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论文(旅游规划论文 推荐阅读范文10篇)

2024-04-29 03:2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发展论文(旅游规划论文 推荐阅读范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旅游发展论文

旅游规划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有关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的方案。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旅游规划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阅读参考。

关键词:全域旅游背景; 景观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as an example, and studies various types of tourism landscap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touris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esthetic degree of tourism landscape and tourism route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trategies for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Keyword:

Global Tourism Background; Landscape Planning;

1 前言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各类旅游景观规划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旅游景观规划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未能仔细了解景观当地的人情风貌,也没能对旅游景观做出细致的评价,旅游路线的制定也不够完善。因此,在当前时代的旅游行业中,应该对旅游景观做出合理的规划,不断了解景观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旅游景观做出详细评价,并将其融入到旅游景观规划中。

2 莆田市城厢区全域旅游规划概述

莆田市城厢区全域旅游规划时城厢区旅游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城厢区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促进措施等均符合规划的具体需求。莆田市城厢区规划范围在行政区范围内。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兴华平原总部,南林深水梁刚湄洲湾,中心位置与北纬25°25'-25°30',动静为118°56'-120°3'之间,总面积约为550平方公里。莆田市城厢区共3个街道,4个乡镇,其中包括凤凰山接单、霞林街道等,乡镇包括了东海镇与灵川镇等。

该旅游规划全面结合了莆田城厢区的旅游资源,并明确了城厢区旅游发展定位及发展模式,并规划出了有效的战略路径。莆田市城厢区旅游规划从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出发,确定了旅游城镇体系,明确了旅游交通及景观风貌,使旅游产业与经济产业有效融合。同时,莆田市城厢区旅游规划设立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保证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域旅游的支持下进行了旅游营销策划与旅游投资分析。

3 以当地的地域文化为基础,创办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旅游规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复兴的浪潮在日益高涨,每个地区都在此背景下纷纷建立当地的旅游特色景点、举办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节,利用文物和历史来向人们展示当地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使百姓们见到那些传统的工具和生活用品时都有着亲切和熟悉的感觉,这种形式深受百姓的欢迎和喜欢。建立旅游规划,对于弘扬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宣传当地的旅游项目以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根据对于各地的旅游规划内容会发现,每个地区虽然文化不同,但是旅游规划似乎都有着相同的模式,丝毫没有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和民俗特色,更加缺少具有当地鲜明主题的旅游文化规划。

莆田城厢区旅游规划的基本方向就是文化规划,旅游也是展示当地文化和宣传当地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对于现阶段各地区的旅游规划现状来看,都基本采用相同的模式。针对于此情况,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风貌来进行旅游景观的基本规划,具体可以将当地的物质生活民俗作为重点。因为物质生活包含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全部的状态,作为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其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民俗是根据当地人们长久以来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民俗风格,其中包括人们的社会资源需要、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层面,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其所代表的社会性意义更为突出。所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上,完全可以根据当地人们的物质生活民俗风格来进行建设,使旅游景观规划更加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对于其了解自己地区的历史文化也有着促进作用。对于这一主题的旅游行业规划应当做到内容完全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础,根据当地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和历史文化来挖掘具有历史意义的民俗风貌,并且其形式的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例如视频、投影、蜡像、3D场景建设等,以此来表达旅游景观规划中的创新性和现代性。

4 结合我国各种传统节日与当地的民俗文化

作为一名中国人,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都熟记于心。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传播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其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可以描述出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和其所代表的历史含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赋予其极深的意义。

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言,知道的人很多,但是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莆田城厢区当地人们进行旅游景观规划时,从传统节日面入手,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合在一起,做出综合性的景观规划。

首先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历史文化剖析,例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由来: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定出一年之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万物苏萌,天下皆春。所以有了春节。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然后将此历史意义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做出具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创新旅游景观规划形式。

5 结合具体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对于其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其娱乐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很多娱乐的方式也因此而改变。旅游景观规划有义务来与这些现代高科技娱乐方式进行竞争,所以其经营模式和表现形式应当具有实质上的改变。完善文化宣传配套设施。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一些舒适的环境享受,所以在旅游景观规划中应当根据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休息设施,同时为他们建设图书和商店以及餐厅时应当布局合理,在观众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可以看书、购物、欣赏园内优雅的风景,使群众感觉到这是一个优雅的休闲之地。

6 结束语

旅游景观规划所代表的责任重大,所以当地的旅游景观规划应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以现代化科技为辅助,以人们的精神追求为方向,真正的建立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特色、休闲文化的综合性现代化的旅游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彭红.基于SWOT分析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小令坝乡村旅游景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9(17):106-107.

[2]叶文才.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四川建材,2019,45(06):40-41.

[3]任维.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06):1-114.

[4]陆婷.景观生态学下南岳景区人文旅游景观体验性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06):1-87.

[5]魏薇.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05):1-62.

文献来源:张宇.全域旅游背景下各类型旅游景观规划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04-105.

旅游规划论文推荐阅读范文10篇之第二篇:旅游景区规划中的景观创意与营造手法探析

摘要:为有效发掘景区特色优势,避免旅游景区景观同质化的问题,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着眼于实际,以旅游景区规划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景区景观创意以及营造方法,形成系统完备的规划方案,切实满足现阶段游客的游览消费需求。

关键词:旅游景区; 景区规划; 景观创意; 营造方法;

随着消费能力提升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高达55.39亿人次,旅游收入9.94万亿。旅游行业体量的扩大,在拉动地区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加剧了旅游景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打造特色景观,从景观创意、景观营造等维度出发,结合过往有益经验,立足于地区实际,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推动旅游景区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

1 旅游景区规划中景观创意与营造的必要性

对旅游景区规划中景观创意与营造必要性的梳理,有助于引导设计人员从整体上明确景观创意与营造的基本流程,细化相关工作开展的重点,进而增强相关设计规划工作的针对性,以确保后续相关景区规划的质效。

景观创意与营造在很大程度提升了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塑造了旅游品牌,提升景观视觉效果,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1]。具体来看,借助于景观创意与营造,实现了有效保护旅游景区生态,避免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景区生态环境,实现旅游景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景观创意与营造有效摆脱了景区景观同质化的问题,逐步形成旅游景区自身独特的品牌,大大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在景观创意与营造过程中,不断提升视觉效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逐渐放松心情,获得较好的旅游感受。

2 景观创意与景观营造基本原则

为景观创意与营造的质效,在旅游景区规划环节,需要充分遵循相关原则,在原则框架下,不断调整景观创意思路,细化景观创意营造方法,不断增强景观创意与营造的水平。

2.1 独特性

为了避免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的问题,不断突出地域特色,在整个景区规划环节,在景观创意以及营造活动中,需要关注于旅游景区个性化特点的呈现,针对景区环境特征以及民俗风情,挖掘好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性与辨识度的旅游景观,不断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2]。

2.2 复合性

随着旅游景区规划经验的积累,在规划过程汇总,逐步认识到景区创意与营造需要一定的复合性,综合教育、娱乐以及观赏等项目,打造旅游文化综合体,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同时借助于复合性的景区创意以及营造,能够不断增强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及影响力。

3 旅游景区规划中景观创意与营造基本方法

3.1 文化溯源,IP植入

文化即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文化往往是景观设计的灵感来源,任何一个旅游景区中的景观规划都不应离开文化的内在支撑。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打造全新IP,用故事性营造更加趣味、更加有文化底蕴的景观空间,才更能产生情感共鸣打动游客。

3.2 明确定位,功能优先

功能定位是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在具体设计前,只有准确定位,明确各个景观空间扮演的角色,分清主次重点,才能使整个规划设计实现既定目标。具体来看,在进行景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分析流线,确定景观空间的序列。点状空间可分为“大点”和“小点”,大型点状广场空间是游客人流集散的节点,也是形象文化体现的重点,如景区的入口广场、重要节点广场;小型点状小广场是停驻休憩空间,如景区游线上的休憩广场。线形过渡空间分为“快线”和“慢线”,快线以快速达到目的地为主,引导性较强;慢线是沿途游赏线,蜿蜒曲折,步移景异。在实际空间序列的处理环节,应在独特性原则、复合性原则的引导下,明确景区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做好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实现旅游景观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增强景观的整体效果。如浙江某景区在禅宗文化园相关景观规划过程中,基于景区的实际,充分做好空间划分工作,有效融合寺庙景观设计、大型佛像与山体的衔接设计、禅茶馆、500罗汉林景观、台密周绿化边景观等景观,既保证了旅游景观区的整体观赏效果,理顺景区内各个景观的空间布局,为游客塑造出良好的观赏意境。

3.3 注重体验,人性尺度

在景观创意与营造的规划过程中,有必要从景观空间时序性、尺度适应性等规律出发,确保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从相关数据来看,人类信息获取90%以上需要通过视觉来实现,为了保证旅游景区规划的合理性,在整个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在景观创意、营造环节,应保证在20m~25m的立体范围内,游客可以通过视觉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参考E·T·霍尔提出的距离理论,结合相关理论,合理设置游客与景观之间的距离[4]。同时除了把控空间距离外,还应注意旅游景区的体量,控制好景观空间的侧界面,实现景观创意与营造的绿色性与可持续性,确保旅游景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景区生态,对于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3.4 科技元素,情境互动

在旅游景区规划中,景观营造不仅是营造视觉效果,更多的是打造人与人、人与景的互动空间。人们对自身精神享受的诉求也在不断提升,从游玩参观的旁观者到置身其中亲身感受的主人公,身份不同,感受亦不同。除了传统的景观营造手法,创意性互动景观不仅能赋予空间无限活力,使游客加强记忆,更容易成为景区中吸睛的亮点。互动式景观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多媒体艺术、数码、电影、光电子、戏剧、诗歌、建筑等,都可以成为专职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方法。当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以装置艺术为载体出现在景观设计中时,全方位估计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的空间感知。如在旅游景区水景营造中结合灯光、音乐,自动化设置运用电子数控等技术,甚至是利用雾喷与投影,打造水幕电影的形式,实现更加绚烂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旅游景区规划环节,景观创意与营造是提升景区整体观赏、游览水平,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突出旅游景区特色,避免景区同质化问题,需注意在明确景观创意与营造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相关原则为框架,遵循创意与营造规律,结合地区特色,创新旅游景区规划中景观创意与营造方法,为后续相关景区规划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丰.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观营造手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8(10)

[2]马曙晓,董文晓,罗志成.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营造探析——以石家庄市藁城区耿家庄村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8(5)

[3]何伟,李慧.探析社区中可食景观的空间载体及设计理念和技术[J].风景园林,2018(4)

[4]周爱菊.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探析[J].南方农业,2018(5)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