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调查分析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2024-04-29 12:3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考研调查分析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考研调查分析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重庆本科生在选择毕业去向时倾向于考研。据调查, 2016年重庆考研报考人数39601人, 在普通本科生中占比高达40%, 而2018年重庆报考人数更是增加至五万余人, 同比增长了接近38.89%。尽管报考人数不断攀升, 其背后仍存在的诸多问题仍不容忽视, 如学生报考时好高骛远、盲目从众;备考时半途而废, 摇摆不定;应考时畏首畏尾, 临阵脱逃。本调研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采用线上填写问卷的方式, 对目前处于大三、大四的本科在校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有78%的本科生有考研打算, 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 学术研究深造

调研发现, 仅有6%的被调查对象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而考研。其中大多数人认为, 本科所学知识仅有广度, 而且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课业基础以及学习能力, 而研究生阶段却注重学生深层次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因此只有继续攻读研究生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深度的追求, 同时也能满足他们对此专业的浓厚兴趣。

(二) 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结果表明, 有高达24%的本科生出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而考研。据被调查者所说, 普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投出的简历很少得到回应, 他们认为, 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让自己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减少碰壁。且近些年来许多用人单位门槛提高, 仅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 本科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且本科生的薪酬和待遇相较于研究生偏低。所以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成为广大学生考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逃避就业压力

据以上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学生中为了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有考研意向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 这一比例仅次于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从众心理这两个原因的占比。学生认为, 在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 毕业等于失业, 而学校无疑是最好的庇护所。更有甚者,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他们不愿过早的经历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所带来的阵痛, 恐于参加工作, 此时考研便成为他们继续留在校园, 暂不就业的理由。

(四) 从众心理

据调查, 目前有20%的大三、大四本科生在面临学业深造和就业的两难问题时仍摇摆不定, 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能力的他们, 此时往往容易受到身边同类人的影响, 甚至草率地做出相同的决定, 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希效应”,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然而, 大多数人的选择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脱离实际情况的盲目从众, 人云亦云的处事态度, 会在后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 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最终考研失败或者就业无门。

(五) 名校和地域情结

从调查结果得出, 有13%的学生出于对名校的向往, 以及对发展水平更高城市的追求, 而选择以考研为契机来改变人生轨迹, 部分学生希望考回自己家乡以便与家人互相照顾。由于家人的期望, 许多学生为了实现高考时未实现的梦想, 毅然踏上了考研路。同时在当下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因高考失利没能去目标高校和诸如北上广深等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的同学, 依然坚持认为考研是使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学生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搜集不全面

在调查中, 大部分学生存在获取考研信息渠道单一, 信息可靠程度不高, 对考研信息搜集不全面的问题。44.7%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考研的相关资讯, 然而网上信息鱼龙混杂, 真实性和时效性堪忧, 且学生自身也面临着判断筛选有效信息的较高要求。仅有15.8%的人会综合查询考虑各渠道的信息, 如联系目标院校学长, 咨询专业老师等。当提及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报录比等具体情况时, 很多人都表示不太了解。甚至有18.3%的学生表示, 没有全面系统地将考研意向院校进行横纵比较, 各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培养计划, 各相近专业的利弊和优劣势也没有深入了解。

(二) 自我认知有误区

首先, 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认知存在误区, 部分学生好高骛远, 在制定目标时脱离实际, 没有契合自己的真实情况,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只有更高的学历, 而忽略了对个人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其次, 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认知存在误区, 部分学生备考时往往心不在焉, 学习效率低下, 误认为只要花费在考研上的时间够了, 就一定会与效果, 自欺欺人。更甚者择校时仅仅基于名校和地域的情结, 毫不顾忌自己的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三) 报考盲目随大流

据调查显示, 将近20%的学生选择考研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 同学, 老师, 父母认为考研百利而无一害, 学校和社会也大力渲染考研的益处, 认为考研比就业和考公更有前景。缺乏自我判断能力的学生在陷入这样的误区时, 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实际需求, 盲目从众, 投身于考研洪流中, 迷失自我。而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 学生填报专业不严谨, 备考意志不坚定等一系列问题, 继而使前期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都付诸东流。

(四) 备考计划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对于跨度将近一年的备考阶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制定了科学细致备考计划的学生比例低至11.1%, 还有23.5%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考研计划, 而剩下近七成的人表示自己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仅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和心情来安排每天的学习, 或者计划制定不合理, 执行起来十分困难而放弃。备考期间不能明确学习目标, 没有把握每日的学习进度, 影响了学习效率也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 甚至导致后期复习时间混乱、来不及复习等严重问题。

(五) 跟风报班不理性

近年来, 随着考研人数爆发性增长的态势愈发激烈, 各类考研辅导机构也应运而生。据调查显示, 有高达36.4%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已经报班或者有报班打算。然而在这些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 报班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他人参加培训机构, 认为辅导机构能带领他们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学习, 且能为他们提供最新最准确的资讯, 不想与别人拉开备考的差距, 因而从众报班。这种不理性的行为背后, 是学生缺乏对考研独立自主的认知, 没有考虑到考研机构的课程设置是否契合自身需求, 也忽略了考研机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

三、对策及建议

(一) 学生自身提高识别判断能力

考研第一步就是学会利用身边各种方式去收集有用的信息, 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学校官网、社会关系网以及大数据中心等渠道, 经过收集、筛选、对比分析等过程获取全面的信息。其次选择学校时应立足实际情况, 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现状及能力, 确立一个合理明确的考研目标, 切忌人云亦云,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理想的, 好高骛远反而会打击学生备考自信心。再则, 面对校外纷繁复杂的考研培训机构, 要深入了解其教学方式和质量、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性, 可以实地体验几节课程之后, 再决定是否选择此途径。

(二) 学校和社会给予适当帮助和正确引导

首先,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筛选、提炼多渠道考研信息的能力, 邀请有关专家来为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作专题讲座, 纠正考研的一些误区, 普及考研的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考研, 如何考研, 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在校生答疑解惑, 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 给予实际的考研指导。其次, 学校可以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 引导学生考虑就业、考公等多重选择, 从而对毕业生去向进行分流, 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不理性的考研决定。此外, 社会的相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学校周边考研机构的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督管理,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 我们倡导一个良性发展和竞争的社会, 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发展空间, 而非一味地要求学历, 合理引导广大学生平稳地步入社会。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开始重视自身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深造。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本科生考研人数逐年攀升, 然而考研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的同时, 考研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考研的现状、动机和问题。然后针对问题, 分别从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角度,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旨在为大学生考研提供参考, 引导其正确合理地对待考研, 避免陷入考研误区。

关键词:大学生,考研,调查研究,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韫宇.考研为何越来越热[N].重庆日报, 2018-10-10 (5)

[2] 沙林峰, 陈健.浅析二本类大学生考研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1) :141-142.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事实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 拥有“一技之长”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考研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择。新形势下, 地方性本科院校更注重对“一技之长”的培养, 但其中仍有一批学生选择走上科研学术道路, 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笔者通过走访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 获得宝贵的考研数据, 中期工作以问卷调查 (网络与实体) 和面对面采访两种形式开展, 参与调查研究的学生来自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本次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实际收回432份, 收回率达86.4%, 满足进行调查所需样本容量;同时在本次调查中, 笔者采访了50名来自不同院校的考研学生或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笔者将以苏南地区各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例, 结合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 分析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现状。

一、调查和研究背景

资料显示,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但高端制造业却面临技术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荒这一组矛盾对立具有深层次的、制度性的原因, 即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失衡。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 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 此时大批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 向学术型、综合型大学发展。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各行各业急需大量多层次、多规格、实践能力强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 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在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 占高等院校总数85%~90%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是主力。在此过程中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首先, 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开展学科专业建设, 同时大力开展应用性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 并不急于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这与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对此, 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顾永安坦言:“有的高校升本后没几年, 专科专业仍占很大比例,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还未通过, 就急于申办硕士点, 准备升格更名为大学, 迷失了办学方向。”其次, 教学模式着重于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 而是着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最后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研究型大学不同, 主要基于应用性的开发研究, 而非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不过分追求深层次学问, 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应用性教育, 提升教学质量[1]。

三个方面的转变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应用型创新人才 (而非科研学术型人才) , 适应行业需求,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这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一部分仍然希望投身科研或学术活动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在考研尤其是跨专业考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跨专业考研现状和分析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跨专业考研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统计资料显示, 2013年至2015年, 全国每年有160万—180万的大学生选择考研, 其中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60%。考生可以通过跨考就读心仪的专业, 同时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如今, 一些重点院校在录取研究生时已不再过于看重考生本科阶段专业和就读学校, 最终录取考生的学科跨度很大。许多跨考考生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 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过本专业考生的水准, 得到各高校和导师的认可。但同时, 跨专业考研存在巨大的风险, 尤其体现在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巨大备考难度上。

笔者对苏南地区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进行了调查, 跨考人数约占考研人数的3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考生考研专业选择产生影响。部分没有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受访考生表示:学校的培养模式可能会让我们在本专业上的竞争力不如一些重点高校的考生, 若是选择跨考, 难度会更大。

跨专业考研之“三问”: (1) 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 (内因) 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 (外因)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个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跨专业考研原因 (动机) 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内部原因:“好奇心”和“个人兴趣”可以归结为内部原因。分别有4.1%和53.2%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现行的高考及高校录取规则要求学生在短短几十天内确定本科专业。因为学生大多对大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了解不够充分, 内在志向和人生规划还远不够清晰, 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之下, 他们选择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专业。同时存在一定比例学生服从调剂, 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因此, 跨专业考研成了这部分学生更换专业的大好机会, 这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二次机会” (The Second Chance) 。而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 学生的个人阅历明显增长、思维方式日趋成熟, 因此对报考专业具有较全方位的认识, 将兴趣和社会要求、个人前途相结合, 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外部原因:“就业前景”、“名校情结”、“父母压力”、“学校鼓励”和“从众心理”可以归结为外部原因。分别有55.8%、76.8%、6.2%、5.9%和4.3%的受访跨考考生选择。其中不难看出, “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是最主要的外部原因。

从就业前景方面来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 就业形势捉摸不定。一些前几年大热的行业已经相继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 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思路, 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 跨专业考研可以作为快速适应社会竞争的手段。与此同时,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意味着各行各业将具有更高的专业化程度, 也意味着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 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尖行业。另外, 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不仅对应聘者的学历提出了高要求, 还更注重其专业背景, 这就使得大学生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就现状而言, 拥有较高学历和较强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某校计算机学院受访考生Q表示:我的数学基础可以说相当不错, 所以报考金融学时有很大优势。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光明, 现在又是信息化时代, 我相信计算机技术能和金融学知识很好地互补融合。

“名校情结”是问卷调查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所谓“名校”, 大多是研究型高校, 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不属于这个范畴, 也没有设立硕士点, 尤其是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趋势下, 各院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部分考生高考时表现不尽如人意, 与名校失之交臂, 所以往往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来说, 就读名校意味着更拥有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更优越的学习环境, 也是理想推动使然。当今社会, 用人单位根据学历背景衡量应聘者的综合能力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名校文凭依然拥有相当的竞争力。由于名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异常激烈, 录取率极低, 部分考生选择放弃本科阶段所学专业, 跨考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

(2) 跨考哪些专业?根据某著名学术期刊2013年进行的全网调查报告[3], 以下七个专业最受跨考考生青睐 (依次为) :会计硕士、金融学、新闻传播学、法律硕士、市场营销、翻译硕士、行政管理。

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反馈, 跨考考生问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专业是 (排名不分先后) :财务管理学、会计硕士、工商管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两份榜单中经济金融类专业都占据半壁江山, 考生跨考专业选择的一致性越来越强。这些专业无一例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另外, 很多基础学科的考生 (数学、物理、英语、中文等) 青睐报考应用性较强、具有交叉性的学科, 例如国际贸易、对外汉语学等, 把自己良好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实践中。

要在任何一个专业取得有一定高度的成就, 就要长时间钻研。从榜单不难看出, 科研要素已经不是考生关注的核心, 所报考专业是否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后在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考生更关注的重点。就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 情况也是如此。

某校外国语学院的受访考生W表示:本科我学的是商务英语, 英语基础较好, 而且选修经济类的二专业课程, 并获得第二学位。目前经济类专业就业前景普遍看好, 所以我选择报考国际贸易学。

某校数学专业的三位学生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经济学作为跨考专业。

就考研科目而言, 跨专业考研时占有优势的考生本科专业一般是数学和英语, 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统考科目基础扎实, 在全国考试中占据优势[4]。

(3) 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跨专业。有哪些差异?从数据上看, 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受访考生中有31.3%的文科考生和42.9%的理工科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其中选择文跨理考研的仅有2.9%, 而理跨文考研的占理工科跨考考生的37.6%。

纯文科专业例如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 这些专业注重于偏感性的认识, 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 三所受调查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几乎都没有为这些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因此, 文科跨专业考生主要集中在经管专业内部跨考。调查中出现财务管理跨考会计硕士、工商管理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跨考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跨考财务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相近, 符合跨专业考研中的“就近原则”[5], 大大提高了跨考的成功率。

理工科专业除了要求数学知识基础外, 还涉及大量专业知识, 这使得文科生跨考难度更大。更有甚者, 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文跨理考生成功通过笔试, 但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面试中被淘汰的案例。

某校受访社会学考生表示: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弱项, 本科阶段学习中也没有接触高等数学, 所以在考研时选择避开数学, 选择跨考思想政治教育学。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准备考研期间, 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 您是否会犹豫继续考研?”35.8%的理工科考生表示会犹豫权衡, 比例高于文科考生, 导致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多数理工科专业偏向生产应用, 在地方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 积累了工作经验, 能得到较为满意的工作机会。但文理科弃考比例均高于各大名牌院校体现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不同。

正因为专业特性和培养模式, 理工科考生跨考的选择面更广。调查显示, 大部分考生依然了选择理工大类中跨考, 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跨考高分子材料工程, 但与文科考生的最大区别在于37.6%的跨考考生属于理跨文考研。

某校理工科受访考生表示:在当代, 掌握一门理工科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我的数学基础不错, 准备跨考财务管理, 这算是一种文理互补, 自我完善。

商科管理类学位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近些年来成为理工科跨考生的热门选择。理工科考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 同时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跨理考研时大多选择了这类专业。调查中有多位理工科考生选择跨考金融专业。例如作为典型的经管类专业之一, 金融学的诸多理论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之上, 且金融学本身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工科考生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的行业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 使得他们在跨考时尤其是面试过程中占据优势。一些商业企业在招聘经管类人才时, 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工科背景。另外, 正如上述受访理工科考生所说, 理跨文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 文科和理工科相结合, 理论型和应用型相结合, 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在这三所位于苏南地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中, 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动机是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和名校情结, 而跨考目标专业的选择是基于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水平。文理科大学生跨考情况存在一定差别, 总体上可以归结为理跨文易, 文跨理难, 文理科内部跨考考生成为跨考考生的主力军。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三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只有一半不到的考生表示学校 (院) 提供了考研方面的指导, 而与此同时, 近七成的考生参加了考研培训班, 八成以上的考生存在一定的考研焦虑情绪。这表明, 考生需要接受考研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受制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资源, 难以像研究型高校那样基于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科研工作, 学术环境无法与研究型高校相比。但是这类学校理应为考研学生尤其是跨考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例如开设数学和外语基础课程强化班、考研自习室及配备考研指导老师。课程设置方面, 可以采用“基础课程+跨专业公选课”的模式, 有效帮助跨考考生的备考。教学体系方面, 可以通过考察和征求志愿, 尝试分方向培养, 即在“技能应用型班”占主导的情况下开设一些“学术综合型班”。总的来说, 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 同时兼顾部分希望走上科研学术型道路的学生。

摘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 “跨专业考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 地方性本科院校相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教育事业稳中向前, 在各类教育改革中一向处于领先地位。因此,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 研究这两种趋势共同作用下的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考生跨专业考研现状并分析原因, 对于指导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考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苏南地区,地方性本科院校转型,跨专业考研

参考文献

[1]易丽, 夏建国.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蹊径[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2, 28 (1) :41-45.

[2]邱春霞.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N].泰山学院学报, 2012-1.

[3]魏巍.他们打算怎么“跨”[J].求学·考研, 2013 (11) :18-22.

[4]秦洋.跨专业考研原因何在[N].山西日报, 2003-10-29 (T00) .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您好!

我是xxx,目前就教于初中二年级的英语课,已经教了他们有一年。这一年我在学校收获了很多,在学校的教学让懂的更多,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去深入的进行我的英语的学习。我是学的英语专业,在大学一直都觉得自己学得很好,所以当初有这个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我就毫不犹豫的来了。但是跟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我以为我所学习的这几年足够我去教一个初中班了,但是到真正的接触才知道自己的才学了一点皮毛。开始的我半点不了解学生和老师的区别,是学校的老师帮我认清作为一个老师的职责,我才可以正式的教他们。经过这一年的对学生们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我在之后可能会对这个工作会没有太好的成就,所以我决定从学校离职,辞去我的英语老师的一个工作,特此写下此辞职报告给您。

我来的这一年,充分的享受到这个学校的一切,它是那么美好,给了我一年最美的时光,很感谢可以在这里工作。在这个学校我改掉了自己身上的学生毛病,变的更加成熟,做事情也更加细致,都是在这里成长的。虽然我很不舍这里的一切,不舍我教的那帮可爱的学生,还有帮助我的其他老师,但是我确实在目前的状态不适合现在的工作。由于是个人自身的原因,我是很热爱教师这工作,但能力不够,只会给自己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添麻烦,甚至是耽误我的学生的英语的学习,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不足让学生们承担那份后果。我想在继续学习英语,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可以回来的话,我应该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了。有一个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机会,我不想错过,不想以后在这个岗位上我依旧是个半吊子。从入职以来,我才发现自己学得还不够,真正懂得的知识还是太少了,大学学的也只是一点皮毛,如果想要让自己的英语更加好,那我就必须去学更多的知识,才可以丰富自己。

所以这次要辞职可能会很对不起学校对我的好,但是我只能在最后离职前的时间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希望您能谅解,也希望可以尽快办理我的辞职申请,因为我要进修的学校也快要开学了。愿学校以后可以开得更大更好,祝您和其他老师也身体倍好。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初中英语教师辞职报告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最近,学校组织教研活动频繁,您费心了,现在不好意思,耽误你时间了,请您给我几分钟时间把这封信看完,本人在来xx小学教书算算也快4年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怨言,现有个请求,请求你大开绿灯放行,请误劝阻,本人决定以此,希望周校长您,带领全体153位老师开辟一条新的能彻底转换教师本色的光明大道,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动亲近学生,要跟他(她)们做朋友,要彻底的关爱他们,本人也意识到身一名教师这样做很对不起自己的学生,人各有智,望领导在离去之后找一个比我更会体谅学生的好老师。望您能批准我的辞退!

辞职人:xx

20xx年x月x日初中英语教师辞职报告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很抱歉在这个时候向学校提出辞职,因为我的辞职给学校带来的不便,我在此向学校领导说一声对不起!

我叫xxx,男,xx岁,xx省xx市xx人,20xx年7月毕业于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于20xx年8月考上xxxx县特岗教师,并分配到xx任教。

自20xx年考上特岗来到xx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就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爱上了这里的山青水秀,爱上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来到xx让我感到很温暖,领导很和蔼,同事很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使我感到很轻松,也让我很快的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在大家的帮助下,使我这样一个刚从学校象牙塔走出来的人,勇敢的面对生活中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也让父母不在身边的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在此由衷的感谢大家。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光阴,但这却是我进入社会以后的一个重要台阶,有了大家的帮助,让我对这个社会有了一个更加美好的诠释,它并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黑暗与不公,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在此我再一次感谢这一年里陪伴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你们让我爱上了社会这个大舞台,使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变得更加高尚和完善。但是由于我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不足的原因,还是不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因此也给学校的同事和领导增添了许多的麻烦,在此,希望各位能够谅解。

我很庆幸自己能到xx来任教,虽然有时也会为一些工作的小事而烦恼,但每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听见他们那充满童真的声音喊“老师好”的时候,他们的纯真、可爱就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忧愁和烦恼,顿时也烟霄云散了。我爱我的学生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道的、好的东西都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走出农村,到更大更远的地方,去了解那些更加美好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我会继续留在这里任教,会为洱源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过六旬的父母,头发渐渐的白了,加之来到这里后因水土不服而经常生病的缘故,原本支持我在远方的父母也渐渐的唠叨了起来。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父母对远方的我总是放心不下。哪个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啊!因为子女不在身边,父母没有了依靠,心里就没有了归属感呀!

作为儿女,我又何尝放得下父母啊!为了年迈的父母,我只能怀着沉痛、不舍的心情向领导递上我的辞职申请,请求辞去特岗教师职务并解除特岗教师聘用合同。

辞职人:xx

20xx年x月x日初中英语教师辞职报告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抱着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的理想,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无限景仰,五年前加入xx中学这个温暖、团结的大集体。转瞬之间,已经过了我的第五个教师节。回想来时的路,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获得的每一个喜悦,都本充满了领导对我的关心和信任,饱含了同事们对我帮助与爱护。正是因为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因为同事的帮助与爱护,我在xx中学这个充满了温情充满了爱的美丽的大家庭里幸福的成长和成熟。

教师是个如此光荣的职业。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也教育我,做老师,要甘于清贫,要勇于奉献,才能取得让自己自豪的成绩。我也曾一直努力的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宗旨,认真的从事我的教育教学工作。

工作几年来,曾有很多同事、朋友跟我说,当老师太清贫了,还是换个工作吧。那时侯,我不以为然。我认为,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是播种希望、点亮明天的`事业,就算清贫点,但是,那种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而且我相信,我们的学校处在全国闻名的教育强区,教师的待遇一定会提高的。

然而,现实的压力是如此的巨大。家庭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压得让我无法喘息。每一次大张旗鼓的加工资,只是让我的经济压力又增大一层。我为人子,父母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却回报的太少太少。看着日益衰老的父母,而我,却在xx连自己的一片瓦也找不到,又怎能让父母有个比较安心的晚年呢?

想了好久好久,我决定告别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告别给我温暖和关怀的xx中学。所以,郑重的在此,向尊敬的领导提出辞职。非常感谢领导的关心和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我会继续认真的工作,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的交接,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相信,我深爱的xx中学,在学校领导的英明的领导下,定能立下一个又一个鲜亮的里程碑。祝福xx中学。

辞职人:xx

20xx年x月x日初中英语教师辞职报告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在我不长的四年多的从教的时间里,随着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学校扩招、搬迁、努力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发展历程,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对学校而言都是一种飞跃,对身在其间的我而言,也是一种在潮流中奋勇前进的促进。所以,无论其间有何种欣喜欢娱或忧愁焦虑,我都感谢生活给了我这段成长、发展、成熟的经历。

可是我现在不得不提出辞职,原因如下:

首先,家里最近事情也很多,让我心里不是滋味。本来双方父母我都无暇照顾,而他们尽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我做作为儿子女婿的,心中只有愧疚。

其次,随着近期学习讲座的开展,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既落后又无新意,还扼杀了学生各种能力。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是对学生是无益的、不适合的。我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缺陷。以至于学生不满意不理解,自己也很疲惫,所以没有理由继续滥竽充数,做着没有意义的工作。

所以在此提出辞职申请,还望领导批准。

辞职人:xx

20xx年x月x日初中英语教师辞职报告6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咱们学校初中部的一名英语老师,我叫xx,负责着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在此时,我向您提交了这份辞职信,虽然显得有点唐突,但是这是经过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现在,就让我来详细给您说明一下我的见解吧。

来到咱们xx中学已经有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从一名没有啥实际教学经验的新英语老师,转变为了一名有一定教学心得的老师,这得感谢学校和其他老师对我的帮助,是你们无私地传授我经验,教导我如何备课、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受用一生。还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们作自我介绍时,我都还是红着脸,当学生们在讲台下吵闹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要是批评他们的话,又怕他们以后都不喜欢听我的课,可任由他们吵闹又会影响教学,好在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后,我知道了该怎样平衡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里,和各位老师、学生相处的其实挺愉快的,但有一件事却一直是让我感到格外的纠结,那就是距离。我的家乡在其它的城市,而且相距还挺远的,这就导致了我必须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这对于我而言,就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销,毕竟作为一名教师,工资其实并不是很高,所以除开了一些必要开销后,我这几年其实是没攒下什么钱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只能保证自己不饿肚子是完全不够的,而且家里人也希望我能找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这样至少能帮家里做点事,不至于逢年过节才能回一次家,所以,我思来想去之后觉得自己是要作出一点改变了。

希望领导您在看到我的缘由后,能理解我的行为,离开不是我所愿意的,可生活的压力逼迫着我们作出改变。在这里,我祝福咱们的学校能越办越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招收越来越多的学生,并且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学子,给咱们xx中学争光!现在,我也得去找寻一些适合自己的工作了,我会一直记得咱们学校对我的帮助,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把咱们学校的精神融入进去。

在最后,希望领导您能尽快批复我的辞职信,我会尽快把自己的交接工作完成,处理好我还未完成的事情,一定不会给学校和其他老师添任何麻烦。

辞职人:xx

20xx年x月x日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各种课外辅导班也正是为了满足众多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朴素心理,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火,当然也越办越差。下面我们先来看几份调查报告吧!

1、有关课外辅导班的调查结果:

河南某市为了详细了解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在全市随机抽查了140名中学生,144名小学生,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284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在接受调查的284名中小学生中,男生占152人,女生占132人。

有关“你参加课外辅导班了吗?”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学生有67人参加了,参加比例为47.9%;小学生有137人参加了,参加比例为95.1%。

有关“你参加了几个课外辅导班?”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学生中有48位参加了一个,有19位参加了二个。中学生由于课业比较重,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多为初

一、初二的中学生。辅导班的范围仅限于奥数、英语和艺术类。同时他们表示,暑假期间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数更多一些,辅导科目多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有14人参加了一个,有62人参加了二个,有44人参加了三个,有15人参加了四个,有2人参加了五个。小学生不仅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数较多,而且种类比较齐全。在调查中不难发现,越是年级低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数越多,并且参加的课外辅导班还不止一个,有的甚至多达五个。也就是说不仅星期一到星期五,就连星期

六、星期日全被挤占了。

有关“你参加课外辅导班是自己真正有兴趣、愿意学?还是父母强迫你学的?”问题的调查结果:100%的中学生选择了参加课外辅导班是自己愿意学;但是小学生自己愿意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数仅占41.6%;有80位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是父母强迫他们学的,占58.4%。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许多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对孩子缺少起码的公平和尊重。总认为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我让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这样你才能成才。殊不知真正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有关“你觉得你快乐吗?你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调查结果:有96.4%的中学生觉得自己不快乐,他们说学习负担太重了,如果没有考学压力,心情可能会放松得多。小学生觉得自己快乐的占78.5%。他们说他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家长天天逼着我练琴”、“让我学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太累了”“我没有时间玩儿”等等。由此看来,中小学生不快乐的根源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行为在幼小的孩子身上的重叠所造成的,说到底根源还在应试教育制度本身。但应试教育制度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所以,沿着这条路看下去似乎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的。

春节前夕,中小学生们盼望已久的寒假还没正式开始,而某些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中学生们就被父母送进了各种课外辅导班。单看学生们的课程安排表就已是触目惊心了,这还没算上回家后的各种作业以及需要练习的各种技能。学生们假期的课程表是这样安排的:上午:7:30-9:30数学;9:40-11:40物理;下午:13:00-15:00语文;15:10-17:10外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物理这门课应该是初二才开设的。这是何等的残酷啊!那幼小的身躯又如何能背得动这如此的重压呢?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这也让奔波于各种特长班的孩子们失去了痛痛快快玩的时间。没办法,谁让现今社会竞争这么厉害呢!但无论如何爱玩总是孩子们的天性啊!可如今又有多少孩子能尽情地玩耍呢?哪怕只是片刻!为了能使孩子多种特长集一身,将来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便成了孩子们提高技能、补习功课的最好选择。一些孩子们尽管不是太乐意,可还是要服从家长的安排!孩子们的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在缩短,玩儿竟然成为了一种渴求的奢望。据报道:中国青少年体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持续下降与目前孩子们长时间地集中学习以及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得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时间接近于零有着直接的关系。

2、课外辅导班的客观现状:

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高考改革实行“3+X”制度以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比较喜欢钻营的人看准了时机,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后,各种民办院校及培训机构真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了出来,但是否能真如雨后的春笋那样鲜嫩且受欢迎则是很值得推敲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民办学校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创新办学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拓宽教育投资渠道等方面还是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这些民办院校及培训机构的在校生的数量来看,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钻营者是在家里或在外租场地举办各种课外辅导班,这部分人既不申请办学许可证,其所收学费又不上缴个人所得税,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倒也属正常。但是,他们的教学质量又由谁来监督呢?

因为办课外辅导班的高收入让越来越多的有一技之长的人趋之若鹜。教师们办课外辅导班的收入远远高于其工资收入,因此许多教师乐此不疲。除了教师们,目前社会上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们也纷纷加入了办课外辅导班的行列,但是教学与辅导质量却是远不像他们的收费那么的高。目前的课外辅导班,除了极少部分优秀老师是应了家长的苦苦哀求,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办起了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等,他们亲自辅导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浓、效果好。但是更多的辅导班、特长班的执教老师则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是有些特长的杂牌军。一些课外辅导班包括民办学校最初创建时,为了招揽生源,都是由一些有资质、能力强的教师上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收越多,忙不过来时就在社会上随便招聘一些人来授课。尽管许多培训机构对外宣传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外教授课、英语专业过了四级或六级,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欺诈宣传而已。

3:专业家教机构的客观现状:

国内一些具备资深教学资质的教师,在家长的请求下有可能会从事家教工作。这样的教师因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般可以为孩子做个性化辅导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辅导计划,然后再进行跟进式辅导。他们有一套严格的测评、跟踪、方案调整、结果评定、反馈等系列化辅导方案。费用虽然高一些,但能够较好地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家教方案,且有很完善的回访跟踪制度,辅导效果可以保证。分个性化家教和特色家教班两种形式。

个性化家教:个性化家教的教学理念是通过个性化测评,掌握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应试态度,以此确定最佳辅导方案。并在辅导过程中适时调整,结果反馈,通过家长与

老师的良性互动和适时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近几年来,这种个性化家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好评。但是,这些个性化家教机构也是有区别的,有些教师的辅导内容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有些教师除了致力于孩子的学习,还关心孩子的心理素质、潜能开发、亲子关系等,以求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健康成长环境,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毫无疑问,后一种个性化家教机构更受家长们的欢迎。

特色家教班:理念是小班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班,一般3-8人为一班,是个性化家教推行之后衍生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相对于一对一家教更有互动性,相对于大型辅导班更有针对性。小班内的学员更具共性,教师教学便更具针对性,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不平衡现象,而费用相对于一对一家教要低一些。因此深得家长们的推崇和认可。

4:专业家教机构师资的客观现状:

在职教师:该群体大多是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在职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得家长们的认可,特别是各地重点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更是炙手可热。因个人精力有限、优秀师资有限,课时费相对较高,重点中学骨干教师高中家教课时费多在100元/小时左右,初中家教课时费在60元/小时左右。

专业家教教员:多为中小学退休教师、毕业大学生就职于某专业家教机构,接受教育机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企业课程培训后择优上岗。该类家教机构一般以个性化家教为主,多为国内几个大型家教机构的连锁或当地分支机构,管理相对较正规。辅导费用较高,一般初中学生在60-90元/小时左右,高中学生在90-120元/小时左右。

在校大学生:年龄与高中生接近,沟通更方便,而家教费用相对较低廉,又能同时担任多个科目的辅导,所以深得众多家长的青睐,各地多以师范类院校学生为主体。大学生家教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这种家教形式一直处于零散和不规范的状态。大学生的教授内容一般局限于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中,对教学重点的把握难免会有一定的偏差。而且,这种形式的家教还停留在答疑解惑上面,一般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素质、亲子关系的改善等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重视,这种家教形式的局限性将会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麦可思以2015届及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分析样本做调查, 数据显示, 选择读研的女生比例比男生高3.3%;医学专业读研比例最高, 管理学最低;27%的本科生选择跨专业考研, 增强就业竞争力是读研主因;在学校和专业中, 本科生读研择校更关注“所学专业的声誉”。

通过对2012届本科毕业即就业人群和同届毕业但提升了学历的人群分析发现, 2012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学历为硕士人群的月收入略低于学历仍然为本科人群。尽管三年后的薪资优势不明显, 但学历提升人群在“就业满意度”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分别高出学历未提升人群12个、11个百分点。这或许说明学历提升更有助于实现其就业的主观预期。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2.《国际金融》杨胜刚,姚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或2013年第三版。

3.《商业银行管理学》(第四版),彭建刚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版。

4.《金融市场学》晏艳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