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外资退出中国市场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为啥外资退出中国市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准备退出中国市场?
6000亿华尔街大行紧急声明!
上个月花旗中国个人银行的业务宣传正在逐步关停的消息一出,许多人都认为花旗银行可能要退出中国,各大媒体也都在争相报道和揣测。
实际上,花旗银行企业单位的业务还是正常运转的,刚刚花旗银行官方也出来表态了:不会退出中国!
截至目前,花旗集团资产总规模为2.37万亿美元,全美排名第三,仅次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最新市值近6000亿!
花旗进入中国市场已达121年,并在2007年首批成功转制。目前,花旗服务在华约70%的财富500强企业,在华共有约7500名员工,分布在12个城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花旗发出的个人信用卡服务很快将会终止,花旗银行已将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转让给汇丰。
同时,因为经营业绩不佳,花旗银行可能将于近期进行全球裁员!
裁员、业绩不佳、调整业务...花旗银行近来的动作很大,所以这场风波对花旗银行的市场影响也将会不小。
01
刚刚,6000亿外资银行巨头紧急发声!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昨日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声明称,“近日,个别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发布关于“花旗退出中国市场”的不实报道和误导言论,内容夸大其词,并不属实。”
声明表示,花旗银行(中国)已针对不实报道进行投诉,要求平台删除不实言论。对不实言论将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花旗在声明中还称,花旗在全球范围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将逐步关闭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该调整并不涉及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花旗将继续坚定发展中国内地的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
大家可能都听过花旗银行这个名字,但对这家银行到底有多“牛”,却是没什么概念!
花旗集团控股的花旗银行,其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美国以资产计的第三大银行,在全球近160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花旗银行总存款额为20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7万亿人民币),资产总额为93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733万亿人民币),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花旗银行的海外机构!
据统计,花旗集团资产总规模为2.37万亿美元,全美排名第三,仅次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银行是在中国开办业务的第一家美国银行,1902年花旗银行的前身之一国际银行公司在上海开设分行,这也是花旗银行在亚洲的第一家机构!
作为一家以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司,花旗目前服务在华约70%的财富500强企业、300多家本地领先大型企业和众多新兴中型企业。
截至7日美股收盘,花旗集团报41.98美元/股,最新市值80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45亿元)。
02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花旗银行10月份的一份通知!
10月9日,花旗中国官网发布通知称,花旗已与汇丰中国签署协议,将转让其在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围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保险产品除外)。
交易总额约为36亿美元,预计交易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其实,早在2021年4月,花旗就宣布了对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的消息,在包括中国市场的14个全球市场中,其将计划寻求退出个人业务。
对于花旗来说,表现强劲的企业机构客户业务表现令人欣喜,而这也或许是花旗宣布该项战略契机。
而个人银行业务对花旗集团来说,已经不单单只能用“鸡肋”来形容了!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Jane Fraser)曾公开表示,花旗缺乏个人银行业务竞争所需要的规模。
换句话说,就是该业务的利润贡献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可能成了整个集团的累赘。
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看,2019年~2021年,花旗银行在华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59.5亿元、55.8亿元和54.4亿元,净利润也波动下滑,分别为20.7亿元、17.3亿元和18亿元。
2020年,花旗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仅占其总营收的5.4%,而支出部分超过30亿美元,占花旗银行总支出的7%。
2021年,花旗中国无论是个人存款还是贷款皆走低。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由2020年的233.99亿元降至228.05亿元;吸收存款方面,无论是活期存款还是定期存款,较2020年都有所减少——个人活期存款减少了9.71亿元至60.21亿元,个人定期存款则减少了18.58亿元至66.36亿元。
花旗中国表示,此次退出的仅是个人银行业务,不涉及花旗中国的企业机构客户业务,并且银行会协助用户转移存款和所持产品,逐步终止信用卡服务。
但要关闭全部业务可能还需几年时间。
03
近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花旗2023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610.22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573.32亿美元,同比增长6.44%;2023财年前三财季累计净利润111.89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为124.00亿美元,同比减少9.77%。
花旗集团近年来业绩不佳让其不得不开始进行精简,花旗集团考虑在多个主要业务部门至少裁员10%。
据上海证券报11月7日援引外媒报道,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Fraser制定重组计划的管理人员和咨询顾问正探讨在几大业务部门裁员至少10%。
其实早在今年9月份,Fraser就宣布了她的重组计划,试图用缩减人手、节省开支来拯救花旗多年股价不济和低迷的交易表现,这也被认为是花旗集团“20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在这次重组计划中,花旗银行放弃两个历史悠久的核心运营部门,其中一个专注机构客户,一个则负责消费者产品。此外,将把管理层从13层减至8层。报道称,在两个最高领导层中,15%的职能角色被减少,60个委员会被取消。
据了解,如果Fraser决定裁员10%以上,将是华尔街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裁员之一!近些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很大,因为监管压力,花旗银行的人力成本正不断飙升。
今年以来,其他几大行都陆续裁员,但花旗的员工数量仍维持在24万,在人数上仅次于摩根大通,但后者的利润率远高于花旗。
其实,自2021年执掌这家银行业巨头以来,弗雷泽一直在努力提高利润、精简银行并解决监管问题。
然而,该行股价仍落后于同行。
2022年,花旗集团股价下跌22.09%。今年花旗集团的股价继续下跌,年初至今下跌2.76%,远远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摩根大通今年10%的涨幅。
花旗集团股价11月7日小幅下跌,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超7%。
总之,花旗银行退出中国个人业务并不应该被视为一件令人大惊小怪的事情。
这只是一个正常的商业决策,受到市场竞争、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因此银行需要不断调整其业务策略,以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一决策可能不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其他银行仍然在中国提供服务,市场竞争仍然存在,客户仍然有多样化的选择!
《花旗银行紧急声明》,中国经济网
《花旗银行个人业务大撤退》,市界
《外资银行巨头,紧急声明!》,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