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发言稿(关于“课堂讨论”)

2023-04-11 12:3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讨论发言稿(关于“课堂讨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讨论发言稿

​​老师:你喜欢课堂讨论么?

学生:不喜欢

老师:为什么呀?

学生:因为很多时候自己和同学的观点都很肤浅,没有太大的收获。

老师:一点收获都没有么?

学生:刚开始很有兴趣,上课劲头足,后来觉得课堂越来越水,学不到东西,啥收获都没了。

老师:其它同学也是这么觉得么?

学生:是的,还有同学想打电话向学校教务部门投诉了。

老师:。。。。。。

以上,是一位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大学老师和一名大一新生的简单对话(内容选自2019年311真题论述题)。学生很实在,老师很崩溃。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课堂讨论”要不要背锅呢?

我们今天的一起来关注下“课堂讨论”。

什么是课堂讨论

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教学组织形式”;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教学方法”。从我们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体系来看,比较接受“教学方法”这样的定位。

那,“课堂讨论”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知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英文翻译,最标准的是:Seminar。是从拉丁文“seminarium”而来,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后转意为学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研讨学术。17世纪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大学的教学中应用课堂讨论,具有专题研讨的性质。到了20世纪,课堂讨论的某些因素,在中学高年级的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高等学校和中学高年级某些学科的理论探讨中用得较多。现今,我们国家各个阶段、各种课堂上都有使用。

课堂讨论的必要性(意义)

一、从教师层面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从而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层面

1.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总是对各种讨论兴趣盎然,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好动,乐于交往,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讨论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二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

2.隐性德育作用

主要表现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在处事上更宽容和谦虚;小组作为一个集体,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有利于“互助”、“合群”、“合作”、“民主”、“求实”等道德意识、时代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为什么学生会出现 “不适应”状况

一、需要分维度思考,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也是一种双边活动,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不能但从一个方面思考。

二、从教师层面来说,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 自身没有对“课堂讨论”有清晰的认识。不是所有的课堂、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课堂讨论”;也不是一堂课所有的时间都要进行“课堂讨论”,把“时间教给孩子”,但要注意度的把握

2.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备课除了备内容之外,还需要备学生。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上去就进行知识的讨论的话,就会出现“空内容”,根本讨论不到点上。

3. 没有在课堂讨论的各个阶段发挥该有的作用。讨论前,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的准备;进行合理的分组;讨论中,没有及时的引导讨论的方向、及时的解答讨论的困惑;讨论后,没有全面的总结。

三、从学生层面来说,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观保守陈旧。长期以来的“授受制”学习,使得早已习惯“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听”的学习方式。并习惯于从记满要点的笔记上找心灵的慰藉。而不习惯主动性的参与学习。

2. 没有及时复习和充分预习。导致了知识储备薄弱。

四、因为双方的原因,导致讨论的氛围不融洽。

如何更好的开展“课堂讨论”

一、从教师层面。

1. 正确处理好讲授法和讨论法的关系

对于一些新的、理论性的知识,需要用讲授法传授,而在一些理论知识的应用层面或话题知识,可以采用“讨论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

2. 对课堂进行充分的准备

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驾驭课堂的本领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应在备课时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以便能在学生讨论时给予充分的指导;另一方面,学也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构建最近发展区。

3. 充分发挥教师在各个阶段的指导作用

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进行合理的分组,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

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在学生不清楚时,及时答疑。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过程、结果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课堂讨论的效果,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从学生层面

1. 扭转学习观念:不是只有接受学习才是学习,不是只有疯狂的听课、记录笔记才是学习,参与进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同学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也是一种学习,并且更加可贵。

2.充分的复习和预习:保证所学过的知识了然于胸,为更好的参与课堂讨论做出必要的努力。

三、二者的共同努力

1.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如果讨论出现 “冷场”,教师可以带头打破僵局,或引导思维敏捷的同学先发言,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不同看法,教师要允许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共同找出正确的答案。

2. 对于学生来说,要保持积极的参与感,思维敏捷的学生要适当带动思维缓慢的同学,思维相对缓慢的同学不要轻易放弃,慢慢在引导下跟上讨论节奏。

第一步收藏,第二步消化!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