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建筑群简介(寻访广州古建筑:百年租界史缩影——沙面)

2023-11-02 07:23: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沙面建筑群简介(寻访广州古建筑:百年租界史缩影——沙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沙面建筑群简介

沙面作为广州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它悠久的历史和别具一格的欧陆风情建筑而在众多文化遗产中为人所知。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沙面,不仅没有因时间打磨而黯然失色,反而在时代进步中焕发新的生机。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这里曾是渔民小艇聚居之地。沙面岛上绿化良好,空气清新,有优越的地理环境。

沙面的建筑多为19世纪末建造,带有明显的西方风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红楼、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英国雪厂等建筑都是其中的著名景点,它们不仅体现着不同建筑风格,同时也见证了近代以来广州的历史进程。

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解放后,它被用作海关员工宿舍。该建筑坐北朝南,位于沙面大街东端,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因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建筑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调,使它成为沙面标志性建筑。因主色调为红色,人们称之为"红楼"。又因沙面岛西端的苏联领事馆的主色调也是红色,故此称为"东红楼"。

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 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处。建筑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塔楼顶和搭身都采用古典夏兴武凤格。半球壳的穹顶加在圆筒鼓座上构成塔顶,弯顶上还竖立着旗杆。从塔身的四条结均方柱由立在栏杆上用于装饰的帕拉迪奥式柱左右伴着。而塔座采用巴洛克凤格,从塔身四条结构方柱下部上下两段反向弧线形肋脚。中段为了强调竖线条,竖立贯通第二、第三层外廊巨拄列。西二面对称地排列图柱和方柱,方柱采用叠柱,图柱采用罗马式多立克双柱,方图柱交界采用方圆柱叠合。南立面的方圆柱的排列规律与西立面相同,只是图柱采用单柱。罗马式多立克巨柱,严格遵循古典程式。

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属于法租界内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建筑,原名沙面天主堂,因该堂花园南边原建筑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得圣母像而得名。是法国驻穗领事馆的教友过宗教生活而设立的。该教堂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一街交界的东北转角。由大堂,神父楼、修女楼、圣母山组成,大堂在前,神父楼在后偏东,修女楼在后偏西,圣母山在大堂偏东。现有附属建筑二幢,一幢为两层楼房,一幢为平房。教堂基本保存完好,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立面主要门窗的山尖和塔楼四角的小尖塔,八角形攒尖顶上复杂的采光窗和棱垛,还有下连续的小尖拱和由上向下授粉的扶壁柱。反映出天主教堂神秘而向往"天国"的特征。1846年,道光皇帝明诏弛禁天主教,归还原有教堂,天主教于是转而公开活动,来自英美德三国十余个基督教(新教)差会纷纷在五口设立教堂、学校、医院,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即是当时西方传教下的产物。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明朝时在这里设立华节亭,管理外商货物进出,清中叶在这里设立西固炮台,捍卫广州。中国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十年里,只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地通商,并由十三行商人负责,十三行是半官商性质的组织,设在今广州十三行路和文化公园一带,负责承保缴纳外商船货关税,转达官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并受理约束外商。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对外贸易实行限制政策,英国商人迟迟打不开中国市场,贸易逆差严重。外国资本主义与清朝政府矛盾日益渐深,而清政府对外国人的防范条例也因此益发严厉。

直到鸦片战争之后,中英之间签订了《南京条约》,根据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等条约内容,广州成为近代中国首先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急于在华南立足,乡次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在广州租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建立在此的机构还包括各国的银行。

1925年6月23日,广州的几万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反帝大游行示威,沿惠爱路(现中山路)、财厅前转入永汉路(现北京路)、泰康路、一德路、太平南路(现人民南路)到长堤直趋沙基(现六二三路)。下午二时四十分,当游行队伍前队已经过西桥附近转入内街,后队亦将到西桥的时候,帝国主义在西桥桥头的碉堡、水塔以及在屈臣氏汽水厂等高楼大厦架设机枪,立即向我示威游行队伍疯狂射击。停泊在白鹅潭河面的英、法、葡等国的炮舰也卸下炮衣,开炮向示威游行队伍轰击,当场中弹被害死亡者五十二人,重伤一百七十余人,这就是"沙基惨案",又叫"六二三惨案"。

1927年广州公社革命起义时,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又直接参与镇压,他们用机枪、大炮和停泊在白鹅潭的军舰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向革命起义者进行炮击。

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当时占领广州的日伪军遂实行军事接管沙面,把英、法、美等外国人都关入集中营。

1942年3月军为了笼络人心,虽然名义上将沙面移交汪伪政府接管,但从1941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四年多时间,沙面实际上是操纵在日本人手中。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政府虽然接收了沙面,但是整个沙面仍然是美、英、法等外国人的势力范围,直到1949年广州解放,沙面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冼玉清教授为沙面写了诗作《鹅潭夜月》:“尽涤百年耻,鹅潭月更新。繁灯天不夜,笑语泛舟人。”

细观百年来沙面的历史,可以说是近代租界史的一个缩影,它的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引人深思。探索沙面的历史背景有利于我们理解和追求对它更深的情感体验,更能体会到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