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研究目标( 预防医学)

2023-03-12 16:2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预防医学的研究目标( 预防医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预防医学的研究目标

2021.03.11更新

一个公卫小硕对本家专业的一点认识和感慨。

2020.07.27更新

把有关我七年来读本家专业自身体会的肺腑之言直接贴上来。通过评论区精选评论移步我的想法去看原帖也是可以哒。希望对小伙伴们的大学专业选择与考研专业选择有所帮助。

2020.03.31更新

一场黑天鹅般的疫情来袭,才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特殊重要性。希望世界经此一疫,会对这个平时的冷门学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谢邀。每次遇到我大预防的问题,内心总是一阵波澜(啊~你~掀~起~波~澜)。

关于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的“官方”和“权威”定义有不少,因国内外各版教材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来说,经过这么几年对预防医学的学习,我对“预防医学”的概念理解是:预防医学,是一门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流行病学(思维)、卫生毒理学(实验)、卫生统计学(方法)为研究手段,以疾病分布特征(其中最经典的内容莫过于由人群特征分布、时间特征分布、空间特征分布所组成的“三间分布”)和疾病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以(群体性)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为愿景目标的医学类专业。

关于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

(1)本科阶段

依据我个人的理解和求学经历,预防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核心三大部分(同时从相关课程的授课时间顺序来说,一般也是按照我所列的这个顺序来依次进行的;尽管每个部分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交叉)。这一阶段的课程开课目的主要在于为本专业本科生提供相应的学科知识,原则上让其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常规实验内容和(或)业务实操内容。

基础医学部分的主要课程有:解剖学、生理学、胚胎组织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实验等内容。

临床医学部分的主要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核心部分的课程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2)硕、博士研究生阶段

本阶段的主干课程主要依据所选择的具体研究方向而定。不同专业类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课程可能会有较大不同。一般来说,这一阶段所上的课程是对本科课程进行强化和加深(常见的必修课有高级流行病学和高级统计学);同时还有一些具体研究方向上的相关课程。这一阶段的课程开课目的主要在于让本专业的研究生掌握必要的科研技能与科研方法(包括科研思路、实验技术与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等),从而能完成科研任务(比如发表学术论文)或具有一定复杂性与深度的业务任务(比如完成某一方向上的业务分析报告)。

关于研究生的细分专业方向,个人比较倾向于按照实验与否(或多少)的角度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经典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全球健康等细分专业方向的本专业研究生,一般在读研期间不涉及实验(计算机/仿真实验除外)方面的内容,以现场调查和(或)资料分析为主;第二大类,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实验营养学方向等细分专业方向的本专业研究生,一般在读研期间会比较多地参与到实验中来。部分交叉特色比较明显的细分专业方向,比如: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则可能既有实验内容部分也有非实验内容部分;实验内容部分与非实验内容部分的占比,则需依据所在院校与课题组的实际情况而定。关于实验,再多说一句:本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内容,大体上和基础医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及生物类专业的实验内容比较接近(个人观点)。

关于预防医学的开设院校和专业排名

目前,大多数的大型或资深一本院校和医科类院校都有开设本专业。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估结果(2018-2019)为例,可以看到的是,当前各校的预防医学学科发展,也许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些老字号的传统强校可能由于地域因素、人才因素、政策因素而出现了一些发展变动,当然同时也有一批年轻或较年轻的公共卫生学院在崛起)。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估结果(2018-2019)

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

这可能是每个就读于预防医学专业的童鞋都最感兴趣的部分。

从传统路径的角度来说,预防医学的童鞋就业方向非常清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卫健委(卫计委)、各级海关、国家检验检疫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类医院的非临床科室部门(主要指院感科、医务科)及对行政/文员/秘书/医学科研人员有需求的科室,都是大家可以去的去处。当然,体制内的单位,就意味着要在岗位有需求(空缺)的情况下,参加相应的事业编或公务员考试并通过后才能就职。另外在本路径下还有一个相对比较少人会做的选择是(也可能是门槛太高),到高校任教,成为一名预防医学专业的大学教师,乃至硕导、博导、教授。

当然,当今也是一个信息高度流动、社会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体制外,一些医药公司亦能提供本专业的一些相关岗位,如医药代表、CRC/CRA、生物统计师等。此外,若能在这个新时代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一些专业相关的机遇,并把握住它,我想,这绝对不失为一个良选。

至于未来的工作前景,其实这是一个预测性的话题。只能说,从既往的经验与资料来看,基于传统路径下的选择大多工作稳定(也可能是枯燥)、发展平稳,对于没有那种动辄数十万年收入追求、不想过劳死、不渴望“工作风光”、也不想在纳斯达克敲钟的人来说,公卫人传统路径下的工作是很适合他们的。然而,随着生活压力与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卫生系统未来的改制变数,传统路径是否仍然是就业时的第一选择,将会存疑。而如若选择了体制外的工作,其前景因具体工作(也包括转行)而异(这其中的个中差别,就非常巨大了),不好概论。

小结

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类的学科,但是又与其他医学类的专业大不相同(特别是与临床医学)。作为一个读出来后在中国没有处方权、内容性质侧重研究而非实务的医科专业,预防医学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从“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的高度来看待预防医学,也许会在某个深处发现,她那远被低估的独特价值。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