轮转。每日跟随医生查房,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巩固药学知识。对各病例的用药进行分析,给医生合理的用药建议及提醒医生不合理用药情况。

进修期间完成作业:药历书写20份;处方医嘱审核15000份;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100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100例;患者用药教育50人次以上;编写用药教育材料2份;病例分析报告10份;文献阅读报告10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评价30份。最后通过临床问诊、病例分析、患者用药教育等考核通过后获批临床药师证书。

二、 对临床药师的认识

所谓临床药师就是跟随临床医师查房、病例讨论、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在临床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药技人员。离开临床实践的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我国药学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现已逐步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这就是临床药师产生的原因。    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用药者,包括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理念。

三、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

我院目前药学工作主要就是采购和供应药品,还未做到药学服务。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主要做了处方点评,药品排名等,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

1、药事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开展工作未明确责任与工作流程;

2、未开展药学咨询服务,药学人员知识缺乏,导致患者咨询药物相关情况无法解答;

3、未对处方和医嘱不合理情况及抗菌药使用不规范情况进行整改,医生抗菌药物滥情情况较为严重;

4、未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临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未及时分析及上报。

四、 有关我院今后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思路:

1、进一步完善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制度,拟定出工作规范,使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2、临床药师工作是非常需要得到院领导及各医护人员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开展,目前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是陌生的,可通过讲课宣教等方式让医护人员了解临床药师的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为临床、为患者服务。

3、规范合理用药情况:落实处方和医嘱点评制度,会同医务科一起制定出不合理处方、医嘱的奖惩制度,重点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

4、开展不良反应监测:监测用药不良反应也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临床药师要监控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并寻找可能原因,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6

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跟诊日记是写我们任之堂学子跟诊学习中医的总结,我们也希望这些点滴的总结对其他中医学子能有一些启发。因为很多人想学好中医,却苦于名师难遇。还有一些人已经学了好多年的中医,但由于环境所限,要么就西化了,要么就改行,实在可惜。

跟老师一同毕业的,一个班五六十人,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开中医堂,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可见,学院派培养中医也不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民间的自学中医,比如从黑龙江来,想跟老师学一个月的周东亮。他从19岁开始自学中医,到现在有15年了。现在他还在厂里打工,可已经把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都考到手了。老师叫他诊病、开方、用药,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当年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书时,铁杆中医邓铁涛老先生对我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医60岁才算成才。

中医如果真的这么难学,那么中医的传承该怎么办呢?

老师说,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升降之门,让我们学习中医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如,这个女病人,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变粗且带瘀紫。

周东亮把完脉后说,这病是肝郁化火,然后处方丹栀逍遥散,请老师定夺。

老师边摸脉边叫病人伸出舌头,说,你只看到了疾病的部分病机,看问题要多方面看,要有整体观念。你看!病人左寸脉上越,关脉瘀堵,反映肝郁化火,病人烦躁失眠,没有错。但你们看,舌下静脉瘀得这么厉害,有比较明显的血脉不通。这个病就不仅局限在肝郁化火的层面上,还有血瘀。病人的月经颜色应该是偏暗的。

病人说,是的,而且每次来月经小腹都会痛,严重时痛到出冷汗。

老师继续说,你用柴胡没有错,可用了15克,量太大了。用15克柴胡是发表,她脉象本来就上亢,这样用上去,整个脉势就会上亢得更厉害,我们用它来疏肝,5~6克就足够了。

舌尖红,病人有心火,用栀子也没有错,可用15克,太重了,苦寒反伤胃,用到10克,就已经不少了。

你要看到她上面的火是怎么来的,不能单看火就清火,火清不掉,或者清掉了,人也搞垮了。虚火上亢,应该引导,不应该清泄打压,就像教育小孩一样,引导教育比打骂教育要好。

你看她,尺脉偏弱,是虚火上亢,你要引火,而不是清火。用龙骨、牡蛎各15克,她的脉势就能够往下收。

还有,你问到病人脾胃状况如何,她这边右路关脉降不下,是胃气上逆,有没有反酸打呃啊?病人点头。

老师说,看来不仅存在肝郁化火的病机,还存在胃气上逆的病机。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没错,但剂量要拿捏好。

胃气上逆,直接用竹茹、半夏各20克加进去,整个方子就活了。如果还有血脉瘀堵,你也可以加入川牛膝15克,既引热火下行,也活血化瘀。

老师当场把这个方子略作调整加减,就可以用于治病了。

用升降来立法

大家听了都豁然开朗,一个疾病不是一个病机那么简单,有时它会两个或者三个病机同时出现,错综复杂,这就要考验医生辨证用药的技巧了。

老师是用升降来立法的,病人整体脉势都是上越的,单用丹栀逍遥散还是飘了些,所以老师加入竹茹、半夏、川牛膝,降胃气的同时也引火下行,还能活血化瘀,这是针对病机的用药。而对病人整体的气机,老师就用龙骨、牡蛎这组药对来降脉势。

老师说,气机是上亢的,就把它收下来。气机是下陷的,就把它提上气。气机是郁在中间的,就像开天地一样,当升的让它像天一样升,该降的让它像地一样降,整个身体的气机就转起来了,这样病气就没办法在身体里逗留。

升的药,你可以选柴胡、麦芽、薄荷,甚至升麻、葛根。

降的药,你可以选半夏、枇杷叶、竹茹,甚至赭石、川牛膝。

知道这个升降的思路,那么药物就随你调遣了,当你心中能做到没有成方的时候,而不是想不起方,你中医治病用药就入门了。

这个病人,我们再总结一下,周东亮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病人肝郁化火烦躁的病机。而老师看得更高远更深入,这个火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下焦收不住,冲上来的,所以单疏肝清火制不住,还要用龙骨、牡蛎往下收。

老师再把病人脉象时,发现关部胃气也降不下来。胃气是人体最大的气血出入之所,阳明胃经降,百脉降。阳明胃经不降,单纯疏肝清火是清不下的,所以老师判断病人有反酸打呃胃气上逆的现象,故用竹茹、半夏降胃气,用川牛膝把心胃之火引下来,暖肾与命门。

《大医精诚》说:“审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孙思邈提到,医生诊病,连细微的变化都要琢磨把握出来,更何况是大方向的气机升降。

这病人有气郁,又有气逆,还有脉势上越。看到气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看到气逆打呃反酸,就知道加入竹茹、半夏或川牛膝。再看到脉势下虚上实,就知道用龙骨、牡蛎,把整个气机往下收。

这个病用一疏一降一收三个思路,治疗病人气机的一郁一逆一越。

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当归尾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8克,薄荷10克,生姜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竹茹20克,半夏15克,川牛膝20克。3剂。

学医的次第

悟比看书更重要

杜兄刚走不久,我们药房又来了蔡姐。老师说,平淡交情滋味长,我们任之堂,来而不迎,去而不留。所以以后也不搞欢送迎新了。

说起这位蔡姐来,特聪明,以前她在新东方教托福,现在想改学中医,下了极大的决心。问老师能不能教她?

来老师这里学医,大多是半路出家的,如果不是真正下很大决心来学的,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以前老师也教过不少中医爱好者,可很多最终都半途而废,没能学下去,所以老师渐渐地把方向转为教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干过临床的中医师,主要是帮他们理顺中医思路。像这些人学了中医后,会坚持下去,能用得上。

老师不论对方资质如何,看的是她有没有下这个决心,下定这个决心就是好苗子。没下定这个决心,即便学了很多,也很难有成就。

随后,蔡姐问老师学医的次第?

老师先让蔡姐背《清静经》,蔡姐不解。老师说,学医看书,只是一方面,悟比看书更重要。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悟,悟后才能有所用。没有悟的知识,存在大脑里是一种负担。就像你看了很多的书,记了很多,脑就很胀,很伤脑。这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在道的层面上理顺。比如一间房子,你把家具都买进来了,却堆在客厅里,没有各归其位,看起来乱得很。其实只要一理顺,什么都有了。让床归到卧室,书柜归到书房里,沙发归到客厅。各归其位,这样整个格局就变了。

现在学生们拼命地学习,就像拼命地进家具一样,这只是学习的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个静心的学问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忽略了。这时,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领悟。我建议所有的中医学子,都要背背《清静经》,这是有助于体悟中医之道的经文。

你们看!《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这道连天地都能生,更何况是用它来治疗一人一病了。所以我们不要拘束在疾病上,要看到背后天地的道。当你从天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你就有无穷无尽的灵感。这些灵感可以让你的思维迅速发生质的改变。

蔡姐也是好强之人,她把《清静经》背得让我们吃惊,也就是说,她背《清静经》一气呵成,几十秒就可以搞定。这大概是得益于她以前学英语,脱口而出的天赋吧!

接着,老师就让蔡姐开始背《药性赋》。

老师让初学医的人,一般刚开始让他们背《清静经》《道德经》,先高屋建瓴,站在道的层面上,再去学各种术。第二步就是打基础,精究医术。地基有多深,决定楼房能盖多高,所以《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中药、方剂教材,随后就要跟上。中医的教材,以第五版为业内人士公认编得比较好的。学医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两方面都不可偏废,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远。

《任之堂跟诊日记3》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传承医道为主线,讲述了两位广东客家中医学子,在湖北任之堂跟师学医的故事。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书籍,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以通俗的文字,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行文流畅,如盘走珠,一气呵成。谈方论药说理法,日日丰富;讲学修德养心性,篇篇精彩。适合关注中医、热爱中医的人士参考阅读。

主编:曾培杰 陈创涛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定价:38.80元

邮购电话:010-51927252

《临证药王歌诀》

本书以歌诀的形式总结了临床常见病的首选中药,并从释义、药解、临证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其歌诀编排琅琅上口,通俗押韵,内容阐释简明扼要,易记易懂,临床实用价值较强。

本书适用于基层临床医师、中医初学者及爱好者参考。

主编:杨建宇 陆锦锐

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7

镇静药是否“碰不得”

在很多人眼中,吃药致死跟吃违禁药,或者主观滥用药有关,可两位巨星吃的都是处方药,也是遵从医嘱吃药的。其中,阿普唑仑还是精神科常用药物之一,不少失眠、焦虑患者吃这种药。这是否意味着“镇静药都碰不得呢”?

据报道,惠特尼・休斯顿的死因目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可能是因为阿普唑仑等处方药与酒精混合之后引起的反应。”警方在酒店房间中发现了约6个药瓶,其中包括镇静药阿普唑仑、镇痛药布洛芬等处方药,而她当晚也曾大量饮酒。

镇静药、酒精双重抑制呼吸

武警医院心理科成瘾医学中心主任何日辉介绍道,阿普唑仑是一种镇静安眠药物,主要运用于抗焦虑,治失眠。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之一是“呼吸抑制”,即药物能抑制呼吸的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也就抑制了呼吸,进而造成脑缺氧。“特别是当患者长期服用这类药,出现药物耐受性,服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副作用也就更大了。”他说。而且,酒精也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因此,阿普唑仑跟酒精叠加让危险加倍,施救不及时,便可造成死亡。

除酒精外,阿普唑仑等抑制呼吸的药物跟其他同类药物合用时,也会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找了解药性的专科医师看病

何日辉介绍道:目前,处方药成瘾(依赖)已成为全球现象,其中,医师用药不当是重要因素,这使得药物的副作用增加。

那么,患者该如何避免对镇静类药物的依赖?这种药物安全不安全呢?何日辉说:“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地用阿普唑仑,但前提是先找准对口的专科医师看病。精神、心理、睡眠方面的问题应该找精神(心理、睡眠)专科看病,而不是随便找其他科室医师开点安眠药、镇静药。”因为,专科医师更善了解镇静、镇痛类药物的用法、药性,更能把握好用量,掌握好停药时机,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也就能减少副作用。

用药2小时内禁酒

服用镇静类药物一定要遵从专科医师的医嘱,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服药,禁止私自增加药量。临床中,有些患者比较焦虑,为快速改善睡眠等状况,会私自加大药物的用量,让药物的副作用增加。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8

按摩脚跟等于按摩心灵

剧情回顾:在东北小城的晨练场,傅老大领着大伙做他自编的快乐养生操、走猫步、挺胸、收腹、扬头、脚后跟着地,边做边解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后跟着地等于就地按摩自己的心灵。”

专家解读:河北医大二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李凤学认为,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部布满了经穴,是人体的缩影。而足疗正是通过对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手法按摩,刺激双脚反射区,从而调整脏腑虚实,透达筋骨,散风降温,理气和血,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以及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功效。

眼睛眯着可养神

剧情回顾:傅老大看到二弟公司里的年轻人,整天对着电脑工作,很是辛苦,便提醒他们累的时候眯一会眼,可以养神。

专家解读: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主任医师张彬认为,中医讲“神之机在目”,经常用眼看东西尤其是看电脑很耗神,也会耗肝血,而神由肾精和肝血所滋养,因此经常闭目且什么也不想更加养神。

张彬教授还教给大家晒眼养肝。他解释说,肝开窍于目,如果肝脏受损,就会让眼睛觉得干涩、困乏,反之,养好眼也能护肝。眼下正值春季,春天的阳光温暖却不强烈,建议人们可以全身放松,面对太阳,闭上眼睛,让玻璃窗和眼睑滤去过于强烈的太阳射线,使温热的阳光透进眼球,同时转眼珠,先顺时针方向缓缓转10次,再逆时针转10次,每天持续15分钟即可。

脾气不好先调肝

剧情回顾:傅老大的徒弟梅好有天抱怨客户脾气不好,很难伺候。傅老大分析:她脾气不好,说明她身体不好,你给她调好了,脾气自然就好了。我给你想个办法,你给她破闷儿,给她猜谜语。

专家解读:河北医大二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李凤学认为,中医常说七情致病,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无论哪种情绪过多,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常说的脾气不好,一般是指爱生气发怒这些情绪,而这样最易使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反过来也是一样,这两者互为因果。因此,脾气不好的人,需要疏肝理气或清泻肝火,可以经常做扩胸运动,经常做向外呼气的动作,另外,还可以压护肝穴,双手相叠,擦两乳间的膻中穴,上下往返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他还特别提醒,春天更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肝气抑郁,否则就会生出许多病来。万物生发的季节,不妨多出去走走,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有利于疏散肝气,避免郁结。

拿自己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9

在完成临床实习的任务之后,接下来进入了我的专业——医学影像学的实习阶段, 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诊断医师,实习将我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 虽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这个距离会一步一步地缩小的。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 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 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 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 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 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 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 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 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 就会导致漏诊。 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 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 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 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 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

超声科主任赵老师说过:“手法这个东西要活,不能硬搬书本,比如说观察胎儿唇部,书上肯能会说,先找到胎儿的颏下,往上打唇部,其实当你颏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时候可以选择往下找打唇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 多做,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手法技能。 刚开始实习确实心比较急,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 因为差距而不断遇到障碍,但是只要坚持,这样一段过程总会成为过去, 渐渐的熟悉明了:看到肾盂积液下一步开始找结石; 胆囊内的高回声,让患者翻身,动则为结石,不移动则为息肉; 看到肝脏的声像图出现声晕征即为肝占位性病变, 看到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等理论和实践渐渐联系起来了, 我也逐渐进步了。

我记得赵老师给我讲过一个50几岁的肠套叠患者, 由于很久才下诊断,因为从未见过除小孩之外的肠套叠患者, 但是超声就是这样既然看到了肠套叠的声像图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 要敢于诊断。 医学上的无限可能,我们要敢于相信自己的所见: 先天性的个别动脉的狭窄,先天性的单叶肾患者等。 那次就遇到一个患者,始终没能看到胆囊回声, 如果萎缩的话也会看到胆囊窝回声,赵老师坚定的诊断先天性无胆囊, 外科手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 赵老师说诊断的依据就是胆囊、胆总管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 在老师们的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负的精神, 也由此可知解剖学对超声的重要性。 超声诊断医师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我们也需要看、问病人的病史, 这样心里有谱,一定的临床经验反过来有助于自己超声诊断。 平时要注意多与临床沟通来逐渐提高诊断水平。 医院定期安排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讲课,记得那次附属一院的王教授讲胆囊, 小小的一个胆囊学问可真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后胆囊充盈, 而胆囊腺肌症脂餐后胆囊强烈收缩;还有胆囊颈部的脂肪组织并非局限性增厚; 胆囊疾病并非局限胆囊压痛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我喜欢在三维彩超实习,因为那里很多孕妇做产前诊断, 我喜欢体会那些准妈妈的喜悦,看到她们开心的表情, 我也会跟着高兴。 但是也会遇到伤心的妈妈,比如胎儿有畸形,有时看到她们伤心的眼泪, 也会跟着难过,特别是有的孕产妇差不多到了预产期才来做三维彩超, 发现畸形是比较残忍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而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作为义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 也要关注他们精神的痛苦。 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比如说我们在收单时要跟患者说清楚, 做肾输尿管膀胱需要使膀胱充盈,而做肝胆脾胰之前不宜进餐, 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语气轻柔。 有一次那也是我第一次遭遇到患者家属的误会, 说我们不公平,排号晚的患者反而先做,其实那个患者只是进诊室交票排号而已, 并没有先做,而那个家属吵得好大声,我当时都懵了, 但是我镇定并耐心的解释才化解那位家属的误会, 我想只要真诚的对待患者,跟患者也可以相处的很愉快。 超声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超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辅助检查中已经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而超声诊断知识的日新月异, 让每个超声诊断医师时时刻刻不放松自己的学习, 我会更加努力的为自己充电,早日成为合格的超声诊断医师, 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10

北京中医药大学――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

北京中医药大学将“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且与总医院、302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该校中医学专业开设有“岐黄国医实验班”,学制9年,实行的是本科教育与博士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前五年按本科教学计划培养,后四年进入研究生阶段,第四年末对学生进行分流考核,对合格者采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方式。此外,该专业在原有七年制的基础上推出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师培养计划(含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师培养计划、中医学专业卓越中西医结合医师培养计划和中医学专业卓越针灸推拿医师培养计划)。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文科专业是英语(医学方向),学制五年,主要为医药行业外贸进出口和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输送人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该校名家云集,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王玉川、王绵之等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在人才培养方面,其中医学专业成立了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精诚计划班,主要从中医学专业学生中选择,组成一个“精诚计划”的试点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全国医学古籍最多的图书馆,该图书馆还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另外其针灸推拿专业实力相当强,经常有国际交流生过来学习,就业率也很高。当然,该校现在有一些崛起的学科,比方说心理学,前景也很看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专业方面,中医学七年制(含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方向)算得上学校本硕连读品牌专业。其余的,如五年制的中医也不错,与中医相关的专业应该说都可以。而其冷门专业中也有亮点。近年来其新办的管理类、经济类、计算机类专业,社会认知程度虽不高,但几乎每年就业率都是百分之百,而且就业质量非常好。此外,护理类专业虽然生源一般,但是就业率年年排全校第一。

学校承担的国家“973”“863”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数量与层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其富有特色的岭南医药教学还吸引了许多港澳台学生,该校在校台湾生数量居于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前列。

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是上海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校内有个百草园,以东侧南侧西侧三围之势围绕着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将景观、科普和教学融为一体,与中药标本陈列馆相辅相成。

该校实行研究院与学校合署的管理体制,其中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中心之一。其贯彻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出中医药本科教育基础性地位,坚持将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医药师教育的优点有机结合。在本科生的培养中,除了引入现代技术以外,还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所有学生都必须有一个短学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孔孟之道,还包括学习书法和碑帖知识。学校按照“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即以具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两翼,再加上个性化的名师传授熏陶,积极培养符合现代需求的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9年,目前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也是黑龙江省中医药教育、医疗、科技及北药开发工作的中心。

中医学的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传统的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学校在中医和中药这两个专业当中分别设置了经典教学班和创新人才试验班。期中,经典教学班主要是强化经典医籍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中医临床基础和经典的学习;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六大类实践教学模式。经典班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给每个同学配一个专业的导师,要求其在今后三年半的过程中每周都要跟导师去实习一次。如此算来,中医经典班的同学,五年的大学在校时间,临床跟老师实践的时间大概有将近两年半。考核方面,增加了专业经典的背诵考核,跟师学习每年要写五万字的学习心得笔记,另外还有跟师学习的备案记录等等。而中药学创新实验班则进行选拔入学,在中药学专业录取的学生里,根据高考成绩,单独选拔出少部分人,单独安排教学计划,单独考核管理。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并于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一所在国内同类院校处于先进水平、对外开放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学科是该校最大、实力最强的学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针灸推拿学科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以及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2004年还被评为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第一名,2005年被列入中国大学优秀本科专业。另外,其中医妇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心。

天津中医药大学招收本硕连读的学生,对中医学本科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前期趋同,中后期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人特长选修中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美容和康复医学等不同的方向,以扩大就业空间。

山东中医药大学――儒家文化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齐鲁大地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名医辈出,扁鹊、淳于意、王叔和、钱乙、成无己、黄元御……山东中医药大学就位于齐鲁腹地――泉城济南,也即扁鹊故里。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11

孩子们和家长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高兴,要知道,“白血病幼儿园”创办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了许多孩子和家长最爱去的地方。在那里,孩子们暂时忘记自己的病痛,享受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而家长则在一起互相交流治病心得,孩子开心,他们也要开心。

5岁孩子的遗愿,

我想上幼儿园我想读书

说起“白血病幼儿园”,不能不提一个名叫平平的小男孩。两年前,5岁的平平和母亲蒋翠红在医院里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你说幼儿园是什么样的?”

“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有老师,有玩具,还有滑梯。”

“妈妈,我好想上幼儿园,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好,等平平病好了,我们就去。”

蒋翠红摸了摸儿子的头,鼻子一酸。

2012年初,正准备上幼儿园的平平被查出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虽然报好了名,平平却不得不跟幼儿园挥手道别。

很快,平平住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下属的血液肿瘤科病房。无尽的穿刺、抽血、化疗,让平平的小脸白得像张纸,身体瘦得只剩下30斤。平平化疗的结果并不理想,医生说接下来只有做骨髓移植,但家人都配型不成功,平平只能等待合适的骨髓。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虚弱,蒋翠红越来越怕,她总怕自己一觉醒来,孩子就离开了。晚上,她总把手搭在平平的额头上,只要平平稍有动静,她便能感觉得到。

身体好点的时候,平平就会在病床上动来动去,他最爱趴在四楼病房的窗户上,看外面的一切。医院不远处有所小学,有一面国旗总是高高地飘扬着。平平常常跟蒋翠红说:“妈妈,你看,我也会敬礼。”说完,他就用小手敬个礼,看得蒋翠红想掉泪。

2012年6月24日,平平病情恶化,必须再一次进行化疗。因为化疗太疼了,平平哭着赖在妈妈怀里,怎么都不愿意去。没办法,蒋翠红只能哄儿子:“等平平做完化疗,妈妈就带你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玩。”妈妈的话止住了平平的眼泪,他抽泣着问:“是真的吗?”“真的!”蒋翠红看着儿子,红着眼圈点点头。平平乖巧地躺在病床上,由护士推着他去化疗。

化疗后,平平第一眼看见蒋翠红就问:“我们什么时候去幼儿园?” 蒋翠红只能继续骗儿子:“等你身体好点就去。”其实什么时候能去,她也不知道。为了去幼儿园,平平非常听话,哪怕吃了就会吐,他还是强迫自己吃东西。看儿子如此懂事,蒋翠红不止一次背着平平哭,她曾偷偷跑到医院附近的几所幼儿园去跟老师协商,希望他们能让平平在教室里待一会儿,哪怕十几分钟也行,只为满足孩子的心愿。可幼儿园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始终没有答应。

此时,平平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血液肿瘤科住院医生张语桐得知平平的心愿后,一直考虑如何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她找到医院领导,提出在血液肿瘤科的四楼大厅空出一小块地方,给平平建个临时幼儿园。医院领导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像个幼儿园,张语桐和同事们在墙上贴满了卡通画纸,摆上了小桌子、小椅子,还插上小红旗,由医院的医生担任老师。

2012年7月13日,平平正躺在床上休息,蒋翠红走过来对他说:“平平,妈妈带你去幼儿园。”顿时,平平清澈的大眼睛里溢满了光亮,他爬起来,搂着妈妈,再三确认:“妈妈,是去幼儿园吗?”蒋翠红牵着平平来到大厅拐角的简易幼儿园。平平刚到,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就开始拍手欢迎。穿着白大褂的老师走过来,对平平说:“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幼儿园小一班的学生了,赶快入座。”老师还封平平为班长。平平高兴地挣脱妈妈的手,走到小椅子上坐下来。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只留下一位医生陪着平平在幼儿园。

平平缠着老师兴奋地问这问那:“老师,咱们做什么呀?”老师笑着拿出一张白纸:“第一堂课,咱们学折纸飞机。”平平跟着老师一点点折着,苍白的小脸上不时露出笑容。折纸飞机也许有点复杂,平平怎么都学不会。“平平,要不咱们明天再折,你先去病房休息休息。”老师怕平平的身体吃不消。可平平摇摇头,他怕自己走了,幼儿园就没了,他坚持要把纸飞机折好。

看平平这么坚持,老师只能握着他的手,一点点教他。纸飞机折好了,平平拿着它,使劲往空中扔去。纸飞机在幼儿园里飞着,然后稳稳地落在地上,像是一颗流星,划过孩子原本荒芜的生命。就这样,平平一遍一遍地扔着,怎么也玩不够,直到全身大汗淋漓。

回到病房,平平把飞机放在自己枕头边上。哪知一觉醒来,飞机却被他压坏了。平平哭得很伤心,他还想去幼儿园,还想折纸飞机。可是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医生没让他再去,他只能躺在病床上。

郁郁寡欢的平平每天都在折纸飞机,看着飞机在病房里飞来飞去时,他才会笑,而且是高兴地大笑。可惜,纸飞机没能给平平带来好运,他最终因病情加重而离开了人世。送他走的那天,医生护士亲手折了很多纸飞机放在平平身旁。他们希望,在天堂里,飞机能带平平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去幼儿园,去和小朋友们玩。

平平走后,许多患儿家长找到医院,希望“白血病幼儿园”能留存下来,因为他们的孩子和平平一样,也渴望上学、渴望和其他小伙伴玩。考虑到在“白血病幼儿园”里孩子们会有所寄托,家长们也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医院决定把幼儿园办下去。

改变不了开始,

何不忘了结局

既然办就要办好,医院特意拨出资金,给幼儿园添购了桌子和书本。2012年8月30日,“大爱尚美白血病幼儿园”正式成立。只要身体允许,所有患儿都可以去幼儿园里上课。

为了让幼儿园更加正式,护士孙红艳在“吉林宝宝网”上招募志愿者老师,让专业的老师来教孩子,孩子学到的东西更多,感受到的快乐也更多。帖子发出后,无数的志愿者报名。吉林长春市党少儿美术基地老师欧莹便是其中一个。

从网上看到帖子后,欧莹知道了平平的故事,也知道了这些患病的孩子有多么渴望上学,她第一时间跟医院联系,成了白血病幼儿园里的一名美术老师,一周去给孩子们上一次美术课。每周四下午两点,课程安排为一个小时,下课时间由孩子们决定。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开设数学、语文、手工、音乐等课程,每门课都由不同的老师担任。

得知了“白血病幼儿园”开课的消息,家长们纷纷报名,这些孩子最小的只有两三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几岁。其中,7岁的彤彤表现得最积极。

彤彤大名叫赵一彤,家住吉林松原市。2011年4月,她被查出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属于早中期,一直通过药物治疗。生病前,彤彤已经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生病后,她一直惦记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总嚷着要回去。爸爸妈妈跟她解释了很久,可彤彤接受不了,始终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孩子的哭闹加上昂贵的医药费,让妈妈易清几乎快坚持不下去了,她背着孩子在丈夫面前,常常忍不住发脾气。因为孩子的病,夫妻两人的关系一度紧张,两人都很少在孩子面前展露笑脸。

彤彤的第一堂课刚好是欧莹老师的美术课。欧莹给孩子们一人一张画纸,让他们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彤彤想了很久,在纸上画了一家三口。她对欧莹说:“以前爸爸妈妈常常带我去公园玩,妈妈对我笑,爸爸也对我笑,可现在我只能看到妈妈哭,我想要以前笑着的妈妈回来。”听见女儿的话,易清大哭起来,压抑已久的担心和恐惧,在女儿面前第一次爆发出来。看见妈妈哭,彤彤也哭了起来,其他孩子也跟着哭起来。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之后,一些家长把易清拉到一边,纷纷安慰她:“孩子吃的苦比我们大人多得多,他们都坚持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你哭,只会给孩子增添更多的恐惧。”易清哭着不说话,只是拼命地摇头。在场的每位父母都理解那种痛苦,孩子是家庭最大的快乐来源,孩子生病了,一个家庭也就“病”了。

那天后,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家长们便坐在一边聊天,互相交流治病心得。孩子开心,他们也要开心。

2012年11月15日,欧莹给孩子们上课时带来一盆水仙,孩子们围着水仙叽叽喳喳讨论着,有的孩子手上还挂着点滴,有的刚做完化疗不久还戴着口罩,可这些丝毫不妨碍他们对水仙的好奇。彤彤问欧莹:“老师,你带棵大蒜来干吗?是要做菜吗?”欧莹笑着跟孩子们解释:“这是水仙,一种很漂亮的花,如果照顾得好,很快它就会开花。”于是,孩子们像捧着宝贝一样,把水仙放在阳台上。

这节课,欧莹让孩子们画水仙花。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们画的水仙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五角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快下课时,欧莹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把水仙照顾好,等下次她来上课的时候,看水仙有没有开花。

彤彤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每天都会去看一看水仙。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刮起了大风。彤彤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摇醒了妈妈:“妈妈,幼儿园的窗户没关,水仙会冷的。”说完,她不顾妈妈反对,坚持要去幼儿园关窗户,还说要把水仙拿到病房里来。安顿好女儿后,易清赶忙去搬水仙。等她赶到幼儿园时,已经起来了好几位家长,他们都是按照孩子的意愿来看水仙的。家长们互相对视一笑,把水仙安顿好后,回到各自的房间。寂静的夜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可孩子们的童心却在悄悄发芽,像水仙一样正在慢慢开花。

半个月后,水仙开花了,嫩黄的小花傲立在枝干上。欧莹让每个孩子都形容一下水仙花的样子。彤彤想了半天说:“它就像天上的星星。”孩子童稚的语言一下子打动了所有人。普通如草芥的水仙花,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就像一颗星星,给他们的生命带去微弱的光。这光就像是卖火柴小女孩手中最后的那根火柴,温暖过他们,也照亮过他们。

一个家长事后忍不住在孩子的图画本上写道:“生命,给了我们改变不了的开始,与其整天提心吊胆,不如忘了结局是什么,忘了它会有多可怕、多难熬。”

病房里逼仄的幼儿园,

让生命唱出快乐音符

经过医生的治疗,彤彤的情况趋于稳定,可以回家休养了。走的那天,她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一一道别。看着彤彤走了,很多孩子哭着也要走。为了稳定小朋友的心,几名老师私下商量决定,每堂课前都从外面给孩子带来一样新鲜的东西,可以是小动物,可以是植物,总之,就是要让孩子们坐在幼儿园里也能感受到外面的世界。

欧莹第一次给孩子们带来一只蜗牛。她把蜗牛放在桌子上,让它自己慢慢爬,什么时候爬到终点,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菜叶。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把小蜗牛围在中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等蜗牛终于爬到菜叶边的时候,孩子们为蜗牛欢呼起来。欧莹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目标,然后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去实现。

有的孩子写“我要不怕打针”,有的孩子写“我要学会自己穿衣服”。5岁的男孩闻闻写下这样的目标:“我想成为一只蜗牛。”欧莹问他为什么?闻闻说:“这样就有人陪蜗牛玩了。”欧莹听完,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孩子们太孤单了,在通往未知的路上,他们孤单地和疾病赛跑,他们只知道打针吃药,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哪天能好?他们的心就像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起起伏伏不知道要去哪里。

欧莹想,孩子们的承受力也许超出大人们的想象,如果能让他们适时地知道自己的病情,也许不是坏事。欧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家长们不愿意,他们不忍心让孩子们知道,因为有一天他们也许会离开这个世界。看家长们强烈反对,老师们也无法勉强,他们能做的,便是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最起码让他们知道,他们努力治病是为了什么。

2013年的夏天,天气很热,欧莹从花木市场买来一盆茉莉花,小小的茉莉看上去十分脆弱。欧莹对孩子们说,从今天开始,咱们得把茉莉放在外面,让它经受风吹日晒,看它会怎么样。孩子们听后很心疼,几个年龄小点的孩子都哭了,他们心疼茉莉太小,怕它死。欧莹一再保证茉莉绝对不会死,甚至还会给大家带来奇迹。

有了老师的再三保证,孩子们放心了,他们和老师一起把茉莉固定在窗棂上。白天烈日炎炎下,茉莉看上去蔫蔫的,叶子都发卷了,但一夜过后,它又重新舒展起来。孩子们看着茉莉一天天长大。一个月后,茉莉开花了,淡淡的香味散发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互相转告:小茉莉开花了。到最后,整个儿科病房都知道了这件事。

等到美术课时,欧莹把花盆拿进教室:“孩子们,茉莉花经过风吹日晒,依然顽强地活下来,是不是很了不起?”“是――”孩子们齐声回答着。“那它这么努力地活着是为什么呀?”“为了让它的爸爸妈妈高兴。”“为了喝水。”“为了陪我们玩。”还有孩子说:“为了开花。”或许这个答案最让人满意,其他孩子都跟着说:“为了开花。”孩子无意的话语,像是一句禅语,道破了生命的意义:茉莉为了开花,而孩子们如此顽强,也是为了活下来“开花”。

经过小茉莉的事之后,许多孩子仿佛突然长大了,以前经常哭闹的,也不哭了。因为孩子身体的原因,白血病幼儿园学生的流动性很大,有时坐满了人,有时只有两三个孩子,可不管有几个人,白血病幼儿园都坚持了下来。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 中医教育;纯中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07-02

随着老一代中医药专家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中医师正在逐渐远离传统轨迹的新时空中成长为“新中医”,人们普遍认可的那种“纯正的中医”正从现实中消失,并有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历史回忆的趋势。

中医“不纯”的直接后果是没有或少有临床疗效,疗效差的后果是患者不来找你,这就使临床阵地萎缩。残酷的现实就是中医医院不景气,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水平不高,西医水平又不如西医院校毕业生,造成就业困难,有的甚至被迫改行……最后导致有人吆喝着要取消中医。时代在呼唤我们要培养“纯中医”。

所谓“纯中医”[1],绝不是与世隔绝,知识面狭窄的代名词。而是坚持以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以熟练正确的中医技能诊治疾病,并取得预期的疗效。“纯中医”绝不夜郎自大排斥西医,相反,由于其中医水平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还能在遇到问题时虚心向西医请教,汲纳新知,取长补短。当然,这种取长补短绝非庸俗的中药加西药。

基于此,我校正在筹划招办“纯中医”的试点班。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在古代,中医无论是师承或家传,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凡习中医者,多是从小就耳濡目染,从实践中学习,终身临床,以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医,使中医学历经几千年而不衰。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学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医学生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其专业素质中的重要方面,而实践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现今,我们在反复强调本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纯中医”试点班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1 培养目标[3]

培养掌握中医辨证思维,能熟练运用中医方法辨证施治的中医人才。培养能总结和传承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娴熟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准确识药用药,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等各种临床技能,处理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传统中医人才。

2 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构想

2.1 优选实践教学基地

纯中医试点班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由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实行“医教研一体”的管理体制,拥有丰富的优质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为全国示范性中医院和广东省“十大中医名院”,队伍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医疗、科研、服务水平名列全国中医院前列,年门诊量名列全省前茅,专业所依托的高水平的临床学科(含学科、专科)为创新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2 建立系统立体式的全程导师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强化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为目的,突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临床教学指导思想。为了结合院校培养和师承培养两个模式的优点,试点班学生采用全程导师制,即试点班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导师组(该导师组必须有优良纯中医素质,以经典课程导师为主导,组员包括内、外、妇、儿、骨科的副导,实行“多对一”指导),导师组自学生入学开始即对该生进行全程、全面、全心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指导。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课间见习与跟师出诊相结合;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力条件。

2.2.1 在课堂教学阶段,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低年级实行预见习,利用暑期寒假要求学生跟导师组出诊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高年级实现课间见习与跟师出诊相结合,临床课教学中都安排课间见习,到相应的门诊和病房实践,通过见习,了解各专业各学科临床疾病处理过程,熟悉常见病种的临床诊治方法、思路,为课堂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素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拟编写出版适合于试点班的临床常用中药方剂歌诀,开展中药方剂四大经典等知识背诵竞赛活动,增加“诊疗思维训练”和“医患沟通”等临床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2.2.2 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开展了集“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通过各种途径拜名老中医为师跟诊学习,号召全体同学以基层医院见习、社会调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与相关当地政府共建基地;组织了医疗队进行义诊义教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3 实习前进行强化培训,实习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保障。毕业实习前进行综合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思路、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无菌操作等。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实习管理,实施全程导师制、临床教学督导制、临床教学观摩、临床考核改革等质量保障举措,强化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水平。建立临床操作规范资源库、临床小讲课、教学查房等资源库并挂网运行。

2.3 增加实践时数

临床实习(含实践训练)不得少于2 500学时[《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4]的要求是临床实习(含实践训练)不得少于1 500学时]。见表1、2、3。

表 1 毕业实习科目及时间要求

表 2 毕业实习内科24周轮科安排

其中三个是“经典回归临床”的科室:内四(温病)、内六(伤寒)和内八(金匮),内一是心血管内科,内二是消化内科,内五是呼吸内科。

2.4 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一方面思想上重视,继续加大专业教学投入,完善医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条件和设备,同时不断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学校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重点建设“部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开展试点班学生专业临床技能训练提供优质的实验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断规范该试点的两个临床教学基地管理,精益求精,充分发挥中医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具有高临床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中医临床教学基地。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中医人才的培养应该实行精品教育战略。希望政府加大对中医教育的投入,培养千千万万的“纯中医”[5]。

[参考文献]

[1]万兰清.纯中医谈“纯中医”[J].江西中医药,2007,12(38):74-75.

[2]杨燕玲.强化中医实践教学 凸现职教特点[J].科教文汇,2008,(25):93.

[3]单丽娟,耿直,刘波.关于加强中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6):772-773.

[4]李振吉.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