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论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初探
【摘 要】本文初步探索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有关知识。主要论述文献学和目录学的涵义、古典文献目录的体例与目录书的类别、古典文献目录的分类沿革。对基于古典文献目录的“四分法”而产生的经、史、子、集四部,文中亦有论及。
【关键词】目录学;文献;四部;体例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量巨大的文献典籍。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传承古典文献,需要我们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与研究,与此相关的学科――“文献学”便应运而生。目录的体制起源于《书》《诗》的序,目录学的研究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总结前人成果、指示学术门径、减少后世学者探索的过程,目录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的涵义
(一)文献及文献学的涵义
“文”、“献”两字连成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书上,是从《论语》开始的。这个名词在古代被认为包含两个方面:“文”是历史上记载的经史典籍,“献”是后人对历史上典籍制度等事发表的议论、追忆的纪录。现在一般认为,“文献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有文字记载的,有某种载体的图书文物资料”[1]。
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名称,最早是由郑鹤声、郑鹤春兄弟首先提出的。现代文献学与传统上所说的文献学不尽相同,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是指“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分类、目录、版本、校勘、辨伪、注释、编纂、印刷源流、整理等的一门学科”[2]。现代文献学还处在形成的阶段。
(二)目录学的涵义
目录学的知识是文献研究的基础。把“目录”两字连起来作为一个名词,起于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在中国古代,“‘目’,本是指一书中的篇目,‘录’则是合篇目和叙的总称”[3]。目、录、叙三种不同的意义,历来认识不一,但仔细分析,仍是同条共贯。
在中国古代,目录学不仅可以成立,而且与版本学、校勘学等相互联系而又各自发展,形成独立的专门之学。自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至清代的王鸣盛、近代的余嘉锡等人,都对目录学的名义有过许多比较确切的论述。综合诸家论述,可以给目录学下这样的定义:“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4]
二、文献目录的体例与目录书的类别
中国古代的目录学大家如刘向父子、班固等都很注重文献目录的体例,即如孟子所言的,“颂其诗,读其书”亦要“知其人”、“论其世”。
(一)目录的体例
目录的体例可分为目录的体例与目录编订的体例两个方面。
1.目录的体例
目录的体例需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考作者的行事,二是要考作者的时代,三是要考作者的学术。
考作者的行事,有附录、补传和辨误三例。
附录,是指《别录》于史有列传,事迹已详的即把原文剪裁入录。补传是指《别录》《七略》对于史有列传而事不详,或不立传的,则旁采它书材料,或据亲所见闻补作之。辨误是指《别录》于作者事迹有误传,则考之它书以辩正之。
考作者的时代包含以下四意:一是叙作者的仕履,二是约叙著书的时代,三是叙作者的生卒,四是采书中所引作旁证。
考作者的学术是目录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也是研究目录学的最高要求。要做到这点,必须博通古今、好学深思,评定他人的书,需虚心平情、态度客观。
2.目录编订的体例
具体的目录编订的体例,有加叙述、记版本、录叙跋、撰提要等要求。
加叙述是指通过对学术源流的叙述,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其事始于刘歆,至《汉志》、《隋志》、宋《崇文总目》、清《四库提要》皆有所承继。记版本也是目录编订体例中的重要内容――治目录学必须兼收并蓄,目录学与版本不可分离。录叙跋在古代从全为自撰叙录,到全采,钞录叙文,逐渐成为目录学的治学传统。撰提要便于一览而知各书的大致内容,亦是目录编订的重要体例。《别录》是书籍提要的创始体例,另外还有收藏家的提要及题跋等体例。
(二)目录书的类别
根据目录的来源与属性的不同,目录又可以分为史家目录、补史目录、官家目录、私家目录、丛书目录、地方著述目录、专科分类目录、推荐书目录、目录之目录等。
三、古典文献目录的分类沿革
重视分类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图书经过分类编排并以目录的形式反映出来,就是分类的图书目录。目录学中分类的图书目录便于读者与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找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因而,分类之法是目录学的灵魂。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目录的分类有种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以“六分法”和“四分法”两大系统为主。
(一)古典文献目录的主要分类法
1.“六分法”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据《汉书》的《楚元王传》及《艺文志》记载,刘向等在进行大规模的校书工作时,其分工在一开始就按学术性质分为六类,《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种,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不是图书的分类,所以只有“六略”。上述《七略》中除辑略外的六略即六类,38种,共著录图书596家,13269卷,分门别类、条理井然,在中国古代目录学上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并对后世的图书分类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七略》分类以六艺略为首,诸子百家学说是“六经之支与流裔”,通过分类可以看出学术的概况与发展流变,显示了中国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俭编有《七志》,阮孝绪编有《七录》,其图书目录的分类基本继承了《七略》的传统。
2.“四分法”
从《七略》到魏晋之时的200多年间,学术和图书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文学创作日益增多,史学著作也有很大的发展,而子书、兵书却相对减少,原来的图书目录的六类分类法已经不再适用,因而,四部分类法就在魏晋时期应运而生了。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确立于东晋时的李充。公元3世纪,西晋秘书监荀勖因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所著的《中经》(郑默所制的国家内部藏书目录),更著有《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总括群书。由《隋志序》所记载的所收图书及其体制看,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实际上就是后世的经、史、子、集,这是四部分类法的创始与开端。至东晋初年,大著作郎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李充因荀勖四部之法,换其乙丙之书,最终确定四部的顺序为五经、史记、诸子、诗赋,后世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者,实本于此。
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勖、李充以甲、乙、丙、丁为序的四部分类,正式用经、史、子、集类目名称,概括各部类书籍的性质内容,从此,四部分类法便成了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行之达一千数百年之久。
3.其他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但也有学者突破成规,另创分类法的,如南朝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依仿《七略》分类,可看作是“七分法”;北宋李淑在《邯郸图书志》中,在经、史、子、集四志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志;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艺文略》中将图书分为十二类,诸子类外,别立天文、艺术、类书等五类;清光绪初年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则采用了以“丛书”和经史子集四部并列的“五分法”(这种五分法后来被实际运用到近代和现代的古籍编目工作中)等等。
(二)经、史、子、集四部简析
1.经部
经部所著录的是儒家的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还有与学习经书有关的读物如“小学”之类书籍。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来《乐经》亡佚,到东汉时又增《孝经》和《论语》合为“七经”。唐代在七经的基础上,分《礼》经为《仪礼》《周礼》《礼记》,分《春秋》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再加上《尔雅》,共为十二经,到了宋代,又加上了《孟子》,就成了“十三经”,此后相沿不改。经学在我国封建社会占据着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在古籍的四大部类中居四部之首,且数量众多。
2.史部
史部著录历史类书籍。史书在《六艺略》中附于“春秋”类,至晋荀勖《中经新簿》及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开始为史籍设立部类,正式确立“史部”名目的则是《隋志》。《隋志》中把史书分为十三种,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略录。此后的国家图书目录和史志目录的史部种类基本上沿用《隋志》此法而略有增减变更。
3.子部
子部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部类,子部著录的内容以《汉志?诸子略》中所包括的先秦儒、道等九流十家的诸子著作为主,后世又有一些增设。著录包括古代哲学、军事、农业、医药学、天文、数学、艺术、手工、饮食、动植物及阴阳五行、风水占卜和类书等方面的著作。
4.集部
集部主要著录文学书籍,《隋志》集部下分“楚辞”“别集”“总集”三类。后世集部大多沿袭这一体例而增设“文史”(即诗文评)类,《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再增“词曲类”,共为五类。
在经、史、子、集四部中,经部世代沿袭,变化很少;史部基本上只收历史类书籍,专科性较强;集部主要收录诗文集及诗文评著作,特点比较明显;唯有子部比较庞杂,其他三部不能归属的,都归于子部。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我们需要借助目录学的知识以获得读书治学的门径。目录之学在我国产生得很早,源远流长,学习目录学有助于了解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了解古代学术源流、学术演变,有助于断定书的真伪、定古书的性质、考古书的分合等。学习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对于我们读书治学及获取有用的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7.
[2]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12.
[3]王欣夫.文献学家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页
[4]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出版社,2003.63.
1%a%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