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化通论(两个维度里看江苏文化)

2024-03-05 21:1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苏文化通论(两个维度里看江苏文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苏文化通论

江苏于康熙六年(1667)建省。认识与概括江苏文化有一定的难度,有人用“吴韵汉风”来概括,也就是“吴文化”与“楚汉文化”的结合;有人用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作为江苏文化的形象大使;还有人用“南京大萝卜”来比喻南京文化乃至江苏文化。那么,江苏文化的传统有什么内涵与特色呢?由陈书禄、纪玲妹、沙先一教授主编的《江苏地域文化通论》,是建构江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中推出的一部雅俗共赏的论著。

地域文化有两个维度:空间上的地理疆域,时间上的历史发展。《通论》指出:从时间上来说,江苏地域文化可分为萌生期(史前期)、初步成型期(早期国家期)、融合期(秦汉期)、初盛期(魏晋期南北朝期)、快速发展期(隋唐期)、再盛期(宋元期)、高潮期(明清期)、多元期(民国期)等8个时期,特别是东晋和南朝、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江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从空间上来看,江苏地域文化是多元、多区域性的,大致分为吴文化(主要指苏、锡、常地区)、金陵文化(或称之为“宁镇文化”)、维扬文化(指今扬州、泰州等地区)、徐淮文化(或称之“楚汉文化”,泛指徐州、淮安、宿迁等地区)、苏东海洋文化(主要指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岸地区)等5个次文化区。在此基础上,《通论》又分别从13个类别上论述江苏地域文化:江苏经济与科技文化、江苏科举与教育文化、江苏宗教文化、江苏学术文化、江苏语言文化、江苏文学、江苏戏曲文化、江苏书画艺术、江苏建筑与园林文化、江苏饮食文化、江苏民间艺术、江苏城市文化精神、江苏与世界文化交流,条分缕析,寻流溯源,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通论》用20个字高度概括江苏地域文化的特色:智者乐水、农商同道、海纳百川、日新其业、一叶五花。具体来说,江苏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特色之二是农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特色之三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互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灵活,富有活力;特色之四是善于通变,具有“后来居上”的勇气,富有不断创新的精神;特色之五是“一叶五花”——江苏地域文化中有五个次文化区: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 ,充分体现了江苏地域文化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点、大陆文化圈与海洋文化圈交汇点的特色。比如与吴地等以“水稻文化”为主不同,苏东沿海地区以“海盐文化”最为突出,苏东海洋文化的主要特色是煮海为盐、带有海味的物态文化;沧海桑田、神奇变幻的区域氛围;艰苦自立、敢斗敢拼的实践精神;海纳百川、大胆开放的海派气概。这种论从史出的观点颇有新意。

《通论》主编意图很清晰,既不能写成一本高深的学术专著,又不能编成纯通俗读物,故其在内容上雅俗共赏,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很多介绍娓娓道来,灵活生动,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有阅读的愉悦。比如《通论》在谈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谚语时,分析了苏州在明代中叶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在全国领先,尤其是洞庭商帮的出现。《通论》描述洞庭商帮时,借用了一句当时的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颇为形象地把苏商拼命钻营、善于钻营的精神表现出来。

总之,《通论》对于建构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江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司马周

(本文作者为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

江苏于康熙六年(1667)建省。认识与概括江苏文化有一定的难度,有人用“吴韵汉风”来概括,也就是“吴文化”与“楚汉文化”的结合;有人用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作为江苏文化的形象大使;还有人用“南京大萝卜”来比喻南京文化乃至江苏文化。那么,江苏文化的传统有什么内涵与特色呢?由陈书禄、纪玲妹、沙先一教授主编的《江苏地域文化通论》,是建构江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中推出的一部雅俗共赏的论著。

地域文化有两个维度:空间上的地理疆域,时间上的历史发展。《通论》指出:从时间上来说,江苏地域文化可分为萌生期(史前期)、初步成型期(早期国家期)、融合期(秦汉期)、初盛期(魏晋期南北朝期)、快速发展期(隋唐期)、再盛期(宋元期)、高潮期(明清期)、多元期(民国期)等8个时期,特别是东晋和南朝、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江苏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高峰;从空间上来看,江苏地域文化是多元、多区域性的,大致分为吴文化(主要指苏、锡、常地区)、金陵文化(或称之为“宁镇文化”)、维扬文化(指今扬州、泰州等地区)、徐淮文化(或称之“楚汉文化”,泛指徐州、淮安、宿迁等地区)、苏东海洋文化(主要指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岸地区)等5个次文化区。在此基础上,《通论》又分别从13个类别上论述江苏地域文化:江苏经济与科技文化、江苏科举与教育文化、江苏宗教文化、江苏学术文化、江苏语言文化、江苏文学、江苏戏曲文化、江苏书画艺术、江苏建筑与园林文化、江苏饮食文化、江苏民间艺术、江苏城市文化精神、江苏与世界文化交流,条分缕析,寻流溯源,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通论》用20个字高度概括江苏地域文化的特色:智者乐水、农商同道、海纳百川、日新其业、一叶五花。具体来说,江苏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是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特色之二是农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特色之三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互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灵活,富有活力;特色之四是善于通变,具有“后来居上”的勇气,富有不断创新的精神;特色之五是“一叶五花”——江苏地域文化中有五个次文化区: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 ,充分体现了江苏地域文化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点、大陆文化圈与海洋文化圈交汇点的特色。比如与吴地等以“水稻文化”为主不同,苏东沿海地区以“海盐文化”最为突出,苏东海洋文化的主要特色是煮海为盐、带有海味的物态文化;沧海桑田、神奇变幻的区域氛围;艰苦自立、敢斗敢拼的实践精神;海纳百川、大胆开放的海派气概。这种论从史出的观点颇有新意。

《通论》主编意图很清晰,既不能写成一本高深的学术专著,又不能编成纯通俗读物,故其在内容上雅俗共赏,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很多介绍娓娓道来,灵活生动,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有阅读的愉悦。比如《通论》在谈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谚语时,分析了苏州在明代中叶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在全国领先,尤其是洞庭商帮的出现。《通论》描述洞庭商帮时,借用了一句当时的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颇为形象地把苏商拼命钻营、善于钻营的精神表现出来。

总之,《通论》对于建构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江苏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司马周

(本文作者为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