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024-03-03 01:1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B11071

课题主持人:郭亚东

课题组成员:王启航

罗月丽

郭安乐

完成单位:鲁山县库区中心校

间:二0一二年九月

1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内容摘要:

由于中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学校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存在着危机意识下降,缺乏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问题。因此,本课题组申报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分析总结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差、独立能力差、学习积极性差、心理承受力差、与父母关系不和谐、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等;通过研究我们也探讨出了形成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学生自身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交流渠道断裂,学生缺乏必要的宣泄渠道、个别学生遭受意外刺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形成了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学校教育策略和家庭教育策略。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稳步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赞赏与批评,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勇敢地承受挫折,能够乐观、向上、合群、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挫折。另外通过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所有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合理的工作分工能力和协调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抗挫折能力 家庭 学校 教育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虽然正在经历心里成熟期,但是还未完全成熟,社会化刚刚开始。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复杂的环境,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受挫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就难以走出挫折困境,经不起风浪吹打,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便会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和消极的处理方式,甚至走向极端。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中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项挫折、顺利地完成学业、健康生活和成长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的分析讨论,确定申报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科研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2012年西南大学蒋峰硕士在《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化,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对广大中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前中学生在优越的物质精神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下成长,加之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教师、家长、社会带来的过度压力以及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广大中学生各种问题日益增多,面对挫折不能理性对待,以不

3 正确形式或极端形式表现的人数不断增加。 很多的事实证明,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特别是对当前中学生而言,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2001年蒋重清、杨志在《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人在挫折后奋起,有人在挫折后沉沦。其原因在于各人的抗挫折能力有强弱之分。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对于挫折及抗挫折能力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011年胡晓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根据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对策,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加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2010年徐晓蕾在《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中学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积极热情,勇于展示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依赖性较强,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会不知所措,烦躁焦虑,有的甚至消极悲观、轻生厌世。因此,正确对待挫折,养成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于他们个性的培养,身心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5、2009年李梅云在《论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

4 客观分析中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科学把握中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表现,是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础。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一定的指导理论,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少走弯路,更具可操作性。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挫折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百年来,心理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但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还较少涉及,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村中学的抗挫折能力教育研究内容,并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展开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腾飞,许多困惑和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地显现出来。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占87.6%,其中较严重的抗挫折心理缺陷者占 32.1%,而存在严重抗挫折心理问题的占7.8%,并且这个比例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的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所以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组经过教育实践与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努力寻求减少问题的途径,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健康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

5 些研究能为一线中学教师提供抗挫折教育策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从而改善问题学生的性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目标

(一)课题界定

1、中学生:指在初级中学就读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

2、抗挫折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的是:抗挫折能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主动的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我们课题组经研究,确定本课题中的抗挫折能力主要指:中学生在家庭、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遇到困难能够勇敢面对,并且能够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解决困难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

鲁山县第十三中学七------九年级学生。

(三)研究内容:

1.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表现 2.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3.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策略

(四)、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七--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控能力的方法。

2、通过对学生们的跟踪调查,适时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6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设情景等一些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影响他们,指导他们如何有效掌握抗挫折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抗挫折的心理能力。

4、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以我校七—九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形成调查报告,建立学生的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育的状况,并确定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对象。

个案研究法 在问卷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深入典型、有代表性的学生中了解个体情况、家庭,实行跟踪调查研究、动态管理,为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范例。

经验总结法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的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经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资料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主题活动法

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谈心,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研究流程

7 调查统计----总结归类----分析成因----商讨措施----实践验证----反馈更正----论证结题。

(三) 研究分工

郭亚东:组长: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规划,人员调配研究报告撰写。

王启航:副组长:负责课题日常工作安排与指导,参与研究报告撰写。

罗月丽: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数据的搜集与分析,研究结果总结。

郭安乐:实验操作管理与分析。 (四)、研究步骤

(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2.1)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实验小组,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研究理论。

3、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法。

4、组织编写“中学生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

(二)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2.2—2012.6)

1、根据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2、开展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集体讨论、演讲、面谈、心理咨询、个案调查与分析等。

8

3、对课题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4、召开课题研究阶段性经验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7——2012.9)

1、搜集整理相关活动的资料和总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找出适应学生的相关应对措施。

2、做好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的撰写与收集,做好结题工作。

四、研究结果

(一)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在学习、生活、与人相处时的能力却在下降。一部分中学生只要遇到挫折,常常成为了生活的弱者,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麻木不仁、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绝望轻生。

我们针对我校七—九年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科学分析,主要问题统计如下:

1、自理能力差

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会合理的安排生活。例如:在平时的伙食方面不知道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餐费,每周内经常出现前奢侈后紧张的局势;不会科学合理的饮食,经常吃垃圾食品,生病的现象不断发生。

2、独立能力差

遇事不知道如何的处理,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同学关系不融洽,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不能清除的表达自

9 己的意图,以致于把很多事情搞砸。

3、学习积极性差

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以正确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遇到问题退缩,不敢直面的应战,对于学习中的挫折,缺乏基本的深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4、心理承受力差

对于思想上的破折,不能坚强的应对。主要表现为不能以公正、平和的心态对待赞扬和批评,经受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

5、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

当自己的相法和父母的相法不一致时,不能客观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惟我独尊!造成亲人之间不和谐情景。

6、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老师的教诲不能诚心地接受。不能理性的分析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时甚至用敌对的态度反击。

根据以上分析,对今天的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已经不容忽视。 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一个人坚毅性格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较高的承受挫折、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需要学校、家庭都重视起来,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创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0 各方面坚持长期、一贯、一致的抗挫折教育。

(二)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1、学业压力大

学业压力是学生最易受到挫折的一个方面。现在虽然都在大力提倡学生减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家长对成绩的过度重视,学校的质量评比,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很大的,甚至是较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漫长的学习经历中,会承受到繁重的作业和学业任务,会遇到学习困难,会经历考试失败等,这些都在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们课题组设计了一份《中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选非常大占17.9%,较大占25.32%。

(2)如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多选)选择作业压力占32.6%,考试压力占44.2 %,升学压力47.4%,课外学习压力6.3%,家长压力8.4%,老师压力11.6%。

(3)你觉得学习是件很累很烦的事吗?选是的占13.7%,有时是占51.6%。

(4)你觉得作业对你来说多吗?选很多18.9%。

(5)你觉得作业对你来说很难吗?选很难占4.2%,较难占38.9%。

(6)当你的成绩下降,考试失败时:(多选) 选会遭到父母的打

11 骂的占21.1%,遭到父母的批评32.6%。

(7)当你课堂提问回答不上来、考试成绩差时:经常遭受老师的体罚或羞辱的占14.7%,有时会遭到老师的体罚或羞辱20%,会受到严厉批评7.4 %。

现在的家长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老师,害怕教学质量下降,对孩子们一再加压。家长放心了,学校质量有保证了,却苦了孩子们:孩子每天生活在作业堆中,赶在培训班的路上。难免遇到学习的拦路虎,时常要承受一点失败,他们没有时间向家长倾诉,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和安慰,成长的烦恼不能及时的得到疏通,“问题”长期压抑在一些性格内向学生的心中,久而久之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生自身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簇拥下活动,在长辈的羽翼屁护下生活。生活条件变得很优越,但是磕磕绊绊变少了,经历也变得简单了,有的只是虚拟世界里为所欲为的满足,有的只是现实世界里是物质优越,比吃穿,比玩。心理变得十分脆弱,经不起风浪,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旦遇到阻力、遭遇失败、惨遭不幸都可能让这些一贯顺风顺水的孩子难以承受,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3、交流渠道断裂,学生缺乏必要的宣泄渠道

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过程,可能在家长眼里是稚嫩可笑,但是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少年维特”式的烦恼,他们的交往圈子

12 恰恰是这些烦恼悄悄消失的自然通道。农村的现实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已经成了父母还健在的孤儿,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更渴盼着父爱母爱的滋润。在他们面临一些困难和失败时,多么希望父母来扶一把,那怕是一句安慰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但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已经成为奢望。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让一部分学生逐渐变得内向、敏感、脆弱,已经成为制约学生性格发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4、个别学生遭受意外刺激

学生在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家庭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往往会使有直接关联的学生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或消极处世的心理,性格上也会出现种种不良倾向。如狭隘、抑郁、自卑、孤僻、对立等。当前,社会上的离婚率增高,给孩学生个人造成的心理挫折也越来越大。

5、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传统与国外的教育有别。如日本教育很注意对孩子的意志的磨炼,而中国的教育传统则是“三思而后行”。中国教育自古以来提倡亲、善、友、爱,忽视了独立自主教育,缺乏社会锻炼教育,也是造成学生抗挫折能力弱的因素之一。

(三)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

1、学校教育策略

(1)关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起点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比如老师在接触学生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家庭环境、学习态

13 度和学习方法等,以便随时准确地分析和观察出学生的异常反应及其心理状况,就能及时的对那些承受挫折心理的学生做工作。如八年级 (2)班的韩顺祥同学,经常玩不成作业,说谎话,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时不时与班干部发生矛盾等。老师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他家是个富裕户,父母娇惯,不注重家庭教育。家长的钱随便乱放,他时不时就拿一些,家长也不过问,久而久之,养成了随便拿钱的习惯,手里的零花钱多了,就上网、打老虎机赌博。影响了学习,成绩下降以后,班长职务被老师撤掉,就自暴自弃,越发的上网玩游戏,打老虎机赌博,与新班干部作对。通过老师家访纠正了家长的一些错误做法,通过与他谈话,帮助他树立目标,改正错误,过了一段时间,通过学生民主选举当上了劳动委员,又看到他在班级里非常积极活跃的身影了。

(2)利用课程资源的德育功能,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引导学生正视挫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如在一节九年级数学课上,让同学们做操作并计算出概率的实验中,每组同学计算的差距都比较大,通过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戒骄戒躁反复实验计算,得出比较接近的结果。即解决了本节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在语文、体育与生活等科目的教材中还有很

14 多体现教育学生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形成。 (3)巧妙地利用各种挫折事件,让教育融入生活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级中学的学生,针他们的认知规律,采用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触发联想。进行耐挫折的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学生从“挫折中悟挫折”,把握教育机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 ① 利用自然环境挫折,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自然灾害一旦爆发,人的力量就显得渺小和苍白。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冬季送温暖活动中,在结合学校的捐款活动的同时,我不失时机的向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联想“如果自己是一名非常非常贫困的孩子,在冬季到来时衣食都没有着落,该怎么办?”② 利用身边挫折,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动机可能无法实现。对此心理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班干部选举之前,抓住时机,在班中开展“假如我落选”、“为啥别人不投我的票”的小型讨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心里准备,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

(4)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施抗挫折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课外活动是我们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有利阵地。学生都非常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内容,让

15 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如春天时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登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磨练意志,表扬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效果要远比空洞说教好的多。再如设计一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完成的活动,像观察植物动物生长记录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5)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抗挫折教育,营造浓厚抗挫折教育氛围

我校在学生抗挫折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收到较好效果。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英雄人物的事迹图片以及身边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有我国的张海迪,英国的霍金等;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学生树立伟人榜样,树立身边的英雄,时刻激励每位学生

榜样给人以鼓舞,榜样给人以力量。我们要把课本、媒体的坚强典型介绍给学生,如: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我们还要把身边的坚强典型竖立起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更生活化的抗挫折教育,随时鼓舞有困难的学生。如七年级学生程景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该同学不仅学习优秀,团结同学,积极劳动,乐观向上。在家还能帮助母亲干农活,照顾父亲,懂事听话。通过共青团活动,号

16 召大家向程景同学学习,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程景同学更努力,更坚强了。

(7)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现实

为了保持学生的心灵纯洁,学校教育总是把最好的、最美的一面教给学生,总是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学生总是长期与社会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就会感到很茫然,无所适从。教育内容要实现社会化,要把社会上的贫富不均、城乡差别等社会现象让学生了解,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名利之争、违法犯罪案例,教给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仅仅把学生看待为学生,还是社会人。尝试把各种社会“阴暗面”引入到学生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学会处理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学会保护自己。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

2、家庭教育策略

(1)做一个了解孩子的家长

我们不能苛刻的要求每位家长都成为教育专家,但是,每位家长都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一些教育常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关心孩子,引导教育孩子。家长不能借口工作忙,压力大就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停留在注重孩子吃穿上,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17 难免有烦恼。需要有人倾诉,急需有人引导,在家庭中,父母就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和引导者。父母能坚持陪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最好。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常和孩子相伴,更要多和孩子联系,如和孩子耐心的煲煲电话粥,坚持写家信,告诉孩子在外的艰辛,告诉孩子你们有多想他,让孩子讲讲他的状况、所思所想,多些安慰和鼓励,多从心灵上弥补父母不在家所给孩子造成的空虚,切忌用物质金钱代替心灵的关怀。

(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设困境,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我们不能把孩子保护的严严实实,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让孩子学会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及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克服依赖性,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并积极支持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义务劳动等社会活动,以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有条件的,还可以给孩子报名参加夏令营活动、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退缩时给予鼓励 ,并引导其正视挫折

拥有自信的孩子是乐观的孩子,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奋。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孩子

18 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积极面对、勇敢挑战。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基础。

其实家长培养孩子自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针对孩子的优点表扬鼓励孩子,消除自卑。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家长都有鼓励孩子的意识,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很少,家长要学会发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进步进行有针对性和具体的鼓励和表扬。同时在布置任务时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孩子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

(4)设置交往情境,给孩子创设宣泄交流的空间。

孩子遇到挫折,心里肯定不好受,而宣泄一方面能起到缓解焦虑,难过等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宣泄完了自己就能很好地走出困境。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注意多跟孩子沟通,及时地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交朋友,遇到困难时找朋友倾诉寻求支持。

(5)多渠道地教育、熏陶,加强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

家长可在平时的教育中教给学生对抗挫折的方法,如给孩子讲自己在碰到一些类似的情况时是怎么处理的;或者给孩子看一些世界名著(如《鲁宾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轮椅上的梦》等),从名著中学习如何对待挫折;或者放一些励志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真心英雄》等,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孩子明白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出去体验一些艰苦的生

19 活,如到敬老院去帮老人做家务。总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自信乐观的状态展示给孩子。 (6)创造挫折情景,要由易入难,把握适度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走极端,要么不管不问,要么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挫折教育是应该的,但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实施抗挫折教育还需要目标适度。目标过高,孩子一时难以达到,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目标过低,孩子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容易让孩子滋生成功不难的思想,结果一遇挫折,还是无法应付。“跳一跳,摘果子”这对那些自信心不强的孩子比较适宜。过多过量过难的抗挫折教育不但难以实施,还会产生负作用,甚至使孩子在抗挫折过程中失去信心,自暴自弃,走向反面。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要注意观察,及时调整。

总之,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五、研究成效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工作,调查了解了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抗挫折能力;研究作为教师、学校在学生抗挫折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方法;研究了家庭教育抗挫折教育现状和问题,为学校的抗挫 20 折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提高了学校学生抗挫折教育效果,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一)中学生在学习中抗挫折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能够客观的面对和分析自己在学习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来自于学习中的挫折。能够在学习中自觉地做到提前预习、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认真的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学习的积极性得到稳步的提高。

(二)学生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本次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法得当、科学合理,学生在我们每次所预设的活动和情景当中,都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并且在完成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学生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主要表现为:衣洁脸净、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食宿等,因为生病和想家等种种原因请假的现象明显的消除。

(三)行动的果断性增强

由于认识能力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学生面对充满矛盾的问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经验比较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并执行决定。与以前相比,他们的轻率和优柔寡断的都相对减少,动机斗争过程也逐渐内稳、快捷。

(四)自制能力增强

21 他们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此时,他们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激情。行动的理智性比较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稍微的冲动。

(五)富于坚持精神

由于在研究中我们的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到位,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坚持性明显增强。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的服输,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六)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我们在研究中的刻苦钻研、探究,工作的细化上做到了合理分工,课题组成员的配合到位。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仅开展的很顺利,而且取得了预想到的成效。我们在抗挫折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了一些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的案例:有课堂教学渗透挫折教育方面的,有挫折教育主题活动,有挫折教育主题班会等。同时在收集资料和查看文献当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的科研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六、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由于学校领导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配合,最终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各阶段的研究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条件有限、经验不足和我们课题组成员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在社会教育和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还不够,如何保持中学生抗挫折教育的良好效果,做到不反复,不走形式,坚持持久;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组将来着重努力解决的

22 问题。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的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如果有机会会将本课题做进一步探究,达到推广的程度,进一步拓宽教学、科研、育人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海洲 《挫折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年9月出版

2、张仁贤 《零距离接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7月

3、朱月龙 《人一生必须突破的心理障碍》 海潮出版社 2006年9月出版

4、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5、朱伟生、邹云龙 《挫折心理的自我调节》 200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

6、张俊丽 《教育领域中的“惩罚”问题试探》教育科研 2002(11)34-35

7、白日勤 《抗挫折教育断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3 附录:

中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以及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改进教育工作,促使广大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地发展,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问卷调查。本问卷不记名,希望同学们能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填写问卷,为我们开展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多谢同学的合作。

学校: 年级: 是否独生子女: 是否留守儿童: 选择。(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答案。)

1、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

A、非常大 B、较大 C、一般 D、不确定 E

2、如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 A、作业压力 B、考试压力 C、升学压力 D E、家长压力 F、老师压力

3、你觉得学习是件很累很烦的事吗?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D、很开心 E

4、你觉得作业对你来说多吗?

A、很多 B、较多 C、一般 D、不多

5、你觉得作业对你来说很难吗?

A、很难 B、较难 C、一般 D、不难

6、你觉得考试、测验的次数多吗? A、很多 B、较多 C、一般 D、不多

7、你觉得考试、测验的内容难吗? A、很难 B、较难 C、一般 D、不难

8、对教师的提问你感到紧张吗? A、很紧张 B、有些紧张 C、不紧张

9、考试前你感到紧张吗?

A、很紧张 B、有些紧张 C、不紧张

10、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在意吗?

24

性别: 年龄:

、没有 )

课外学习压力、较开心 A、很在意 B、有点在意 C、无所谓

11、你感到老师对你的批评次数多吗? A、太多 B、较多 C、一般 D、不多

12、你觉得家长对你的期望: A、要求过高 B、要求适中 C、要求过低

13、当你学习遇到困难时:

A、及时得到家长的帮助 B、偶尔得到家长帮助 C、很少得到家长帮助 D、家长从不帮助

14、当你的成绩下降,考试失败时:(可以多选) A、总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B、有时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C、很难得到父母的安慰 D、会遭到父母的打骂 E、会遭到父母的批评 F、父母从不过问

15、当你课堂提问回答不上来、考试成绩差时:

A、经常遭受老师的体罚或羞辱 B、有时会遭到老师的体罚或羞辱 C、会受到严厉批评 D、会得到老师的耐心帮助

16、你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有自信心吗? A、有 B、不强 C、没有

17、当你学习有了进步或取得好成绩时,你希望怎样?( )(可以多选) A、家长表扬 B、老师表扬C、让同学知道 D、自己知道就行了 E、有物质奖励

18、当你学习进步时:

A、能得到家长的表扬 B、家长提出更高要求 C、家长没态度

19、你在生活中是否有以下感觉?

(1)早上起来还很困乏,还想再睡会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2)白天眼睛会疲劳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3)喉咙痛、容易感冒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4)自己玩的时间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25 (5)不能集中精力听课、看书、写字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6)不顺心就会生气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7)头晕眼花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8)手脚发冷、出汗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20、你对学习压力的情况有什么想法、建议和要求?

26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