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粘贴及反馈(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粘贴及反馈(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章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采取如下监测方法:
1、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医院必须对每例病人实施住院过程全程医院感染监控,正确进行监测资料的填写、报告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和反馈。医院感染漏报调查每年组织两次,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2、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发病趋势监测等本底资料,结合本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选择监测目标。每年开展1-2项。定期对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馈利用,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与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
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某种特定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九、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Ⅰ类(清洁)切口,即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的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 ×100%
意义:描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
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 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同期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 ×1000‰ 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计算公式:
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 ×1000‰ 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尿管日。 计算公式: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例次数
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同期患者使用导尿管总天数 ×1000‰ 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