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出纳员务虚会发言材料 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精选

2024-05-08 15:0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财务出纳员务虚会发言材料 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财务出纳员务虚会发言材料

第1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势头迅猛,电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供电公司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财务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工程物资管理混乱、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等等。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节约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了摆在供电公司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严格的工程财务管理流程,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予以落实,方能有所改进。

二、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县级供电公司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来说,一般是公司编制年度工程项目计划建议,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规定程序于每年年末上报相应管理部门,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审批。被纳入财务预算的工程项目由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工程计划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筹措和拨付资金,并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财务监督;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生产工艺、施工进度进行全过程管理;待工程完工后,根据项目立项书、预算书、施工合同、验收报告、决算书等资料,财务部门办理结算及资产入账手续。

上述管理流程表面上不存在什么缺陷,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财务部门职能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物资管理、承包商的选择、管理部门的协调等关键环节与领域存在一些缺陷。

1.供电公司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诸多问题

就目前的工程管理流程而言,大部分工程资料在工程竣工前与财务管理部门关系不大,一般都在工程竣工后才集中到财务部门,其对整个工程进展情况不能进行动态的掌握,由于资料信息在部门之间传递的滞后,财务工作只限于核算与结算阶段,财务部门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账、算账部门而已,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

由于不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财务部门在编制决算时,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并不全面或者说不够准确,不能真实的反映预算执行偏差的原因,影响今后工程的资金计划预算。这对于财务参与整个企业预算工作十分不利。

就资产的交付而言,电力工程完工后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一般都是由工程管理部门与外部承包商进行交割,这不利于今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容易造成工程资金监管的漏洞。在工程决算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职能也常常得不到有效发挥,往往是工程管理部门主导整个决算,甚至有些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门单凭外部承包商提出的工程概算决算书仓促予以认定。

2.资产管理混乱,账实管理职能不分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身兼工程材料保管职能,造成实物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等情况。一是许多企业对于各种工程物资的储存、分类、领取等管理混乱,不具备专门的储存条件,乱堆乱放,各种用途物资混杂不清,比如冰灾修复工程等专项资金物资与其它材料区分不清,甚至导致难以盘点清楚的情况,容易发生工程材料的被盗、被非法侵占等意外损失;二是没有专门的物资保管人员,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这极易造成舞弊的可能;三是领料渠道混乱,例如在会计上应做资本化处理的线路技术改造等项目出现导线等主材从备品备件中领用的情况,而实际上备品备件已从材料费、修理费等科目结转到了企业生产成本,造成项目结算书中材料与实际项目领料出入较大,财务决算不能反映真实工程成本;四是缺乏现代物资管理技术,比如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利于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也不利于强化内部控制。

3.合同管理混乱

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它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确定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结算的主要依据。目前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事前并不签订合同,往往在项目实际完工后才予以补签;小合同大结算或概算总承包等现象时有发生;合同签订包工包料条款,却往往出现承包方向发包方领料情况,或者合同对双方供应设备材料范围和具体结算方式未予明确;有的合同没有约定付款的具体方式以及付款条件,造成不能合理、科学地控制付款进度,对于付款的审核也难以依据合同行事,以致资金管理的失控;有的企业由于对合同审核把关不严,往往造成合同条款前后矛盾,势必给工程管理增添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合同管理的混乱,往往造成工程后期管理的困难,比如双方互相扯皮,甚至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下降等情况,也给财务结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承包商的选择问题

随着国家对电力投资力度的加大,工程外包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外包施工队伍往往良莠不齐,若对工程外包不加强管理的话,则势必出现众多工程质量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在发包电力工程时,往往并不遵循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是运用不恰当招标方式使关联单位中标,或者将整体工程合同分解使单个合同金额低于招标限额进而以便关联单位参与工程施工。

目前,我国各地通常的招标限额大致为合同估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货物和服务、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特别一提的是,这些限额针对的都是单项合同,对于整体工程应避免肢解,但实际中许多企业却往往背道而驰,在选择承包商时尽其所能规避招标限额,对关联企业予以特别照顾。

5.工程项目变更随意

工程合同变更本属寻常,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合同不可能一成不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履行必要的手续。发生变更时,合同双方以及监理方(需要监理的合同)应及时协调,签订合同变更签证,涉及到设计变更的部分还需要同设计方协调。然而,工程项目在实际中存在任意变更的情况,经常不按标准规范办事,比如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更换、变电站充电机和蓄电池等直流系统改造等技改项目的实际施工不按初步概算和计划执行,随意增加或变更;或者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投资金额,以致决算金额大大超过概算;有些虽然表面上办理了设计变更手续,但实际上是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企业对于这些变更常常把关不严,以致工程成本失控。

6.财务核算未严格遵循会计标准

在财务核算中,企业应该严格依据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等进行会计处理,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按规定严格办理。比如,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管理部门仍未结算的,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然而实际中许多企业并不这样做,致使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又比如,对于借款费用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致使当期资产虚低,利润虚减;还比如,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停止资本化,致使期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

三、若干建议

1.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恰当划分部门职权

目前,财务部门在电力工程管理方面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应该对各部门的职权进行恰当划分,并且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提高财务部门对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参与力度。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在部门之间分权是必要的,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很重要,如无良好的沟通机制,则在工程管理这一比较复杂的领域将必然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比如某些项目管理制度针对特定部门制订下发,而其他部门却不加关心、不去了解,从而造成了项目管理上的混乱,又如在领料问题上,如果缺乏沟通,则必然出现领料混乱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从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还是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来看,建立健全一个权责划分清晰、部门沟通无碍的信息渠道是很有意义的。

2.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供电企业在工程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内“五制”管理,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以项目法人为主导,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以控制工程成本;对于外部队伍的选择要按照承包商管理制度进行,并且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不能变相规避招标程序;要建立健全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合同要按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部门会签审查制度,应通过精细化的合同会签审查制度,加强对工程风险的专业化控制,从合同谈判、订立、履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

工程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常常是供电企业在工程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于包工不包料的工程合同,物资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成本的控制。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尽量减少领料混乱、材料被盗丢失、非法侵占等现象;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2008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其技术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具备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掌握施工流程、工程预算等知识。为此,财务人员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转变观念,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意识,方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按合同有关条款办理付款,并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以确保国家和企业工程资金运行的安全、合理和有效;要加强工程财务决算真实性,以降低建设项目实际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工程竣工决算一般需要外部审计机构的验证,但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对于工程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更加熟悉企业内部情况,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动态跟进,随时掌握各种信息,对于工程项目可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而外部审计往往仅局限于事后的验证;另外,内部审计还能为外部审计提供内部资源支持,有助于竣工决算审计的顺利进行。当前,在内部审计方面,供电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宽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作业,强化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管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凌智勤.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06(11):65-68

[3] 庄学兵. 工程财务管理风险防范[J].管理视界,2008(6):34-35

第2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 利润操纵;中小企业;会计手段

一、引言

企业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不只是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反映,也是企业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反映;其利润数据的真实程度不仅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近年来,企业会计报表造假问题一直是国内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除因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或失误造成企业盈亏核算不实外,还存在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并且在某些领域表现的比较突出。

所谓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的管理阶层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会计政策,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与虚减的行为。目前,人们大多都在关注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几乎没有人去关注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事实上,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也可谓“十八般武艺,各显其能”。本文首先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进行分析,加以归类,然后就其中的五种主要手段进行案例分析。

二、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会计手段分析

(一)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

1.利用应收账款调节利润

一般而言,应收账款,特别是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然而,企业对本应在当期转为坏账的应收账款进行挂账,就能带来“利润”。另外,在我国,不少中小企业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虚列应收账款,往往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等方法调整利润总额。这些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就表现为应收账款占用的增加。

2.利用应付账款调节利润

尽量推迟企业应付账款的支付,有利于企业对流动资产的管理,使企业有更多的可控资金进行经营,从而增加因加速资金周转而带来的利润。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实际操作中,常有企业故意开出缺乏有效文件的各种票据,致使“应付票据”金额流入“应付账款”,并对该“应付账款”采取强行拖欠,从而享受对流动资产的“管理”而带来的不道德利润。

3.利用预收账款调节利润

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作为一项负债,企业必须以产品、劳务等形式偿还。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当企业产品销售实现时,预收账款必须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但是,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延迟上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故意将预收账款挂账,致使当期利润减少。

4.利用预付账款调节利润

企业在预付货款时,应借记“预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收到所购物品或接受提供的劳务时,应根据发票、账单等列明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预付账款”。对于那些对方不出具发票的业务,只要业务已经完成,也应填制相应的凭证,进行有关的业务处理。有些中小企业对于业务已经完成的预付账款故意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致使会计利润虚增。

5.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许多中小企业这两个科目的期末余额往往和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这说明这些公司可能正在利用“其他应收款”账户隐藏潜亏,费用挂账,抬高利润,或利用“其他应付款”账户隐瞒收入,调节企业的账面利润,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因此,会计界戏称其他应收款为公司的“垃圾桶”,其他应付款为公司的“聚宝盆”。

(二)通过收入确认进行利润操纵

正确确认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对收入的确认,关键在于确认相应的手续是否完备以及入账时间是否合理。然而,有些企业却利用收入确认进行利润操纵,常见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即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创造收入事项。

1.提前确认收入

按照会计惯例,收入应在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可以确认和记录,但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在年度结束时能给利益关系人一份满意的答卷,往往提前开具销售发票,在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时仍确认为收入或在仍需提供进一步服务时确认收入。比如,有些企业在收到款项时就马上确认为收入,而不管未来是否仍需提供服务。再比如,有些企业在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客户有可能退货或买方有可能拒付货款的情况下就确认收入。这些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提前确认了收入,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2.递延确认收入

相对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收入正好相反。它是将本期确认的收入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企业一般会在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下降时才会使用这种利润操纵手段。递延收入可以平滑企业的收益,使企业收益呈现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但这会误导投资者高估本期收益。具体手段与提前确认收入的手段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3.创造收入事项

为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制造”经济业务,人为地增加收入事项,被业内人士称为“无中生有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达到既虚增收入和利润,又规避增值税交纳负担的目的。

(2)虚开产品销售发票,不惜承担缴纳增值税的代价,虚增收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

(3)突然放宽信用标准,延长信用期限,把风险较大的客户也作为赊销的对象,把以后年份的销售提前到当年,从而创造出没有现金的“利润”。

(三)通过会计变更进行利润操纵

1.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调节利润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某一期间的存货成本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分配。目前,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期末资产计价及损益确认的合理性,进而影响到期间税收负担及相关财务比率,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中小企业调节利润的常见手段之一。

2.利用应收账款坏账比例变更调节利润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有关坏账准备,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而在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故改变应收账款坏账比例就成为调节利润的“法宝”。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仅虚增了当期利润,也夸大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

3.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调节利润

按照我国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使用的折旧方法一般为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将折旧方法从加速法改为直线法,会导致当期和以后各期固定资产折旧率的下降以及利润的相应提升。因为税法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另有规定,企业降低折旧率只会增加会计利润却不会增加应税利润,对现金流量也不会有影响,从而企业乐于通过变更折旧方法操纵利润。

4.利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变更调节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由行业标准或税法以上下限的方式框定一个弹性区间,如我国财务制度规定通用机械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1~14年,通用动力设备11~18年,生产用房屋30~40年。在固定资产净值及折旧方法一定的前提下,由于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因素较多,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很难准确估计,相对其他类型的会计估计变更而言,企业更容易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变更找到理由,从而也能更堂而皇之地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

三、案例分析

前文,笔者总结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常见会计手段,现以某中学的校办印刷厂为例,结合实际的会计数据,对其中五种主要的手段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

某中学的校办印刷厂创建于1988年,当时仅有3名职工,固定资产是学校传达室旁边的一间小平房和一台价值4 400元的四开印刷机,注册资金仅为1万元,经营范围是铅字表格印刷。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企业拥有职工16人,其中学校事业编制的4人,校办工业公司的合同制工人4人,城市下岗职工5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3人(人员详细构成情况如表1)。现有固定资产28万元,实收资本35万元,年产值59万元。经营范围发展为塑料印刷、烫金压盒、对开四色胶印等。

(二)对该企业利润操纵的会计分析

由于该印刷厂是学校所有,学校领导和工厂的经营者出于赢得荣誉和获取贷款等动机,为了在会计账面上出现较多的利润,常常采用以下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

1.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该印刷厂2006年至2009年期末应收账款账龄表如表2。

作为小型印刷企业,其应收账款大部分可以在1年之内收回,超过2年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小。根据财务制度规定对于超过3年的应收账款,应作坏账处理;对于虽然不到3年,但是经确认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亦应作坏账处理,这主要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经粗略测算,该企业 从2006年到2009年,坏账损失分别为50 026元、55 600元、57 820元、59 890元(包括上年度的累计数),则应在当年记入管理费用的坏账损失分别为:15 206元

[2006年棉纺五厂正式宣布破产,其欠款15 206元无法收回;另34 820(50 026-15 206)元应在上几个年度作坏账处理]、5 574元(55 600-50 026)、2 220元(57 820-55 600)、2 070元(59 890-57 820)。表3为调整后的应收账款净额。

坏账损失入账,其对应的会计科目为管理费用,由于管理费用的增加,使得当期利润减少,其数额如表4。

2.虚增销售收入

2006年年末虚开销售收入发票43 229元,并于2007年年初用红字冲回,2006年收入虚增43 229元,而使2007年利润减少43 229元;2009年又将未实现的销售收入25 273元(刚接到订单,但是还没有下工作单)提前入账,使得当期利润虚增25 273元,2010年则利润相应减少25 273元。现将虚增的销售收入剔除,其利润总额如表5所示。

3.少摊费用

前面已经提到,该印刷厂有4名管理人员是学校事业编制人员,人事档案在学校,工资由财政直接发放。根据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其工资应当记入管理费用。按工人工资平均每月600元计算,每年应减少28 800元的利润,则在考虑到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后,企业的利润总额如表6所示。

4.少摊原材料消耗

该印刷厂由于规模较小,没有专职的保管人员,材料的出入库手续不全,这为少摊材料虚增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该企业的存货①在逐年增加,表7为反映在会计账上的原材料购、耗、存情况一览表。

实际情况是:原材料早已经消耗,只是没有在会计账上登记而已。2006年到2009年的原材料消耗分别为:92 203.71元、161 000.00元、211 785.00元、282 118.55元。经盘点,2006年到2009年各年的原材料期初库存分别为:30 725.00元、82 007.31元、28 060.00元、42 067.00元;2009年的期末结存为38 050.00元。印刷厂真实的原材料购、耗、存情况如表8。原材料消耗调整后的利润总额如表9所示。

5.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

该企事业单位有一笔其他应收款11 125.70元,在2006年就已经挂账5年,当事人于2006年死亡,根本无法收回,按财务制度规定应在2006年注销,使当期利润总额减少11 125.70元。调整后的利润总额如表10所示。

四、小结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现象比较普遍,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也很多,这些手段可归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中又有多个具体的操作方法,然而,其结果不外乎四种情况:即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利润均衡化和利润冲销。

本文给出的案例表明,虽然我国常规业务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准则比较完善和成熟,但是,明显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仍然是中小企业虚构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所以,虚假会计信息主要不是会计制度制定的问题,而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问题。由于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监管制度不够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法规和外部监督力量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道路上,除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外,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力量的监督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吕劲松,孔凡清.假账大会诊[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56.

[3] 李琴,李文耀.论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2):59.

[4] 范春芳.对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J].经济论坛,2005(7):56.

第3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农业类公司;审计风险;财务舞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1农业类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

一般而言,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类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有着较大的影响,通常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江、河、湖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而土地肥沃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林果粮食种植业,因此自然环境也限制了农业类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此外,这类生物资产的生产周期较长,受到了地域与气候环境的影响,产能有一定时间规律。对于审计而言,农业类公司的审计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存货的分布范围广、难以确定生物资产的存在性与完整性,盘点过程复杂,尤其水生生物资产难以盘点。由于农业类公司生产极大的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现如干旱、洪水等极恶劣的天气会严重影响公司的产能,产能的不稳定造就业绩的不稳定。农业类公司的客户群大多是个体商贩,并无长期交易合同,交易对象较为分散且不稳定,交易方式通常为现金交易,农业类公司收到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保护,税率较低,即使虚增收入也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税负影响,故受到低税率影响农业类公司的业绩造假空间较大。因此对于审计而言,农业类公司的固有风险较高,已经发现的财务造假案例比较多。

针对如上的特点,会计事务所需要谨慎承接农业类企业,尤其是登陆资本市场的农业企业或者融资上市企业的农业类业务,因为企业有充足的舞弊动机,又有较大的造假空间,所以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较大,需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监督,承接该类业务需要委派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合伙人主要负责审计,结合该类公司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特别审计方式。

2农业类企业财务造假的通常手段

2.1振隆特产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籽仁系列以及干果、坚果类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包括南瓜籽仁等。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是农产品,销售的季节性较为明显,因此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振隆特产为了虚增利润,在财产清查的过程中对毁损的原材料没有按规定转销,而是继续将损毁的价值隐藏在成本中。振隆特产对于出口产品伪造销售合同,而信达证券作为中介机构并未对境外的销售执行独立的函证程序,没有核查销售合同的真实性,继而振隆特产的财务造假得以瞒天过海。

2.2新大地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茶油,在同行业中精炼茶油产能不及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且无强大的销售网络。新大地为了抢登创业板造假招股书,虚增毛利与销售利润,生产销售均显短板,毛利率却反超同行;夸大豆粕a有机肥的比例,虚增茶油产量;并且存在虚假交易,其核心客户与最大的茶油客户为新大地蓄意隐瞒的关联方;新大地的验资注会同时担任其第三大股东,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财务造假情节严重,堪称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股。

2.3绿大地

该公司主营业务是盆栽植物及观赏苗木的生产及销售,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该公司为了实现在深交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注册登记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通过操控关联方银行账户的资金流转,虚造现金流;通过伪造合同、发票和公章,虚增收入;通过虚增苗木的采购价格和虚增土地购买价格实现虚增资产。

3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3.1微观层面

(1)首先必须要了解生物资产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了解对现金交易、关联交易等关键活动采取的内部控制手段,检查相关内部控制是否能达到相应的控制目标并且该内部控制可以得到有效执行,必要时应进行控制有效性测试。审计人员要通过现场走访确定供应商与客户的真实性与存在性,关注大额现金交易的往来情况,核查是否存在隐匿关联方交易;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于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等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否真实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尤其特别还应关注是否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对于重大的现金流交易是否进行了讨论与批示,是否对超出正常交易的重大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

(2)其次原材料的集中购买以及销售的季节性都显示出农业类存货的特殊性,审计时应充分关注存货的存在性,根据被审计企业提供的盘点计划,依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监盘计划,并适当扩大抽盘范围。

对于销售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可以在销售季节核查存货的真实性和存在性以及销售活动的真实性,检查是否存在有隐匿关联方交易的行为。对于一些难以准确盘点或价值无法确定的生物资产,可以咨询相关专家,合理利用专家的工作。

(3)对于林果等具有保质期的存货应该关注可能发生的减值迹象并应进行减值测试,分析其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准确的反映了存货的真实价值,判断各项关键假设是否合理。

(4)核查农业类公司收入、成本和费用循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检查相关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存在,分析是否存在虚增收入或虚增利润的现象。由于农业类企业的客户群大多为个体商贩,没有稳定的及核心的客户群,销售较为零散且支付方式基本为现金支付且大多没有原始凭证,这种支付方式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能。审计时需要关注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非财务数据:单位能耗、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等。将这些基本数据与以前年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发现生产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异常。

(5)了解该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及客户的基本情况,关注是否存在有未披露关联方发生的重大或异常的交易事项,判断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判断是否存有以显失公允的交易条款与关联方进行交易但未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完整披露。对有大额往来的、经常性的交易对象应进行函证。

3.2宏观层面

(1)注册会计师还应关注该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所处的地位以及发生的变化,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也会发现该公司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比如新大地集团,新大地的主打品牌――“曼陀神露”对大众来说其品牌的认知才刚刚起步,根本无法与行业龙头20年的品牌沉淀相抗衡;其次,新大地除了在广东梅州以外没有设立任何的分支机构且在精炼茶油领域不及龙头企业十分之一,这样如何能以3年高增长的业绩超越龙头?新大地的案例也证实了审计时关注行业定位的重要性。

(2)国家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类企业税收的监管,健全对生物资产的价值计量和数量盘存方面的法律规范,以减少企业在税收方面进行舞弊的可能性。企业的管理层也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关键内部控制点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与此同时管理层还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4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字:财务报表;造假;审查方法

尽管财务报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值得人们信赖的财务报表也出现的许多的问题,真账假做到假账真做,掩盖经济利润的真实性,而这些不实的报表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无非是潜在的危害。

一、企业财务报表造假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以虚增利润为目的的造假

以虚增利润为目的造假主要是公有制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企业领导人希望快速晋升或者尽可能多的拿到奖金,无疑选择虚增利润是证明自己业绩的能力最佳方案。虚增利润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第一,虚构销售收入,虚列应收账款。虚构销售业务是性质最为严重也最难以审查的舞弊方法之一。企业为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经常会虚拟销售客户,开出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与此同时,还会虚转成本造成虚增利润。如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了虚构销售业务往往从原始的销售合同开始就全套造假。第二,虚减销售成本,多转入利润。有些企业不按合理的销售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导致企业库存商品账面金额与实际库存金额不一致。第三,将计入损益的借款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虚增利润。第四,弄虚作假未达账项,调动利润。一些企业将费用支出压在银行未达账项中,不进行账务处理。

(二)以隐瞒利润为目的的造假

选择隐瞒利润造假的主要是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本着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宗旨,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无疑是这类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避税的直接办法就是将财务报表的利润尽可能的隐瞒,为达到此目的,一般隐瞒利润的方法有:第一,隐瞒收入,如销售收入不入账,作预收账款处理,将应做收入的款项在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以达到少计当期收入、减少当期利润的目的。第二,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挤占成本费用,如虚构成本,虚列负债,将应计入“递延资产”、“待摊费用”、“福利费用”的支出项目挤入当期费用,或者以企业的客户无需销售发票为前提。当客户单位需要开具销售发票时销售企业就可能通过虚构成本来隐瞒利润。第三,购置固定资产,计入生产成本。借此方法,企业不仅可以挤占生产成本,隐瞒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财务报表的具体审查方法

有些企业基于各种利益因素考虑,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以实现利润。这种行为掩盖了企业本身真实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了政府宏观决策,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隐患。下面具体提出企业调整利润的比较实用审计对策:

(一)针对报表虚增利润的审查方法

针对虚构销售收入、虚列应收账款的造假形式,笔者认为应该首先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年度生产能力来对照企业的销售量,通过三者的对比以检查生产能力与销售总量之间是否存在异常。也可以抽查企业季末或年末的销售合同、出库凭证等原始资料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并针对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可疑客户发询证函证加以确认等。

针对虚减销售成本、多转入利润的造假形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来加以解决。第一,检查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第二,通过计价测试的方法来确保企业期末存货单价没有异常;第三,对比企业实际存货与账面存货的数量及金额(可以抽样盘点),看是否存在异常或差异性;第四,通过查询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经营、投资以及筹资方面的现金流量情况,从而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将计入损益的借款资本化、虚增在建工程支出和弄虚作假未达账项,以达到虚增利润,我们可以利用财务制度约束这些不正当手段,如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均可计入在建工程;原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的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利息资本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将无力消化的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虚列在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中。对这种造假形式的审查方法就是按照准则规定的条件,重新计算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费用,看是否按准则规定计算利息费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是否随意改变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

(二)针对报表隐瞒利润的审查方法

对于隐瞒收入,将应做收入的款项在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以达到少计当期收入、减少当期利润的目的。需要认真对企业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挂账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检查,对其余额大且长期不变的款项进行重点审查,与此同时,应通过抽查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出库凭证、收款收据等相关业务记录,对存货进行实地监盘,并进一步向客户函证,以查明是否存在通过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来隐藏收入,揭露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关于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挤占成本费用的不正当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审查方法是对企业的原材料账和仓库的验收入库进行对比,一些企业部分原材料的购进只有仓库的验收入库单,没有购进原材料的发票,只进行暂估入账,虚列应付账款,而虚列的材料通过领料单逐步进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隐瞒利润的目的。所以审计时重点检查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业务合同、查清支出的性质,依据是否充分、合理。

利用购置固定资产,计入生产成本这种造假手段,一般企业采取假账真算的办法,在假原始凭证的基础上,依照规范的核算程序和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会计处理,假中有真,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对此类造假行为的查核对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这样才能有效的揭露此类造假行为。因此,对检查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三、案例分析

虽然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出《企业会计制度》了,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财务报表造假的现象,而且作假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许多环节都能做得“天衣无缝”。例如2010年的“胜景山河事件”就是利用虚增收入,造假上市,具体情况如下:

(一)胜景山河虚增产能案

胜景山河即湖南胜景山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家专业化、高科技生物酿造黄酒的大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它的创始人姚胜,2003年9月发起成立公司,在2010年11月26日,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黄酒企业获得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批文。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从人均产能方看,古越龙山人均产能99.9吨/年,金枫酒业人均产能238.6吨/年,而胜景山河的仅有35名生产人员竟能产出1.6万吨/年,即人均产能457.1吨/年,由此可以看出实力和业绩的巨大反差,胜景山河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在高手林立的黄酒市场异军突起,是公司拥有极强的销售渠道,还是掌握了独有的经营模式呢?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财经类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对胜景山河进行了调查。发现胜景山河在其财务上的造假主要是通过虚构数据,以及将其他企业产能算为己用。在利益的驱使下,虚增产能,夸大人均产能,编造销售成果,这些都是胜景山河在招股书中妄图欺骗投资者的手段。

(二)启示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发现,企业造出来的“奇迹”难免会引发质疑和关注,同时说明了我国的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制度,提高相关业务员技术水平,严惩造假者。以使企业更加规范经营,提高制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经济指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源泉。审计人员审查报表时要适用恰当的审查方法,以便快速发现企业财务报表的问题,找出疑点,明确审点。审查人员要熟知企业财务报表造假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提高相关业务技能,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运霞.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法及审计[N].财会信报,2005.

[2]张丽.企业隐瞒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对其审计方法[J].河南科技,2006(08).

[3]龙昊.胜景山河IPO涉嫌造假暴露重重怪相[N].中国经济时报,2012.

[4]王克飞.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J].现代商业,2010(36).

第5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一谓观其形――体臃而虚肿。凡机关,大多机构庞杂,人浮于事――上级机关设置哪些部门,下级机关必定跟着设置,人员一年比一年多,即便街道、镇政府这样的小机关,也俨然成了大地方的大机关;更有“打肿脸充胖子”之状――原定的编制名额还嫌不够用,便向各方借用,以致实际机关人员大大超编。因为人员庞杂,办公室占了一层又一层,办公楼造了一幢又一幢,反正全由财政出钱,此为一阔。

二谓望其舌――舌腻而苔厚。走进机关看看,谁都会告诉你:忙啊,累啊。为何而忙?又为何而累?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事,怎么让人知道你做了多少事,就看文字材料。于是对上的,对下的,通知呀,简报呀,报表呀,总结呀……没完没了地写。其中多半文字材料,对实际工作并无多大意义,纯粹为了让人看,让人夸,甚至纯粹为了多一份总结材料而“设计”出某项工作来。不料,如此这般,却忙坏了部门头头和部门,累死了复印机,耗尽了复印纸。然后又有许多人忙着看“通知”、“简报”,看“报表”、“总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看似忙碌有序,实多为无效空忙,此也为一阔。

三谓号其脉――脉细而无力。有纵向的上级机关领导、部门负责人、一般工作人员喊着“下基层”而来,下级机关的头头脑脑则嚷嚷“汇报工作”而来,而一些来自横向的同级机关和协作单位的“关系户”以“学习”、“取经”、“合作”名义而来,那是怠慢不得的,都应盛情款待。于是“公款吃喝”成“家常便饭”。再说,今日你来,明日我往,谓礼尚往来。“公款吃喝”不算,还有“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即便明知自身财力不济,也要硬着头皮上,哪怕是厚着脸皮写“白条”赊账,甚至不惜上银行贷款。一年下来,耗资巨大。看似出手大方,实为慷公款之慨,此又为一阔。

四谓听其言――吞吞吐吐,或苦不堪言,或满口冤屈。许多机关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如虚火攻身。原来,因为机构臃肿,负担本已沉重,加上各种浪费惊人,是为阳虚;又因财力困难,负债累累,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又为阴虚。

阔,阔,阔!虚,虚,虚!方知这机关“摆阔病”,乃阴阳皆虚――极虚也。可见,这里的“阔”以浪费为前提,而“虚”则因“阔”而果。

第6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10月18日,杭州解百(600814.SH)历时一年多策划的资产重组被证监会叫停,原因是参与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

杭州解百的有关方面被稽查立案,只是近期证监会对众多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进行立案调查的冰山一角。

据记者了解, 8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以来,证监会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明显加大。

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只在2013年9月份,单月启动案件调查39件,为今年前8个月月平均立案量的1.5倍。

一位已从上市公司卸任的财务总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感觉近期肖钢主席打击违法违规的力度加大,而且办事作风雷厉风行。”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参与案件调查的人手比以往多,稽查执法力量有所加大,案件由立案到处罚的时间也缩短了。证监会主席肖钢此前在8月19日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决定新增600名稽查执法人员,实现全系统稽查执法队伍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记者注意到,近期证监会通报的调查案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信息披露违规,二是IPO核查带出的问题企业,三是恶劣的欺诈发行案件。

严打信披违规

10月11日的证监会新闻会上,新闻发言人一口气通报了多家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名单。

其中珠海中富(000659.SZ)在收购子公司资产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且资产评估机构北京恒信德律未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恒顺电气(300208.SZ)未按规定披露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的关联关系;欣龙控股(000955.SZ)未及时披露签署的房地产开发协议;四海股份(000611.SZ)涉嫌上市公司诉讼事项未披露;迪威视讯(300167.SZ)则虚增与部分客户间发生的营业收入;友利控股(000584.SZ)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分析人士认为,证监会如此密集地披露信息违规的行为较为罕见,而上述立案调查的公司违规行为,则涉及信息披露违规中的虚假披露、滞后披露、遗漏披露等。

肖钢日前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资本市场是基于信息定价的交易市场。“让中小投资者充分享有知情权,公平获得应当公开的全部信息,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本前提。”

“市场主体合规的信息披露对于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惨痛的教训即是光大乌龙指事件。在乌龙指发生后,光大证券在外界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即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对冲操作,最终构成内幕交易,害人害己。”北京一私募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8月30日,证监会对光大证券开出了被外界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罚单——光大证券被罚没资金超5亿元,四位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即着手反向交易,构成内幕交易。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自8月19日《意见》下发后,证监会给市场的信号是案件从调查到处罚是从重、从快、从严,一是查处力度加大;二是对调查的时间做了具体的量化规定,执法链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将严肃查处。

IPO核查逼退三成排队企业

IPO(首发募股上市)暂停已经超过一年,拟IPO排队企业日渐增多。随后,证监会从去年底启动对拟IPO企业的专项财务核查。截至今年10月11日,证监会通报,IPO财务核查历经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自查、发行审核部门对自查报告进行审阅、证监会组织会计师进行抽查等三个阶段,目前现场检查工作已完成,相关意见陆续反馈给发行人和中介机构。

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随着IPO核查风暴进行,一些报告期业绩不好甚至信息不规范的企业可能会主动提出撤回申报材料,以免被查出问题。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检查过程中,共622家企业提交自查报告。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占此前在审IPO企业家数的30.49%。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专项IPO核查中,拟IPO企业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丰节能”)和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财务造假已移交稽查部门。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天丰节能在报送IPO申请文件及财务自查报告中涉嫌虚假记载,相关中介机构光大证券、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涉嫌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天丰节能和相关中介机构均被立案调查,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移交行政处罚委员会审理。

前述财务总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证监会启动的IPO财务核查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具有震慑作用,让那些抱着闯关心理上市的企业不敢以身试法。“不管如何,证监会通过IPO核查,将一批财务有问题的公司挡在了资本市场门外。”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顶格处罚财务造假企业

继证监会对万福生科案、天能科技案涉案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10月15日证监会对新大地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有数名当事人被顶格处罚,对市场参与者形成了强有力的执法威慑。”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上述三个案件均属于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类案件,属于证监会近期重点打击的案件。

其中万福生科已经通过发审委审核并上市发行;新大地通过发审委审核,但在上市发行前夕受到媒体质疑,随后向证监会提出终止IPO申请;天能科技尚未经过发审委审核,但在招股书预披露后,受到媒体质疑,随后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说,万福生科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在发行上市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数额巨大,其部分违法行为涉嫌构成欺诈发行股票罪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暂停保荐业务3个月,并处以罚款和没收业务收入,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及项目保荐代表被撤销证券从业资格。

此外,记者获悉,另外两家企业天能科技和新大地虽然未完成上市的最后一脚,但仍受到严厉处罚。其中中介机构不乏有人受到终身市场禁入的顶格处罚。

第7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VBSE平台;教学现状;改进

1VBSE平台的介绍及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影响

1.1VBSE教学平台及相关实训介绍

VBSE全称既是虚拟商业社会模拟,真实的环境搭建与虚拟的实习业务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实训仿真系统及实训平台,为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与营销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甚至是包括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其他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相对仿真的环境中,在学习中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工作岗位的具体事务、体验社会组织结构的异同,接触实际的经济业务。在虚拟商业社会平台中,一共有108个不同的专业岗位,从公司总经理到行政助理,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专员到商贸业的市场专员,从银行的柜员到政府部门公务员,从物流企业的员工到服务公司的员工,这里不仅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的岗位及经济业务也和现代商业社会非常贴合。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顶岗实习的各专业本科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并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建设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对学习的实验类教学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及实验室设施成为搭建VBSE平台的第一步。

1.2VBSE对传统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经管类实验实训课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教师所安排好的实验实训课进程,学生在实验室中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少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会计专业实训类课程为例,由于会计类专业课难度较大,在实验实训课教学时,教师仍然会利用部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课程内容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完成讲解后再开展有关实训项目。每一次的实训步骤和实训内容是严格制定好的,优点是能够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学生按规定好的步骤完成,课堂实训的内容针对性也较强。而在其他的会计类实验实训课程中,例如会计电算化、ERP实训以教会学生使用会计软件并完成相应的经济业务的处理为主要教学目标,仍然仍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灌输型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甚微。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开展实训对于学生而言操作VBSE的软件相对而言很简单,软件界面设备清晰、易操作,相当于很多企业的OA办公系统。在进行实训之前,最要重要的工作是理解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制造业、商贸业、工贸业等核心企业以及服务公司、物流公司等企业的经营规则,在实训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业务流程。因此在VBSE虚拟仿真实训的课题,是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将自己的“公司”经营好,自己“公司”或“部门”的“业务”处理好。在这样的实验实训课堂,教师也不再是主要“讲解者”,而是“引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降低虚拟商业社会中,教师要熟悉实训过程,并且善于把握实训节奏;另外,跨专业综合实训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该软件的运行及经营规则,还要具备会计、税务、国际贸易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1.3VBSE对传统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的影响

传统经管类实验实训课最终的考评成绩主要以学生所上交的实训材料及实训过程中实验实训任务的完成度、实验成果为主要依据,以湖南文理学院会计专业手工实训课为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比30%,做账材料占比50%,实训报告占比20%。VBSE课题颠覆了传统课题的教学方式,考察方式的设计更为复杂化,不能简单地以最终上交的实训材料及相关的实验实训成果为主要依据,应该采用更贴近社会企业对实力资源的考核方式。

2湖南文理学院VBSE实训开展现状及改进

2.1已有序开展多轮“虚拟商业社会”实训课程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8年建设了虚拟仿真是实验室,实验室共有500多平方米,空间布置主要采用分组的形式,一个组就代表一个企业,每个企业设有企业管理部、营销部、生产计划部、仓储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部门,每个部门又有不同岗位,并配备了良好的硬件设置,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已经安排顶岗实习,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还接纳了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实习,未来VBSE也会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实训中来。

2.2VBSE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应尽快实现跨专业的融合;为了方便课程的安排、协调专业课程及专业教师相关的教学任务,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是分专业来进行的,按照专业依次完成实训任务,并没有交叉进行,没有真正做到“跨专业”综合实训。其次,教学安排还有待改进;本学院在开展的VBSE课程,每个专业实训的时长为两周。主要包括组建团队、起初建账、固定经营与自主经营四个阶段,其中穿插CEO竞选,企业文化建设评比,心理素质测试等环节;第一周进行的CEO选举实习动员,CEO选举、招聘、团队组建、现场招聘,制作海报,领取办公用品,工作交接,文化建设,期初建账检查、第一阶段测试等教学活动都较为简单,且现有的教学安排较为拖沓,会造成部分学生实习工作任务较忙,而另一部分学生实训任务轻松,出现无事可做的情况,部分实训任务建议缩减为1天进行,实训第2天可开展固定经营,固定经营为期2天,自主经营可适当地增加教学课时数。

3推动VBSE实训课程发展的改革建议

3.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VBSE课程可以使参加该实训的学生感知企业内外部组织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及组织关系,是认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课题目标核心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VBSE实训课程的目标侧重于提升学生时间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与综合决策能力,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重新定位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

3.2VBSE教学的重新设计

VBSE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既能够充分发挥的VBSE平台的价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带来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性格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经管类专业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本学院已有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在实训时若是能够让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进来,则在每一次在开展VBSE实训时也更能够发挥虚拟商业社会的虚拟仿真功能,真正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间的业务交流。因此,在进行VBSE跨专业模拟实训时,应首先在经管学院内部实现五个专业交叉实训,即在每一次实训中既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又有管理类专业学生,才能既充分发挥的VBSE平台的价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带来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3考评方式的变革

VBSE课题颠覆了传统课题的教学方式,考察方式的设计也应该更贴近社会企业对实力资源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不仅仅从教学上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的真实业务,也从考察方式上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设计更为全方位反映学生能力的考评体系。以下VBSE实训课程考评方式的设计,主要有个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测评成绩、签到成绩、经营成绩、自评成绩、互评成绩,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的考评方式更为复杂。

3.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完善

VBSE系统的高仿真业务及资料,对肩负引导的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专业上要求教师建立备跨专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结构体系中包括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等专业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出色的课程组织能力,实践中要求教师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的能力,因从从专业提升、教学提升、企业实践等方面去提升VBSE教师的综合教学与组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肖俊,李岚,马勇.基于VBSE平台搭建管理会计实训教学模块的构思[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2):58-6.

[2]李江南,周琳佳.VBSE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19,(03):76-81.

第8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务会计 定义 影响 解决方法

就目前而言,通货膨胀已然再度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选用了诸多方式,希望使物价趋于平稳。但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货膨胀依然会给中国经济及国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会计信息系统通常创建运行于相应的经济环境下,不一样的经济环境给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亦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同时它还会给会计核算带来诸多新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所以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便成了中国财务会计领域探讨的一大热点。

一、通货膨胀定义概述

通货膨胀,顾名思义是指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大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也就是供大于求,这会导致货币实际的购买力下降,最终导致货币贬值现象的出现。当政府在某段时间内在市场中过多地增发现金、纸币、信用货币等产品时,货币总的社会供给量便会大于总的社会需求量,如此便会造成一段时间内物价非正常性的持续上涨。但是通货膨胀不是狭义的单指一种或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整个流通市场中的物价总水平或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而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是所有商品加权平均的取值,该取值称为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二、通货膨胀给财务会计造成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给财务业务造成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例如对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的定价,企业总产值,总资产的计量方法,企业资金的运行及操作情况的方向把控,实际收入状况与相应的成本耗费计算等诸多方面。

1.通货膨胀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价值降低,造成严重的货币贬值现象出现,但是市场上却会出现物价持续且非正常性的疯涨。如果企业这时候采用市场中流通的现金、纸币等货币资金作为衡量企业自身资产的标杆,那么此类企业便会出现资产虚高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管理者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会与实际运行不符。当然,其成本计价的选择也会对企业资产的计量产生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成本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的公司,如果在通货膨胀中不改变计价方式,那么其利润便会出现虚高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表面上产品的价格可能远远高于当时生产该产品时的成本费用,但事实上该企业或许没有盈利,甚至还存在亏损。所以说,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用一成不变的成本会计计量方法来定价或是计算成本是不合理的。

2.通货膨胀对于计量企业自身价值的影响。企业的自身价值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健康运转的根本。在通货膨胀或是其他形式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自身价值也是获得银行信贷或者其他投资来源的重要参考指标。企业的资产可以划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两类。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最大的区别在于,非货币性资产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带有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表面上企业的货币资金价值保持不变,但是实际上这些货币、资产的购买力却在下降,换句话说企业的资产规模被缩小了。就非货币性资产来说,公司账务处理中的的账面价值与公司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市场价值所存在的差距是特别大的。

3.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时,绝大多数公司都会加大对资金的需求,这是由于通货膨胀产生时原材料、人工、燃料等各类费用、成本都会相应升高。与此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物价持续上涨过程中,大多数的公司会选用大量储存原材料的方法,以防止未来原材料价格疯涨情况的出现。然而储存原材料是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成本的,如此一来,储存原材料的做法就会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运转产生负面影响。

4.对于非生活用品加工企业来说,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其销售市场会大大的缩减。因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会持续上涨,这样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便会产生改变,这一现象在生产资料加工企业及非生活必需品加工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此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人们便会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支出,从而减少自身消费后支出大于收的入情况。

(二)通货膨胀给财务理论造成的影响

一般而言,理论来源于实践,来自于人们大胆的假设。然而,社会的多样性以及繁杂性会造成许多假设不复存在,导致理论失真的情形出现。

1.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应用的一个关键前提条件就是计算过程中货币要保持稳定。这是会计学领域的基础假设。在通货膨胀影响下,最典型的情形就是币值非正常性的持续增长,处于不稳定的调整状态,导致会计计量结果产生偏差,如此便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精准性。显然,通货膨胀的产生对于货币计量稳定性这一假设的影响是非常明显及巨大的。

2.通货膨胀也会对“历史成本原则”产生影响。“历史成本原则”是指资产按照购买或者建造时的价格进行登记,一般很少将资产未来价值的变化纳入参考的范围。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原有的货币价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此一来,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采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衡量公司资产价值相比,其结果会相差甚远,如此会计计量对企业资产价值评估和反馈的准确性和参考性均会降低。

3.会计学领域内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是“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三者之间应该有密切的配比关系。而利润收益就是收入、费用相互配比的最终结果。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收入虚设、成本及费用偏低的情况便会出现,同时企业的利润亦会相应虚增,且此种计价结果会误导决策者的投资计划,不利于企业稳健的运行发展。

(三)通货膨胀给财务决策造成的影响

财务会计产生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将真实、有效的数据提供给管理者进行参考,方便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方案和经营决策。通货膨胀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计量数据失真,相应的这些数据的参考价值将大大降低,这样就毁掉了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公司在做经营方针和决策时依旧以这些财务数据为参考资料,那么该公司的将来的运转便会受到特别大的负面影响。

三、消除通货膨胀给财务会计造成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选用能够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核算措施

1.对固定资产的估值。第一,企业会计人员理应在政府相关资产评估法规及政策的引导下,选用如下几种资产评估手段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展开重估,并将评估结果视为每年调整的基数:①物价指数法;②国家定价法;③重置成本法;④汇率变动法;⑤收益现值法等。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会计工作者理应重估现有资产价值,让各个时期的购买水平,抑或兑现水平拥有较高的可比性,进而防止可能出现的资产损失。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亦应编撰相应的物价调查与物价指数公布制度,如此这一调整手段便可兼具现实可能性与科学性。第二,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于固定资产选用前多提折旧,于后期少提折旧,让其于物价未出现较大加速时先完成折旧额的部分计提,进而和现实消耗的价值水平一致,力求降低由于技术前进及劳动生产率提升造成的损失,让固定资产获得尽可能多的补偿。此手段能够为公司固定资产成本于使用时期加速补偿供给便利,降低公司可能遭遇的风险,然而其不足即未能消除固定资产后期利润虚高的不良现象。

2.对存货的估值。就存货的估值而言,我们可选用指数调整法,抑或每月把最后进价看成重置成本重新计价,并且着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让现行收入和近期成本对应,以规避因为通货膨胀让企业存货价值补偿欠缺而导致虚盈实亏现实的出现。如此能够使公司的再生产能力相对接近现实情况,并且能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较好地缓解成本补偿不足的现象。

(二)选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身为会计计量单位尝试手段之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于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及可信度改革提升层面给人类供给了某种思路。就目前来看,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主要具有如下几类优点:第一,方法简单;第二,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

2.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现行成本会计即重置成本会计,其最大的特征是能够将现行成本看成计量基础展开日常会计处理,能够于会计年末对现行成本展开一次性重估,从而明确现行成本变动额,并再次编写现行成本财务报表。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一样,此类会计模式同样具有两大优点:第一,能够维护公司的现实生产能力,有助于公司资产与利润的科学分配;第二,可以相对科学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然而此模式却未曾顾及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需要各类资产于任一时点的现行成本,进而导致了报表数据主观性过强局面的出现。

3.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即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它是前两种会计模式的有机融合。该模式汲取了不变币值式及现行会计模式的长处,可以平衡会计计量单位,亦可以在现行成本前提下供给可比性更强的信息。此种会计模式兼具表达恰当及构思理想的特点,然而鉴于其实际操作相对繁琐,同时获得会计信息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此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也比较大。正因为如此,所以会计工作者在选用此种会计模式前理应做好充足的对比及准备工作。

(三)选用重编财务报表,抑或补充性提示的披露措施

1.重编财务报表。重编财务报表即依据报告当天的购买力货币,抑或现行成本等因素重新编写公司的财务报表,以精准展现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运营成果。就目前而言,重编财务报表的措施一般有如下几种:其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其二,现行成本会计;其三,把前面两类措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上述三种措施中,第一种措施是最可取的,也就是选用政府提供的一般物价指数,对财务报表里的如下项目展开调整及换算,使其依据当下的一般购买力重新介绍,从而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目标:①资产;②负债;③权益;④收入等。

2.在报表附注,抑或补充报表里阐明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为了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及可比性,会计工作者可以选用括号及附表等手段来阐明影响。就价格波动幅度特别大的报表项目而言,会计工作者可选择用括号标明其市价及重置成本,亦可于会计报表附注里阐明货币币值和以前货币币值稳定环境下的比率,同时标明公司的利润增量里有多少是因为价格因素改变造成的,以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给我国财务会计造成的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货膨胀的出现会给我国财务会计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们理应以自身工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有效地消除通货膨胀给自身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力求向报表使用者供给相对精准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倩.浅析通货膨胀条件下公允价值的应用[J].会计实务,2011(09).

[2]金永利,金静静,高健.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及调整[J]. 商业会计,2011(02).

[3]张林.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第9篇:财务工作务虚会发言材料范文

摘要:科学的材料成本核算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一部分企业存在材料成本核算不够科学合理与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以及现行材料成本核算体系,并通过分析材料成本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材料成本核算;重要性;问题;措施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所最终想达到的目的,而成本管理对于促进企业效益的增加具有重大的作用。材料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材料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运转速度,并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材料成本核算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1.材料成本核算的涵义

成本核算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并根据其特点和性质,分类归纳、汇总、核算,核算出该时期内所有的生产经营费用以及每一个环节具体的费用。成本核算的主要任务是精确的核算出每一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从而提供科学合理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通过材料成本核算,从而更好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能够监管材料的保管、收发以及领退的情况,能够监管资金使用的情况,从而促使企业更好的利用材料资金。

2.材料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言,材料是一项必要的流动资产,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不同材料的购买、使用、销售以及产出,都会全面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要重视材料成本的核算,以此确保企业的常规运转,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不同的材料其价格也会受到多种不同要因的影响,如政策调整、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等都会影响材料的价格,为此,要及时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核算,并清楚了解材料的消耗情况,从而降低不良原因对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力度。

二、材料成本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

1.采购人员吃回扣、虚报价格、虚开发票、虚报项目等造成浪费

材料成本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高低,生产成本太高将会大大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产品的销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一部分企业不够重视材料采购管理,从而导致了企业的采购流程有一定程度的缺失。一方面,企业对采购人员的约束力度不够,采购人员经常利用自身的职权为自己谋取利益,其方式包括:吃回扣、虚报价格、虚开发票等,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一部分的采购人员不能采购到理想的材料,还使企业的材料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并没有详细的筛选标准,从而导致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标准不一致,不能确保材料的质量,最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2.原材料使用不当,浪费现象严重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材料报废而不能使用,造成材料成本增加,同时材料浪费也导致材料成本核算的难度加大。造成材料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缺乏材料保管存放制度。一部分的企业为了缩减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材料仓库,对于材料只是随便摆放,从而导致一部分材料丢失、锈蚀以及受潮。在使用材料时只是随便拿去,材料管理的难度加大。第二,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因为缺乏管理,从而导致材料丢失和浪费的情况不断增加。第三,回收循环利用效率低。由于资料循环利用的意识薄弱,从而导致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随意丢弃报废,最终不能有效对其进行回收。

3.库存管理问题

库存管理不够完善的企业,很容易造成库存材料占用大量库存和占用大量资金的情况,库存的积压会促使材料损耗水平提高,会对企业的资金运转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不能有效利用资金。同时,太多的库存也会导致材料库维护费和管理费的增加。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1.建立材料明细分类账

第一,仓管人员要按照材料进出库的凭证,计算出每种材料的具体库存量,从而有利于查明编制时的凭证编号。对于所有的进出库凭证,都要使用一式两联,主要是用于仓库记账和财务记账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财务部门担负起材料成本核算的工作,并充分发挥监管作用,防止账目虚假以及账目不清楚的情况。第二,财务部门要按照单据对每种材料进行核算,要把核算的金额计入账簿中。

2.加大对材料采购的质量和成本的监控

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能够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监控,从而更好的防止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获利并确保材料的质量。材料采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法进行,利用这种方法,更好的减少了材料的成本。在进行采购前,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的现状,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然后要细心筛选供应商,尤其关注材料的质量。

监督机制对材料成本具有控制的作用,是材料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对采购人员的监督,能有效防止采购人员违反企业规则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重对采购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大对其的教育程度,提高采购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促使采购人员抵制各式各样的诱惑。

3.提高材料使用率、回收利用率,减少浪费

材料利用率是材料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回收利用率有利于促进材料成本的降低,从而为企业节省一定的资金。通过不断完善材料使用制度,能够有效的防止材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报废程度以及丢失程度,进而促进材料利用率的提高。材料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消耗的标准、材料的管理制度、材料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要健全循环利用制度,通过把一些可再次利用的材料统一进行管理,使各种材料都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结语

目前,一部分企业的材料成本核算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当采取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提高材料成本核算的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暴秀敏.加强责任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4).

[2]桑芙蓉.试论加强企业成本核算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

[3]程霞.关于企业材料核算管理问题探讨[J].管理纵横,2014.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