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租房情况说明(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调查分析)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外租房情况说明(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调查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调查背景及介绍
1.1研究背景及现状
通过相关的文件查找,我国教育部在2004年6月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就发布了规定,在“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并且教育部对这个很重视,因为它关系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安全的问题。时隔一年,2005年,教育部却在新的通知中回避了这项禁止性规定,只提到了“对极少数坚持在校外租房的学生,也要制定措施,力求要做到相对集中管理,努力为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2007年6月,教育部再次下达了通知,重申了2004年的规定,更加明确了“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校外租房经历了“松绑”又“复出”的过程。
实际上,由于我国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对于高等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高校管理制度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加上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校外租房现象便是这些变化中之一,并且校外租房这种现象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应该引起学校、社会甚至家长们的注意。
1.2研究文献的综述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所引发的多起安全事件,为此,关于“大学生校外租房安全问题”、“教育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到底合理不合理”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当前高校安全问题和校外租房学生安全角度考虑,讨论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张学亮,林天翔两位老师为此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调查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此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例如在文献[2]中,天津外国语大学苏瑾老师对天津市所有高校的校外租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对策。李勇泉老师在文献[3]中,面对福建泉州362021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日呈普遍化趋势,这给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和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定冲击。并在文献[4]董鹏中、杨楠和乔玉龙的《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情况调查报告》、文献[5]许传新的《大学生日租房现象透视》、文献[6]陈秀兵的《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租房现象探析及对策》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各界的态度,由学校、公安和工商部门、社区各部门协调合作,多管齐下加强和规范对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租房的管理。程静老师的文献[7]《“禁租令”下的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研究》中,参考了文献[8]冯羽,狄煜合著的《中美高校住宿教育的差异及我国高校的发展路径选择》、文献[9]马祥甸的《美国大学生住宿管理对我国育人的启示》等,通过借鉴美国对校外租房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及所给的对策,对我国针对大学生校外租房提出的建议更加完善,同时程静老师在分析中,通过参考文献[10]《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思考》李锦兰老师的著作,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化。
本人通过查阅这些文献,在前辈研究该问题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基础上,用本人专业所学知识进行一些补充和完善。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大学生校外租房报道的新闻,给社会带来的大部分是消极的影响。首先,校外租房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离开了学校的管理及家庭的监护,同时与同学也减少了交流,加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学生一旦自制力不够,抵挡不住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更有甚者会误入歧途,毁了一生。其次,大学生校外租房提高了学校周边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影响了社会稳定。一些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的过程中,由于租房的原因或者住房的原因可能会与房东发生纠纷。同时,因为大学生在外租房一般都害怕被老师和学校知道,所以会隐瞒自己的租房行为,这样的人群容易引起社会上不法分子的注意,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对象,被威胁、抢劫诈骗,甚至被杀害。最后,大学生独自租房,对租房内的电气设备等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火灾等重要事故。
因此,研究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分析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源头解决争取减少或者杜绝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和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是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方案
2.1确定调查目标和内容
为了解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深层原因和相关情况,本人进行了这次大学生校外租房居住的情况,调查内容是在校生对校外租房的态度、学生有无在校外租房的经历以及在校外租房的原因等相关问题。
2.2确定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年级包括大一至大四,除了本校大学生外,还有其他高等院校。
2.3调查问卷设计
首先确立了主题,然后规定资料范围,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根据调查对象设计问题,之后换位思考进行试问,最后对不足进行修改,力求达到完善。
2.4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络相关软件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发放、调查。
2.5数据收集与整理
3数据分析内容
3.1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可简单分析出,参与调查的男女比例比较均衡,男性占50.21%,女性占49.79%。在实际人数中,参与调查问卷的男生有121人,女生有120人。
在241份问卷中,大一的人数有53人,大二也是53,大三41人,大四94人。可以明显的出大四的参与人数最多。其他三个年级人数分布较均匀。
对于租房的意愿,愿意者达到87.97%,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校外租房的意愿是很大的,只有一小部分,及12.03%的人表示不会出去租房的意愿。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潜在性很大。这个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调查显示,发现在调查人员中,在校外租房的人占33.2%,66.8%的人是没有校外租房的经验的。在大部分调查者显示愿意在外租房的条件下,有一小部分的选择了在校外租房。所以说,想要减少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首先就要减少大学生愿意在外租房的意愿,这是源头。
在对校内住宿条件进行评价时,只有极少数人对学校住宿条件非常不满意,所占比例仅有1.66%,不满意的占4.15%。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有68.05%的人认为一般,小部分人对宿舍条件是满意的。为了减少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学校应该完善宿舍基础设施,提高大学生们对校内宿舍条件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大学生因为对宿舍条件不满意而外出租房的现象。
在调查中,大学生对校外租房首要考虑的因素首要是环境安全,占47.72%,其次是租房费用占25.31%,再次是配套设施占15.77%,地理位置占10.79。所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租房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环境安全问题,从侧面也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在逐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认为对校外租房是否安全的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在校外租房没有学校安全,比例占到71.37%。还有一部分占到24.48%的人认为校外租房是安全的。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校外租房是不安全的,这种想法只占到4.15%。从调查中显示,大部分人对学校的安全防卫措施是满意的。
大学生校外租房对大学生的影响因人而异。在调查中,绝大部分的调查者都认为校外租房对各人发展是有利有弊的,比例占到83.82%。极少数占到2.07%的人认为校外租房对大学生只有消极作用。占到一小部分的14.11%的人认为只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对校外租房态度的正确引导。
在需要校外租房的情况下,大学生找房子途径绝大部分是通过自己寻找和熟人推荐,比例各占82.99%和75.93%。还有一小部分通过房租中介和网络信息,比例各占24.48%和26.14%。通过广告宣传的比例只有7.47%。只有极少数人是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房子的,比例只占到2.9%。调查显示大学生寻找租房时,大部分是靠自己或者朋友,小部分是通过一些平台途径寻找的。
在校外租房涉及到是自己单独居住和与其他人合租的情况。在问卷调查中显示61%的大部分人选择与他人合租,以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一部分占39%人选择自己单独居住,以便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
在对大学生校外租房最让人担心的问题的调查中,绝大部分人都担心安全问题,所占比例比其他三项总和还要多,比例达到78.01%。担心与同学关系疏远和父母反对和其他担忧各占11.62%、5.39%、4.98%。再一次说明了大学生对自己安全问题的重视。
除了了解大学生对校外租房的态度,我们问卷设计也调查到了父母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态度。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父母对该行为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反对大学生校外租房,认为校外没有学校安全而且费钱的比例占到26.14%。其次是赞同的态度,认为可以锻炼大学生自己独立性的占22.41%。通过调查显示,为了减少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父母方面着手。
为了深入研究校外租房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好处进行了调查。84.23%的大学生认为校外租房可以拥有更多自己的私人空间。60.58%的大学生认为校外租房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了学校的诸多限制。44.4%的大学生认为校外租房可以更好的贴近社会,可以早日适应社会节奏。43.57%的大学生认为校外租房环境舒适。5.81%选择了其他的好处。
认为校外租房的好处比例图3.1-13
(1、多选题选项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次数÷有效答卷份数;)
(2、含义为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所以对于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
对于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的规定,我们对禁止对象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学校应该稍微放开政策,在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下尊重学生个人选择,这类人占85.48%。还有一小部分及占10.37%的人认为学校应该赞成学生校外租房,大学生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另外还有极小一部分人认为学校应该全面禁止并给予处分,因为校外租房不方便,这类人占4.15%。说明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对校外租房的行为稍微放开的。
大学生认为校方对校外租房采取态度比例图3.1-14
此外,我们在问卷中也设计了关于校外租房能接受的月租价位问题。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及55.19%的人能接受月租300元到450元;接下来22.82%的人能接受月租300元一下;19.09%的人能接受的月租在450元到600元;还有极少比例的人能接受600元以上的月租,比例为2.9%。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是能接受月租600元以下的。
大学生能接受的月租价位比例图3.1-15
3.2问卷的交叉分析
3.3问卷的因子分析
4建议与结束语
4.1建议
首先,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当前大学生家庭环境和条件具有较大差异,如需晚归可申请,校外兼职的同学,如确需晚归,可通过向学院申请;室友自己选,每年或者每学期,应让学生自由选择、重新组合同室舍友,避免舍友关系长期不协调条件改善了,出去租房的自然就少了。此外,学生需要在外租房,可向所在院领导提出报告,讲明在外租房的理由,地点,并要附上家长同意的书面意见,同时作出书面形式的承诺杜绝一切问题一刀切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次,进一步改善学生宿舍条件。当前大学生对宿舍的要求表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可在统一规划、方便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更具具体需求建造不同档次的大学生宿舍,来满足大学生对住宿环境条件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如设置“2人间”、“4人间”、“6人间”或者带有卫生间的宿舍。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校内住宿环境,改进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住宿条件,有能力的学校可结合实际,开展个性化、多元化住宿试点。打造公寓文化,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发展学生宿舍自治组织,为学生营造“家”的氛围。提升宿舍管理水平,提升宿管人员素质,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好服务,彰显人文关怀。比如,在复习迎考阶段可开放通宵自习室;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取消晚上熄灯的上网限制;对于因为实习等正当理由的晚归学生特事特办;宿舍或安排或调换要充分考虑学生意见,让他们有选择宿舍、舍友的机会等。
再次,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观。高校的学生工作方法必须改变,把说教方法变得生活化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性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方式;对于同居问题,不能只是心知肚明,视而不见,不能让问题越积越多,导致问题更严重化;另外,高校的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在深入住校生中做思想工作时,不能忽视在外租房的同学高校具有其追求真理、崇尚学术、批判精神的文化共性,也有其独具特色的校风校貌不管社会怎么发展进步,开放程度怎么提高,高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学术的圣洁,育人的圣地,才能经久不衰,才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对校园周边招待所、网吧、KTV等娱乐场所要加强整顿和管理,有关部门特别要加强私房出租屋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最后,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寝室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起点流信息的作用,把寝室营造成为学生大学生活的温馨港湾。
塑造人格、寄托精神:大学阶段是学生们人生观、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而寝室时同学们大学生的主战场。良好的寝室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寝室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寄托精神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调节生活、交流信息:大学生活有70%的时间都是在寝室度过的,寝室是学生放松身心、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寝室关系可以让寝室成为同学们的家:彼此交流信息、放松调节生活。
4.2结束语
第一,因为客观因素,本人所收集的问卷有限,调查人数主要以本学校为主。同时,调查对象大四者居多,数据的代表性不是很足。
第二,感谢老师对我论文完成的帮助,从论文的开题报告、查阅参考文献、论文完成进度、修改以及最终的定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再次向张群老师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学亮,林天翔.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6):70-72.
[2]苏瑾.天津市高校学生校外租房情况现状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0):148-150.
[3]李勇泉.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探讨与措施建议[J].大理学院学报,2010,9(01):80-83.
[4]董鹏中,杨楠,乔玉龙.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情况调查报告[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03):9-11.
[5]许传新.大学生日租房现象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07(04):58-61.
[6]陈秀兵.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租房现象探析及对策[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04):91-93.
[7]程静.“禁租令”下的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8]冯羽,狄煜.中美高校住宿教育的差异及我国高校的发展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2(03):155-157.
[9]马祥甸.美国大学生住宿管理对我国育人的启示[J].高校后勤研究,2010(03):94-96.
[10]李锦兰.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