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报告范文(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2023-04-01 14:27: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科研报告范文(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科研报告范文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篇1

xx

项目成员:

赵**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毛某某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李** 计算机学院**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宋** 讲师博士

选题背景与意义: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科研初步收获和体会:

一、选题背景: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二、成员及分工:

总的来说,该小组里,赵旭升和李雪梅同学总体来说善于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擅长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动手能力强, 思考深入,能够很好的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而作为组长,赵旭升同学能够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布局;李雪梅心思细腻,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部分。出于此考虑,由赵旭升主要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李雪梅则重点攻克建模中最复杂的几个点,如渲染等。

而另一位组员毛玉婷则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图形学的算法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毛玉婷主要学习和研究对于建模的基础――图形学。

协调配合:

总体的知识是每个组员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安排不同的组员重点研究不同的部分,然后及时讨论,向其他组员讲解,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学习 导师指导情况:指导老师宋成芳老师对建模方面有所研究,带领我们探讨此科研的命题方向、创新点等问题,并向我们提供软件,推荐参考书目。除此之外,宋成芳老师还指导我们制定不同阶段的研究学习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引导及讲解。总之,导师的引导在此科研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创新点与特色:

本次科研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建模对于现代来讲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真实场景的植被建模涉及到户外的天气、光照以及植物的阴影等,特别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植被进行真实感建模仍然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项目着重于此,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意义: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直接从国外购买这些软件成本并不低(大型造型软件的插件价格大约100美元,提供源代码开发的SpeedTree软件的每个单机license价格为8500美元)。探索新的高效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开发自主版权的植被建模与绘制平台,对于我国在军事仿真,园林设计,森林防护和数字娱乐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四、进展情况与初步成果:

该项目自20**年9月科研立项以来,在宋成芳导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项目组三个人(毛玉婷、李雪梅、赵旭升)的点点滴滴的学习钻研下,历经一年的时间,结题在即,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作一小结。

09年暑假和**年9月,项目组三个同学进行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前期资料信息了解和选题工作,经过仔细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组合,我们三个人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并有幸得到了宋成芳导师的指导。宋成芳老师根据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给我们选取了“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这一科研课题。在宋成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认真准备下,9月下旬,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校级科研立项。

第一阶段: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针对我们的情况,导师要求我们先掌握好计算机图形学支撑专业绘图软件VUE5,在此,我们感谢导师给我们提供了VUE5软件和学习指导书目。10月11月份,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抽出时间学习掌握VUE5软件,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是一个专业丰富的三维建模画图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第二阶段: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

这一部分也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在学习图形学的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阅读了相关生物学图书,对自然场景中的生物生长规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明确植物生长规律,遵循自然现象,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

回首这一年的科研时间,我们深切的体会的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自己在科学面前的浅薄无知。“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 充分利用几何模型在可控变形,图像在外观细节表达等方面的长处,实现融合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式树的多分辨率表示。

植物的模型表示应当具有三维几何,便于动态模拟,能够提供不同距离和视角下的逼真效果,以保证模型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为了高效地获得真实感,以纹理图像来表达细节和外观。

本次科研项目基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五、收获与体会:

一年的科研立项“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困惑,有喜悦,但无论如何我们收获了青春大学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记忆。

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之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体谅,共同思考解决的思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师的知道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一步一步,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几年以后我们工作后大家可能就不在是同学,不再是师生了,但是闲暇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偶尔记起在一起共同努力项目的开心,会记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这次科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些珍贵的品质。坚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一种坚持,当我们面对困难,一连好多天找不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我们不折不挠,因为坚持,我们一如既往,因为坚持,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坚持,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感谢这次科研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纠结,感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在这些纠结和挫折面前我们坚持了,我们经历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觉得内心是强大的。“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由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勤奋。来到大学之后,偶尔也会怀念高中高考时候的辛苦的充实着。因为勤奋,所以充实,所以有收获。在这个科研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计算机图形学近乎没有过专业的接触,所以遇到了好多困难。包括后期学习使用软件绘图和自己动手绘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好多困难,这些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戴尔卡耐基说:“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经过这次科研,我们更加认同。

很感触在大学时代可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历这次科研,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稚嫩和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好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阅读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更好的去锻炼历练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我们会注重多和同学交流学习讨论,多和老师交流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勤奋的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此,再次感谢我们的导师宋成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他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篇2

一、基本信息: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0、2011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12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和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10年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 载《书城》2007年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载《学术研究》 2007年第9期

(4)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 原创文化与经典[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三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

2.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找出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

(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方案

①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②实证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性。

③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

2.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国经典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承;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进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13年3月~4月:准备阶段。召开课题组座谈会,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落实任务;研讨调查问卷设计,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

(2)2013年4月~6月:正式调研阶段。课题组对安徽科技学院各学院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调查影响他们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并整理调研资料。

(3)2013年7月~10月:实证研究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各问题不同回答所占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决方案。

(4)2013年10月~11月:分析与撰写论文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数据,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5)2013年11月:综合研究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完成论文发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报送校科研处,接受验收检查。

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预计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至科研处。

(八)项目预期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在文中标明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2)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3)通过专家组答辩。

(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言学习能力,更能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