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总结怎么写范文500字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文的总结怎么写范文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结论或是总结怎么写?
原文作者: 朱建达
原文出处:硕士论文的研究结论如何撰写?-搜狗网
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应当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核心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实证研究等出发,阐述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论点。一篇论文,论点可能有多个,应进行综合和提炼。
论文研究结论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应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结论的内容
学位论文结论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其中“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必写内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没有。“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一般也是要有的。
(1)研究的主要结论
导语:简短阐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导语部分的内容可以省略。特别提醒,成果与结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果是指完成了哪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分层次简短陈述经综合和提炼后的研究结论(一般是论点)。表述方式主要有:
①一般采用“是什么”的表述方式。
②也可以采用分次的表示,先阐述那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是什么”的表达方式。
对于研究的结论,应根据论文的研究核心,建议还应阐述以下内容(根据研究核心进行选项):
●研究结论解答的问题、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创新、拓展、完善);
(2)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简短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创新。
对于研究的创新点,建议还应阐述创新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可参照上条思考)。
(3)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
◆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结论的撰写要求
结论的语言表述应严谨、精炼、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一般500字左右。
如李霞辉同学的学位论文《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研究的主要结论
(1)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布局整体呈“井”字型。
沙上地区特殊的成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的塑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呈“井”字型的整体格局;其特征是:前后通透的居住空间、均等性的交通网络、田庭式的农耕格局;聚落格局蕴含着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观和与遵从自然的环境观。
(2)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是“一埭一河”。
基于埭、路、河空间要素的位置关系,“一埭一河”是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在“因地制宜”下,还有“两河夹一埭”、“两埭夹一河”、“两埭夹两河”、“三河夹两埭”四种形态;聚落形态体现着沙上村埭独有的就近耕作的护田思想、依岸傍水的置宅理念、青睐自然的生活情结。
(3)影响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移民文化、防洪排涝、生活需求、排灌系统五个方面。
自然环境、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布局,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圩塘上的村庄。
移民文化、生活需求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态,没有亲缘关联的移民难以聚落成块状形态,造就了简洁的一字形埭。
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涉及内外水系,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水网格局和形态的类型。
(4)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要素、河埭相邻的水网格局等作为传统乡土文化应予以保护传承。
①在空间要素方面,通过整治河流和乡土化生态环境建设,传承村埭的乡土风貌,优化聚落环境,彰显乡村聚落形态的乡土品格。
②在水网格局层面,通过保持河埭相邻的环境特色,提升标志性节点,注重乡村空间感,延续乡村聚落的形态原色。
③在乡土文化方面,生态性地保护村埭的文化脉络,光大沙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保护乡村聚落形态蕴含的文化内涵。
如孙青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锦丰镇西界港村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主要结论
(1)政民互动理念与村庄环境整治需求高度契合
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角色作用都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整治项目,政府和村民应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的互动;而“政民互动”的核心理念是承认和尊重彼此的诉求,为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情、合理手段,发生协调合作行为,从而达到互惠共赢状态。政民互动式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应然也是必然。
(2)不同的村庄环境整治内容应采用相呼应的互动规划策略
不同的整治内容呈现不同的整治特点,为达到最理想的整治效果,不同整治内容应有不同的规划策略,政民应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充分互动,形成良性、互补、合作的状态。
①整治规划方案的组织——配合式策略。方案组织由政府主导的同时,还需要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向其提供意见和建议;
②整治项目及时序的确定——协调式策略。整治资源有限,而政民双方诉求不同,尊重并协调双方需求是十分必要的,该策略主要包含了权重赋值法;
③基础设施与安全防灾的整治——援助式策略。该类项目公共性强,由政府主导,还应透明化操作,让村民知情了解,获得支持理解;
④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的整治——协同式策略。该类不同的公益属性决定其不同整治主体,政民应通力合作协同整治以保证其灵活性和利用率,该策略有“协同配置,各司其职”和“明晰产权,合作共治”的对应措施;
⑤住宅建筑与私家院落的整治——引导式策略。该类有很强的私人属性,在保证村民自主整治的同时,政府还要提供实际合理的参考方案,积极鼓励引导村民;
⑥环境亮化与景观风貌的整治——参与式策略。该类初期整治靠政府,后期维护靠村民,呈现“政主民辅,优势互补”与“全程参与,保障成效”的整治特点;
⑦整治资金的投入——奖励式策略。挖掘村民的投入潜力是保障资金链的重要方向,“政策倾斜,权限奖励”和“比例补贴,信贷担保”是鼓励调动村民的有效措施;
⑧整治的监督管理——契约式策略。整治中的管理是保证整治成效的手段,而后期的管理是维护整治成果的保障。“静态控制,任务指标化”和 “动态维护,契约实时化”是这两个时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6.2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但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这绝不可以一蹴而就。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的一次粗浅、尝试性探索,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另一种思路,寄希望于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些许基础方向上的指引或助益。笔者也希望参与村庄规划的工作者,能够将文中提倡的“政民互动”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念方法是否有助于村庄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的提升,为其不足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笔者希望:
首先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实践的评估,考察政民互动运用效果及其不足,进而能提高完善现有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再者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决策学等学科知识以研究方法,分别从政府和村民二者视角进行单独研究,深入实际调查,探索政府和村民行为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民互动意愿和深度等的具体方法。
如高好好同学的学位论文《市井的延续:苏州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 研究结论
(1)在现代住区街道中,传统市井生活仍然顽强存在。
现代城市居住模式的改变,使许多街道生活场景逐步成为记忆,但人的生活核心并未改变。人们的某些习惯不会因小巷子变成大马路就消失,只是类似的场景更难寻觅罢了。但凡说得过去的街道,就会自有魅力,吸引着人们观看、驻足、嬉戏……可以说,市井是一直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的街道建设忽略了它。
(2)住区街道环境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街道的不同氛围。或亲切宜人、或静谧祥和、或空旷单调。普遍来看,空间条件优越的街道会吸引更对的人群驻足活动,反之,街道只沦为人们通勤的路径,枯燥乏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但通过不同街道的物质空间要素对比,可以发现,空间环境的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3)市井式微是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工具理性主义导致了以车为本的街道建设。其次,过度封闭的住区形态使得街道界面不友好,加剧了街道冷漠。再者,街道商业氛围太浓,人文休闲功能配置不足。最后,节奏过快的都市生活带来各种压迫感,人们缺少闲暇的时光和心境。前两点直接作用于街道空间建设,后两点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历史、社会等原因。
(4)通过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可延续苏州市井特质。
现代住区街道中市井几近消亡,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延续市井,必须转变街道建设的发展理念:应该从居民的市井生活入手,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当前时代背景与苏州住区条件出发,考虑市井延续的可能。从街道功能、空间、活动,提出街道“转型”应对思路。并结合苏州住区街道现状,通过街道共享、场所营造、边界融合重塑生活氛围,为市井延续提供实践探索方向。
7.2 论文创新点
(1)从“市井”的角度解析住区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本就是为人所用,人的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社会意义。街道空间作为承载市井的“容器”,发生着居民的最日常生活行为,展现了城市的特有风貌。本文从“市井”的角度去解析住区街道空间,本质上是探究城市、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街道人性化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2)围绕市井延续的理念,本文尝试构建了与时俱进的街道空间理念与方法体系。
街道空间是承载市井生活、延续市井特质的土壤。在本文中,选取典型街道空间,探究其中人的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探寻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日常生活需要将被视作街道空间营造市井生活氛围的重要依据。总结并分析现状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规划理念及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两大方面探寻住区街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3)在市井语境下,提出了住区街道的转型规划理念与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所谓市井语境,即出发点在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街道更新建设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交通问题,而是转向对人的关注。探究住区街道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反思现有街道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关注百姓生活、延续城市特质的街道规划理念和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以市井为视角研究住区街道,尽可能深入地探寻了街道空间与生活氛围的关系。但由于笔者学术能力、精力所限,论文必然存在进一步拓展与研究的空间。主要包括:
(1)住区街道的生活氛围是由街道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呈现的统一体,完善的空间环境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探寻了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但当地居民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都会对街道氛围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同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专家学者继续研究。
(2)住区街道生活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规划师的努力,在复杂的城市发展运作中,街道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涉及到多方主体。街道两侧的建筑开发建设多由地产开发商进行,街道的空间管理和维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而街道边界也正处于双方控制权限的交界处。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街道环境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是未来实践探索的重点。
如王畅同学的学位论文《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 主要结论
(1)有机更新是被撤并镇发展的有效手段
被撤并镇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环境的统筹利用和合理布局,尤其中心主城得到了优先发展。然而,被撤并镇原有社会基础被边缘、破坏或者已经不适应,无法组织起高效的生产和输出优质的社会生活。被撤并镇存在区域协调性不足、存量闲置性衰败、功能服务性弱化、文脉断裂式危机和景观品质性不佳等问题与困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有机更新的理念,采取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有机更新方式,促进空间、文化、环境、人居有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由分离到融合、空间由自我到协同、设施由配套到共享、文化由危机到传承和环境由相似到特色,体现被撤并镇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壮大区域的真正价值。
(2)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关键前提
被撤并镇应该有强烈的接轨中心意识和融入区域意识,主动依托区域、承接职能、分担职责,这是被撤并镇壮大自我、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的重要途径。按照整体统筹、有机协同的思路,推动港口门户职能承接、产业职能升级、生态职能修复,融入主城打造人居一体、空间一体、设施一体、交通一体的互动一体化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强化港口宜居特色、设施特色、文化特色和水乡特色,以区促镇、以镇强区,成为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
(3)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
宜居、舒适、整洁的空间满足了人民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为被撤并镇注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而有机更新又为新需求、新品质和新发展提供了载体。按照整体协调、空间协同的思路,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的创新发展,重构空间结构、调整用地构成、整合用地布局,赋予空间活力,落实担当、提升功能、充分发展、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和服务区域,推动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
(4)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目标
被撤并镇具有普通自然村落或选址新建村无法比拟的设施建设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均等化,是实现宜居生活和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按照与时俱进、辐射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港口“投入少、见效快、利用率高”的比较优势,修补和健全公共设施、赋能和提档服务品质、培育和孵化新型载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宜,均衡发展、更适人居,推进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
(5)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根基
被撤并镇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在地环境特色,撤并后不会改变,具有稳定持久的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按照人文有情、有机延续的思路,增进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社区文化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彰显底蕴,为历史文化名镇添砖加瓦,推动凤凰古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与内涵向纵深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
(6)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独特标识
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积累性和动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重要保障。按照因地制宜、新陈代谢的思路,立足港口在地特质和自然资源,增强地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复愈能力,水网治理、水乡营造,盘活滨水廊道、配置乡土绿化、定制街道空间,发挥区位优势、大河生态优势,促进优美诗性的江南水乡环境与现代生活有机复合,推动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
6.2 创新点
(1)有机更新视角的创新
当前被撤并镇整治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往往停留于物质性磨损的补偿,而忽视区域关系的分离、文化特色的泯灭和乡土情感的流失;基于有机更新的被撤并镇研究也多在政府的价值选择基础上探讨更新原则与手段,很少关注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内涵,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本研究从有机更新视角出发,依据人民、政府和社会的新时代要求,通过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层面探寻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框架与策略,突破了以往宽泛的研究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推动被撤并镇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民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并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的认同和建设,为被撤并镇有机蜕变和再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具体实施方法的创新
关于被撤并镇的发展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性层面,较难具体实践和落实;本研究打破以往的宏观形式,根据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将其发展问题拆解为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及具体实施方法,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从区域一体的发展、空间转型的优化,到设施共享的提档,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承、水乡环境的塑造,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承接,由中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更替到演进,不仅是人居环境系统调适、修复和发展的过程,也符合生命体新陈代谢、动态演进的发展规律。
6.3 不足与展望
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各被撤并镇的发展基础、现状情况具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认识有限,本研究难免有疏漏之处。主要包括:
(1)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了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内容和策略,而规划的设计、管理、运作、实施等各个过程都会对更新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内涵、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被撤并镇缺乏考察,对被撤并镇的发展规律缺乏更广泛的样本。
(2)在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中,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切入研究,然而,由于有机更新的内涵思路和被撤并镇的实际状况具有多样性,需要更多理论和技术研究来提出更为丰富的策略结论。期望能够以点带面,抛砖引玉,通过对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分析研究,为其他被撤并镇的发展提供一点经验和铺垫,在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中提出更加多元和契合的发展模式,为被撤并镇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应当从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核心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实证研究等出发,阐述经过充分论证得出的论点。一篇论文,论点可能有多个,应进行综合和提炼。
论文研究结论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应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
1. 结论的内容
学位论文结论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其中“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必写内容。“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没有。“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一般也是要有的。
(1)研究的主要结论
导语:简短阐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导语部分的内容可以省略。特别提醒,成果与结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果是指完成了哪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分层次简短陈述经综合和提炼后的研究结论(一般是论点)。表述方式主要有:
①一般采用“是什么”的表述方式。
②也可以采用分次的表示,先阐述那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是什么”的表达方式。
对于研究的结论,应根据论文的研究核心,建议还应阐述以下内容(根据研究核心进行选项):
●研究结论解答的问题、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创新、拓展、完善);
(2)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简短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创新。
对于研究的创新点,建议还应阐述创新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可参照上条思考)。
(3)研究的不足(局限)与展望
◆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结论的撰写要求
结论的语言表述应严谨、精炼、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一般500字左右。
如李霞辉同学的学位论文《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研究的主要结论
(1)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布局整体呈“井”字型。
沙上地区特殊的成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的塑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呈“井”字型的整体格局;其特征是:前后通透的居住空间、均等性的交通网络、田庭式的农耕格局;聚落格局蕴含着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观和与遵从自然的环境观。
(2)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是“一埭一河”。
基于埭、路、河空间要素的位置关系,“一埭一河”是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形态。在“因地制宜”下,还有“两河夹一埭”、“两埭夹一河”、“两埭夹两河”、“三河夹两埭”四种形态;聚落形态体现着沙上村埭独有的就近耕作的护田思想、依岸傍水的置宅理念、青睐自然的生活情结。
(3)影响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形态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移民文化、防洪排涝、生活需求、排灌系统五个方面。
自然环境、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布局,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圩塘上的村庄。
移民文化、生活需求等要素主要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态,没有亲缘关联的移民难以聚落成块状形态,造就了简洁的一字形埭。
防洪排涝、排灌系统等要素主要涉及内外水系,影响乡村聚落形态的水网格局和形态的类型。
(4)张家港市沙上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要素、河埭相邻的水网格局等作为传统乡土文化应予以保护传承。
①在空间要素方面,通过整治河流和乡土化生态环境建设,传承村埭的乡土风貌,优化聚落环境,彰显乡村聚落形态的乡土品格。
②在水网格局层面,通过保持河埭相邻的环境特色,提升标志性节点,注重乡村空间感,延续乡村聚落的形态原色。
③在乡土文化方面,生态性地保护村埭的文化脉络,光大沙上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保护乡村聚落形态蕴含的文化内涵。
如孙青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锦丰镇西界港村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主要结论
(1)政民互动理念与村庄环境整治需求高度契合
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角色作用都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整治项目,政府和村民应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上的互动;而“政民互动”的核心理念是承认和尊重彼此的诉求,为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情、合理手段,发生协调合作行为,从而达到互惠共赢状态。政民互动式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是应然也是必然。
(2)不同的村庄环境整治内容应采用相呼应的互动规划策略
不同的整治内容呈现不同的整治特点,为达到最理想的整治效果,不同整治内容应有不同的规划策略,政民应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充分互动,形成良性、互补、合作的状态。
①整治规划方案的组织——配合式策略。方案组织由政府主导的同时,还需要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向其提供意见和建议;
②整治项目及时序的确定——协调式策略。整治资源有限,而政民双方诉求不同,尊重并协调双方需求是十分必要的,该策略主要包含了权重赋值法;
③基础设施与安全防灾的整治——援助式策略。该类项目公共性强,由政府主导,还应透明化操作,让村民知情了解,获得支持理解;
④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的整治——协同式策略。该类不同的公益属性决定其不同整治主体,政民应通力合作协同整治以保证其灵活性和利用率,该策略有“协同配置,各司其职”和“明晰产权,合作共治”的对应措施;
⑤住宅建筑与私家院落的整治——引导式策略。该类有很强的私人属性,在保证村民自主整治的同时,政府还要提供实际合理的参考方案,积极鼓励引导村民;
⑥环境亮化与景观风貌的整治——参与式策略。该类初期整治靠政府,后期维护靠村民,呈现“政主民辅,优势互补”与“全程参与,保障成效”的整治特点;
⑦整治资金的投入——奖励式策略。挖掘村民的投入潜力是保障资金链的重要方向,“政策倾斜,权限奖励”和“比例补贴,信贷担保”是鼓励调动村民的有效措施;
⑧整治的监督管理——契约式策略。整治中的管理是保证整治成效的手段,而后期的管理是维护整治成果的保障。“静态控制,任务指标化”和 “动态维护,契约实时化”是这两个时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6.2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政民互动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但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这绝不可以一蹴而就。本研究只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的一次粗浅、尝试性探索,为今后的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另一种思路,寄希望于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些许基础方向上的指引或助益。笔者也希望参与村庄规划的工作者,能够将文中提倡的“政民互动”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念方法是否有助于村庄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效果的提升,为其不足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笔者希望:
首先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实践的评估,考察政民互动运用效果及其不足,进而能提高完善现有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再者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决策学等学科知识以研究方法,分别从政府和村民二者视角进行单独研究,深入实际调查,探索政府和村民行为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政民互动意愿和深度等的具体方法。
如高好好同学的学位论文《市井的延续:苏州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研究》,“第七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7.1 研究结论
(1)在现代住区街道中,传统市井生活仍然顽强存在。
现代城市居住模式的改变,使许多街道生活场景逐步成为记忆,但人的生活核心并未改变。人们的某些习惯不会因小巷子变成大马路就消失,只是类似的场景更难寻觅罢了。但凡说得过去的街道,就会自有魅力,吸引着人们观看、驻足、嬉戏……可以说,市井是一直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的街道建设忽略了它。
(2)住区街道环境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街道的不同氛围。或亲切宜人、或静谧祥和、或空旷单调。普遍来看,空间条件优越的街道会吸引更对的人群驻足活动,反之,街道只沦为人们通勤的路径,枯燥乏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但通过不同街道的物质空间要素对比,可以发现,空间环境的不友好是街道市井不足的重要原因。
(3)市井式微是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工具理性主义导致了以车为本的街道建设。其次,过度封闭的住区形态使得街道界面不友好,加剧了街道冷漠。再者,街道商业氛围太浓,人文休闲功能配置不足。最后,节奏过快的都市生活带来各种压迫感,人们缺少闲暇的时光和心境。前两点直接作用于街道空间建设,后两点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经济、历史、社会等原因。
(4)通过住区街道生活氛围营造可延续苏州市井特质。
现代住区街道中市井几近消亡,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延续市井,必须转变街道建设的发展理念:应该从居民的市井生活入手,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当前时代背景与苏州住区条件出发,考虑市井延续的可能。从街道功能、空间、活动,提出街道“转型”应对思路。并结合苏州住区街道现状,通过街道共享、场所营造、边界融合重塑生活氛围,为市井延续提供实践探索方向。
7.2 论文创新点
(1)从“市井”的角度解析住区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本就是为人所用,人的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社会意义。街道空间作为承载市井的“容器”,发生着居民的最日常生活行为,展现了城市的特有风貌。本文从“市井”的角度去解析住区街道空间,本质上是探究城市、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街道人性化设计提供有效思路。
(2)围绕市井延续的理念,本文尝试构建了与时俱进的街道空间理念与方法体系。
街道空间是承载市井生活、延续市井特质的土壤。在本文中,选取典型街道空间,探究其中人的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探寻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日常生活需要将被视作街道空间营造市井生活氛围的重要依据。总结并分析现状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规划理念及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两大方面探寻住区街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3)在市井语境下,提出了住区街道的转型规划理念与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所谓市井语境,即出发点在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街道更新建设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交通问题,而是转向对人的关注。探究住区街道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反思现有街道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关注百姓生活、延续城市特质的街道规划理念和生活氛围营造策略。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以市井为视角研究住区街道,尽可能深入地探寻了街道空间与生活氛围的关系。但由于笔者学术能力、精力所限,论文必然存在进一步拓展与研究的空间。主要包括:
(1)住区街道的生活氛围是由街道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呈现的统一体,完善的空间环境是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探寻了生活氛围营造策略。但当地居民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都会对街道氛围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同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专家学者继续研究。
(2)住区街道生活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规划师的努力,在复杂的城市发展运作中,街道环境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涉及到多方主体。街道两侧的建筑开发建设多由地产开发商进行,街道的空间管理和维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而街道边界也正处于双方控制权限的交界处。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街道环境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是未来实践探索的重点。
如王畅同学的学位论文《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第六章 结语”是这样表述的:
6.1 主要结论
(1)有机更新是被撤并镇发展的有效手段
被撤并镇作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环境的统筹利用和合理布局,尤其中心主城得到了优先发展。然而,被撤并镇原有社会基础被边缘、破坏或者已经不适应,无法组织起高效的生产和输出优质的社会生活。被撤并镇存在区域协调性不足、存量闲置性衰败、功能服务性弱化、文脉断裂式危机和景观品质性不佳等问题与困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有机更新的理念,采取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有机更新方式,促进空间、文化、环境、人居有机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由分离到融合、空间由自我到协同、设施由配套到共享、文化由危机到传承和环境由相似到特色,体现被撤并镇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壮大区域的真正价值。
(2)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关键前提
被撤并镇应该有强烈的接轨中心意识和融入区域意识,主动依托区域、承接职能、分担职责,这是被撤并镇壮大自我、融入和服务于区域的重要途径。按照整体统筹、有机协同的思路,推动港口门户职能承接、产业职能升级、生态职能修复,融入主城打造人居一体、空间一体、设施一体、交通一体的互动一体化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强化港口宜居特色、设施特色、文化特色和水乡特色,以区促镇、以镇强区,成为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动区域一体与担当发展。
(3)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
宜居、舒适、整洁的空间满足了人民的实际期待与需求,为被撤并镇注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而有机更新又为新需求、新品质和新发展提供了载体。按照整体协调、空间协同的思路,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的创新发展,重构空间结构、调整用地构成、整合用地布局,赋予空间活力,落实担当、提升功能、充分发展、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和服务区域,推动空间重构与转型优化。
(4)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目标
被撤并镇具有普通自然村落或选址新建村无法比拟的设施建设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均等化,是实现宜居生活和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按照与时俱进、辐射共享的思路,充分发挥港口“投入少、见效快、利用率高”的比较优势,修补和健全公共设施、赋能和提档服务品质、培育和孵化新型载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宜,均衡发展、更适人居,推进设施共享与提档升级。
(5)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重要根基
被撤并镇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在地环境特色,撤并后不会改变,具有稳定持久的竞争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按照人文有情、有机延续的思路,增进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社区文化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彰显底蕴,为历史文化名镇添砖加瓦,推动凤凰古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定位与内涵向纵深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底蕴体现。
(6)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是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独特标识
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积累性和动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重要保障。按照因地制宜、新陈代谢的思路,立足港口在地特质和自然资源,增强地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复愈能力,水网治理、水乡营造,盘活滨水廊道、配置乡土绿化、定制街道空间,发挥区位优势、大河生态优势,促进优美诗性的江南水乡环境与现代生活有机复合,推动环境塑造与特色展示。
6.2 创新点
(1)有机更新视角的创新
当前被撤并镇整治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往往停留于物质性磨损的补偿,而忽视区域关系的分离、文化特色的泯灭和乡土情感的流失;基于有机更新的被撤并镇研究也多在政府的价值选择基础上探讨更新原则与手段,很少关注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内涵,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居民生活需求”。本研究从有机更新视角出发,依据人民、政府和社会的新时代要求,通过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层面探寻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框架与策略,突破了以往宽泛的研究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推动被撤并镇更好地满足现代人民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并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的认同和建设,为被撤并镇有机蜕变和再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具体实施方法的创新
关于被撤并镇的发展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性层面,较难具体实践和落实;本研究打破以往的宏观形式,根据融入区域、均等发展、具有活力、体现底蕴、展示特色的被撤并镇有机更新内涵,将其发展问题拆解为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及具体实施方法,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从区域一体的发展、空间转型的优化,到设施共享的提档,以及文化底蕴的传承、水乡环境的塑造,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承接,由中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更替到演进,不仅是人居环境系统调适、修复和发展的过程,也符合生命体新陈代谢、动态演进的发展规律。
6.3 不足与展望
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各被撤并镇的发展基础、现状情况具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认识有限,本研究难免有疏漏之处。主要包括:
(1)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本研究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了被撤并镇的有机更新内容和策略,而规划的设计、管理、运作、实施等各个过程都会对更新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的内涵、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位于苏南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被撤并镇缺乏考察,对被撤并镇的发展规律缺乏更广泛的样本。
(2)在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中,从区域、空间、设施、文化和环境五个基本层面切入研究,然而,由于有机更新的内涵思路和被撤并镇的实际状况具有多样性,需要更多理论和技术研究来提出更为丰富的策略结论。期望能够以点带面,抛砖引玉,通过对港口小城镇有机更新的分析研究,为其他被撤并镇的发展提供一点经验和铺垫,在被撤并镇有机更新规划中提出更加多元和契合的发展模式,为被撤并镇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2、关注@年华似水,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稳住别慌,一定通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