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小报告的学生的影响(学生爱“打小报告”,老师应该怎样对待才合适)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常打小报告的学生的影响(学生爱“打小报告”,老师应该怎样对待才合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个班里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个爱“打小报告”的学生,
“老师,某某不认真上课,在看课外书”
“老师,某某今天把手机带到了课堂上”
“老师,某某正在偷吃零食”
诸如此类的声音,你肯定听过不少。
“打小报告”,是一种挺不好的行为,很多老师都不希望这种行为过多地出现在自己的班级里,既影响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也相当棘手。
最近微博上就有小学女老师因为以独特的方式处理班里同学“打小报告”而上了热搜。
从这位女老师口中得知,班里一位小男生一天向她告密,有同学偷带巧克力,她便将那位同学叫来没收了巧克力。
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那位小男生之所以“打小报告”,是因为自己想吃巧克力,索要不成,便有了告发的行为。
知道真相后,女老师做了一个独特的处罚方式:让被告发者当场吃了巧克力,让那个告发的小男孩看着别人吃。
之所以这样处罚,在这位女老师看来,偷拿巧克力是不被允许的,但因为自己吃不成而去告发别人的行为更是被坚决杜绝的,想通过这样的处罚方法希望能让那位小男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位女老师的处理方式得到了微博上很多网友的支持,阿尧也为她竖大拇指。
当然,在为这位老师疯狂打电话的同时,我们也要想到这只是一个个例,“打小报告”的行为依然存在你的班级里,依然还是会有很多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知道怎样处理才恰当,所以阿尧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不妨一看。
首先,应该对“打小报告”要有所界定。
所谓“打小报告”,发生在一个班级里,一般指的就是“告发”、“告密”同学,“背后说同学闲话”等。但什么属于“打小报告”,什么不属于“打小报告”,老师应该要分得很清楚。
判定一个学生是否是在“打小报告”,一般就是要从他所告发的那些同学的行为来分析。
有些行为是由于小孩子顽皮、淘气的天性造成,不认真上课、东张西望、说小话、偷吃零食等。
当有学生将这些行为告发给老师,此时就算是“打小报告了”。虽然这些行为都是不好的,不被允许和支持的,但是还不至于发展到“打小报告”的地步;
而有些学生的行为可能比较恶劣,欺负同学,打同学,甚至危及到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这些行为就要完全杜绝,及时反映给老师,此时就不属于“打小报告”的范畴了。
其次,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打小报告”的行为,大家可以做到以下四点:
1
向学生讲解“打小报告”和“报告严重事项”之间的区别
小孩子毕竟不能跟大人一样判断是非,他们正处于一个“只看对错,不分利弊”的年纪。
在他们看来,老师曾经强调要遵守纪律,不能存在某些行为,一旦有同学有了这些行为,他们可能会过分放大这些行为,并且向老师告发。
小孩子有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也说明了他们对于老师很是信赖,所以需要老师们去引导他们分清什么是“打小报告”,什么是“报告严重事项”。
并且,在给他们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举例说明,哪些属于“打小报告”,哪些不属于“打小报告”,通过事例他们更能直观的理解,以后碰到了也能做出合理判断。
要注意的是这种讲解应该要反复进行练习,不可就一次了事。
2
时时提醒学生,让他们记住两者之间的区别
当有学生来向你“打小报告”的时候,你应该要提醒这些学生,是否分得清现在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打小报告”。并且把之前反复举的事例拿出来再说给他们听。
这样会促使这些学生能够去思考自己现在所报告的内容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健康。
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有自己的正确的判断。
3
应该从一开始就要制止这种行为
在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应该清楚地说明,为了“打小报告”而“打小报告”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并且要及时给他们打预防针,老师不喜欢天天来自己身边“打小报告”的学生,也不要试图通过“打小报告”的方式来讨老师的欢心。
之后,再有学生出现“打小报告”的行为,应该拿出之前的事例来说明,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4
不要带着情绪去回应学生
当有学生来“打小报告”的时候,一定不要有过激的反应,更不要展现出欣赏、赞许的态度。你应该很淡定地面对这些学生所报告的内容。
这样,学生们会从你的反应中看出你并不喜欢这种“打小报告”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也可能会被制止,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