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范文 学原民国期刊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术期刊范文 学原民国期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缘千里来相见,希望学原民国期刊民国学术能很好的解决你要查找的问题!大业号和你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民国原版期刊小说月报合订本多少钱
民国期刊《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4-6期合订本
作者:茅盾(原题沈雁冰) 主编
出 版 社:书目文献出版社
店铺名称:三丰书店
店主昵称:三丰堂
售 价:12.00元
民国时期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1、《进步日报》
《进步日报》 于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后的天津创刊,是解放区新创办的之一份民营的报纸,她的前身是天津《大公报》。《进步日报》经理是徐盈(后为孟秋江) ,总编辑是宦乡(后为张琴南) ,主笔杨刚,副总编辑有李纯青、李光诏、赵恩源等,该报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在知识界、工商界中发挥了某种特殊的作用。
该报出版了三年零十个月, 共1400号,于1952年12月31日停刊, 与上海《大公报》合并,于1953年1月1日起改称《大公报》在天津出版,成为一张以财经、国际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类报纸。1956年10月1日起, 该报又迁往北京出版,于1966年9月10日停刊,并且升格为中央一级的、全国性大报。
2、《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抗日战争时期报纸。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创办时,经 === 和 === 协商,由双方派出人员并共同提供经费。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内容侧重文艺,以多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介绍前线战况。
同年11月22日停刊。1938年1月1日在广州复刊,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停刊。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复刊,1941年2月28日被 === 勒令停刊。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10月10日改名为《建国日报》在上海复刊,12天后再度被 === 封闭。
3、《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是中国 === 机关报,于1928年2月1日由中国 === 中央创刊于上海,一年后迁至于南京。报社采总编辑制,社长由 === 中央宣传部长兼。主要为台湾地区。港、澳及美、欧华侨华人社区亦有发行。该报现编有国际版向海外发行,每期2张8个版。
4、《救国日报》 1920年9月创刊于三原。主办人杨憾尘。当时正值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山东半岛风起云涌之际,人民爱国运动达到 === ,杨本人又善于讲演,到外宣传鼓动,不断在报端写文章,呼吁同胞奋起自救,影响极大。后因发表言论,批评军人的不法行为,杨憾尘被冯子明暗杀,该报遂停刊。
5、《救亡情报》
《救亡情报》是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及时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北等地的侵略罪行,及民众请求 === 立即对日宣战、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近日,我市著名红色收藏家陈建昌觅得这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历史资料。
《救亡情报》自发刊以来的所有报纸的合订本,该册由红旗出版社于解放初装订,天蓝色封面。据了解,《救亡情报》是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1936年5月6日创刊,同年12月25日停刊。
这份刊物仅历时7个多月,出刊30期。该报的报名是由当时已97岁高龄的马相伯所题。马相伯是上海震旦公学、复旦大学创始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和爱国人士,全国各界抗日救国会领袖之一。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两例?
《观察》杂志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立场。《观察》的主办人储安平对当时的读者群有个成功的定位,在立场上,《观察》始终坚持其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立场,储安平始终坚持“不参政但言政”的立场。
民国期刊有哪些
民国时期主流期刊有
(东方日报)(中报)(申报)
( === )(择声)(演绎报)
等等很多期刊分为不同类。
民国时期的主流报刊有哪些
关于民国时期的报纸:
诞生于抗日岁月的报纸:《进步日报》、《奋斗日报》、《救国日报》、《正义报》、《救亡情报》、《复兴日报》等等;
以“中”字开头的报纸:《中报》、《中央晚报》、《 === 》、《中苏日报》、《中国画报》、《中国儿童新报》等等;
地域类报纸:《金坛日报》( === 元老于佑任题写报头》、《澄清日报》(江阴地区,由社会名流叶楚?崽庑幢ㄍ罚ⅰ端毡比毡ā贰ⅰ侗逼狡缆邸贰ⅰ侗逼嚼习傩杖毡ā贰ⅰ渡虾H吮ā返鹊龋?
专业类报纸:《晶报》(商业信息类)、《品报》(登载小说连载等文艺作品)、《铁道时报》(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题写报头)、《常识》(文化名人胡适题写报头》、《小孩报》、《俗文学》、《戏剧报》、《电影报》、《演艺报》、《总统府公报》。另外,军事类报纸有:《军事日报》、《华北 === 报》、《军政报》等。
专用上海方言撰文的报纸《奋报》(小开版);以淡红色粉纸印刷的《幸福报》(颜色与报名及内容吻合)、《世界画报》(铜版纸印刷)。
上世纪三十年代少数报纸的报头已采用套红刊印,如《中报》、《民众日报》、《新民报》等。极少数还有彩色插页。有些报纸的文字除了汉字,还有英文、俄文、回文的,如《东方日报》,正版为汉字,背面则为英文;《实话报》(由苏军于抗日战争结束后设在我国辽东北岛的指挥部主办)报眉为俄文。
另有几份日本侵略者占领我东三省时发行的《满洲日日新闻》等报纸,文字为汉字、日文间有。
在上述的一些早期报纸中,排版艺术令人折服。发行于民国六年的《铎声》报,头版样式新颖大胆,给读者以过目不忘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以上介绍的各类报纸,有 === 办的,有机关团体办的,亦有私人营办的。重点推介创建于我国清朝的《申报》。
《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4人集资1600两白银在上海创办。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别称“申”的原因,是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美查在上海创办地方报,由此取名“申报”。有史料记载,《申报》创办初期好多年,报纸日销售量仅为600份,然而影响却十分广远。著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录《报海旧闻》中有记载:“《申报》几乎就是报纸的代名词,人们包东西时常说‘拿张申报纸来包包’。”
《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虽然几易其主,但总体上坚持的策略是“义利兼顾”。1881年,《申报》的发行(销售)范围已从城市拓展到乡镇,并从本埠扩展到外埠。在北京、天津、南京、苏州、扬州、宁波等地设分销处。到1888年,已经发展成为在中国影响更大、销量更大的新闻类报纸,成为中国官府、民间重要的日常读物。
据悉,《申报》的办报方针是,不只为士大夫所赏,亦为工农商贾所通晓。其文字风格讲究通俗性和可读性,社会新闻和论说常常站在平民的立场,而且注重刊登议论时政的论说文。到了1897年,《申报》日销售量达到万余份。
我国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1912年接办《申报》。史量才在新闻业务和管理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引进先进设备,注重广告业务开拓,到1915年后,《申报》刊登广告的版面大于新闻版面。1916年《申报》日售1万4千份,1917年日售2万份,1922年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
在《申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还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报人,如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等,都先后应聘担任《申报》的特别通信记者。
《申报》作为旧中国影响最深远、销售量更大、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企业经营)新闻报纸,是大报中的精品。时至今日,《申报》仍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当代媒体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