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情况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招生就业情况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关于其就业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倍受关注。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说明市场经济的就业机会丰富,劳动力市场供需比较平衡,经济稳定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和消费,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158万人,同比增加 87万人。 今年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受“互联网大厂裁员”和“双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减少。虽然现代制造和服务业中的通信/电信、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就业前景较好,但是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填补需求缺口。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就业需求均缩减,许多毕业生迫切追求稳定就业,目前的就业环境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企业用工难
存在问题
(一)供需不平衡,就业压力较大。疫情期间,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破产压力,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的负债压力尤为突出,企业不得不裁员进行节流,企业端的吸纳率降低,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压力。2023年高校毕业生依旧突破千万大关,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降低薪资期望,或者选择非对口专业的工作,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
(二)选择考公考研人数增多,直接就业人数减少。今年的毕业生考研率和考公率上升趋势依旧十分明显,不同于70与80时代的劳动者,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太大的家庭经济压力,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在家备战考公考研,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今年的大学生更看重稳定和能平衡生活的工作。
(三)供求信息不畅,给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带来困扰。据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是否了解政府就业激励措施与政策,近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同时,也存在用人单位有大量的招聘缺口,但缺乏高效的宣传平台和招聘渠道,小微型企业与高校对接困难。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多为市场上的招聘软件与学校组织的招聘会。
(四)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青睐性价比更高的有经验者。由于全球疫情及经济下滑的影响,不少国外就业者、留学生以及公司裁员减员后的失业者涌入市场。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许多求职者开始向下求职,有出国工作经验的向国有企业求职,有大厂工作经验的向中小型企业求职,甚至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放弃原行业转入新兴产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
考研冲刺的大学生们
对策建议
(一)就业供需不平衡,需要从两端同时发力。一是加快企业转型,开拓科技型新型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市场的人才吸引力。科技依旧是当今时代的第一生产力,一些地方政府今年增加了更多科研助理类型的工作岗位,实现了吸纳就业市场人才和发展科技人才的双赢。二是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高校应当多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课程,启迪青年用创业代替就业,开发出新的就业岗位。三是鼓励大学生去往西部开发,让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避免扎堆就业。据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吃苦和加班。西部开发人才缺口依然巨大,政府要提高支援西部人员的薪资水平,只有有竞争力的薪资,才能吸引和留得住人才。
(二)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在家备考二战,部分原因是对就业方向的不确定,另一部分原因是对就业环境不理想的焦虑。虽然考研提高自身竞争力值得提倡,但选择不就业在家备考并不是唯一选择。考研考公充满不确定性,如果多年没有上岸,失去了应届毕业生身份和年龄优势,会对今后就业更加不利。家长和高校应当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通过兼职或者实习来参与社会实践,一边备考,一边积累工作经验,这样也能缓解毕业生对就业的焦虑。人力资源部门与学校就业部应当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情况,必要时进行电话沟通,举办线上交流会,为考研考公失利的毕业生们排忧解难,为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搭建沟通桥梁。
一职难求
(三)地方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应当着重关注招聘渠道的畅通情况和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招聘平台存在招聘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许多已经招满的岗位依然在平台上显示,导致学生投递效率低下。政府和平台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数据,确保招聘数据真实有效。一些地方政府的就业平台知名度不高,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有政府就业平台。特别是在就业季,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组织人员下到高校,宣传政府就业平台信息的同时,及时掌握一线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对就业政策做出调整。同时,帮助本地小微企业搭建平台,让小微企业也能参与到高校的招聘会。许多高校有着自己的企业资源,但行业不断更新,传统的企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就业需求,新兴的小微企业缺少高校招聘资源,政府应当发力构建中间平台,相比于大招聘平台信息复杂,地方招聘平台会有更高效的效率。
(四)激烈竞争不应转变为内卷竞争,政府应当及时干预,避免造成人才浪费。政府可以推广灵活的劳动关系,如零工经济、平台经济、远程办公等,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分担一二线城市的就业压力。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使教育和培训更加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特别是加强失业者和劳动力转型人群的培训,让失业者升级和提高技能,把向下竞争扭转为向上竞争的良性竞争。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下,企业用工在下降,短期内不会有速效药。但也不应太过悲观,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在过渡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问题,中国特有的经济韧性正在帮助市场度过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