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风景油画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通用6篇)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学生们一定都对毕业设计充满畏惧,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篇1
一、论文题目
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方式。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他以他的线条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就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如今,在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个“形式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这些重视形式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画中的作用。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得细腻和敏锐。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们的创作成果,实际上是印象派之后法国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标志着法国以至欧洲艺术中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的派别让位于以强调作者主体的观念和意识的主体论为指导的新思潮。当然,在此以后法国和欧洲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按马蒂斯开辟的方向前进。除了马蒂斯这一类随意、自由的写意风格外,还出现了一种理性的、严格的几何形画风。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推进,使艺术愈来愈抽象化。在这个转折中,唯心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柏格森和克罗齐的美学观念,曾经直接影响了马蒂斯和野兽派。
柏格森在1900年发表的《笑》的文章中说:“有人热爱色彩和形,同时由于他为色彩而爱色彩,为形而爱形,也由于他爱色彩和形而不是为他自己才看到色彩和形,所以他通过事物的色彩和形所看到的乃是事物的内在生命。他然后逐渐使事物的内在生命进入我们原来是混乱的视觉之中。至少在片刻之间,他把我们从横隔在我们的眼睛与现实之间的关于色彩和形式的偏见中解除出来。这样,他就实现了艺术的最高目的,那就是把自然显示给我们。”柏格森同时指出,另外一些人并不注意于物象的色彩与形,而反求之于他们自身,“喜欢到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索。在那些把某一情感形之于外的万千萌芽的行动底下,在那表达个人精神状态并给这种精神状态以外的平凡的社会性的言语背后,他们探索的是那个纯粹朴素的情感,是那个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
从气质上说,马蒂斯即用色彩和形去把握事物的“内在生命”,又是漠视形和色而去追求那内心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善于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是最高的目的和境界,当形和色的表现妨碍这个目的和影响这一境界时,他可以舍弃形和色,如他在以勾线为主的素描与版画中所做的那样。马蒂斯主张艺术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和柏格森的要求相吻合。这位哲学家认为,绘画、雕刻、诗歌和音乐“应该除去那些实际也是功利性的象征符号,除去那些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概念,总之是除去掩盖现实的一切东西,使我们面对现实本身”。(这里的所谓“面对现实”,是指现实的原始、内在的生命。)克罗齐在1901年写的《美学》中认为,形象认识是独立的,不需理智、概念和逻辑的帮助。他说:“形象观感就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感觉和对可能存在事物的想象二者无区别的混合。”
在克罗齐看来,纯粹的形象包含着从真实中得到的感觉和虚幻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彼此难解难分。这种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克罗齐强调儿童心理,强调非理性的“原始的心理状态”。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避。这和马蒂斯回避社会的矛盾和动乱,排斥“麻烦和令人沮丧的题材”,是同出于一个思想体系。这也就是沃林格在其美学著作中所阐述的那种“抽离”的倾向,是文艺家们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映。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重危机,给知识分子的心灵投下了阴影,重物质、重机械,轻视精神、压抑人性,使人们对社会丧失崇高的信念。文艺家们不能从现实中获得鼓舞和刺激去歌颂和赞美人生,便把精力用在探索形式如何表达感觉上。唯美的、象征的、抽象的艺术便应运而生。这些含有消极思想倾向的艺术现象又包含着积极的方面:使艺术家更深入地探讨艺术特点和规律,摆脱社会和心理的种种压力,自由地抒发感情,把握和发挥创作个性。这些艺术以其精美的形式“拨动我们胸中早就在等待弹拨的心弦”(柏格森语)。王尔德在《意向》一书中曾经说:“审美是一种比理性更高深、且更富于灵性的世界。唯有从美的鉴赏中,才能到达如色彩感觉之类的精微的境域,它在个性发展上所具的意义,远比正邪之念更重大。”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马蒂斯艺术的特色也是有帮助的。不过,在含有唯美倾向的艺术家中,马蒂斯的艺术是健康和明朗的,它不颓废和神秘莫测,它精妙而不晦涩。因此,我们在指出马蒂斯艺术所具有那个时代的一般特征的同时,要充分肯定这位大师在世界艺术上的不朽地位。我们不必去责怪这位艺术家没有去表现重大题材,因为艺术创造中最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艺术家的热情和真诚,以及在这种热情和真诚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和纯洁的人类感情。恰恰在这一点上,马蒂斯的艺术是经得起检验的,我们不应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所有艺术品都产生同样的社会作用和效果。各门艺术有各门艺术的特性,每个艺术家有相异于他人的气质和风度。马蒂斯在重视人类的自然生活和本能生活,重视个人的创造价值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是有力的推动,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借鉴作用。
四、研究方法及内容
研究方法:观察法 ;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内容:马蒂斯认为观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得到一种效果。现代艺术中线条是至关重要的。线条可以突出、可以表意、也可以控制与整合整个画面。马蒂斯强调的是表达事物本质的线条―“如果我要画一个女人体,我首先就要赋予她优雅妩媚的情韵,不过我明白必须给她更多的东西。我将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浓缩它的意义。一瞥之下,妩媚会显得不怎么突出了,可它最终会从有着更宽广意义的、更富于人性的新形象中显露出来。由于妩媚将不是绘画的惟一特点,它会不那么显眼了,但是,由于它的生命包含在形象的总构想中,它将如往昔一样存在下去。”54妩媚是女人体的一个瞬间特征,而这个瞬间包含在更本质的生命中,“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保存它,最后妩媚就包含在了作品整体形象之中获得了它的永恒性。所以,要让线条这个绘画语言元素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五、论文写作计划:
09 年12月~10年01月搜集资料和消化资料。
10 年01月~10年04月完成论文初稿。
10 年04月~10年05月论文修改定稿。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线条产生及其情感表达
二、油画发展历程中的线条
1.线条的定义
2.线条的音阶
3.线条的节奏
4.情感的传达
三、马蒂斯“本质的线条”
1.曲线
2.直线和曲线
3.线的抽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呼喜江著,论线语言在油画造型中的作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
2.高彦飞著,绘画线条的审美意蕴,艺术理论,2008年12期。
3.董晓丽著,颜色与线条的游戏家―亨利?马蒂斯的绘画世界,中国艺术,2004年4月。
4.滑侨新著,论马蒂斯艺术作品的表现技法,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6期。
5.孙霞著,论西画中的“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5月。
6. 李冬冬、杨林著,论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革命性,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期。
7. 邓太平著,浅谈马蒂斯的绘画艺术,美术大观,2008年9月。
8. 闵燕著,试论马蒂斯油画艺术创作经验,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12月。
9. 巴美芳、巴鹏飞著,线条―视觉形式的基本语言,安徽文学,2009年2期。
10.雅克?德比奇、让?弗兰索瓦?法弗尔、特利奇?格鲁纳瓦尔德、安东尼奥?菲利浦?皮芒代尔著:《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
11.[英]赫伯特?里德著:《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12.[法]安格尔著:《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泽,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法]波德莱尔著:《我看德拉克洛瓦》,毛燕燕、谢强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15.[英]弗雷德?奥顿、查尔斯?哈里森编:《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崔诚、米永亮、姚炳昌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16.[美]H.H.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巴竹师、刘挺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
17.[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滕守尧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篇2
油画的表现形式虽有具象、抽象之分,但无论何种形式所反映的都是画者的内在品质。我们应该找到自身所熟悉和所愿接受的艺术精神,把现代人的情感注人其中,如何达到技法与心灵的统一,使个人的内在品质得到最大的张扬。根本的创作思维还是我们已经熟悉并潜移默化所接受的中国抽象艺术的丰富内涵,这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对艺术的独特追求。中国绘画的传神、写意、抒情是中华民族抽象美学意识的具体体现和结晶,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立足于方法论,谈油画创作,作为我们年轻画家有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许多具体的技巧也就一通万通。一件作品尚若没有基本的较为成熟的技法,就没有表达能力。但只有作画的技术与能力,无心灵的、感觉的意念,不求精神性之意义,作品必然匠气而低俗,不是艺术品。技巧与精神意念缺一不可。“真”与“情”才是艺术中的艺术。
国外现代抽象绘画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抽象画的论著也是比比皆是,然而没有任何人对中国油画创作与中国抽象精神的统一做过合理的叙述和研究。
国内有一部分画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创性,部分学者对此做了零星的论述,但未有系统的专著,吴冠中的抽象美,赵无极、朱德群的宇宙抽象抒情画,无论东方和西方,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中,都有许多艺术工作者忠诚的表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永远是推进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我大胆闯入此领域,希望能为中国油画事业献出微薄之力。
研究内容:所谓“抽象”就是艺术家运用提炼、概括手法,抽取出形象的共性及本质特征,并把这些生活中常见形象进行抽象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不同于具象写实的艺术的形象。抽象艺术思维是在油画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性感受。抽象艺术是纯意识的纯形式的东西,抽象美与具象美可以相融合,在抽象中隐现出具象性或半具象性的美。抽象艺术思维是艺术家的一种语言表现方式,能以纯视觉的方式来呈现艺术家的心态和个人生活状态等。在创作中以人为中心和主体,突出人的作用和价值,以人的存在方式思考并认识客观世界,逐渐淡化艺术的写实性而加强精神性的探求。
研究思路:油画创作的理念思索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将抽象艺术精神带入油画创作之中,达到技法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如何能把人的灵性、抽象性的情绪以及情感的冲动性,贯穿于油画色彩笔触之间,探索生命、情感与油画材质的内在联系。
研究方法:观察法 ;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实例法
研究重点:中国油画创作理念的思索,抽象艺术美与抽象派的区别。我们中国油画家应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考虑自身的出路,把人的灵性、抽象性的情绪以及情感的冲动性,贯穿于油画色彩笔触之间,探索生命、情感与油画材质的内在联系。
研究难点:从中、西方绘画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建立抽象艺术民族化、本土化方向。通过写生、创作实践去探索具有抽象精神与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篇3
一、抽象美绪论
二、抽象美的价值标准
1、抽象美原创
2、抽象审美
3、抽象美精致
4、中国文化元素和人文意境
5、艺术家
三、中国抽象美的民族化、本土化研究
四、抽象美是中国美术史之源
五、油画创作过程中抽象美精神的运用
1、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思想线索
2、作品传达的精神主张
3、关于抽象思维的创作作品的形式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冠中著,《我负丹青D吴冠中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4 2007
[2]许德民著, 《中国抽象艺术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J209.9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篇4
油画传入中国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这一段时间对于传统的文人画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文人画的传统以及所形成的民间审美,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古老的中国。因此,中国文人崇尚的道德标准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相对完整。
一、中国油画文人画倾向的源起
油画从明代传教士利玛窦传入中国大概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早先多限于皇家、贵族的肖像描绘。19世纪末,西方打开了古老中国的门户,传统的私塾被现代教育的大学所替代,一批中国留学生到西方去接受新式教育。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在《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一文中提到:“许多文人画家过分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而忘记了基本的造型,结果画中的风景成为不合理的东西,毫无新鲜感觉的东西。”
①表面上看,是两种绘画形式之间的不同,实质上是两种文化观念之间的差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文人画的特色――一个比较的观点》一文中举了一个中西诗人比较的例子,笔者觉得十分生动透彻,他说:“巴洛克的诗人要表达视觉的强度,往往集中五色粲然的要素,然后再不遗余力幻化出无限的光彩,他们的绘画也是这样。然而中国画的用色却有别趣,黄庭坚写李公麟的诗,用的也是一色笔墨:‘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句中可堪玩味者,有三,首先是淡墨,中国传统绘画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其次是‘写’,由于毛笔是中国文人最重要的抒情言志的工具,这就透露出书法和绘画在中国何以成为艺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诗,单单书法和绘画的技术练习还不足称诗,广泛阅读的文化教养才是诗事。”
②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念中,画的“意思”最重要,画外的意蕴才是要表达的主体。文人画的出现较院体画稍晚,而文人画却拥有了更高的概括性,这种概括性更多地归功于书法。文人士大夫阶层更加注重书法的艺术性,书法的好坏成为判定一个文人才能的基本标准,而且书法的练习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就会融入传统的绘画中,形成各种笔法。书法的抽象性促进了文人画的兴盛,这种抽象性支撑了文人画形成的基础。随着中国文人阶层的消失,书法这门艺术也渐渐被书写方便的钢笔所替代,这也间接地导致了文人画的衰落。明清之后文人画的没落来源于中国文人阶层的没落与消失,传统的私塾被现代教育的大学所替代。这时,西方绘画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绘画形式。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油画文人画倾向才成为了一种可能。在以写实性为主导的油画中,追求意境的造型与色彩成为了油画文人画倾向的最为主要的精神诉求。
二、油画文人画倾向代表画家分析
对于第一代油画文人画倾向的画家来说,他们既是西方文化的学习者,又是向东方文明的传播者。林风眠、常玉就是第一代油画文人画倾向的先行者。林风眠于1921年9月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1925年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林风眠一直用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心理去解构印象派和野兽派,夸张的仕女造型,单纯的色彩,画面中带有东方美感的线与西方油画中热烈的色彩情绪融为一体。林风眠主张的艺术改革倡导人性的解放,但中国文人内心中的隐逸情怀却影响着他而缺少现实精神,与其说是西方的现代主义不适合近代的中国,倒不如说是近代中国需要的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绘画,这成为中国油画文人画倾向的一条重要的线索。第二代油画文人画倾向的画家是他们的学生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例如,赵无极的绘画开创了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带有西方抽象的东方大写意的意蕴。在这一点上,与德国绘画大师安塞姆基弗有着相似的观念,上升到“无我”的境界。这种带有文人画倾向的纯粹抽象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具象的自由意境的表现,应该说这是一种新的方向,也是油画文人画倾向的一个新的高度。上世纪50年代从法国回归的吴冠中,通过大量的山川写生,将自然的美浓缩为点线面的自由组合,笔下的江南风景通过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抽象的点线面转化为江南的意象,或烟雨蒙蒙、或秀美湿润,将文人画的气质表露无疑。由此形成与文人画在色彩上的异质同构关系,这种气质正是中国文人气质的外化,吴冠中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油画家影响很大。第三代油画文人化倾向的油画家有洪凌、张冬峰、戴士和、任传文等,他们从山水画的意境中找寻意境与真趣,强调用笔的率真与朴拙,强调骨法用笔。洪凌早期画中国水墨山水,对其语言因素有所体验,并逐渐融入到他称之为山水油画的个人探索之中。他的追求是由内而发的,注重在精神内涵上对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精华进行吸收。任传文的油画风景画面湿润通透,色彩单纯宁静,有很强的诗意,但不同的是,画面中流淌的意境洗刷了这种平面的空间而变得意境幽远,笔触中的意态将北方山水的萧瑟与孤寂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小写意的味道。他们的作品并没有走向纯粹抽象的境地,而是反复玩味于笔墨的情趣。从这些带有文人画倾向的油画家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特点:前两代油画家所追求的是一种文人画的“意”,在造型上强调“以意造型”,在空间的处理上多为散点的平面化的处理方式,色彩追求更加主观的色彩。而第三代油画家注重对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充分拓展了“以意造型”的边界,在材料上大胆尝试,更加注重物质的属性,厚涂、层层堆积、层层的冲刷都给画面带来了新的视觉面貌。虽面貌各异,但油画家骨子里性情的气质被文人画的精神内化,在不断超越自我的同时内心依然保持着“避世”的情怀。这种避世所带来的问题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隔断,尤其是在当代全球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形势下,似乎刻意地营造出一种乌托邦似的世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三、对油画文人画倾向的正反思考
文人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文人的群体是一群有才情的画家,艺术评论家尚辉在《意象油画百年》一文中写道:“意象的本质是中国这个民族观照社会与自然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叙述经验。它既不是纯客观的唯表象的感性,也不是纯主观的唯经验的理性,而是以直觉的方式,在感性之中把握理性的经验。”古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层意思的表达。意境是一种人格境界和格调品位,它指向了油画文人画倾向的画家的审美追求,它并不是一个派别,而是中国文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它暗指了传统文化中的魅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油画文人画倾向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缺少批判意识与精神。由于油画文人画十分强调和重视油画形式语言的价值和作用,而忽视社会批判功能,从文人画的传统来看,隐逸的基因成为文人画画家的情怀,他们或避世、或隐逸。这种渗透在骨子里的隐逸情怀使文人画画家群体脱离了群众基础,久而久之,文人画就只剩下笔墨情趣而缺少生命力了。所以到了近现代,文人画因失去了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精神性而衰落,油画文人画倾向也是带着文人画的气质出现的。这种隐性基因深深根植在油画家的内心深处,隐逸情结使油画文人画倾向画家局限在纯粹自我的小圈子不能自拔。因此,笔墨情趣本身的研究,并不能使文人画倾向的油画家走出小趣味。应该说,一开始文人画的精神诉求在美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与西方抽象主义、表现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性。只不过走到了后期,隐逸的情怀影响了文人画的发展前景,也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判断,“逃避”“与世无争”是中国文人一种软弱的表现,儒家的入世精神与道家的避世精神在中国文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的抽象表现、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积极参与社会批判,对人文社会的审美功能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今天,批判性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西方逐步建立起艺术评论、艺术家、画廊、美术馆整个艺术系统的评价体系,批判性以及批判意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油画文人画倾向代表着中国当代油画的一种潮流,有越来越多的油画家加入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但应当指出的是,画家在对传统追根溯源的同时,要积极地把握时代的诉求,也就是具有当代性,不能沉迷于笔墨情趣而丧失对文化的判断。一切文化都是在发展变化中的,在当代全球化的语境中,任何一种文化血脉与模式都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与更新。
结语
综上所述,具有油画文人画倾向的画家群体并不能成为中国油画的核心力量。在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的今天,缺少了批判性对于画家来说等于失去了当代性。笔者认为,对于这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与社会性的思考。
油画专业毕业开题报告 篇5
在油画绘画中灰色作为一种中立色彩,从古典技法的视觉灰到现代油画中的灰色调表现都体现出灰色丰富的表现力。灰色不仅作为塑造型体的灰色面,而且能够加入白色来提升明度,获得其他颜色相近似的颜色体系。灰色的品格是内敛的,同时在不同的环境中千变万化,所表达的情感显得稳重而随和,充满着丰富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对灰色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以及艺术表现技法进行分析,探讨绘画艺术中灰色的应用技巧。
一、灰色的艺术魅力
(一)模糊性
灰色在颜色的属性上具有典型的模糊性。从颜色的本质上看,灰色没有色彩上的倾向,只是介于白色和黑色两色之间的一种中立色彩,没有其他颜色那样的纯度和明亮度,难以分清颜色的界限和属性,成为模糊性的典型代表色彩。灰色正是由于自身的模糊性,中和了纯度和明度的尖锐感,在油画中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协调感,能够让整幅画之间的色彩完整的搭配。例如维米尔的《带珍珠耳环的少女》,在绘画中珍珠的边缘色彩就是用暗灰色。再如委拉斯凯兹的《宫女》中公主圆润的脸庞使用的就是浅灰色,这样表现出色彩显得具有神秘的艺术气息。画家们利用灰色的模糊性将绘画作品中的空间和光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其他的人和物之间充满着立体感和协调感。
(二)调和性
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色彩的协调作为绘画表现力的关键部分,稍微有一些偏差就会使得绘画作品失去自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一些世界著名的油画作品中,有些作品十分的鲜艳和明亮,但却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其中灰色色彩的合理运用,舒缓了其他颜色带来的紧张和烦躁的情绪,给观赏者以心理上的调和。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人们总是不自觉的追求色彩上的协调性,将灰色放入到色彩鲜艳颜色中,起到一种调和中立的作用。根据绘画的需要能够时明时暗、忽隐忽现,渗透在绘画的各个过程中,生成不同的审美感受,时而给人一种内敛的感受,时而给人一种弥散的、丰富的表现,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例如德拉克罗瓦的《但丁之筏》中,在鲜红色、蓝色以及白色之间渗透暗灰色;光与影、明与暗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动感的色彩呈现给欣赏者,给人以一种和谐的感受。
二、视觉灰色在油画中的技法表达
(一)古典油画中视觉灰色的应用
绘画色彩从西方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以来的艺术思潮中其语言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艺术家们借助透视学、解剖学等科学规律对形体进行写实的描绘,能够通过自身的理性认识形成自身绘画的独特风格和特征。在探索绘画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画家们注重色彩对画面表现力的塑造,从灰色色彩的应用上能够体现出画家们敏锐的观察力。视觉灰色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绘画作品中的色彩灰度表现出来,达到令人震撼的视觉效应。罩染是油画常用的绘画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在油层的堆积中将下层的透明颜色折射到欣赏者的眼中,实现光线与色彩之间的相互融合,达到视觉上的艺术效果。罩染这一油画绘画技法的应用能够在画面中将明暗对比清晰的显示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景物固有的颜色。在画面中能够让人们用肉眼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呈现出一种空间感。画家伦勃朗是著名的光影色彩的捕捉大师,他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关于圣徒的故事系列中,将人物刻画的层次分明,给人一种深层的内在感受。画家们通过自身的观察和理性认识,能够对事物进行熟练的描绘后再利用视觉灰色这一创作技法传递出一种高度的真实感觉,在模仿自然事物时表现出深刻的优势。画布作为一个二维的平面,能够在表面上叠加出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让画面中的空气都被刻画出来,主要是通过透明色从远到近的视觉感受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具有高度的临摹效果。17世纪欧洲著名的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他的绘画作品充满着巴洛特的艺术风格,在画面的亮色部分喜欢使用不透明的颜色进行填充,在鲜艳的色彩上表现出轻薄的透明暗灰色,显示出画家自由的笔触。在他的著名作品《小孩头像》中,采用视觉灰色,构图比较对称,恰当的运用灰色刻画出一个有秩序的空间结构,在色彩上富有层次感。在小孩脸部表情的刻画中表现得十分生动,光源中主体人物色彩之间形成了鲜明的明暗对比,背景使用灰色和黑灰色衬托出小孩主体的艳丽,中和了主体的鲜明色彩,达到画面的相互协调,使得人物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将人物的表情和精神面貌捕捉得十分到位,显示出画家深厚的绘画能力。
(二)印象派油画视觉灰色的应用
印象派的油画作品采用鲜艳的纯色搭配,虽然使用颜料进行涂层,但仍旧显得十分的厚重。印象派的油画作品从形体写实逐渐转化为色彩写实,通过感官色彩的独立再现表现出艺术形式和色彩语言。印象派的绘画减少了视觉灰色的技法,运用直接色彩绘画的技法,将中间色调节的十分柔和,在灰色要素的运用上十分的甜美。马奈作为印象主义的奠基人,在绘画上直接使用色彩,善于观察事物的瞬间特征,将颜色直接且迅速地涂在画布上,在光线的表现上显得十分协调,实现了冷暖色调的相互协调,其中在绘画中将灰色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灰色的运用使得画家们更加注重灰色的明度和纯度在提升色彩方面的效果。例如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中,描绘出一个近卫军乐队中的少年吹笛的形象,在整幅绘画作品中,实现了色彩上的完整统一,更加注重人物个性的凸显和刻画。主体人物使用大色块来表现,少年的上衣使用黑色表现,裤子使用红灰色表现,平涂的手法占据着大部分的创作,使红色和黑色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典雅、庄重的气质。帽子使用黄色点缀,加上扣子的古铜色给人一种温暖和厚重的感觉,整体上看上去简洁庄重。在整个绘画上使用灰色为主色调,使人们在鲜艳的视觉中不会感觉到烦躁和错乱。印象主义的画家在视觉真实的写实技巧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且将色彩推到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方面上。法国的画家雷诺阿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在18世纪中期以后,他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将绘画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人物的特点和肖像上,并且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坚持自己的创作手法。在他的画中仿佛漂浮着会动的浮沉颗粒,在色彩和光线下显得熠熠生辉。《包厢》作为雷诺阿的代表作,该幅作品中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加上青灰色来点缀,整幅画构成了温馨的暖色调,将包厢中的完美气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在物体与环境的交汇处使用小笔触让色彩交汇在一起,出现了丰富的层次感,显得十分的厚重。使用粗黑的线条与白色线条,相间浅灰色的线条,让画中的贵妇显得光彩夺目。贵妇身后的绅士使用黯淡的灰色将两人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突出了画面的美感。在阴暗交错中突出画中的光影。
(三)现代表现油画中视觉灰色的应用
意大利的画家乔治莫兰迪作为现代表现油画的优秀代表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给人一种秩序美感。在他的油画中能够看到意大利教堂笔画的影子,在色彩上深受乔托等人的影响,能够直接运用色彩绘画,并且结合环境因素体现出绘画中朴素的美感。在莫兰迪的作品中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静谧的感觉,并且能够体会到他深层次的艺术情感和追求。在莫兰迪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瓶瓶罐罐,在绘画中他不使用反光和调节技法,而是通过使用浅灰色向欣赏者传递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使这些瓶瓶罐罐表现的优雅且朴素。在画面上他弱化了静物的光影体面,构图中的元素十分的简洁典雅,让整个画面显得十分的单纯且朴素,带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如在他的《静物》中,他使用大量的浅灰色的线条和错落有致的灰色轮廓,能够让静物显得如同雕塑一般,画面中巧妙的结合光、影、形、色,表现出深厚的色彩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整个画面显得十分的优雅。他的画中灰色的使用能够给人一种自然轻松以及淡泊的感受,让人们充满对真实自然的向往。吴冠中作为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在灰色的应用上让画面表现的十分的朴实和典雅,画面的意境通过银灰色和素白色来表现,把握画面的灰色基调的同时,又能够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吴冠中的风景画较多,在绘画中不仅注重意境的表达,还注重画面的视觉形式,提升了画面的形式和意境之美,实现形式和色彩之间的高度融合和统一。1994年吴冠中的《思蜀》问世,在画中使用大量的灰白色,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十分的相近,能够使用灰白色色调将画面中的情调表现出来,表达出画家心中的宁静和祥和。画面中黑白灰三色富有结构和层次,并且使用点线面三者的结合使得绘画更具有现代感和形式感,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在追求视觉效应上将东西方的艺术形式相结合。
三、结语
灰色作为油画中的中立色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画家自身的情感状态表现出不同的运用方式。灰色作为和谐色彩,在绘画作品中时而表现得饱满简洁,时而表现得内敛朴素,达到绘画作品中色彩的高度协调和统一,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油画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17世纪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20世纪初作为科学的文化形态得到发展。被置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空间中的油画,无疑受到两者的影响。可以说,人们对油画的改造,从它移植到我国时就己经开始。画家在表现时采用着不同的中西融合手法,使作品在视觉上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回望一个世纪以来的美术时空,中国油画具有写意性并非是一个罕见的提法,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现象。可以说,它贯穿了20世纪中国油画发展的大半部分历史。50年以后油画中写意性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不少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不少艺术家、理论家对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油画技法的逐渐掌握和对油画史的了解,以及自身成长而逐步对精神意识形态的认知,我慢慢追寻在这一绘画语言之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思想,因此我开始了对写意性的探索,自己在实践中也尝试融入写意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油画具有写意性是西方油画语系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技法性转向精神性的转化过程。从表象上看,这种表达方式强调油画语言的特质,并借鉴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图式;从本质上看,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对弘扬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加强,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由此更多地转向对主观精神的表达。写意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反思,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老庄学说等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影响,是我们在探讨油画的写意性时务必要直面和深思的基本事实,同时中国的写意精神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发展。在中华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中,“写意”通常作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遗产,受到国人及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媒介大量泛滥的年代里,油画的写意性一直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重要议题。
(三)研究现状:
中国的油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起伏,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绘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虽然中国油画写意性的提法很早就有了,可是一直是处于一种较为表层的技法性层面上,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写意性的发展历史方面,或是侧重点都是从某一单项进行探索,而从一个整体深入研究的著作相对较少。对写意性进行研究的著作有戴士和的《写意油画教学》,也仅是定义为高等学校教材,在他的艺术理念里,性灵的鲜活和自由远比一个简单的概念重要得多。汪裕雄著《意象探源》主要探索了意象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如薛行彪《油画写意性探讨》、李1_}士锋《浅谈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侯的《写意油画与道庄美学》从美学角度、中国文化、中国画论及道庄美学进行分析。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谈了油画写意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早期的形成阶段,到当代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多元化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油画家一力一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油画中写意性的讨论是本文重点。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就现在大多数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儒、道、佛三家对艺术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在以苏轼为主的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及绘画精神的影响下,许多画家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都在写意思想的程式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很多油画家习惯在传承和变迁中领悟时代艺术的真谛。很多画家虽然留学于西方或者接受过现代派的熏陶,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和逻辑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思想上更多的还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模式和审美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因传统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指向。中国油画家中具有写意性的如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洪凌等,本文对他们作品的构图、色彩、造型及其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与著作,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其中的理论依据,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国内的油画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并将多方面的资料融会贯通。收集有关国内外有关方面书籍,进行纵向、横向的梳理思考,了解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油画写意性的影响。专家访谈法:对相关专业的导师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并且我所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广西元素在油画中的运用,我将根据我的研究进行实际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