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专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怎么写)

2024-03-14 09:25: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思政专业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怎么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政专业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活跃,使得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际贸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相互结合趋势。我国以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外资数量已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与此同时,出口贸易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7.88%。我国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表明,FDI能有效促进出口增长。然而,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改善。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层次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贸易方式则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关联度小,容易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工贸易出口额明显下降……因此,很有必要具体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经济效果,进而为合理制定政策、有效引进外资、推动出口发展提供依据。由于众多学者已从出口总量方面进行研究,证明了FDI对出口增加有推动作用,本文仅在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贸易方式两方面展开分析。此外,鉴于相关文献在出口贸易方式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少,本文尝试在此方面有所深入。本文广泛收集各大数据库和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试图研究FDI对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方式的具体影响,发现在利用FDI时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通过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和思路进行了整体概括。第二章介绍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主要理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下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介绍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主要理论:替代关系论认为,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互补关系论则认为,投资国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投资,可以向外转移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与产品,扩大两国间比较成本的差距,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从而扩大对外贸易;补偿投资论认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会带来贸易与投资之间的跨期替代,直接投资和贸易呈现出一种补偿关系。这三种理论分别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替代关系论仅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为绕开贸易壁垒而进行的直接投资,后两种理论对当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行为更具解释力。第二部分主要引用布洛斯特姆(M.Blomstrom)的观点,进一步分析FDI对东道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前者表现为跨国公司直接出口产品对东道国出口贸易的贡献,后者则表现为由于跨国公司进入而引起的东道国国内企业增加出口的贡献。第三章承接前文的理论概述,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利用FDI和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在分析出口贸易时,从出口贸易规模、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三方面进行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外商投资持续增长,1979-1984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额仅为41.04亿美元,2008年已高达923.95亿美元。我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起步、高速增长、调整发展、稳步增长四个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外商投资的地区和领域逐渐扩大,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整体规模来看,出口总额呈显著增加之势,其间不乏外商投资企业的推动。从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仍然较低,出口商品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从贸易方式来看,伴随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加工贸易得到了大力发展,1995年开始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加工贸易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法,从FDI和FDI企业两个方面,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本章首先测定有关变量的相关系数,经比较后选取滞后一期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量(FDIC-1)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都有推动作用,并且对后者的带动效果更佳,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制成品方面比重很大,在初级产品方面的比重则相对较小。随后,本章引入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分析工业制成品,以及其中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衡量FDI对它们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工业制成品的整体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其中机电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也不大,这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接下来,本章从外商投资企业的角度研究了FDI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贡献,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在推动自身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优化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通过本章分析可以得出,FDI有力的推动了工业制成品出口,对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它不能有效促进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第五章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也是从FDI和FDI企业两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回归分析比较外商直接投资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效果。实证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出口变动的解释程度更高,对加工贸易出口增加的带动效果也更好。因为外资企业主要采取来料和进料加工的方式,国内企业则主要采用一般贸易方式,所以FDI更能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进而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变迁。然后,比较FDI对两种贸易方式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一般贸易的出口竞争力不存在促进作用,对提升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效果也不明显,并做出解释:我国技术水平还处在引进和仿制阶段,本土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对国外技术和关键性中间投入品的依赖较大,不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接着,利用1995以来的统计数据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及其增加额占全国的比重,发现我国的加工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FDI推动的,并且受国外需求的影响明显。随后,有所创新的对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指数构造进行变化,反映出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的相对优势,认为其贡献程度高于国内企业。最后指出,我国国内开放的条件、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对加工贸易的偏好。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根据四、五章的分析结论,结合现实情况指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在出口商品结构和加工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有:工业制成品普遍是加工程度浅、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较低、竞争力弱;出口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污染大,能耗、物耗高的工业制成品,我国为出口增长付出了高昂的环境、资源代价。加工贸易的问题有:我国企业大多从事的是简单加工,增值率低,产业链条短,对中上游产业的带动效果不佳;明显的出口导向性使得加工贸易对世界经济变化极为敏感;国际产业转移和原产地统计原则扩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为此,我国应该引导外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制成品档次;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等途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多方监管以控制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出口,从而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在加工贸易方面,则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有品牌,提高产品增值率,增强产业辐射能力;改变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一般模式,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改变该贸易方式所处的不利地位。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