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泰山文化 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泰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讨

2023-12-25 18:1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泰山文化 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泰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了解泰山文化

□张春国

泰山是座古老的东方大山,其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天地交泰、万物相代的泰山,自古被认为是与生命初始、万物复苏、朝代更替相系之所,被视为“后土大德”“三重空间”之本体、“中和之道”“命运同体”之代表,是“天人合一”“国泰民安”之象征,是“道德伦理”“文化经典”之源头,素有“文化圣地”“文明家园”之美誉。

泰山是中国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和哲学发展史的缩影,是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的凝聚。泰山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地域性文化,也是多元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文化。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讲:“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

天地交泰和衷共济

盘古开天辟地后头颅化作泰山,伏羲一画开天开启了华夏文明,黄帝胜战蚩尤封禅泰山而登仙……大量泰山传说故事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之所在。这里天地交泰、人杰地灵,圣贤辈出、文化传承,生生不息、薪火相续。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认为,伏羲发源祖地殆即今泗水一带。史学界比较倾向的观点是,炎帝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初定都陈地,后迁曲阜;黄帝生于曲阜寿丘,其北为少昊陵;尧舜故里为菏泽平阳。泰山周边还是孔子、孟子、左丘明、柳下惠、范蠡、墨子、石介、王羲之、鲁班、扁鹊、诸葛亮、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圣贤名人的故地。《道原经》认为,道无始无终、无处不在,道生万物又主导万物变化。老子故里鹿邑也在古代泰山文明区域内。孔子问道,老子说,要让百姓恢复自然之本性,民心则安。

易道文化在泰山周边形成和发展,传说远古时期曾有三皇五帝等72位古帝王封禅泰山。而有明确记载的则有自秦始皇以来的12位显赫帝王,为追求天下一统、国泰民安而封禅、祭祀泰山。历代帝王争相封禅、祭祀泰山,圣贤名流竞相登临、敬仰泰山,文人墨客纷拥朝拜、宣扬泰山。泰山因此成为“神山”“圣山”和“文化山”。《道经》曰: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职、生死、贵贱等事。中国人对泰山的崇拜,源于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因此,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尊重生命,有天地好生之德。泰山周边的祖先们仰观于天、策察时变,创立了四时节气等天文历法;俯察于地、辨识百草,形成了农耕养生等华夏远古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不断进步。

后土大德生生不息

远古,泰山周边山水相连、四季分明,生态优美。泰山沉积岩不断地风化剥落,黄河在这里入海“填海造地”,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文化地理,使这里圣贤辈出、文明相续,成为古代文明的中心。古环境研究证明,距今8000—6000年为全球范围的气候大暖期,黄河流域的气候类似于现今的长江流域。以泰沂山系为骨干的海岱文化区域(后期范围扩大),先后有九大文明发源,相续相联发展,未有中断,其中大汶口文化填补了黄河中下游近2000年的历史文化空白。在大汶口遗址发现的彩陶,驳斥了中国彩陶“舶来品”之说。1953年5月,山东滕州岗上发现了4片彩陶,逐步揭开了这处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主体的大型聚落遗址的面纱。在距今5000年这个时间节点,早期城市已经形成,并出现了早期国家。

泰山被视为“天下第一山”,《易经》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山之所以有统御万物之道和生生不息之德,主要还是其在易道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在易经八卦基础上创立了五行学说。泰山衍生出“后土大德”中的“后土”即五行中的“中央土”,内含“乾坤艮巽”四卦,其本质是“天地人合一”。由此,泰山作为山岳之代表,作为天地人“三重空间”的代表,又增加了“岱宗”之名。汉代班固《白虎通义》曰:“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其实,无论太山、泰山、东岳、岱岳还是岱宗,这些名字都与易道文化有关,都与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中和之道”有关,这也反映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文化脉络。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泰山是中华历史文化中具有标识意义的大“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在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祖先们将天地自然之道与生命融合,将道德伦理观念与人生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泰山相合,使泰山成为“天人合一”的形象比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我国主要的传统经典文献,如易道经典和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伦理学说,大都形成于泰山文明区域内,这些中华文化的经典和学说,为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古代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泰山的“后土大德”和“中和之道”,又体现出以“天人合一”之道为本源、以“国泰民安”之德为核心的道统文化内涵。季羡林先生讲:“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

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圣贤还是平民百姓,都把泰山视为“天地”的代表封禅祭祀、世代朝拜。因而,泰山也就有了“天地精神”“天地雄魂”,加之历代圣贤文人赋予泰山“国泰民安”“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人文思想,由此展现出了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精神。泰山区域为中华文明之策源地,考古专家在出土的大汶口遗址陶器上发现了被认为是最古老文字的符号(由日、火、山象形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应该与祭祀有关。中国汉字“天”中“一”本身就代表天,“大”代表道,有“天人合一”之意;“正”也有“上止于天”“与天和道”之意;“泰”与东岳真形图相像,其中“三”为“乾”,人位于天地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造就了中华民族敬重天地、真诚友善、文明礼仪的传统和文化。

仁安天下礼乐文明

“泰山如坐”,泰山被誉为“岳中之孔子”,孔子被称为“人中之泰山”,泰山影响了孔子,孔子也成就了泰山。孔子的《丘陵歌》体现了孔子借山抒怀,以歌言志,以山道喻仁道,一生追求仁道之艰辛。“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胸怀天下,一生多次来泰山,他从泰山悟出仁者的品德,一生推行仁道并一以贯之。孔子的大同思想为人类和谐安定、天下一统的理想贡献了智慧,孟子将孔子的“仁爱”“仁政”思想扩展,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汉武帝8次封禅泰山并5次亲登山顶,也有推行大一统文化的思想追求。北宋理学先驱石介在泰山创建泰山书院,又将“仁政”和“民本”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宋庭正式赋予泰山“仁德”之定位。泰山之“仁”有天地之大德、中和之大道。

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天地的敬畏和崇拜,演化成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久远的封禅和祭祀泰山的活动,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山和精神大山。《春秋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与古代帝王封禅泰山有关。天道的根本在自然,人道的根本在人伦。人性是道德的基础,利益是伦理的基础。泰山为“天人合一”之本、道统文化之根、传统文化之脉。齐鲁大地是儒家为主的道德伦理的发源传承之地,也是礼乐文明传承光大之地。《礼记·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乐是“六艺”中的两门,也是“三代”以来儒家的修身科目。自古以来,泰山地区民风纯正,崇敬天地、尊贤敬德、诚实淳朴、勇于担当,讲仁义重礼节、讲理性重和谐、讲信誉重情义,体现了中国人的品德。

经世致用协和万邦

流经泰沂山脉的汶水与黄河相会入海,泰山文明区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泰山文化之道统根脉、民本根源、文化内涵和哲学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道德经》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能把握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的事情,能够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可以说是认识了道的规律。中庸之道可谓修身安世之法。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儒道文化等贯通古今生生不息,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基调,把中国哲学思想之方向。儒家文化传承道统,兼容百家,集大成为主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古代圣贤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道统文化,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生生不息。

泰山文化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泰山石刻大小有3000余块,自古以来大量的泰山诗词歌赋、文学艺术是中华历史记忆、文明的写照。泰山为文化之山、精神之山,泰山文化与民族传统生生不息、世代传承,是一部书写在东方大山、齐鲁大地上的“历史教科书”。泰山就像一位端坐的“圣人”,担当着“国泰民安”之大任。泰山积淀、传承着中华历史和文化,铸就了一座中华民族的道德高峰。据记载,唐玄宗封禅泰山时,国内少数民族的首领和友好国家的国王或使者,纷纷随从至泰山,并在山顶上的《东风朝觐颂》碑上留名。泰山文化是中国文化哲学史的缩影,将天地大道、圣人绝学、人文思想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灵魂的感悟、境界的升华。

三重空间天地人和

多元融合的泰山文化,既推动了宗法、礼制、道德、诚信等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民间信仰和民风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并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对中国人的心理乃至文化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泰山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又对世界文明影响重大,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帝王封禅和以佛教为主的西方宗教文化等外来文化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发展,而对于泰山石敢当、泰山老奶奶的信仰,并不局限于国内,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同样很大。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泰山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向更加综合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正统的道统文化传播到了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道德统领的圣贤文化,没有西方宗教文化色彩,而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化主要在百姓民俗文化之中,其形式也主要是兼容儒释道文化特色的民俗信仰。泰山的东岳庙会始于唐中后期,从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开始兴盛,明清时达到顶峰,影响甚大。泰山的红门宫是“三教合一”的代表,而普照寺景区内又有泰山书院和三阳观,也可谓三教融合相处。宋初泰山书院孙复、石介、胡媛传承儒学,推崇孟子的民本思想,守道统“不惑专注,自寻义理”,下启“二程”,开道(理)学之先声。理学是两宋时期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主的哲学流派,以“明道”为目的,以“穷理”为途径。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受佛教影响很大,其亦道德亦宗教,是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民为邦本国泰民安

泰山天地人合一,五岳独尊;东方属木,生生不息,泰山有天地好生之大德;泰山承载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使中华文明世代相续、国泰民安。《道德经》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荀子·王制》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儒家更注重涵养人性、化民成俗、教化立民。孔子重视民众教化作用,基础是“富而教之”,提出“有教无类”。在教化主体上,注重君子的引导作用,造就了中华民族遵道崇德、尚仁行义、以和为重、文明礼仪等优良传统和品德,注重修己安人、修齐治平、胸怀天下。北宋理学家程颐评语:“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中国人崇拜天地自然,热爱生命,向往和平,奋发向上,这种憧憬和精神都在泰山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隔年便封禅泰山;唐朝盛世为了国泰民安而封禅,彰显道统文化的宗法和政治性;宋真宗封禅泰山,促进了泰山民俗信仰的发展。泰山地区是儒道文化的发源、传承之地,也是儒释道合一发展的重要地区。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是儒家,而自然人格理想则是道家。《孟子·尽心章句上》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周太史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即肯定差别又包容不同观点,维护社会和谐。儒家重视文以治国、德以安邦、大道畅行、国泰民安。治国安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位置,尊重人的价值;归止文明、良心道德,化成天下,关爱人民。

泰山精神民族魂魄

泰山是山水交融、人山相依、生态和谐的自然山,是崇拜天地、帝王封禅、高山仰止的神圣山,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万民崇拜的民俗山。泰山逐步由一个先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大山向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精神大山转变,并演化成今天中国人心灵相系的民俗大山。

泰山文化所折射出的“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崇高境界、勇挑重担的担当意识、奋力争先的斗争精神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新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登高望远的人生追求、自强不息的君子风范、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人民至上的民本思想”也已成为新时代重要价值体现。雄伟壮丽的泰山承载着东方的文明和智慧,不断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心系天下、登高望远、爬坡过坎、奋力争先。

综上所述,泰山文化的内涵可表述为:生生不息的“后土大德”、兼容并蓄的“中和之道”、天地交泰的“三重空间”、与国咸宁的“命运同体”、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泰山文化的外延可表述为:天人合一的生动诠释、国泰民安的盛世梦想、道德为魂的文明家园、圣贤辈出的文化圣地、天下大同的民族魂魄。李白登泰山发出了“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感慨,让我们体验到了“呼吸宇宙、吐纳风云”的酣畅愉悦。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用心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明智慧,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泰山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