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村上春树的书 如何解读村上春树的短篇《眠》

2023-06-16 04:3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解读村上春树的书 如何解读村上春树的短篇《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解读村上春树的书

谢邀。

首先我得道个歉……去年9月初我开始打这篇稿子,结果写到一千多字的时候就把它忘到了脑后,直到今天,五个月后我才在电脑文档里发现了它……

《眠》是我非常喜爱的短篇小说。当年写出《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的村上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创作停滞期,大概有四年的时间他没有出版长篇作品,不过作为创作长篇的垫脚石,倒是写了些妙趣横生的短篇。《眠》便出现在那个时期,如今不少读者将这篇作品视作村上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所有的引用均用粗体+斜体/粗体表现,粗+斜引自《眠》原文,粗体引自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世界》)

再一次感叹村上笔下短篇小说的妙不可言。

第一次读到《眠》大概还是在高中吧,“完全被卷进故事情节的漩涡而无法参透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深刻内容“,这种从小时候起对村上特有熟悉感再一次降临。

如今再读才发现自己终于懂得了《眠》。在我心里绝非是个美好的故事,它(一如故事中所描述的)仅仅是细致入微的描述了一个女家庭主妇在经历失眠后生活状态的变化,而这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自我意识的重生恰恰这就是整个故事最恐怖的地方。

《眠》的故事情节不复杂,却具有十足的超现实意味:女主人公经历了接近一个月的无眠状态。书中所讲述的“不眠”现象实则是一个契机,女主人公审视生活的眼光从拥有了“不眠”时开始转变。

我们能够窥探到女主人公不眠前的正常生活:早起—做饭—送走丈夫和儿子—购物—清扫—准备午餐—游泳—打发剩下的时间—迎接儿子—晚饭—与丈夫聊天。

“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我记简单的日记,一旦有两三天忘了写,就会搞不清哪个是哪天的事。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昨天与前天毫无差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这种时候,我便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凝望自己的脸庞。大约在十五分钟内清空大脑,将自己的面孔渐渐从身躯分离开去,成为偶然并存于一个地方的另一个物体。对啦,这才是真正的现实。我认识到这一点。足迹之类原本就是无谓之谈。把这种并存照旧维持下去,才是对我的至高要求。”

不管是她的自主选择还是生活自然而使,主人公的人生以“将目前毫无改变的规律生活平稳地维持下去”为准则而运转。

而无眠的到来,颠覆了她生存所依赖的一切。

无眠的第一夜,她发现自己床头有位陌生老人,而她刚从噩梦中惊醒,“如果继续沉浸在梦境里势将不可收拾,就在这危急关头,仿佛被人揪住领口硬拽回来一般,我猛然惊醒。”、“当知道自己无法动弹,我陡然感觉恐怖,是一种从无底的记忆深井里悄然升腾起的冷气般的恐怖。那股冷气一直渗透到我生存的根底。”

老人用水壶中的水不停地浇在她的脚上,她所作的唯一的反抗行为是“我闭上眼睛,发出一声大得不能再大的尖叫。”,这里出现的老人和老人浇水这一行为或许可以看做是一种隐喻,生活中存在着什么东西,就像老人和他手中的水壶一般,企图束缚她、控制她。

而她进行了剧烈的反抗。尖叫后,“我的身上,有东西死去,有东西溶化了。就像爆炸时的闪光,那真空的颤动将许多与我的存在相关的东西烧得一干二净。”

真正的异变从此开始。

1、重新开始读书。主人公从前是一个嗜书如命,她曾经疯狂的吸入大量文字“……念小学时我便把图书馆的书读了个遍……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找不到像我这样疯狂看书的人。”而她如今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状态“尽管在看书,但我马上就会转念想起别的事情来。……枝枝叶叶朝着四面八方纵横蔓延。待回过神来,唯有时间白白流逝不返,书页几乎原封未动。”,她开始疑问“人的生活怎么会如此急剧地说变就变呢?”、“从前那个邪魔附体般嗜读如命的我究竟去了何方?“、”那些岁月、那种堪称异样地激情对我来说到底又算什么?”

2、吃巧克力。巧克力是被她身为牙医的丈夫所禁止的零食。“如此说来,自打结婚后我连巧克力也不吃了。因为丈夫厌恶甜点心,也几乎不给孩子吃。”(这一段对巧克力的描写实在是很出色了……我记得自己看完以后也去买了巧克力吃……)

3、持续锻炼。失眠后她的生活效率变得极高,做完家务抽出时间阅读《安娜· 卡列尼那》,常去健身房不停地游泳。结果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曲线洋溢着几欲绽裂的生命力,大吃一惊。”,是的,主人公在这样非人的生活中如鱼得水,她似乎达到了超然的精神和身体状态。

她在无眠后开始重新做起自己在成长时期最渴望的事情,并相当程度地沉浸在其中。机械性地做家务,拒绝与丈夫做爱。她游刃有余地对付着现实生活,“为自己”的比例早已远大于“为别人”。“我为了尽义务而购物,做饭做菜,打扫卫生,照料孩子。为了尽义务跟丈夫做爱。只要习惯了,这绝非难事。不如说非常单,只要切断大脑与肉体的联系即可。”

她实现了转变:由家庭和社会的支配到她自己支配自己,重新获得了独立与自我。但得到了自我的代价便是肉体与精神的分层脱离。并且她近乎“残忍”地意识到:丈夫变得丑陋了,自己或许有朝一日无法真诚地疼爱儿子,因为那孩子身上有跟丈夫一样“丑陋”的东西。

她思考起了死亡。

“所谓死,很可能是和睡眠之类性质截然不同的状况,它也许就是此时此刻我眼前看到的深邃无涯的清醒的黑暗。所谓死,也就是在这种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

故事的最后她为了散心,在深夜开车到港口,由此故事迎来了带给我无限恐惧的顶点。

最终她是死是活,回到了现实还是深陷自身的妄想,读者们只能靠想象了。

“如今,村上则正在进入某种真正令人不安的领域,因为它离家越来越近。这种新的因素在村上首次尝试从一位女性视角讲述的故事中现身并非偶然,其中的主题是重新意识到自我、重获自主和独立,以经典的村上风格略微逾越了常识的界限。”——《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美]杰·鲁宾著。

生活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你。看似“自主进行”的人生选择最终引来禁锢住头脑和四肢的藤蔓。《眠》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此。你必须习惯不断回头审视,在俗世过得看似如鱼得水,回头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脱轨。而生活才不会给你丢掉一切重来的机会,在企图进行反抗的同时,你曾赖以生存的根基会反过来绞死你。当代社会,有多少人生活在这种被控制的生活下?所有人。

《眠》之所以被认为是村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在于最后(我上面所说的“无限恐惧的顶点”),他涉及了暴力。另外,《眠》在被卡特·曼施克画插画独立出版前,是被收录在探索恐怖领域的《电视人》里面,读过村上的人都会明白,而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正是在暴力和恐惧中迎来故事的终结。《眠》对《奇鸟行状录》有着直接影响。

在阅读或分析《眠》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触及文中暗含的隐喻或象征,村上本人倒是在不少访谈中坚决地表示:我描写的东西里没有隐喻,我是想到了什么写什么。但读者应该明白,作家潜水一般潜入自我内心的井底,将那幽暗深处的“什么”推到现实中转换成文字的同时,必定将那隐藏在各中意象背后深层的意义携带了出来。村上这样的说法是想让每一位读者都有自身的理解,而不是由他来界定什么,因为小说有无限种可能。

所以本文涉及的种种理解也是我个人的,仔细阅读,《眠》在你的脑袋里或许能延伸为更有趣的东西。

小拓展:在《眠》中女主人公对死亡的看法正应了村上本人对死亡的见解。村上说过,有时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我觉得写小说距离去往死亡国度的感觉非常之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点一点深入到生命的深处。每走一步,我在我人生那个小梯子上就下降一格。但我距离生命的中心越近,我就能愈加清晰地感觉到它:就在距它仅半步之遥的黑暗之中,死亡也正在掀起它自己的巨浪。” ——《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美]杰·鲁宾著。

另外,最近在读《安娜·卡列尼娜》时发现了很有趣的一点,在下部中,有一处描写安娜的噩梦:一个胡子蓬乱的小老头,弯着腰摆弄一样铁器,嘴里喃喃说着莫名其妙的法国话。每次做这种噩梦,她总是恐怖地发觉那乡下人并不理会她,却用铁器在她身上乱捅。她惊醒过来,一身冷汗。

私以为上段描写是村上这部作品的起源。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