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与致知的关系论文(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等心学术语的内涵)

2023-04-11 16:4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格物与致知的关系论文(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等心学术语的内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论文

王阳明心学提到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诚意、正心等说法,常常让初学者迷惘。实际上,他们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

心学的特点是穿透儒家理学的表面规则,直达产生规则的本源,追求的是一通百通,而不是寻章摘句老雕虫。要理解心学,首先必须要理解儒学。

心学属于儒学体系,儒学的本质是伦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德性人。儒学研究的是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儒学中的人,指的是人在社会层面中的本质,不是指生物人,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儒学中人,不是生物层面的人,和猪马牛羊是完全不同的。儒学的人,是抽象出来的社会“人”,不是指我们的肉体,也不是所谓灵魂。不理解这一点,就很难读懂儒家经典。

而维系人在社会关系意义上本质存在的,是道德伦理。因此,儒学中的学、知、行,都专指人在道德层面的学、知、行,和现代的字面含义是不同的。道德伦理,是灵长类智人种的个体之所以成为“人”、集合体之所以成为社会而不是猿群的本质原因。不理解儒学研究的本质以及儒学术语,是现代人在阅读儒学著作时陷入迷惘的重要原因。

致良知,是心学的核心思想。这三个字同样不能按照中学教科书的现代字面理解。它包括三个字:致、良、知。知,是道德层面的认知。良,也可以理解为善。良知,就是人的认知符合伦理道德。

在理学体系中,认为伦理道德是圣贤制定出来的规则,也就必须背诵儒家经典、按照圣贤的训戒行事才叫符合道德。这显然是太教条了。生产力水平不一样,社会规则自然不同。在尧舜禹的石器时代、井田制的青铜时代、战国的铁器时代、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小市民时代、现代的互联网和大城市时代,道德规则能一样吗?在和平时期、战争时期、物质充裕时期、饥荒时期,道德规则能相同吗?显然,理学的训戒式思想过于教条主义,禁锢人的思想。

在心学体系中,承认理学规则,但更注重规则的本源。理学像是培养精通法律的律师,心学则培养精通法理学的法学家,可以根据法理,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自行制定法律。阳明说: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心学认为,儒家规则的本源,就是“良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孔子说的“仁”、孟子说的“善”。良知是本源,故“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那么,“良知”通过什么达到呢?答案是“致”!致,就是用工夫的意思。让我们能够达到道德层面真善的认知而采取的努力。这种努力,当然包括了熟读经典,但并不限于,或者说并不一定要依照经典。

致,还有一层潜在意思。致,是到达,而不是创造。那就是心中本有良知,才能到达。阳明说:尔胸中原是圣人……满街都是圣人。

但致良知绝不是否定儒家传统学习方式,熟读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阳明说:“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对普通人而言,还是要先学“规矩”,才能“出方圆”的。正如学习踢足球,刚开始都是标准训练,等运动员基本功扎实后,才能有C罗之类个性化的天才表现。阳明认为:有人自然而致之,谓之圣人;有人勉而致知,就是通过督促而致之,谓之贤人;有人自闭自昧,不肯致之,是谓愚不肖者。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自然而致之恐怕比较难,就像罗纳尔迪尼奥这样街头野球自然培养的天才万中无一一样。比较靠谱的方式,还是“勉而致之”。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致,是工夫的意思。王阳明认为:“本体即工夫,工夫即本体。因工夫即是本体,故能戒慎恐惧的即是本体。因本体即是工夫,故一方面能戒慎恐惧,另一方面能超越戒慎恐惧的,即是工夫。”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知“良知”,不是知其他东西。致良知中的“致”,是工夫,也即是行。而良知和工夫、知和行,本质上都是一回事。“知知而未行,是未知也”。很多人以为“知行合一”侧重于“行”,或者二者并重。其实不是的,“知行合一”,核心是“知”,也即是良知。这是心学和理学的重要区别。理学“问迹不问心”,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只看行动,不问动机。而心学则要求心中达到“良知”,以良知为源,行为必然是符合道德的,也必然会通过行为体现出来。但“良知”又是通过行动的“致”去发掘的。人心中有“良知”才能“知善知恶”,就像人有眼睛才能看见一样。但人如果不睁开眼,有眼睛也看不见。“致”,就是开“眼”的过程。

“致良知”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就是“格物致知”,也是一个意思。阳明说:“若不格物,则致良知也就成了影响恍惚、悬空无实的东西了”。“格物致知”,是主观的“良知,通过”“行”、“致”与客观世界联系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主观的“良知”毫无意义。

心学的“格物致知”,与理学的“格物致知”虽然同样是这四个字,但含义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心学的“格”,阳明定义为“正”。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正物致知”。“正”,带有主观努力的含义。也就是说:人看到的客观世界(物)是不正的,需要“正”,才能达到道德的层面的“良知”。

这里必须注意一个基本前提:不存在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主观的。这个前提,对于深受高中课本唯物主义影响的应试教育者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如果熟悉哲学史的人,则丝毫不会感到奇怪。

近代西方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就是经验主义的兴起。17世纪,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名著《人类理解论》开始,哲学家开始思考到底人类能够认知什么?结果发现人类的认知是受人类自身局限的,根本不可能跳出自身。18世纪,爱尔兰人乔治.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中进一步提出:物体的图像通过眼睛小孔成像到视网膜上,应该是倒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是正的?视网膜能够成像的,是二维状态,为什么我们实际感知的是三维物体?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大脑对图像进行了加工,加入了人类的想象。

由此,理性主义被质疑,我们都不可能观察到客观世界,何谈了解真理?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不可能摆脱自身的经验。经验,比理性更真实可信。由此,经验主义哲学兴起,现代科学摆脱古典理性的束缚,以不可思议的威力改变人类。对中国人的巨大影响就是改革开放后,“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人不再执着于姓“资还是姓“社”,不看广告,看疗效。

王阳明的“正物致之”,正是东方的经验主义思想启蒙。王阳明比洛克和贝克莱更早意识到,纯粹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就是主观世界,所以需要我们去“正”。格物,是“格其心之物”,而不是格外物。同样,致知,是“知其物之知”,因为物与心不可分。

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浑然一体的,只是真理的不同表述而已。致知,知其物之知;格物,格其心之物;诚意,诚其物之意;正心,正其物之心。而行,看似在客观世界中“行”,但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纯粹客观世界,本质上还是在主观世界中“行”,主观世界的运动自然可以称为“知”,知行合一。

所以说,阳明心学是早产的西方启蒙思想,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只是可惜,被蛮族入侵打断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没有能够实现西方经验主义启蒙后,促进工商实业开蓬勃发展的思想解放效果。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