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研报告范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系统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系统调研报告模板
系统调研报告模板一
背景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关键问题及难点
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
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3、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
4、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性阶段,是一个从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是下一阶段的工作基础,是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关键性主要体现在“理解需求”和“表达需求”两方面。
5、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操作流程图等
6、系统详细设计
包括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界面设计、编码等
7、系统测试
为了确保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在发布之后做一次较全面的测试。
文献综述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
(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企业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
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
②社会可行性分析:
③技术可行性分析:
④经济可行性分析
⑤管理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研,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用户的需要,确定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确定新系统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需求包括:
(1)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这是最主要的需求。
(2)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3)环境需求。这是对系统运行以及所处环境的要求。例如,在硬件方面采用什么机型、有什么硬件设备等;在软件方面,采用什么支持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4)未来需求。这类要求是指目前不属于系统开发的范围,但将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系统的发展可能会提出的要求。了解这类要求的目的是在开发过程中,可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展与修改做准备。一旦需要时,就比较容易进行补充和修改了。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但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
在MIS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措施保证软件质量,但是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系统中通常可能隐藏着错误和缺陷,不经周密测试的系统投入运行,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MIS开发过程中为保证软件质量必须进行的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MIS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测试工作。
由于程序中隐藏的缺陷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可靠显露,系统缺陷通常是由于对某些特定情况考虑不周造成的。因此测试不是为了表明程序正确;成功的测试也不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有意义的软件测试应该是从“破坏”软件系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最有可以暴露程序系统缺陷的测试方案。因此软件测试的目标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和时间找出软件系统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从产品角度看,测试计划中的测试项目包括软件结构中的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功能模块层、程序模块层中的各类模块,从测试本身看,分为单元测试,组合测试,确认测试等。测试对象是随不同阶段而异的,最基本、最初的测试是单元测试,后面的组合测试、确认测试都是以被测过的模块作为测试对象的
方案论证
该人事管理管理系统可以在Windows 2000 Server平台上运行,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其工作流程为:用户登录通过权限判断,普通用户不能浏览、阅读和查询信息,指定用户可以操作,可以进行信息录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系统登录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在系统被访问之前,要对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系统破坏数据及威胁系统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合法的用户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
(2)主模块
在主模块中,包括员工信息、假条信息和工资管理3个子模块,用户可以操作菜
单的方式快捷地使用系统。
1、员工信息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基本信息,例如: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
2、假条信息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假条进行管理。
3、工资管理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工资信息的管理。
(3)更改密码模块
使用本模块可以方便地修改用户的密码,以防密码泄露后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可行性需求分析
(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IT行业中从业的`工作人员一般都要求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会使用各种管理软件,熟悉IT产品。因为,有的超市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从管理层到下面的销售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所以在新系统投入使用时,只要对员工进行少量的培训,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基本上能够是系统顺利运行。
(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因为通过网络传递销售信息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因此可以借阅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方便管理,由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该系统可以提高超市的销售效率,即提高了超市的经济效益,所以从经济上完全是可行的。
系统调研报告模板二
社区(村务)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两年来,各区市在网络平台建设和软件平台开发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市信息化社会建设打下了基础。但在系统应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快推进社区(村务)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应用,五月份以来,我们或安排专门时间或利用其它工作机会,先后到市北区、黄岛区、莱西市、崂山区、四方区等区市的电政办及四方区和市北区部分社区、村居进行了调研,对区市在推进社区(村务)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下一步如何完善和推进平台应用进行了思考。
一、主要建设成果
总的来说,各区市对社区(村务)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都比较重视,能够克服一些实际困难,集中人力物力建设社区网络并推进平台应用,同时结合区市实际需求,在部分领域进行了较有针对性的应用开发,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是积极推进社区网络建设。
目前,青岛市七区共有城乡社区995个,五市共有城乡社区5688个。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估算,七区约有95%的社区实现了联网,其中市内四区联网率接近100%,只有个别社区因为拆迁、搬家等原因暂时不能联网;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比例相对低,主要原因是个别农村社区居委会受办公场所偏远等因素限制暂时无法接入网络;五市约有93%的社区村居已通过一定途径实现了连网,其中即墨、莱西市和平度市联网率相对较低。
二是积极推进管理平台应用。
社区网络和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解决了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衔接了各级政府与基层之间的管理和服务。在加强管理方面,各地除了利用该平台实现各级政府与基层社区的政务信息上传下达外,在平台目前共同开发的12个模块(党务管理、政务管理、基础信息、信息公开、文明管理、社区建设、档案管理、计生管理、民政管理、人口库、保障性住房管理、创新工作)中,大部分区市已针对不同模块展开应用。这些应用,对于社区信息数据规范化管理、节约各类资源、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崂山区
和平度市利用该平台进行社区村居有关信息公开,在“信息公开”模块为社区村居开发了数据上传功能,在各类公开数据(包括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党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统一进入社区数据库的同时,能够自动在区市相应的政府门户网站上实现村务公开。这一做法,不但规范了基层管理,积累和完善了基层基础数据,也为探索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效路子做了积极尝试。在整合资源、积累和完善基层数据方面,市北区、莱西市将计生信息整合到该平台,同时针对原有的计生垂直业务系统存在市民信息中没有具体居住信息,不利于社区开展工作的缺点,依靠该平台开发了与之形成互补的计生模块,在保证原有垂直系统对计生数据的需要的同时,满足了社区工作者的实际需要。
三是拓展服务平台建设
在积极推进基础平台应用的同时,一些区市还根据各自工作特点进行了一些特色应用,例如平度市将一些特色农产信息发布在网上,为农民提供直接的电子农务服务(但目前还没有开辟社区间信息交互功能,实现不了电子农务)、胶南市开发一些涉农、涉渔、气象、水利等信息,四方区居家利用平台建起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台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看到,目前取得的成绩,同信息化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相比,只能算是一些初步的、基础的工作,还存在诸多影响基层社区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一是对社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部门和区市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社区信息化,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长远目标,不是很明确,潜意识里片面认为社区工作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有可无,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信息化,何况目前社区信息化条件不成熟;或者认为社区信息化就是居委会工作电子化,配几台电脑,连连网,收发一下文件就可以了。这是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快、应用层次不高的主观方面的原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就不会有干好工作的动力,就不会舍得在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投入,难免形成目前各地不推不动,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仅为应付考核而做一些表面工作的不利局面。
二是平台基础设施配备较差。
目前个别区市的基础网络因各种原因还没有完全建成,影响了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一些基层社区虽然已经实现联网,但
联网的机器数量少、配Z落后、故障率较高。在市北调研过程中,有的社区反映一般社区只有两台计算机可以上网,而且往往一台还在社区领导办公室,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一些基层工作者不得不加班加点,轮流上机,一旦机器或系统出现故障,工作则难以进行,家中具备上网条件的社区工作人员甚至经常需要将工作带回家干。市区社区尚且如此,农村社区和村居的状况可想而知,有的农村社区甚至将陈旧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配Z的电脑作为社区信心化机器使用。这种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降低了基层工作者信息化的热情,影响了基层信息化的进程。
三是平台现有功能未充分应用。
目前开发的12个一级模块60多个二级模块中仅有1/5左右在不同区市得以应用,多数模块处于无人问津状态。究其原因,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延伸到基层社区的工作大多没有依靠该平台开展,社区使用该平台开展日常工作的外在需求小;其次是基层对信息化手段给工作带来的长远影响认识不到位,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不足,自身热情不高;再次是受配备的硬件设施数、质量影响以及自身信息化素养不高的限制,使基层对推进自身信息化望而却步;其四是目前开发的模块功能不尽完善合理,对基层开展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最后是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目前的评价指标多注重单个区市社区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而没有从统筹全市社区信息化工作的角度出发,统一安排某一模块在全市的同步推进。
四是现存软件资源整合远不到位。
目前在社区运行的行业垂直管理系统包括计生、部分民政业务、劳动保障、房屋管理、党员远程教育等,很多业务都依赖相同的基层数据,例如人口基本信息。但目前这些系统资源整合度极低。随着下发街道和社区垂直应用系统的增多,这种“纵强横弱”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带来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表现在上级部门下发的垂直应用系统相互独立,从单一业务来看,信息化手段确实提高了行业工作效率,但从基层工作整体来看,横向上各类基础数据不能共享,导致数据多头采集、重复采集,增大基层管理难度,加重工作负担;从全市角度来看,数据标准不一致、不准确,非但不能共享,而且容易造成各个行业间数据打架现象。
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工作者对于部门独立运行系统,不能进行整合的现状意见最大,反映最多,认为政府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不
仅增加了基层人员重复录入工作,更为困难的是,一些部门由于相互间不通气,常常发生刚为某一部门入户调查不久,另一部门又要进行入户数据调查,涉及较多的重复数据采集,引起居民不理解和不配合,增加了工作难度,浪费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有损政府形象。
五是区市间存在重复投资现象。
目前,基于社区平台的几乎所有应用都集中在区市以下,青岛市市直部门还没有一套业务系统是基于该平台开发布Z的。分析原因,不难看出:已经拥有垂直业务系统的市直部门,由于现有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没有从为基层减少工作量、提升数据质量的高度考虑资源共享问题,对利用社区平台整合资源的态度不积极;尚未开发业务系统的市直部门,一般受经费短缺等限制,加之对社区综合电子政务系统功能了解不够,也无基于该平台进行部门业务统一开发的主动性。而区市出于工作需要和压力,不得不根据各自需要在各自区市范围内自行开发――这是目前基层信息化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与我市“四统一分”的管理模式不一致,不但存在功能上重复开发、资金上重复投入的现象,而且存在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的问题。标准不一表现在区市间开发时为了体现“创新”思想,往往相互间不通气,数据标准不统一,推进进度不一致,难以整合,形不成某行业全市域的完整数据,不能满足市级委办局需求;质量不高表现在一些区市开发前缺乏充分论证,开发出的模块利用率低,不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这种由区市自行开发的模式,实际上是在不断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与全市所有延伸到的基层社区的业务逐步统一整合的大趋势方向相悖。
六是基层信息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了基层信息化进程。
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都要依靠专人解决,而区市没有维护人员编制,编外人员的工资、交通等经费又无法落实,加之现有设备本身比较陈旧、配Z较低、故障率高,所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存在困难。而农村社区、村居分布较分散,硬件配Z普遍更低,无形中又增加了社区平台正常运行的保障难度。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社区信息化工作开展不是很理想,有诸多原因,但重要的一点是对社区信息化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社区信息化的作用定位过低,没有把社区信息化同城乡建设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同建设信息社会联
系起来,对社区信息化要做的工作不清楚,目标不明确。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有必要继续加以明确和强调,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让各级政府和基层社区认识到,社区信息化是政府电子政务的神经末梢,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附着点。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近期一些地区不断曝光的骗取低保金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区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1、明确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定位社区信息化取决于究竟要依靠其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城乡建设发展的目标,作为实现这项综合工程的必然手段和有力抓手,社区信息化的意义也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居委会电子化或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要从社区建设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城乡建设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连通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单位的公众信息平台,解决社区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信息杂乱、管理手段落后、条块分割、服务滞后、职能错位等问题,以扎实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为我市信息化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2、打牢社区信息化基础。
建立健全城乡社区信息数据库,是下一步全面推进和提升社区工作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在实施政务管理时做到有的放矢的重要前提。当前,一些社区工作难有起色,一些政府部门的出台的政策不奏效、不受群众欢迎、事与愿违,一些服务不能做到雪中送炭,排除人为因素,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相对准确的基础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导致出台的措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社区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从城乡社区内部着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社区分散的、无序的个体信息汇聚起来,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