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现象分析)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文小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现象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幼儿园 652700
摘 要:同伴关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社会化有独特的价值。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交往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幼儿之间常常存在很多冲突,面对冲突时我们应该进行分析和探究,挖掘冲突中蕴藏的深层次的心理发展价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幼儿同伴冲突的概念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抵制或对抗,表现为交往双方在行为、言语或情绪等方面的对立。同伴冲突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对称的社会互动,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冲突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二、幼儿同伴冲突的现状
1.资源争抢型冲突。
资源争抢型冲突是幼儿活动中最常发生的冲突。这与研究的结果及多数教师反馈的说法相契合。在整个学前时期,幼儿间的冲突主要是由于物品、空间和游戏争执引发的。
2.观点对立型冲突。
观点对立型冲突是指幼儿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对某件事的观点和想法产生分歧,导致双方言语、行为等产生不同反应而引起的争执现象。由于幼儿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缺乏,对事物的辨别不强,具有片面性,所以观点产生对立而发生冲突。
三、幼儿产生同伴冲突行为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父母对幼儿教育有很大影响。父母的语言行为、态度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行为。父母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交往教育,那么幼儿就善于独立解决社会问题,拥有解决矛盾的技能和技巧。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在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常常是性情暴躁、言语粗俗,甚至对长辈还谩骂虐打,幼儿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形成自私、孤僻、暴力等不良品质,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发展。
2.社会因素。
社会化媒体悄然改变着幼儿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幼儿的同伴冲突观念,也影响着幼儿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电脑和手机的出现使幼儿很少到户外与同伴玩耍,导致孩子缺少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处理冲突的实践,他们更多模仿的是电视人物及一些网络游戏行为,而这些模仿大多是有害无益。
3.教师因素。
当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多数教师指导策略是直接干预或批评。面对冲突与纠纷,对于乖巧的孩子,教师往往是观察分析后再解决,对于调皮的孩子,教师往往是直接批评占多数。所以教师处理幼儿冲突行为的态度和方法对幼儿自身处理冲突行为的方式有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对同伴冲突进行自发解决,提高幼儿处理冲突事件的能力。
四、幼儿产生同伴冲突行为的教育建议
1.家庭角度。
家长应深刻认识到解决儿童冲突问题的重要性,理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当孩子们处于冲突时,父母通过沟通、言语、行为等来理解孩子们的真实需要,给孩子正确引导,与孩子一同分享冲突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处理结果,而不是一味指责或是一味保护,正面解决冲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父母对孩子适当的帮助,可以让孩子妥善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2.社会角度。
让孩子们关注那些在电视上友好相处交往的人,向孩子讲解电视信息,引导孩子正确地观看,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禁止播放带有暴力性质的宣传短片,多播公益广告,让孩子们在观看后自然地学习。社会相关部门应营造和谐、积极的文化氛围,使电视和电脑成为教育手段,鼓励儿童以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
3.教师角度。
教师对冲突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开展幼儿冲突行为的研究。首先要加强对幼儿冲突行为的认识,以增进解决冲突水平的能力提升。教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开展有关冲突行为的课程活动和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相互讨论、交流,促进幼儿解决冲突。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还要投放充足的资源材料并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
总而言之,正确解决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冲突行为,并且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自主解决同伴间的冲突,以此增长幼儿的成长经验,从而为幼儿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会芹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干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婷婷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与自控能力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3。
[3]赵冬梅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