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格式 调查性报道与写作的方法

2023-09-02 09:3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调查性报道格式 调查性报道与写作的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查性报道格式

调查性报道,是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全面的侦查式、访问式调查,所完成的一种揭露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行为内幕的深度报道,本文从选题、新闻线索、调查、分析、报道多个角度介绍调查性新闻的采访报道方法。

选题

调查性新闻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记者和编辑需要根据所在媒体的面对的受众,决定什么样的题材值得深入挖掘,什么样的题材必须放弃。此外,报道调查性新闻花费记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媒体必须确保产出大于投入,也就是最后的报道应能产生预期的商业效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人想去做。

在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值得报道时,记者和编辑需要判断:

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反常性。这里的反常性并不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常见到的奇闻怪事,而是指某个人或某个机构做了或没做什么,破坏了此人或此机构就其社会责任对社会的承诺——无论这种承诺是明确表达的还是不言而喻的,辜负了公众对其赋予的信任。

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冲击性。问题或事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报道新闻价值的高低。波及人群越广,造成的伤害越严重,新闻的价值就越高。与冲击性密切相关的是普遍性,所揭露的问题越普遍,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报道新闻价值就越高。此外,普遍性表明报道中的个案并不是孤立偶发的,这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

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时效性。所报道事件不能距离现在太远,单纯地报道多年前的事情会让受众满腹狐疑。增强时效性的一个方法就是说明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还存在什么影响,或者暗示这种事情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接近性。尤其是对于地方性媒体,调查性报道需具有一定的地域接近性,例如国外刊播的调查性报道很少在国内见到,主要就是缺乏这种接近性。受众不具备相应的文化或知识背景,报道中的人名、地名等都是生疏的,因此也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能够突破地域限制的调查性报道往往会在心理接近性上下功夫。

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显著性。记者往往不会调查一个普通人或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因为这样的人物不具有显著性,也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即使他们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通常也是以其他新闻报道形式报道。但如果调查事件中涉及了有钱的人、有名望的人或机构,新闻报道的价值会陡然增加。所揭露的问题是否具有冲突性,除了所调查事件或问题本身具有的冲突性和戏剧性之外,调查性报道中暗含的最大的冲突就是被调查对象所做的事和公众利益的冲突,这是由调查性报道本身特点决定的。通常这种冲突是不明言的,记者反常性和冲击性来强化受众对这一冲突的意识。

一个调查性报道并不一定要满足上述全部的新闻价值,但报道事件或问题的反常性和冲击性通常是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闻线索

线索一:新闻眼线。新闻眼线向记者报料或提供调查线索,指出可能的报道方向。当记者处理新闻眼线提供的线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新闻眼线的动机可能并不单纯。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多种动机的驱动,新闻眼线决定向媒体报料也不例外。有时新闻眼线可能是出于正义感,有时可能是因为受到了事件的伤害,有时可能是出于私人的不满情绪,有时可能是想报复,有时可能是想打击对手,有时多种动机同时存在。记者很难判断新闻眼线的真正动机或最主要的动机是什么。新闻眼线并不了解全部事实,也不会告诉记者全部事实。新闻眼线看待事实是从一定立场或某个利益集团角度出发,他们提供的线报由于受到个人视角和动机的限制,是不全面、不准确的。

当记者决定跟进新闻眼线提供的线报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新闻眼线的控制,因为记者在这时相对新闻眼线来说,处于一种信息不平衡状态。记者缺乏其他信息,只能从新闻眼线提供的线索入手。只有当记者获得更多信息,可以独立对事件进行判断时,才能突破这种信息不平衡状态。

此外,记者了解各种事实的顺序会影响记者对事件的认知。譬如,如果记者首先听到受害者的证据,再听到被告的证据,那么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很可能会影响记者对事件的判断。除非被告提供更为强有力的辩解,记者会被第一印象引导。反之,如果记者首先听到被告的声音,再听到受害者的声音,那么受害者提供的证据往往不再显得那么有力。记者虽然无法完全控制自己得到各种事实的顺序,但是要保持理智、开放的头脑,尽可能地对每个事实进行独立判断。

尽可能要求新闻眼线提供具体的证据。具体的证据意味着报道的切入点,这样可以避免记者进行漫无目的的调查。拿到证据之后,记者首先要对证据的真伪进行判断,如有必要,找专家进行专业判断。只有确认证据是真的、是相关的,记者再根据线索展开调查。无论新闻眼线是否愿意透露姓名。如果新闻眼线要求匿名引用,记者应保持高度警惕,不应在报道中使用匿名信源。

线索二:匿名线报。有时,记者或所在媒体会收到匿名电话、信件、微博私信、电子邮件、包裹等,匿名信源或线人向记者或媒体指出可能的调查性报道线索。处理匿名线报时,记者应注意:匿名信源是完全隐身的,这让记者根本无从判断其透露这些线索的可能动机。一般来说,信源之所以选择完全隐身,要么是出于恐惧,对自身的保护,要么就是想通过记者的报道,获得种种私人利益。建议记者或媒体只对提供具体、丰富证据的匿名线报进行进一步调查。

线索三:突发事件和灾难。突发事件和灾难中的人为因素常常成为调查性报道的线索。但要注意,并不是每次突发事件和灾难背后都有“黑幕”,或有“黑手”,记者不可为了报道调查性新闻而做调查新闻。应先有各种证据,再决定是否使用调查性新闻的形式或是否适合调查性新闻的形式,而不是反过来,先决定报道调查性新闻,再去搜集证据。

调查、挖掘和分析

关于采访,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需注意:采访的顺序会影响调查的结论。应先从客观中立的专家信源开始采访,这可以帮助记者获得一个客观中立的视角,并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他们提供的信息也会为记者正确判断事物提供一个基准。其次采访受害者,了解他们的控诉、指责或批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证据。记者需要注意这些人可能会情绪化、同时他们在专业问题上并不是专家。他们的观点意见不是记者判断事物的标准。然后再采访调查对象,让他们对之前记者获得的各种控诉和评判做一个全面、充分的回应。同样,这些人也可能会情绪化、在专业问题上不一定是专家,因为涉及自身利益,其观点意见不是记者判断事物的标准。最后,记者还需要采访其他可能的第三方意见。记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判断事物。必须对采访对象和信源提供的事实进行核实。核实最好能以文字档案、权威档案或官方档案为准。尽可能地面对面采访。这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时观察、收集更多元的信息,也可以帮助记者评估采访对象是不是说谎,是不是有其他动机和企图。

面对调查中获得的海量信息,记者如何理清思路和头绪?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时间线。当记者获取到一定信息后,就可以开始整理时间线索了,这也是调查性新闻记者必须做的功课。整理时间线可以帮助记者全面地审视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来龙去脉,发现整个事件的关键结点或关键转折。每一个时间结点应包括具体的年月日,重要事件、连续发生的行动应包括具体时间。除了时间外,尽可能在陈述中加入重要人物/行为者、发生的地点、具体细节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内容。随着记者调查不断展开,得到的信息不断增加或更新,记者也应持续地更新时间线,添加新的内容或删除无关的内容,并对时间线中的具体事件进行核实。当调查进行到终点时,这条时间线应该是准确无误、时间线中的各个事件密切相关的。

有了时间线,记者也就有了思考、分析的入手点。人们常常假设发生在先的事情是发生在后的事情的原因。调查性新闻记者应避免陷入这个误区。如果你怀疑事件之间有前因后果的关系,要通过采访科学家、专家,通过文献研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有效。

(二)关系图。调查性报道涉及的事件或问题中常常包含多个重要参与者或利益团体。虽然并非每一次调查都能使用关系图,但当情况允许时,分析各个参与者或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利益走向和相互的影响力常常能让记者发现更深层次的信息。使用关系图分析事物的深层联系需要一定的技巧,它要求记者能够综合全面地把握各种信息,并以一种准确的图形形式把各个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和时间线不同,关系图要求记者必须在掌握全面信息后再去使用,而关系图中所指出或暗示出的关系必须有真凭实据证明。

(三)排除法。当调查进行到最后,记者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自己的结论。排除法要求记者列出所有可能的结论、因果关系、证据,搜集全面信息,再综合考虑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对比已知的事实,一步步排除掉不可能的结论或原因。排除法可以帮助记者克服先入为主形成的观念,或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得出的结论。排除法也是侦探破案使用的思路。使用排除法可以帮助记者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在调查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头脑,独立、自主地思考。这要求记者能够扩散思维,不轻易相信任何自己或他人的假设。调查性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责过程。一两个表面现象或事实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同侦探一样,调查记者应尽最大努力全面调查,不冤枉无辜的人。调查性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受众眼泪和愤怒,而是为了让受众理性思考报道的现象或问题。报道要揭示出问题的普遍性或严重性,要揭示出具体的公众利益受到伤害,报道最终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记者应尽可能地发掘是否有可行的解决方法。

好调查新闻与坏调查新闻的区别在于,这篇报道是否科学。不科学的报道,即使写作技巧再精妙,讲述的故事再动人,也不能算作好的报道。调查新闻的科学原则要求记者独立、平衡、确保报道的可靠性、准确性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指记者要站在各种利益团体的经济议程、政治议程之外对自己的报道负责。这意味着记者绝不可让自己的报道成为某个利益团体攻击、诋毁另一个利益团体的工具。如果记者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就很容易被某个人或团体提出的不全面、不具有代表性的证据牵着鼻子走,而无法确保报道的科学性,最终误导公众。

第二,平衡原则。从宏观上看,调查新闻的内容触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卫生、公安等多方面。在一篇报道中,需要记者尽可能全面考察一个事件或问题后再选择报道的角度;报道时提供给受众重要、相关的语境和背景;当其他媒体都从某一个角度看待一个事件或问题时,应探索是否有其他角度看待该事件或问题。从微观上看,平衡原则意味着记者要提供事件相关各方声音,包括当事人、学者专家、以及政府部门等。

第三,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指报道内容来源权威可靠,不使用来源不明的信源和没有经过核实的信息。除了那些需要记者保护信源身份的群体外(如未成年人、同性恋等),其他所有信源都要在报道中指出其准确的身份。

第四,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记者把握事实的准确性,这体现在记者对事实的描述和使用的词语上。当记者对事实没有把握时,一是要核实,二是要请教专业人员。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人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好的新闻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尤其是重大热点事件中,谁能够取得采访突破,采访到当事人,掌握核心信息,谁将掌握报道主动权,占领制高点。

因此,衡量一个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突破能力,而采访突破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1.“迂回包抄”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也类似于新闻学里经常提到的“剥洋葱”。即在还没有找到核心当事人的情况下,先从外围了解情况,到事件现场寻找目击群众,从目击群众入手,一点一点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寻找线索,直至最终找到事件当事方。

而找到事件当事方仅仅是采访突破的第一步,关键还要让事件当事方开口说话,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你想要的、读者很想知道的信息。一般来说,一起热点事件至少有两个当事方,两个当事方中,弱势一方希望借助舆论支持,非常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而强势一方则会极力阻挠,封锁信息,拒绝采访。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采访弱势当事方,基本掌握情况后,再去采访强势当事方,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时候,强势当事方就会考虑如果自己不接受采访,舆论可能就会“一边倒”,对自己不利,最后会被迫接受采访。

2.“沙里淘金”法

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能否突破,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了解内情的“反对派”,如果有掌握情况的“反对派”愿意说、愿意讲,这个堡垒的缺口就打开了,如果没有,这个堡垒往往坚如磐石。或者有些人了解一点点情况,但仅仅是“边缘人”,其采访也很难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访其它题材作“掩护”,然后在对方不怎么防备的情况下,沙里淘金,从采访者口中一点一滴“抠”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3.“单刀直入”法

有一类新闻事件,封闭性特别强,当事人数少、范围小、利益趋同,但事件性质却又恶劣,影响大。这类事件的采访难度最大,需要记者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十八般武艺,对采访对象施加舆论压力,攻心战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撬开采访对象的嘴。

4:“调虎离山”法

这种采访技巧比较适合群众聚集比较多的重大事件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党性原则来讲,在履行职责中都要帮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给党和政府增添麻烦。

有的新闻事件中,很多群众聚集,现场可能群情激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快速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必须掌握采访方式方法技巧,如果当着群众的面掏出本子采访、或者架起摄像机照相机,群众的情绪可能瞬间会被点燃,不但影响采访效果,更可怕的是记者的采访可能助推事件进一步恶化,给处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找到事件当事人,将其带离事件现场进行单独采访。

5.“擒贼擒王”法

火灾、水害、泥石流、山体滑坡、连环车祸等,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而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一线,可是有的突发性事件区域广泛、涉及人数众多,就算到了现场,也往往“天狗吃月亮无处下口”,不可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人去采访,这时候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整个事态的全貌、掌握核心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领导”,哪个领导级别最高就紧紧咬住哪个领导,因为千头万绪的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指挥部。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信息是应该鼓励的,而且监控网络搜集线索已经成为一些媒体机构的工作机制,但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热衷于在网上找线索、扒材料,过分依赖网络,离开网络就不会采访不会写稿的现象值得警惕。

事实证明,调查性报道还是要靠腿去跑,要靠一次又一次的采访突破来完成。笔者近期走访了几家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他们反映尽管当前新媒体兴起、自媒体繁荣,但严肃的调查性报道依然是稀缺产品,受众依然非常欢迎。因此,无论媒体市场如何演进,采访突破都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任何时候都不能自废武功。

文编:李赛可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