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安全与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总结 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分析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环境安全与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总结 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又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缓病情恢复,还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可能会发生医疗纠纷,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对医护人员同样造成生命危害,目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如何解决医院感染的问题成为每个医院感染管理者首要解决问题。直到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最新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其中对于医院感染问题提出了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性评审要求,为医院感染问题带来了新的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研究较少。
因此,该文以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医院内发生医院感染的120例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分析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医院内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80岁,平均(53.28±8.07)岁;观察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 5~76岁,平均(50.57±7.18)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均是医院感染患者确诊;②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③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异常者;②入院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使用医院自行设计的同意调查表格,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使用呼吸机、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进行多方面因素标准化,计算出分值,判断出风险级别。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多元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以住院时间>15d、使用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全身麻醉、合并糖尿病、激素治疗、化疗、手术时间>3h 和侵入性操作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一般资料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年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住院时间>15d、使用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全身麻醉、合并糖尿病、激素治疗、化疗、手术时间>3h 和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放疗、化疗以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使得医院感染的传播,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频发、变迁和难治的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不断出现医院感染,对医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地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加大了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难度。医院感染主要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来源:
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的的潜伏期的感染,从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②该次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③ 在原有的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者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近年来,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在该院中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年龄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的年龄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通过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能够使医院感染的预防、医院感染干预、治疗效果等进行半定量化,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医院感染风险的掌握情况,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疾病变化情况,提高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的检测,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早解决问题,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
该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住院时间>15d、使用三联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全身麻醉、合并糖尿病、激素治疗、化疗、手术时间>3h 和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说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患者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情况、糖皮质激素使用等是医院感染高发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住院时间,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时间住院,导致患者接触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几率增大,进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抗菌药物使用越来越混乱,其导致细菌耐药性会逐渐增加,且同样增加患者的易感性。呼吸机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是医院内的呼吸机消毒方面的工作不彻底,导致患者出现交叉感染情况。有相关研究指出,留置导尿管会破坏机体的屏障,进而为病原微生物入侵创造了良好机会。侵入性操作会直接对机体黏膜屏障造成破坏,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进而感染。
相关数据表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可能会轻而易举地侵入患者的体内,导致患者肺部感染。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都会引起患者医院感染,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医院内的医院感染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低危人群和高危人群,分别对低危人群及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低危人群的防范措施:
①进行雾化吸入措施,叩背排痰措施等,来预防患者的肺部感染;
②对于口腔护理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③根据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加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尽可能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促进患者恢复。
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
在低危人群的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在增加几项预防措施:
①对尿液标本进行定期检测,同时对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合理使用药物,降低医院能感染率;
②增加患者营养的摄入,提倡所有操作均进行无菌操作,切口敷料予以重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③对手术室、呼吸机等器械,科室等做好消毒处理,严格进行消毒,包括医务人员消毒,做好无菌物品的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建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分类预防,增加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风险的动态,实施针对性护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提高医疗安全性。
↓↓↓
查看完整的资料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来源
文案采编 | 姣姣
排版 | 微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