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基本情况(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精选)

2024-03-20 03:4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网格化基本情况(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网格化基本情况

第1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关于上级文件传达的精神要求,我街道4月份开展以“创新基层管理模式、提升网格服务效能”为主题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我街道组织各个社区主干到梅花镇和其他省市参观网格化办公场所和学习工作经验,学习经验之后街道陆续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并划分网格,街道为一级网格,13个村(社区)为二级网格,各个网格配备一名格长、管理员、监督员、助理员、督导员、巡查员、民警,并制作了网格之窗,开始为民办事,各个村居也对居民开展了宣传工作,制作了专题宣传栏,提高公众知晓率。各村(社区)包片干部也开始了前期摸底的信息采集工作,要求在10月底完成电脑录入。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大多数居民不愿意提供身份证号码,也有少数居民不理解不支持,也不提供信息,这都影响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影响了网格化电脑录入信息也造成不全的情况。

10月底安排了一次网格化管理负责人集中地数据录入前培训,邀请了电信公司网格化管理平台开发人员向大家讲解数据录入操作方法。但是由于除三峰社区的网格管理员接触过该平台外其他的村居网格管理人员对这个平台都很陌生,培训效果不理想,所以还要在各村居账号创建后再进行集中培训。

街道十三个村(社区)摸底和录入情况基本达到85%以上,4至10月份各个村(社区)的事务处理、民意反馈、为民办实事等三项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总达到432起,目前为民办实事项目有3起正在处理中,其余的项目都均已完成,其中十洋村网格化总户数859户,采集情况达到100%,电脑录入达到92%,事务处理4起、民意反馈6起、为民办实事4起,十洋社区网格化总户数825户,采集情况达到100%,电脑录入达到90%、事务处理9起、民意反馈11起、为民办实事11起。三峰社区网格化总户数2096户,采集情况达到100%,电脑录入达到95%,事务处理21起、民意反馈25起、为民办实事20起,其中为民办实事有1项正在处理。西滨社区网格化总户数1545户,采集情况达到78%,电脑录入达到92%,事务处理8起、民意反馈13起、为民办实事7起等4个社区完成情况总达到90%以上,三项工作完成100%;洋锦社区网格化总户数2289户,采集情况达到74%,电脑录入达到80%、事务处理10起、民意反馈10起、为民办实事6起。西关社区网格化总户数1515户,采集情况达到96%,电脑录入达到82%、事务处理12起,民意反馈13起、为民办实事6起。航华社区网格化总户数3277户,采集情况达到92%,电脑录入达到80%、事务处理9起,民意反馈13起、为民办实事9起。航兴社区网格化总户数2676户,采集情况达到78%,电脑录入达到80%、事务处理11起,民意反馈11起、为民办实事2起。景美社区网格化总户数1200户,采集情况达到96%,电脑录入达到80%,事务处理11起,民意反馈10起、为民办实事8起等6个社区完成情况总达到80%以上,,三项工作完成100%;西关村网格化总户数1014户,采集情况达到98%,电脑录入达到75%,事务处理23起,民意反馈23起、为民办实事3起。东关村网格化总户数1272户,采集情况达到85%,电脑录入达到75%、事务处理10起,民意反馈13起、为民办实事9起。东关社区网格化总户数1400户,采集情况达到100%,电脑录入达到65%,事务处理18起,民意反馈23起、为民办实事5起,完成情况总达到60%-75%,三项工作完成100%。

接下来,我们会陆续完成工作,督促电信公司为各个村(社区)开通账户,导入数据,然后输入重点人员信息,初步完成网格化管理的前期工作。

第2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安排部署,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为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基层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最近,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体系基本建成。一是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网格事项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二是四级体系分级管理,梯次互动,各层级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网格化事项,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网格化信息系统事件处理及时。

(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截至目前,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累计录入人口信息XX条(流动人口XX条,特殊人群XX条),群防群治队伍XX条,群防群治人数XX条,单位场所XX条(重点单位场所XX条),房屋信息XX条(出租屋XX条),事件处理累计XX条(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累计办理事件XX条,全县民生事项累计XX条,占比XX%,社情民意收集XX条,占比%,特殊人群服务XX条,占比%,矛盾纠纷劝解XX条,占比XX%,突发事项报告XX条,占比XX%,参与治安防控XX条,占比%)。

职能部门事件办理情况:20XX年红黄牌事件情况:

(三)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运行效果良好。

1、网格员坚持一日双巡,更贴近老百姓,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距离。2、网格员既能及时发现网格内的矛盾,又能将大多数矛盾解决在网格内,诸如邻里间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物业纠纷等。3、网格内各项信息更加全面透彻,网格员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导入系统,并动态调整更新。4、网格员参与治安防控,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行为,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5、网格员主动发现和受理群众诉求,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持终端机报送处理,老百姓遇事爱找网格员,认可度高。6、网格员充实了社区队伍,很多以往累计的民生事项得到办理,社区工作量下降,实际作用大于居民小组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县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县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之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街道办好于城镇,城镇工作进展慢。由于个别城镇的社区网格化工作落实不到位,镇网格化专干还要做社区专干甚至网格员的事情;四级体系还不够完善,事件处理情况差别大。街道办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分类工作各有长短。

(二)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知晓度不高。由于宣传以及地域的原因,城市社区居民很多还是知道有网格化工作和网格员,但是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还不清楚。城镇社区以及全县的农村对于网格化工作的知晓度则极低,很少有群众知道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二是参与度不高。网格员开展工作常常遇到不理解不支持,大多数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态度恶劣,网格员入户采集和调解矛盾纠纷极其不便。

(三)工作保障不足。一是网格员的绩效工资问题。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半年了,绩效工资原定为按月考核季度兑现,但是去年四季度的绩效考核财政还未到账,影响了网格员的积极性。二是网格员保险待遇问题。由于我县网格员是参照公益性岗位购买保险,购买的四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中的养老和医疗都需要网格员自行购买后接近年底凭票据到街道报账,网格员意见较大。三是社区基础条件问题。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办公场所面积小,网格员队伍配备到社区后,办公面积和办公设备更不足,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网格员队伍问题。一是网格员队伍不够稳定。由于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以及网格员身份的原因,年轻一点的网格员就想着走,年龄大一点的能力又不及年轻的。二是专兼职网格员差异。由于原则上专兼职网格员工作内容都一样,兼职人员意见较大。一方面是待遇问题,兼职网格员只有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兼职网格员原本的社区工作也比较多,精力有限,由此还造成个别社区一个专职网格员负责两三个网格的情况,一格一员难以落实。三是农村网格化工作开展难度大。一方面我县配备了部农村手持终端机,有手机的农村正逐渐开展工作,其它的农村网格化工作基本没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网格员大部分都是村书记、主任兼任,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手持终端机基本不会用,再加上其它诸如计生、民政方面的工作,网格化工作更难在农村落地。

(五)部分镇街道领导不够重视。一是网格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工作任务不按时完成,影响整体进程;镇街网格化专干身兼其它工作,其它任务一来便无人负责网格化;工作场所、设备保障不到位,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对网格员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网格员多次手机无人接听或者关机;PC账号和手机账号长期不登陆并经县上提醒无果,影响账号活跃度和综治目标考核;网格人员名单调整和网格员请销假上报备案不主动。

三、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县落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二)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人员保障。要加强对网格化专干和专兼职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其适应网格化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度保障。一格一员,定人、定格、定责。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既要留得住人还要淘汰人;三是资金保障。各项经费要及时划拨到位,资金要按时拨付网格员以及切实保障工作场所、设备的需求;设立激励资金,推动网格员创先争优,出先进出典型。

(三)要切实完善职能部门进驻和网格划分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需进驻的部门职能,涉及服务群众的职能部门都要入驻,包括水、电、气和通信部门,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让老百姓反映的事件都能有部门处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划分。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因,部分网格需要拆分增加网格,部分地区需要新增网格。

(四)要切实强化宣传。县上和各镇街道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宣传,网格员自身要加强日常宣传,农村和城镇宣传要同时进行并落实到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二)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于4月中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由副主席刘玉琦带队,先后深入到丹赵路、大坝、均州路三个办事处及相关社区,对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市综治办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推行了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工作,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印发了《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城区各办事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营造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按照动员部署、划分网格、确定网格员、培训网格员、试点运行、全面开展的工作流程,根据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任务相当、便于管理的要求,兼顾自管小区、物业管小区、单位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多种类型以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因素,城区五办目前实际划分网格数254个(其中城市社区221个、城中村17个、其他村16个),网格内有79548户、227666人(含流入人口)。同时,根据网格划分,将网格员、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等力量统一纳入网格,实施分块管理

(三)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市综治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丹江口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汇总登记表》、《丹江口市网格信息表》,按照行政区域代码,统一编定网格员编号,将留守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信息等分类总人数纳入网格信息收集内容中,摸清各网格内的商户、居民、店铺、单位等基本信息。目前,各城区办事处已进行摸底实施,正在汇总整理。

(四)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督办检查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督导专班,将此项工作纳入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下发了《丹江口市综治工作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使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严格奖惩兑现。针对各社区网格划分、地图绘制、信息化采集等前期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检查督办,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现场推进会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广好经验好作法,确保全市网格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市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市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予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整体工作进展比较慢,办事处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出现了工作盲区和真空。

(二)居民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所致。目前社区以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助、计生等公共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二是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所致。社区从事了过多的行政性和半行政事务,既有计生、就业、社保、民政、综治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等临时性工作,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城市社区居民素质层次不同所致。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避而不见,往往给社区网格管理采集第一手资料和相互服务带来不便。

(三)社区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诸如小区停车、基础设施等各自为阵,社区难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增加,加工、餐饮等行业混合在居民小区,社区缺乏管理手段,影响了社区的公共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三是社区与物业公司尚处磨合阶段,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区管理盲区,部分老社区因为历史原因,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四)社区干部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城区人口近20万,只有109名社区工作者,且年龄普遍偏大,若继续沿袭自然减员递补的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要。此外,社区民干部的生活待遇偏低也影响工作积极性。

(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已开展了九进社区服务活动,单个部门都是采取在社区加挂牌子的方式开展工作,仍是各自为政、对上负责,难以统筹兼顾。目前信息采集的标准正在制定完善中,建立网格化信息系统是进行网和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和技术保证,已迫在眉睫。到底是自建平台,还是依托十堰,已成当务之急,急需研究解决。

三、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领导重视了,方案出台了,关键是要抓落实。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确保社区网格化服务有人抓、有人管、管到位。

(二)要切实落实工作举措。要按照《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信息化建设、网格员职能四个方面,列出时间任务表,明确责任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三)要切实推进改革创新。我市既然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就应当充分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大胆创新。比如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由综治办牵头、民政局负责,启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对社区人员流转、办公用房、经费保障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起码是十堰市的前列。

(四)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市城乡网格化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各专项工作小组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相关工作的督办和落实。二是人员保障。对经考核后确定招录的社区网格管理员,要统一组织专业培训上岗,适当提高其生活补贴标准。建立社区人员退一进一机制,探索建立市直单位新招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和党政领导联系社区制度,解决有人干事和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问题。三是资金保障。根据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统一部署,市财政要预算安排网格化管理经费,用于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等费用。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同时,鼓励和引导驻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资金和智力服务。四是机制保障。各办事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考评,建立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三) 幸福社区网格化管理在20XX年开始实行,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管理成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等3人组成,社区领导为网格管理的负责人,我所在的是幸福社区第10网格,该网格有居民550户,单位场所有3家,商铺有97家。

我通过培训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但每新任一项工作都有所前期难度。第一周:社区领导为我们介绍了社区干部,熟悉社区环境,讲解工作细节及工作的职责。我们的邹主任为我们实地指出各网格划分区域的基本情况。第二周:在网格管理员的安排下各网格员下基层到自己的管理区域信息收集,这才应征了老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而此时我第一道关口进门难,或许是因为社会人员的杂乱,居民的安全意识防范,使其工作难开展,比较辛苦、单调,有时还会被人误解,在此阐述我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所体会到的工作的难点、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建议。

一、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难点

1、治安管理管理难度大

幸福社区位于县城中心现在交通便捷,外来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安管理的难度。一是春节前期人口比较集中,发生入室盗窃,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治安面临新挑战。二是外来租住人口身份背景复杂,从事不同的行业,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

2、人口与工作地全覆盖化管理难度大

一是县城的出租房较多,人口的流动性也较大,而流动人口都是做一些临时工作,就没有固定的工作点,今天在这里上班说不定明天就不在这里就职;二是在单位场所商铺去登记工作人员居住地时,多数工作人员根本都不配合,乱报住址或是不理睬;三是到居民家中去采集人口信息时,有的居民不会如实而报,要么就错报要么就不报,这样就很难得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所以人口与人口的工作服务点很难实现网格全覆盖化管理。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格内管理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员不可能把所以的工作都全包干,联系、汇报工作、处理问题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内的事情就是网格员自行全责。

第二,网格化管理内没有固定去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网格员善于发现问题,但没有能力职权去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手持终端上报职能部门,可迟迟没有去实施解决这个事情,搁置不管,就让居民看不到网格员工作的成效。

三、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

对于一般性的事件:网格员现场处理,上传手持终端;需要协调处理的事件:网格员现场拍照受理,带回社区报告相关部门,反馈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事件:网格员立即手持终端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网格员现场跟踪缓解事情的严重后果,协助完善。

2、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

第3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促进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现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全员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主要内容

1、在全区建立起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片区、一级网格、二级网格宝塔式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全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片区各由一名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专职监察员负责。一级网格以一个街道(镇)为单位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并在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劳动保障监察站。名称为:XXX街道(镇)劳动保障监察站。站长由本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担任。街道(镇)劳动保障监察站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本职责范围内的劳动监察工作。二级网格以一个社区(村)为单位划分为1个网格,并在各社区(村)劳动保障室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点。名称为:XXX街道(镇)XXX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点。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点在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及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本职责范围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2、今年在全区建立11个一级网格和101个二级网格。以网格为单位,依托区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街道(镇)兼职监察员和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三级队伍,掌握网格地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指本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足额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并进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控。通过划分网格管理,实现变劳动保障监察的事后问责为事前监督,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硬件设施要做到“七个一”,即:一个招牌、一个受理窗口、一块辖区网格示意图、一本台帐、一个档案柜、一部投诉受理电话、一个劳动保障监察公示牌。同时要做到每个二级网格内都设置有劳动保障维权投诉箱。

4、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点硬件设施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个受理窗口、一块网格示意图、一部投诉受理电话、一本台帐。

5、按照一级网格配备2名以上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二级网格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标准落实人员。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兼任本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站兼职监察员,在取得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证件后,即正式上岗;各社区(村)劳动保障协管员兼任本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在取得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证件后,即正式上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专职监察员、街道(镇)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三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三、成立机构

为推动工作的开展,成立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区政府副区长童萍如担任组长,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雷雳及各街办(镇)主任(镇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龙冰、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组成。办公室设在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龙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对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实施组织领导、协调监控。各街道(镇)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确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负责人。

四、实施步骤

按照“全面推行、重点突出、扎实开展”的工作思路,年10月起在全区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初步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点指导1—2个街道(镇)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管理工作。各街道(镇)全面部署网格化管理实施工作,重点抓好2-3个社区(村)的网格化建设管理工作,以点促面,全面推进。

第一阶段:全面部署阶段。时限为10月10日前。召开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动员会议,部署安排网格化建设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全面培训阶段。时限为10月31日前。重点培训搭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注意事项、开展用工单位信息采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知识。

第三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时限为10月31日前。各街道(镇)要采取各种形式,对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为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营造浓厚氛围。

第四阶段:采集建档阶段。时限为12月15日前。

1、以街道(镇)为单位,逐一对网格地域内全部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并填写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表。信息采集后,做到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并以快报的形式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建立电子档案。在用工单位基本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建立网格地域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3、建立工作机制。在建立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掌握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由各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按程序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发挥街道(镇)兼职监察员和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作用,形成区、街(镇)、社区三级监管的工作机制。

4、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快报制度。信息快报主要用于信息报送。包括网格内新增用工单位情况、用工单位空岗情况、劳动者投诉案件情况及其它情况等各种信息。信息快报按时间上分为即时快报、月快报、季快报。在功能上分为用工单位基本信息快报和劳动者维权投诉情况快报。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阶段。时限为12月底前。各街道(镇)要以书面形式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各街道(镇)网格化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并报市有关部门验收。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是构建西湖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要求,是提高我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各街道(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按要求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2、加强领导。各街道(镇)要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按级负责,责任落实。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街道(镇)要及时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第4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一、合理划分辖区网格。

合江社区现目前有7个小区共15730户(现已采集户数13540户,达到采集率86%;)在建工地有6个,社区根据辖区实际,及时划分了14个网格(每个网格户数都在1000户以上),在建工地商品房有8000余户于2019年相继交房,人口多、任务重是摆在社区网格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

二、工作开展情况。

网格对辖区全覆盖,每个小区单元都有网格员上门入户信息采集登记,同时全部录入电脑,资料都整理好了归档。在网格化管理中每位社区网格员都将巡查作为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促使网格员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

三、开好网格工作例会,及时处理日常问题。

每周二的网格工作例会社区领导和驻社区民警都不定期的参加,网格员在例会中反馈在开展网格工作中的问题,大家交流经验,及时的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给社区领导和社区民警,并对网格员在每周工作都进行工作计划和安排;网格长要求AB组网格员每周写一份简报,并存档,工作中遇到问题做好台账与笔记。网格化管理让网格员对所负责区域的情况掌握清楚,合江社区网格员开展日常工作中要求每天双巡、录入事件上报,入户采集人员信息了解每户家庭情况,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对发现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要及时的报给社区领导,及时掌握区域情况排除安全隐患,关爱特殊人群。

四、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网格员工作期间,通过对网格工作多样化宣传,网格员掌握了办理居住证、迁户、咨询残疾人政策、准生证等相关业务流程,及时给居民解决相关问题,居民少跑路,办事更快捷方便,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业主群和居民的良好互动交流,拉近了和居民的距离,网格工作更加顺畅。

五、认真完成街道及社区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5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推动市作为全国“两网化”首批试点乡村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加快区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建设。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豫人社〔〕23号)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关于做好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试点工作的紧急通知》郑人社监察〔〕1号)精神,现就做好全区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两网化”建设的重要性

各类用人单位不时增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用工形式逐渐多样化,各种劳动违法现象随之增多,现已成为影响经济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建立新形势下新型的劳动监察执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是适应新时期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特点而产生的新型劳动执法模式,将实现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由主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逐步形成履盖乡镇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利的劳动保证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平台,确保劳动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劳动监察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二、两网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立覆盖各镇办、村(社区)劳动保证监察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通过实行劳动保证监察“两网化”管理。加大镇办、村(社区)一线劳动监察执法力量,实现劳动保证监察执法重心下移,同时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和劳动保证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镇办、村(社区)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管,有效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严格遵守劳动保证法律法规,实现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参与社会安全,确保用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切实保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构建全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稳定。

三、“两网化”建设的工作任务

为迎接市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检查验收,按照市政府要求,以下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于7月底之前完成。

(一)成立组织。成立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名单详见附件)。

(二)制定方案。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督导。

(三)落实经费。区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两网化”建设所需资金由区财政负担。各镇办及村(社区)“两网化”建设所需资金由所在镇办负担。

(四)落实人员。区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至少配备3名专职监察员,其他每个网格单元明确1名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2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其中,劳动保障协管员主要负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劳动保障监察员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案件专查及查办批办交办案件;实时采集和反映网格内用人单位招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反面的信息及情况。各镇办要按照本通知要求,明确每个网格的劳动监察员和协管员。

(五)落实指挥中心用房。成立区劳动监察指挥中心,用房面积30-50平方米,地点设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各镇办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主要负责所辖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管理工作。各村(社区)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服务站。

(六)建立网格。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实行区、镇办、村(社区)三级网格。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指导建设网格。区级为一级网格,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各镇办建立二级网格,并指导村(社区)建立三级网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作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管理示意图,各镇办负责制作本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示意图,对用人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七)信息录入。按照市统一部署,劳动监察网络要实现全市联网,并与“金保工程”实现对接。各镇办、村(社区)的二、三级网格内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要密切配合,深入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用人单位,逐一详细记录用人单位的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劳资工作人员姓名、联系电话、职工人数、劳动用工情况、劳动者个人情况、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签订情况、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工资支付情况、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实行“一户一档”“一路一册”,在此基础上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将采集到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劳动者个人信息输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形成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四、“两网化”建设相关部门职责

(一)区“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实施工作方案;对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平台与其它相关网络的对接;负责建立全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指导镇(办)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制定各级各类劳动监察人员职责;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对各镇办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验收。

(二)区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全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管理、业务指导;区财政局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资金的拨付;区统计、工商、民政、税务、质监等单位负责提供用人单位的基础数据、工商注册情况、社团组织注册情况、地域分界线、税务登记情况、组织机构代码等信息。

(三)镇(办)职责:成立镇(办)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和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服务站;保障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的资金、场地等;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及劳动保障协管员;建立本辖区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对村(社区)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对本网格内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设置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站点。

五、“两网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认识。“两网化”管理是近年来劳动部门积极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是深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是提高我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各镇办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第6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烟台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起步于2011年,是全省首个试点城市。具体实践中,主要是探索建立了“4433”管理新模式。

(一)坚持分级管理,搭建“四级架构”。县级建成了集综治、公安、城管、民政等多部门集中办公、统抓总揽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指挥中心,重点发挥分析研判、指令、综合协调、分流指派、实时指挥等职能。镇级整合综治维稳、便民服务等内部机构,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下设网格化管理指挥大厅,主要负责有关情况信息的收集汇总、查询处理、上传下达以及监管考核等。社区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设立网格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对网格力量日常管理考核等。网格组建了一岗多责的网格管理员队伍,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劳动保障、计生管理、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业务。

(二)坚持信息支撑,建立“四级平台”。采取统一规划、市县共建的方式,开发了全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采集、流程管理、动态管控、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了县市区、镇街、社区、网格“四级联通”的即时性、高效性。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网格管理员采集,将“人、地、物、事、组织”信息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库;流程管理,将社会服务管理业务分为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等七个步骤,形成闭环流程,全过程跟踪、督办、评价;动态管控,依托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用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手段,将社区各种资源、各类事务、各方力量、出租屋人员进出等有价值的数据统一录入管理系统,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全天候、全方位呈现整个网格动态;综合研判,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辅助决策;指挥调度,通过上下贯通的组织、指挥、调度体系,做到“指令下得去、信息上得来、问题能解决”。

(三)坚持因地制宜,推行三种类型。根据社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市推行“先进型”、“基本型”和“简便型”三种网格化管理类型。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社区推行“先进型”,做到“六有”:有健全的网格管理队伍、完备的办公场所、高效的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特色化便民服务、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在农村社区和基础条件一般的城市社区推行“基本型”,做到“五有”:有网格管理队伍、独立办公场所、网格管理信息平台、便民服务机构、治安防控体系;在条件一般的农村社区推行“简便型”,做到“四有”:有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办公室、治安巡逻队伍、便民服务机构。

(四)坚持规范运行,健全“三大机制”。一是精细化管理机制。主要实施了“三类管理”:(1)层级管理。对一般性、协调性、突发性、审批性等事务,根据既定职责,分别由网格管理员、网格长、街道或者区级部门实行对应处理。(2)动态管理。依托电子地图、360度全景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将社区内各种管理对象和管理资源,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在网格内动态呈现、动态掌控。(3)循环管理。对网格内发生的各类问题,根据疑难复杂程度,分别运用网格内部“微循环”、社区内部“小循环”、街道内部“大循环”三种方式协调解决,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二是亲情化服务机制。主要推行了“四式”服务:(1)一站式服务。在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厅,确保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2)代办式服务。为居民提供证照办理、缴费报销、民情诉求等代办服务。(3)管家式服务。网格管理员作为网格的“管家”,为网格内居民特别是残疾人、空巢老人等重点帮扶对象及时提供上门服务。(4)菜单式服务。对社区服务资源等,以菜单形式列举,通过提前公告和双向预约,使社区居民享受“我点你供”菜单式服务。三是高效化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上下联通、横向联动的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五项制度,即工作例会、事项准入、分级管理、报告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运用制度的约束力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健康开展。

通过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烟台市真正在基层编织出一张维护稳定的“防护网”、加强管理的“管控网”、服务群众的“连心网”,初步实现了“四全”效果:

一是资源全整合。一方面,通过科学划分管理单元,把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管理网格,做到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社区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全面融合,设施、信息、人才、服务全面共享;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整合部门、基层和社会力量,在尽量不增加机构编制的前提下,组建以网格管理员为主的专职力量、以协管员为主的协管力量、以志愿者为主的志愿力量,为网格管理服务提供了人力保障。

二是数据全掌控。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共享、网格管理员信息采集等手段,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数据全部输入数据库,实现了对所有服务管理数据的全面掌控,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管理全覆盖。通过实施精细化的层级管理、动态管理、循环管理,真正做到“无缝隙管理、动态化管控、高效化解决”,大大提升了网格内的治安防控能力、社会管理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确保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比如,通过建立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子系统,烟台市目前实现了对网格内所有特殊人群的动态化、实时化、全程化的轨迹管理。

四是服务全方位。通过在社区打造“一刻钟快速响应”服务圈,大力推行一站式、代办式、管家式、菜单式“四式服务”,真正做到服务全方位、零距离、亲情化,让居民不出网格就能够享受到快捷、高效、便利的社区服务。

第7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基层社区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359.22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1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52.6%[ 国务院总理2013年3月5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也同时带来了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譬如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城市管理的新手段,在2012年,常州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计划达到60%,农村社区则每个辖市(区)选择1至2个点进行试点;2013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90%,农村社区达到50%;2014年,全市城乡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这标志着常州在基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一、常州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和创新做法

网格化管理解决了长期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结合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特点,常州将城乡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基础网格,社区服务力量资源将下放到网格,并明确网格职责和任务,建立一整套监督和评价机制,推动社会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使网格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网格设置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动态调整”的原则,城市社区依托庭苑、楼栋、巷道等,按照300户左右设置一个网格,农村社区依托村庄,按照200户左右设置一个网格,每个社区兼顾居(村)民小组设置若干网格。[ 来源于人民网.cn 2012-04-09 10:55]

人员设置则为社区每个网格组建网格管理服务责任团队,按照“1+3+X”模式,包干到片、联系到户、责任到人。即1名责任社工;3名网格员,即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楼道小组长;X名社会各界志愿者,如社区片警、物管人员、保洁人员、群众志愿者等,开展网格管理和志愿服务。着重抓好服务机制建设,即做到“八个一”:建立一支民情信息员队伍,勾画一张民情联系网络图,设立一批楼道宣传栏,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建立一本《民情日志》,推行一项民情约谈制,出台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制订一项责任社工考核办法。

网格服务做到“三活、四清、五到家”,“三活”即社区干部对网格内资源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即社区干部要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到家”即经常走访人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细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

常州市青龙街道在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新路子的过程中,加速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服务过渡,除了将社区工作人员分散到各个社区网格中担任网格片长,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小事即刻办,大事限时办”,变居民来社区办事的“营业厅”模式为上门提供服务的“宅急送”模式。

常州市天宁区常委经常与社区一线工作者进行畅谈和探讨。通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有效形成了社区工作“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良好格局,同时也带动新时期社区人口工作实现了工作模式由“单打独斗”转变为“人人参与”,工作人员由“一岗一责”转变为“一专多能”,工作资源由“各自为阵”转变为“合作共享”。

常州市团市委以天宁区为试点,按照“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校地志愿服务三级对接”模式,制定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构建了“阵地、队伍、活动”三结合运行方式,通过阵地建设、队伍组织、活动开展三管齐下的举措,切实提升志愿服务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常州市湖塘社区根据“条块分割、属地管理、方便服务”的根本原则,合理设置划分社区网格,在辖区总面积80万平方米,辖居民楼144幢,总户数5037户,常住人口14000人的花东社区,按照户数250户、人口700人左右为标准共划分19个网格单元,相关单位也纳入相应网格进行管理,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网络体系,把社区每一个人都放进了网格中。

二、网格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网格化管理让基层管理由条条为主转变为条块结合,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基层管理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的转变,改善社会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为群众提供多元选择路径。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在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1、人员紧张,设置不合理,年龄结构问题大。在实践中,由于网格员的配备要求比较高,任务繁重,但收入并不是特别高,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网格员往往是一些40、50人员,虽然在管理中更加贴近群众,但面对新型问题时,年龄较长的网格员往往不能及时处理。再加上由于年纪较大,对于现代媒体技术不适应,往往会显得非常认真但办事效率不高。因此引进年轻高水准高素质人才刻不容缓,这对团队优化有着重要作用。

2、任务型,形式型事务多,关怀型事务少。网格员大量的时间都放在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去的时间。往往大量的事后补台账而不是及时的进行有效入户调查,而绩效考核环节过于重视组织内部评价和机械的指标评价,忽视了外部评价和主观评价。使得网格员把大量时间放在做台账,完善各类计划中,对网格内具体事务关心力度不够。

3、信息沟通流程不畅。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有效的进行传播,往往会导致很多群众不了解事情真相,对网格化管理产生片面想法,以致不配合网格员工作,特别是在进行信息采集时,往往防范心理比较严重,不愿意配合工作,导致数据失真。

4、网格员能处置的问题不多。应该说每一个网格员都尽心尽力的进行工作,实际的情况是往往很多的问题是网格员不能处理,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能够处理的,因此网格员往往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群众对他的不理解,另外一个方面来自于领导觉得他能力不够,素质不硬,办事不力。

5、人口流动大,情况复杂。现代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口的流动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常州地区,暂住人口有180多万,人口流动性很大。往往刚刚统计一个有效信息,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这个信息就失去其本身的作用。还有一个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有几套房子,一周7天住的地区可能有2-3个,到底怎么统计,到底统计在哪个网格,情况比较复杂,需要顶层设计才能完善处理。

三、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

通过几年的实践,常州网格化管理成为了政府联系群众的一个直通车,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信心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视野理念和想法不断在更新中,处理群众矛盾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成功实现了对基层社会和社区的治理,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尽管常州的网格化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实际永无止境,创新大步向前。下一步,我们将会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寻求突破:

1、管理下沉,一格一品,打造网格品牌。根据网格内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特色的共建单位建立有特色服务团队,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常州市中医院所在的网格,每到秋天就给网格内老人提供膏方服务,建立健康医疗体系;常州电力局所在的网格,为网格内的用户提供免费的供电维护;常州亚邦物流为所在网格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团队。通过建立各种健身、文化、宣教的特色队伍,各网格管理员之间还可互通有无,无偿为对方提供服务。把管理下沉到服务队,通过协作,建立品牌,齐抓共管,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赢得合力。

2、党建先行,支部建设全覆盖。通过依法建设、资源整合、协商共建、逐步推进的原则,将党组织设置跟进和渗透到每一个网格中。以前的网格管理员不一定是党员,有时做事就不一定那么尽心。通过组织设置创新,党员全面跟进。成立一级网格党总支,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党总支书记,一级网格负责人、责任人和规模较大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委员,可以设置服务办公室党支部、社区党支部、综合党支部三个党支部,下设“X个党小组”,主要包括专项工作党小组、楼栋党小组、社会组织党小组、微小单位党小组等。“1+3+X”新型基层组织构架形式,突破了原建党的条框制约,解决了松散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实现了党员对管理的纵向向横向转变,其实质将支部建在基层、巩固在基层、作用发挥在基层。党建网格化集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整体性于一体,全体党员在网格中完成基层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支部工作实现与网格工作无缝对接。

3、组团服务,变独奏为合奏。一树不成林,独开不是春。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网格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第一,因为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抱团思想。通过信息化,把常州市全市的网格信息都连在一起,以团队力量来应对出现的问题。因为网格化必须以信息化为手段,信息化离不开网格化基础,通过信息化实现公安、人社、组织、民政、计生、城管、交警等各个部门各条口的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利用,最终达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目的。

4、走过阵痛,完善队伍建设和经费管理。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补短”问题,网格化管理也同样适合这一原理。基层网格员必须由“条块专才”变成“网格通才”,不仅需要掌握网格化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相关政策、业务知识,更需要了解民政、、经济、招商、等服务性常识,这对网格员来说将会提出新的要求。还有就是完善现有组织体制,强化权威,对管理进行合理再设计,强化流程,强化责任心,通过对经费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5、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机制长效机制。首先要理清参与网格化管理的资源共享成本收益,即职能部门采取单独管理和资源共享管理两种做法的成本和收益,并以此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补偿机制,对资源共享行为进行激励。其次要在绩效评估体系和控制机制中纳入资源共享的评价指标。如设立资源共享程度指标、业务协同指标,对跨部门资源共享的业务增加评分权重等。

总之,实行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加强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网格化管理,必然会逐渐成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8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以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主线,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处罚分离”的原则,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劳动监察监管方式的网格化和监管手段的网络化,实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执法规范化、维权人本化、监管科学化。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执法、三级监管、四级责任”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和数据全面、信息共享、运行规范化的网络化监管信息系统,扩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覆盖面,实现对用人单位的网格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在全市形成职责清晰、反应灵敏、信息准确、监管有力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平台。2010年底,全市全部达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要求。

三、两网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内容

以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为两级执法主体,以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三级监管主体,在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监管四级工作责任要求下,依托市、县(市)区劳动保障机构专职监察员、街道(乡镇)兼职监察员和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四级队伍,通过网络系统对网格用工单位(指本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管,及时进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控,掌握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足额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管理设置

1、网格化设置。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县(市)区、街道(镇)劳动监察组织网络体系,将全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按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划分为若干片、块、格,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的原则,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我市共设四个级层网格: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应*市行政区域设置一级网格,监控到二、三、四级网格内的内容;以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应的县(市)区行政区域为二级网格,监控三、四级网格内的内容;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应的街道乡镇区域为三级网格,监控四级网格内的内容;以社区(村)内较集中的用工单位区域设置四级网格,主要按照用工单位人数在5人以上,户数在80—120户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社区(村)为一个区域单元设置网格,实现劳动监察工作重心下移。

网格管理实行责任划分,每一劳动保障监察网格都要配置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进行监管,形成上下联动监管体系。

2、网络化设置。网络化监管依托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平台,设立用工单位信息管理、劳动书面审查管理、劳动保障监察业务管理、工资监控管理、综合统计查询管理、业务报表管理、办公管理、管理、系统管理等网络运行管理系统,形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网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监管信息系统,对全市用人单位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全市劳动监察业务协同处理和资源共享,实现对违法案件处理全过程管理。

(三)监管措施

1、信息采集。各县(市)区要发挥街道(乡镇)地域情况熟、掌握企业情况变化及时的优势,按照“一街一册、一户一表”的原则,组织兼职监察员、协管员对网格区内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填写《*市用工单位劳动保障信息调查表》。信息采集后,与已掌握的劳动保障管理情况、书面审查等信息对照,由专人输入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系统。如用人单位发生变化,要随时进行更新。

2、动态监管。对纳入监管的用人单位,实行分类动态管理。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信息系统,及时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根据劳动保障企业诚信评价办法,结合日常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实行ABC分类管理,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3、重点监管。对网格区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进行跟踪监管:

(1)新开业以及未纳入监管的用人单位;

(2)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发生欠薪欠费2个月以上的;

(3)一年内被举报投诉2人次以上的;

(4)用工人数较多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4、日常管理。各街道(乡镇)兼职监察员、协管员要定期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把监察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遵守劳动保障法律的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各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苗头性违法行为,力争将违法行为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同时,要根据用人单位的管理状况选准重点监控的目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做到查防并举、预防为主。对发现的未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未签劳动合同、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进行催告,限期进行改正。对网格区内发生的举报投诉,由兼职监察员进行初步了解,进行调查处理;对难以处理的案件或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立即向所属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

四、基本方法和步骤

2010年底,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

(一)各县(市)区政府在2010年1月31日前,为组织准备阶段。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两网化”工作试点实施方案,落实人员、经费,并上报方案。

(二)2010年2—10月,为组织实施阶段。做好协管人员的聘任、业务培训和信息采集工作。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要深入到网格内每个用人单位,按照《*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调查表》的要求,逐一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信息采集,建立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基本信息实现每季度更新一次。同时完成建立网格、划定网格区域编码、绘制彩色网格示意图、划分监管区域、建立配套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等基础工作,于2010年10月底前完成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录入工作,保证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底数清、信息全。形成以网格为单位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系统。

(三)2010年11—12月,为考核验收阶段。建立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操作系统,完善实时监控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进行考核验收。

五、组织领导

为认真完成*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工作,成立*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监管工作纳入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按规定配齐、配强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在经费、车辆、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并加强街道兼职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根据各街道的具体情况、地域范围、人员状况,按照程序和标准聘任部分兼职监察员。同时,要建立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开展劳动保障监察辅助工作。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可在自治区下达的2009年800个公益性岗位指标中安排,按照每个网格配置1名人员,从大中专毕业生和4050人员中招聘,经培训取得《兼职劳动保障监察证》《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证》后上岗。被招聘的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待遇标准与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相同,除公益性岗位补贴外,不足经费由各县(市)区财政专项安排。

(三)加强制度建设。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网格化、网络化监管工作制度,制订网格监管职责、工作程序、具体目标、监督考核、信息报告和人员管理等制度。各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指导,做好工作协调,保证网格化、网络化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9篇: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主线,以执法重心下沉为目标,以强化基础信息管理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为手段,全面整合劳动监察力量,延伸劳动监察网络,优化配置劳动监察资源,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效能,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实现由被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稳定性。依托现有行政管理体系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镇乡(街道)为单位,设立若干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等方面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建立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网格内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分类监管、动态监控,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及时维权提供服务,切实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人劳局,龙选芝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许传胜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杨朝刚、胡劲松、樊焕佳。

四、实施内容

(一)建立网格

根据《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意见》(人社部发〔2009〕4号)要求,将*区所辖区域设立一级网格,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总体负责管理。将9个镇乡(街道)设立为二级网格,成立9个劳动监察中队,与劳保所合署办公,中队长由劳保所长兼任。根据各镇乡(街道)所辖村居(社区)用人单位的数量设立12个三级网格,其中:黄土坡街道设立5个三级网格,*大道以南,东至明湖路设立为1个网格(含康乐南路社区、花渔路社区、曹家湾社区、文化南路社区、二屯社区);*大道以北,人民路以南,东至明湖路划分为1个网格(含人民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向阳北路社区);*大道以北,人民路以南,东至雨田大厦,西至明湖路设立为1个网格(含人民中路社区、区府路社区、松坪北路社区);*大道以北,人民路以南,西至雨田大厦,东至其林东路设立为1个网格(含土桥社区、其林社区、川心社区);人民路以北设立为1个网格(含东风东路社区、东风西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垭口社区、红岩社区、双坝村)。凤凰街道设立2个三级网格,*大道以南,凉都大道以北设立为1个网格(含松坪南路社区、广场社区);凉都大道以南设立为1个网格(含龙井社区、怡景社区、龙苑社区、凤苑社区、大营社区、八一社区、明湖社区、双龙村、石桥村)。荷城街道设立3个三级网格,水钢片区设立为1个网格(七号点社区、杨柳社区、动力社区、巴西社区、汽运社区、烧结社区、五号点社区、笔架山社区、桃林社区、三块田村);*大道以北设立为1个网格(官林社区、钟环社区、菜园社区、茶叶林社区、花园社区、荷城社区、教场社区);*大道以南设立为1个网格(城南社区、马鞍社区、杉树林村)。老鹰山镇设立2个三级网格,以滥坝火车站为界,东面设立为1个网格(含石河村、观矿居委会、观音山村、白云石矿居委会、老鹰山居委会、仁活洞村);西面设立为1个网格(含陆家坝村、石板河村、木桥村、中坡村、老矿居委会、金河居委会、小河居委会)。德坞街道、月照乡、大湾镇、大河镇、汪家寨镇直接由二级网格监管辖区内用人单位。每一级网格按实际管辖范围建立网格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电子档案,掌握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绘制一、二、三级网格划分示意图,在各村居(社区)或用工相对集中的地方悬挂劳动监察管理联系牌,公示投诉热线、劳动监察协管员的姓名及相关信息。

(二)建立信息数据库

在目前劳动就业数据形成初始化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劳动就业信息系统,安排各网格内的劳动监察兼职监察员、监察协管员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实行动态管理。

(三)落实人员

根据《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意见》(人社部发〔2009〕4号)要求,适当增加一、二级网格工作人员,面向大中专毕业生考聘三级网格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逐一对网格管辖内全部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建立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记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并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五、实施步骤

(一)设立劳动监察网格(2009年4月底前)

划分和确定全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并绘制一、二、三级网格划分示意图,向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上报网格划分示意图。

(二)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2009年7月底前)

成立镇乡(街道)劳动监察中队,配置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配齐村居(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完成劳动保障用工信息采集的培训工作。

(三)明确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2009年9月底前)

在现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基础上,进一步配齐配强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按照划分好的网格配置网格工作人员,明确全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落实到网格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格局,并完成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四)创建网格化信息数据库(2009年11月底前)

在现有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由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深入到所负责的网格,按用工信息采集标准,组织劳动保障监察协管人员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采集,初步形成全区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数据库,基本保证所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底数清、信息全。

(五)全面总结试点经验(2009年12月底前)

将我区试点两网化建设取得的效果和经验形成阶段性总结上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网格化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是充实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整个劳动保障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精心组织,措施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当地用人单位数量、分布状况及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网格划分;要明确协管员的经费来源,保证经费落实;要创造条件,为网格化管理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要加强考核,确保网格化管理任务到格、责任到人。

(三)创新思路,稳步推进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既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结合本地实际,讲究实效,不断总结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