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能源消耗分析报告精选(九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一、职责分工
市教育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在市教育局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一)局办公室负责直属教育系统及局机关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报表,开展统计培训、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
(二)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负责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制定本单位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14日前报送市教育局。
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
(一)基础表及台账
基础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由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填写后上报市教育局,再由市教育局审核汇总并上报市节能办。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是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各公共机构须逐月按时填写。
(二)综合表
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行政区域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其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供局办公室汇总直属教育系统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时使用,由局办公室填写后报送市节能办。
三、统计数据填写、审核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以下称“统计员”)负责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报的能源品种、计量单位、换算方法等内容符合统计规定,确定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
局办公室负责对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耗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有关规定。
实施网络填写报送的也应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核。
四、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按月和年度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月汇总情况于次月5日内报送市教育局,年度汇总情况于次年1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由局办公室汇总后报市节能办。
五、数据分析
各直属单位、直属学校应每月结合本单位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情况等,按月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市教育局。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主要用能设备变化情况、主要能源资源消耗指标的变化趋势、人均能源资源消耗、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耗、车辆能耗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同比分析,以及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分析,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第2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 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一、引言
成本核算是准确确定单位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成本核算对象即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与制造业及建筑业项目相比,具有项目多、周期长短不一、技术要求各异等特点。因此,单纯地套用制造业及建筑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目前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在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论述尚不多见。本文拟在相关文献的论述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在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二、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适用性
(一)必要性分析
随着房地产抵押估价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各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控制经营成本,合理确定重点业务领域已经提上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经营者的议程。通过应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加科学地反映成本,为经营者控制成本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公司根据不同类别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盈利能力的差异确定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有效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
(二)适用性分析
对于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而言,在出具房地产估价报告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资源无法通过直接的计入方式而必须通过分配的方式来核算不同类别房地产估价评估报告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能合理分配成本,真实反映不同类别的房地产估价报告的资源消耗状况。同时,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普遍实施员工考核制度,为作业成本法初步推广提供了原始数据来源,降低了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成本。
三、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作业成本法实施模型设计
(一)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作业流程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就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的作业流程而言,主要分为接单、现场勘查、出具预评估报告、出具正式报告四个阶段。接单阶段的作业主要是接受客户委托,订立委托合同等;现场勘查阶段主要是对估价标的物的情况进行现场查看;出具预评估报告阶段主要是计算估价标的物的预估价格,制作预评估报告并通知客户;出具正式报告阶段是在客户接受公司预评估报告中估价标的物的预估价格的情况下,制作正式房地产抵押估价报告,这一阶段标志着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整个作业过程的完成。
(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1.确定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作业以及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设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根据前一部分对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作业流程的分析设置四个作业中心:接单作业中心、现场勘查作业中心、预评估报告作业中心和正式报告作业中心。
2.确认和计量各种资源耗费
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所消耗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六类:工资支出、福利费和社会保障支出、交通费支出、通讯费支出、固定资产及设备折旧维修费、其他支出。
3.确定资源动因并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资源动因是衡量资源消耗量与作业之间关系的一种计量标准,反映了资源消耗的起因,是资源归集到作业的依据。通常某资源的分配率=该资源的消耗数量/资源动因,某作业中心应承担的资源消耗=应承担的资源动因消耗数量×该作业的分配率。由于在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作业过程中,不同类别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技术要求等有很大区别,因此,计算分配率时应通过一定的系数对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数量进行调整,以使其所反映的成本状况真实可信。全部资源消耗除照相机折旧维修开支、交通费支出主要归入现场勘查作业中心外均可按作业时间长短进行分配。
设接单、现场勘查、出具预估报告、出具正式报告各阶段所耗费的时间长度分别为t1、t2、t3、t4,将资源耗费归集至各作业中心(见表2)。
4.确定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计算对象
四、小结
作业成本法在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对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应用作业成本法并非意味着对传统成本法的摒弃,对于房地产抵押估价公司发生的与房地产抵押估价项目无关的成本支出,由于其作业流程繁杂,实施作业成本法成本过高,仍应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企业利润、股东财富的增值,只有根据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推行成本核算方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彦峰,张珈嘉.简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第3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农业提供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农业生产又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源的重要部分。根据2007年中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表明,近百年来,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根据2004年《中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6.5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73%,甲烷占20%,氧化亚氮占7%。根据2013年2月公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70.46亿t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所占比重分别为78.82%、13.25%、5.59%和2.34%;按行业部门划分,能源活动占77.27%,农业活动占10.97%,工业生产过程占10.26%,废弃物处理占1.5%。可见,农业活动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在目前的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中没有能够体现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能源消耗。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是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提供的方法编制的温室气体清单,温室气体报告范围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其中对农业活动的排放清单仅针对了中国稻田和牲畜养殖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中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农业活动相关温室气体中,没有报告二氧化碳排放,仅报告了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两种气体的农业活动排放分别占全国的50%和92%。《中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农业活动相关温室气体中,仍然没有报告二氧化碳排放,报告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农业活动排放分别占全国的57%和74%。农业生产离不开能源,能源不仅是工业的血液,也是农业的血液。以美国为例,自19世纪初期开始,美国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从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农业现代化强国的转变,其中能源的开发和供给是功不可没[6]。现代意义的农业,从农业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农膜等投入品的生产,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耕种收、排灌等机械的使用,均无法离开能源的投入。仍然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号称是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农业,但是农业生产的燃油消耗份额仍然不容忽视。据美国农业部(USDA)测算[7],与食品相关的能源利用占到了该国能源消费额的比例在2002年是14.4%,到2007年则增长到了15.7%。因此,不仅要关注农业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还要关注与农业生产直接关联的投入品的能源消耗,如农药、化肥、饲料等。以化肥为例,根据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编制的《2012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进展报告》,2011年中国化肥行业消耗能源9253.13万t标准煤,占石化行业总能耗的20.3%,与2010年所占比重基本持平。有研究者在部分研究中已经注意将农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考虑,体现了完整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思想。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的J.E.Ikerd教授在阐述“绿草农业”[8]就指出,“绿草农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优势,其分析的畜牧产品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时包括了饲料生产的排放。四、以小麦生产要素投入为例的中美农业生产比较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对农业生产的能源相关要素分析和温室气体排放分析的思路:第一步分析农业生产完整的要素投入结构;第二步识别能源要素投入;第三步能源要素投入和结构的分析;第四步,如果技术条件许可,可以开展能源要素相关能源耗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本文选择小麦生产为例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中美的比较分析。受部分能源耗费技术标准条件的限制,本文完成前3步的分析。
1.小麦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经过文献检索了解到,中国对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和费用情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类和调查指标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07号),本文使用该指标体系。种植业产品的总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分为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进一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分为11项: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为5项: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
2.能源要素的识别小麦生产相关的完整投入要素中,土地成本为存在成本或土地租赁的机会成本,与能源投入无关;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涉及劳动人员的用工时间和能量消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本研究中暂不作为分析对象;物质与服务费用中的间接费用主要涉及金融和财务等费用,鉴于费用比例较低且与能源投入不形成直接关系,故在本研究中暂不分析。与小麦生产直接相关的能源投入主要体现在直接费用的要素。刘万秋[9]对山东省昌邑市主要农作物能源消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劳动用工能量消耗的情况下,2007/08年度当地小麦生产的能源消耗以肥料能耗为主,占78%;其次是农业机械能耗,占15%;种子折算能耗占7%。据此,小麦生产中化肥、租赁作业、燃料动力的能源投入要素分析是必要的。鉴于种子、农家肥、技术服务、工具材料、维修护理等其他费用与能源投入不是直接相关,同时农药和农膜生产是化工行业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择化肥、农药、农膜、租赁作业、燃料动力作为小麦生产的主要能源投入品来源要素。
3.中国和美国小麦生产能源要素投入和结构分析(1)中国。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2》数据,笔者计算整理了2006—2011年中国小麦生产,每公顷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为:2729.25、2957.10、3384.75、3905.25、3790.80和4263.75元,每100kg单位产量的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为:51.72、54.78、58.11、68.86、68.30和73.04元。可见,中国小麦生产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在2006—2011年期间基本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其占小麦生产直接费用的比例基本稳定在82%左右。(2)美国。《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2》收录了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USDAERS)的部分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该数据对小麦生产成本分类中“运营成本”基本与中国“直接费用”相对应,包括种子费、肥料费、农药费、作业费、燃料动力费、修理费、排灌费、利息。根据上述分析,笔者选择肥料、农药、作业、燃料动力、排灌5项作为美国小麦成本中主要能耗投入品。计算整理结果,2006—2011年美国小麦生产每公顷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为:1223.55、1335.90、1636.50、1631.55、1199.85和1401.45元(人民币价),每100kg单位产量的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为:54.80、53.11、58.92、60.05、39.64和54.84元(人民币价)。美国小麦生产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主要能耗投入品成本,在2006—2011年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略有波动状态,其占小麦生产运营成本的比例基本在70%~76%。
4.中国和美国小麦生产能源要素投入的比较比较分析得出,中国小麦生产单位面积主要能源要素投入成本为美国的2~3倍,且处于增长期,在2006年是美国的2.23倍,2011年为3.04倍。高投入伴随着高产量,中国小麦生产单位面积产量约为美国的2倍,但是高产量比率并未伴随高投入而继续保持,中国单位面积产量在2006年约为美国的2.36倍,在2011年约为2.28倍,期间略有波动。体现在单位产量的主要能源要素投入成本差异上,2006—2008年中国小麦生产单位产量的主要能源要素投入成本基本与美国持平,2009年则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15倍,2010年更是达到了1.72倍,2011年回落到1.33倍。
三、小结
第4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新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深入改革,提升其水平,不断降低成本,提升其经济性。煤炭企业的运行离不开各项数据制表的统计和分析,要想对煤炭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必须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煤炭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详尽的综合统计、分析,通过对煤炭产品的生产能力、工业总产值、原煤成本、库存等各项指标进行经济性的统计分析,把相应的数据形成资料,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煤炭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指标一:煤炭企业库存计算分析
煤炭企业库存计算主要通过对期末与期初库存进行盘点,通过对期末符合质量要求且尚未销售出去的各类煤炭数量进行统计。首先,统计对象必须是实际库存,不能按照入库于销售后结算数量进行统计。同时,在标准上,必须是达到销售标准的、质量合格的且办理入库手续的才能进行统计入库结算。在出库结算方面,对于没有按时办理结算手续以及承运手续的,按照未销售处理结算,仍然作为企业期末库存处理;其次,对于库存统计的产品,其归属权必须属于本企业,易于进行结算,但由于各项原因未提货及转运处理,仍然存放于库房内的产品,由于已经完成结算,在统计过程中不作为本企业库存处理,企业不得进行支配,按照售出数量进行统计。相反,实际归属权属于企业本身的,都应进行盘点,纳入企业库存;最后,产品库存是实际库存,因此库存不应出现负值,一旦出现负值情况,应对入库、出库进行盘点,是否出库登记错误或是部分入库没有上账,就已经进行外销交易,导致账目出现错误。
产品库存量应及时进行核算盘点。在实际出入库统计核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盘点过程中要对各类别产品进行细化处理,对不同质量的煤品分别处理,计入库存;其次,对煤品质量的管理,对于质量不达标产品,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保障库内质量,保证库内产品的可用性;最后,盘点核算时,必须对所有库存进行盘点,避免空间上的分散导致库存数量的不真实,同时对于已售未取、已售代收以及委托销售等产品,不应计入本企业库存,应建立外账,单独建账,单独管理,避免在产品管理和经营商出现所有权及其他经济问题,而对于外购产品作为企业入库产品,履行正式入库手续后,应计入本企业库存,防止账面的亏账现象。
通过煤炭企业库存进行计算分析,为煤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工程施工进度,调整产量,保障产品的产出与销售的有效衔接,降低产品的堆积,提升产煤工程的计划性,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三、指标二:工业总产值指标计算分析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煤炭企业进行工业总产值指标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首先,作为工业生产型企业,煤炭企业的工业总指标计算要遵循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煤品,均应包括在内,无论其是否在报告期内完成销售行为,只要是在报告期内完成生产行为,均应计算在内,相反,凡不是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无论其是否在报告期内完成销售行为,均不应计入当期工业总产值;其次,煤炭企业不能脱离生产去对总产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具备独立法人的煤炭企业应作为独立核算的单元,其企业内部为经营内生产行为,不得进行重复计算,如电厂、水泥厂、以及原料厂等作为企业内部经营行为出现时,不得重复进行计算,同时其内部流通使用的电力产品及水泥等也不能作为原料进行二次计算;最后,在计算过程中必须注重最终产品的计算,从原料入场,至最终产品的出厂、销售作为生产总行为,而其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物资的流通及生产,未涉对外贸易的,均不能作为计算数值纳入工业总产值中,而由于企业内部供大于需,造成经营过程中,出现电力、物资的外销,作为半成品销售产品,应该作为最终产品纳入工业产值计算。
工业总产值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制半成品+对外加工收入+制品期末期初差额。其中成品与自制半成品同样完成生产和销售行为,因此同样作为最终产品价值存在,相当于工业总产值=本期最终产品价值+对外加工收入+自制品期末期初差额。而工业总产值计算在实际结算时,还要遵循以下规定:首先,不得按照增值税的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由于企业实现交易时,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此增值税本身不能代表企业收入;其次,自备的原料生产的产品,全程参与生产行为,其价值存在于整套产品的生产,因此应按照全价进行计算,同样,凡是来料加工,应全部按照加工费算入工业总产值,避免总产值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误差。此外,由于企业在运转期间,其设备的运行、故障、维修等经营性消耗及企业为员工和自身建设所投入的保障资金和福利性消耗,由于部分没有出厂价格,因此在结算过程中,可以用其实际成本代替,作为现行价格。例如:某矿山企业在2014年生产期间,掘金进尺1500米,每米进尺核算成本为10000元/米,则该公司2014年的产值为1500*10000,其计算结果为1500万元。
通过对工业总产值进行分析,对煤炭企业运行各阶段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各阶段物资利用率的大大提升,提高主产品的产值,降低副产品类物质的产出和利用,实现各阶段资源的有效衔接和综合利用,提升企业效益。
四、指标三:能源消费量指标分析
能源消费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工业及非工业生产行为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但个别性质的能量不纳入考虑范围,如工业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其算法为:能源消费量=综合能源消费量/原煤总产量。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对加工、转换的投入量、产出量、损失量及原煤综合能源消费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煤炭企业的能源的加工、转换和利用效率进行显现,从而为企业生产计划、改善提高、经营管理等提供参考及依据。在计算过程中,应结合以往能源消费量过程中的经验,将原煤洗选加工过程中煤矸石的损失量扣除,因为矸石属于在原煤加工加工转过过程中生产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半成品等进行交易销售,因此不应作为洗煤损失纳入统计。瓦斯对生产造成安全威胁,煤炭企业并未对瓦斯气体的利用,相反为保证安全状况的高额投入部分,应将其扣除。部分企业也可以利用其进行发电,实现变害为宝,同时实现其经济性,因此,现阶段对于瓦斯能源的消耗,应根据企业实际进行统计考量。随着相关标准的不断改善,瓦斯的防治与利用的消耗是否计入能源量消耗应重新进行考量。通过对能源消费量指标分析,实现对煤炭企业产煤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利用进行详细分析,不断改进工艺和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
五、指标四:原煤单位完全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原煤单位完全成本指的是原煤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煤单位数量的全部消耗,即原煤生产的净成本,其包含原煤生产的物资消耗、工程消耗、维护保养等各类参与原煤生产全程的总消耗分摊到产出所有原煤后单位数量内原煤的成本。即:原煤单位完全成本=产出原煤总消耗/产出总量。产出原煤总消耗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原煤产品所发生的所有经营、管理行为所发生的消耗,包括生产原煤的物资直接消耗、人工、动力、劳保等生产性辅助消耗以及其他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外事处理的费用等等。如某煤矿2015年6月产煤总量10000吨,其生产消耗90万元,各项辅助消耗15万,地表塌陷及占地等消耗29万,其原煤单位完全成本=(900000+150000+290000)/10000=134元/吨。通过对原煤单位完全成本指标计算分析,有效控制煤炭企业产煤全程的成本控制,实现其经济性运转,降低无谓消耗。
第5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能源审计的基本内涵
1能源审计的内容
能源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有关能源管理的情况、企业设备运行的状况、企业能源消耗水平的状况、单位产品的耗能指标、产品的效益与能源消耗的对比分析、节能的效果与企业考核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企业科学使用能源的策略等。通过对企业消耗的能源进行审计,可以清楚企业能源的利用情况,为企业进行技能减排挖掘节能潜力,找出企业节能的可改造方向。
2能源审计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我国重工业、高耗能企业众多的现实也使得能源供求紧张的状况与日俱增,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能源消耗的主力军,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既是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工业企业消耗的能源占到消耗总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我国进行企业的节能审计工作已是形势所迫,必须抓紧实施这一审计计划。由于能源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审计标准,并加强对企业不定时的监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机制。政府提高能源审计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企业通过能源审计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生产后,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1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过程
清洁生产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筹划与组织、项目可行性的预先评估、项目可行性的正式评估、筛选清洁生产的备选方案、清洁生产的计划正式实施以及持续的清洁生产等共计六个实施步骤,在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就可以制成相关的报告,上报有关的部门进行审批验收。
2能源审计的实施过程
能源审计的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的筹划与项目组织、有关能源使用情况的数据整理、核实能源使用状况、生产现场的检查和检测、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制作能源审计的报告、提交企业进行最终的审核、制定具体的节能规划,并最终上报有关的政府部门审批验收。
3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
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流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两者的具体实施流程加以改进,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以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协调共进。企业的生产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协调组织能力,成立协调统一的机构可以使得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工作能够相互配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进行这两方面的工作时,应选取技术、节能、环保、财务、检修、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分工负责,确保管理机构的决策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首先,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都包括的环节,诸如项目筹划组织与项目筹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评价等环节,要尽可能的使两者进行融合,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益。其次,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例如清洁生产审核中设备污染物的排放计算与分析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这有利于保障工作的严谨细致,确保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之后,要将这两种报告密切的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并在报告中区分重点分别进行陈述。由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各自工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这两种报告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是为了对企业的节能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有重点的采取最有效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
第6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
一、引言
2010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把节能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办法》的出台,一方面能够约束新上项目落实有关节能法规、标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与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相结合,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刚刚起步,各地区、各部门,相关机构和人员对能评工作会有一个逐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鉴于工业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较大,现就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做以下探讨。
二、节能评估程序
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开展节能评估的主要工作程序包括:签订评估合同或协议、组建节能评估工作小组、开展节能评估、完善节能评估文件。
1.签订评估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书中应清晰描述项目的节能评估内容、要求、工作条件、费用支付、风险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等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评估机构要尽量避免由于对业务环境的复杂程度判断失误或不慎,或评估机构对自身的业务胜任能力估计过高等原因,签订了超过自身业务能力范围的契约而产生的风险。如评估机构为了承揽业务,先签约再考核业务环境,导致评估成本过高,或造成评估报告的严重高风险等。
2.组建节能评估工作小组。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效节能措施,核算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专业能力。项目节能评估期间,评估团队应保持人员稳定。
3.开展节能评估。主要工作包括收集项目资料、确定评估体系和评估范围、评估项目情况、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的项目,应分专业评估并相互会签。评估期间,节能评估机构应与项目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等充分沟通。编制完成后的节能评估文件应分别加盖节能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公章,由项目建设单位报送节能审查。
4.完善节能评估文件。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节能评估内容
1.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2.项目概况。(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基本情况进行说明)。(3)项目用能概况: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3.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4.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4)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5.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2)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可采用能量平衡表)分析评估;(3)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6.节能措施评估。(1)节能措施。一是节能技术措施: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筑围护结构及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二是节能管理措施: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等。(2)单项节能工程。未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工程,详细论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工程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3)节能措施效果评估。节能措施节能量测算,单位产品(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4)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成本及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估。
7.存在问题及建议。
8.结论。
9.附图、附表。厂(场)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等。
四、节能评估方法
1.组建评估小组,进行任务分工。签订节能评估合同后,首先要组建评估小组,进行任务分工,必须责任到人。由于节能评估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项目能源利用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估,不仅专业性较强,而且政策性也较强,因此,评估小组的专家不仅要求对本行业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特别是先进的能源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非常熟悉,同时还要求具备较强的政策敏锐性。
2.收集项目相关资料。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如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等。(2)项目基本情况:如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包括位于或接近的主要交通线)、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改、扩建项目原项目的基本情况,改、扩建项目的评估范围等。(3)项目用能情况:如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项目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选择,改、扩建项目要分析原项目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4)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区属及其主要特征:如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制冷度日数、采暖度日数、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日照率等。(5)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和能源供应、消费概况:如经济发展现状、节能目标、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重点耗能企业分布及其能源供应消费特点、交通运输概况等。当现有资料无法完整准确反映项目概况时,可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和测试。现状调查中,对与节能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能源供应、消费、加工转换和运输等),应在现状调查中注意收集全面详细的信息,并尽可能提供定量数据和图表。如需采用类比分析法,应按上述要求全面获取类比工程相关信息。
3.确定评估依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确定项目节能评估依据,主要包括:(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2)相关标准及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均适用时,执行其中较严格的标准)。(3)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土地预审等相关资料、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立项资料。节能评估文件应与各项评估依据有关内容进行对比,并给出评价结论。
4.选择评估方法。通用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在实际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一种评估方法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1)标准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要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与节能规划、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对比;项目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等建设方案与相关节能设计标准对比;主要用能设备与能效标准对比;项目单位产品能耗与相关能耗限额等标准对比等。(2)类比分析法。是指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通过与处于同行业领先节能水平的既有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评估要点可参照标准对照法。(3)专家判断法。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应从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应作为结论附件。
5.项目节能评估。项目节能评估包括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设计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评估等工作,其目的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对于能源消费量、产品单耗、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益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测算(核算)给出定量结果。测算(核算)过程应清晰,要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如属改、扩建工程,应分析原有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
6.编制节能评估文件。节能评估文件应全面真实地反映节能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原始数据、主要计算过程等可编入正文或附录;所参考的主要文献按引用时间次序列出目录;应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述。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节能评估机构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7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引言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避免用能不合理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将对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业的节能审查和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并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种类繁多,其能耗情况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致使社会上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笔者结合该类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谈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思考。
一、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
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国家节能中心联合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纲进行编制,工作指南中针对各类型项目能耗特点的不同,分项目类型列出了4大类编写指南,公共建筑项目应以编写指南(总纲・2014年本)为依据,进行编制。
(1)评估内容及依据
以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为依据明确评估范围和用能系统边界,据此对项目能源消费情况、建设方案、主要用能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节能措施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并确定评估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评估依据既包含政策性依据,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也包括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或自治区)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标准等,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技术标准;同时,项目支撑性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供应等相关文件或协议。
(2)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章节中,既要全面概括介绍,把项目的整体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资金来源、总体经济技术指标及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还应介绍既有项目的相关情况;又要突出能源消费这个侧重点,强调说明项目能源消费方面的情况,如项目用能情况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叙述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要有别于一般工业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的步骤和思路,在工作指南总纲中,只针对一般工业项目,给出了评估步骤和评估侧重点,其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特点。所以,在此章,要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此章分为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4个专业,分专业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专业,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有层次、有逻辑的论证:首先,将能评前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叙述;其次,对前述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再次,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说明项目采纳了哪些建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列出项目采用的暖通设备表、给排水设备表、电气设备表,并对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其能效水平,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分为能评前节能措施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4个专业角度,将能评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计算节能量。能评阶段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节能评估提出且项目采纳了的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方面的节能措施;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测算节能量并折标煤,对各条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
(5)项目综合能耗及节能水平评估
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进行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饮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并附具体计算过程。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之外的其他用能,如餐饮用气用电、数据机房设备耗电、医疗设备耗能、试验工艺耗能、科研设备耗能等,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单独进行能耗计算。
根据项目所有用能系统的能耗计算,合计得出项目年综合能耗量,并计算出项目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
结合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能效,根据国家现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规定的节能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A、AA、AAA级);根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级),并结合项目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或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对项目总体节能水平进行评估。
(6)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影响评估
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热力、天然气、水等供应及消费需求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资料,测算项目所在地省、市两级能源消费增量。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分析判断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项目的节能评估情况,说明项目评估后在节能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评估时需要逻辑思路清晰,下面就该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说明如下:
(1)资料内容一致性
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需要参考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前期资料,在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内容不齐全,数据随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报告内容在最大程度上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2)计算项目能耗时不重复计算,并分项说明
在计算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能耗时要分别加以说明,不能笼统地全部归纳在一起,要将不同功能用途的能耗数据分别列表,做到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功能用途对应的是不同的参考标准。
(3)说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明确性
在说明项目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取得的节能效果时要清晰明确,不能只作原则性和大致性的描述,尽量做到量化说明,另外要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方案,该措施和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 中国工程咨询,2011,(1):75- 76
第8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在国务院前不久讨论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对此,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中心主任安锋博士表示,要实现《规划》中2015及2020年的目标,未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还须加强对传统车型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大幅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水平,推动车辆向小型化、轻量化及小排量化方向发展。他呼吁中国政府及社会对汽车企业的平均油耗实施有效监控,加大对传统车型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
自主品牌压力大
作为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倡议发起单位之一,iCET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的建设、实施与监测情况。7月25日,iCET 了《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发展研究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重点评估了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主要汽车企业、合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及进口车经销商在2011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发展状况。基于对权威部门数据的收集整理,《报告》采用标准方法学分析了中国汽车的产业结构,并对“十一五”中国汽车行业燃料经济性的发展状况及“十二五”发展趋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iCET 的《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每百公里7.2升,合资品牌企业为每百公里7.7升。由于自主品牌企业多为小排量低油耗车型,因此企业平均燃料消耗水平较低,但其产品技术相对较落后,与合资品牌企业相比,要实现2015年的目标值面临更大压力。此外,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累计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28%,占到我国全年新增汽车总量的7%左右,进口汽车的燃料消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由于乘用车燃料消耗第一、二阶段限值标准缺乏对进口车燃料消耗的有效管理,2011年我国进口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每百公里10.1升,高于国产汽车30%以上。进口汽车产品类型中以大排量的SUV、豪华轿车为主,整体油耗较高,与国产车相比,进口汽车要实现2015年目标值形势更加严峻。
当然,自2006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底,由于国家对汽车行业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共累积减少使用燃料350多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00多万吨,对促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安锋博士认为,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了每百公里7.5升,同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强化监管是利器
长期参与中国车辆燃油消耗量标准法规制订工作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金约夫表示,中国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水平在美国和欧日之间,但由于中外方在汽车运行工况、测试方法、标准限值等方面有很多差异,所以进行直接对比,有一定困难。在汽车保有结构方面,欧洲有将近50%的柴油车,而我国主要以汽油车为主,因此达到车辆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压力更大。美国的燃料消耗量看起来很高,但其燃料经济性却是最好的,这是因为美国车的排量大、功率大,平均车重比中国高400公斤,按照每增加100公斤0.5升的水平,美国的燃料消耗水平可以降低2升左右。日本在低整备质量段的车燃料消耗限值和中国差不多,而1550公斤以上的车燃料消耗限值要高很多,但日本整体的燃料消耗水平比中国低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小排量的车保有量大,以及拥有大量新能源汽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5.4升的水平。据了解,目前各国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力度,以降低燃料消耗水平。
第9篇:能源消耗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业;碳排放;特征;辽宁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关于“低碳”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热点。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3年英国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经济的概念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碳排放越来越关注,为此我们国家积极承担碳减排责任,201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1%,已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下降17%的要求。并且,在《“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的目标。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耗量占比在70%左右,因此,工业部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于是研究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辽宁省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概况,利用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中的碳排放计算公式,对辽宁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及特征分析,最后提出辽宁工业部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对辽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辽宁省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状况
辽宁是工业大省,终端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在第二产业中,能源消耗主要为工业能耗。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显示,2005-2013年辽宁省工业总产值从10814.51亿元增加到52892.01亿元,2014-2015年有所下降。这一期间工业能源消费量也由2005年的6093.3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2年的12835.51万吨标准煤,2013-2015年稍有下降。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2014年以来,受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经济总量下滑,而工业恰恰是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柱,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很大;二是,辽宁省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始取得成效,正在向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趋势转变,绿色低碳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工业生产中。在辽宁省工业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耗中,制造业是工业部门能耗最大的门类。如图1所示,2015年辽宁省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占工业部门重点能耗企业总能耗的比重为63%,其次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占比分别为31%和6%。制造业主要能源消费品种为煤炭、焦炭和原油,其中煤炭消费量为6788.56万吨,占工业部门煤炭消费总量的41%,焦炭消费量为3172.86万吨,占工业部门焦炭消费总量的99.6%,原油消费量为6368.15万吨,占工业部门原油消费总量的99.2%。而由制造业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必然占主要份额,可见,辽宁省对于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能源结构调整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鼓励新设备、新产品的引进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高效集约的新能源。
2辽宁省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
2.1碳排放量计算公式
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中的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公式如下:C=∑ni=1Ri×Ti(1)其中,C为碳排放量,单位为万吨;R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为万吨标准煤;T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为吨碳/吨标准煤,i为能源种类。为计算需要,先将各类能源消费量的单位对标准煤进行折算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所列,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1。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依照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volumeⅡ》整理.
2.2辽宁省工业部门碳排放量测算及特征分析
工业能源消耗部门的碳排放量主要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根据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利用《辽宁统计年鉴》有关辽宁省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及工业总产值(2008-2015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出近8年来辽宁省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的数值。各种能源碳排放量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辽宁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主要以煤炭和原油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7.62%和28.93%,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煤炭燃烧碳排放因子要高于其他能源。2008年以来,辽宁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2272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349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7%。而工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却呈倒“U”型曲线发展,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这是与辽宁省工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2013年以来,辽宁省经济环境面临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工业经济发展放缓,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也随之减少;二是辽宁工业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摒弃了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开始走上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三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低碳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工业生产中,于是碳排放强度与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
3辽宁省工业碳排放减排策略
3.1从源头改善能源结构
一直以来,辽宁省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2015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1.2%,其中工业煤炭消耗占能耗总量的41%,而燃煤的碳排放因子要高于其他能源,因此工业煤炭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辽宁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于是,要从源头改善能源结构,加快由煤炭向碳密集度低的能源转变,重视二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的实施。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政府部门从价格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关注引导碳密集度低的能源和电力热力工业的发展。
3.2提升中间环节的技术创新
能源强度因素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影响作用极大,特别是在以工业为主的辽宁省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要培养工业企业的低碳发展观念,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的升级改造,重视清洁生产机制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垃圾生物质气化、企业内部物料再循环、开发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都是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中间环节进行控制,以能源强度的降低来影响工业碳排放量的减少,对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3.3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末端治理
目前,二氧化碳排放最受关注的处理技术是碳捕获和碳封存,这也是从末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于辽宁省来说,该项技术的掌握和利用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碳税、补贴、技术支持等手段鼓励引导工业企业进行碳捕获和碳封存。同时,政策上要制定强制性碳减排措施,严格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鼓励企业发展清洁生产项目,规范辽宁省的碳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郑古蕊.辽宁省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分析及减排策略[J].绿色科技,2016,(11):171-172.
[2]董军等.中国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与低碳策略研究[J].2010,32(10):1856-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