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中日文化的比较 中日惯用句中“狗/犬”的意象对比

2023-09-23 11:0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狗的中日文化的比较 中日惯用句中“狗/犬”的意象对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狗的中日文化的比较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众所周知,动物形象被广泛用于各国的惯用句表达,这种动物形象,既包含动物自身的意义,也有丰富的社会性隐喻意义,动物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然而人们在惯用语中使用动物,大多包含某种感情色彩,本文将以“狗/犬”为切入点,对比中日惯用句中“狗/犬”的意象色彩。

一、中国俗语中“狗/犬”的意象

中国的惯用句,一般理解为俗语,谚语及成语。俗语是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1。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的通俗用语。惯用语一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和短小精炼三个特点,能够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狗是最早驯服成家畜的动物,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以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出现,或忠诚、善良、勇敢,或肮脏、贪婪、凶残。忠诚、善良、勇敢多用来描述一些家犬,通人性,忠心护主;反之,肮脏、贪婪、凶残多用来描述一些无人驯养的野狗、流浪狗,未受到人类驯化,只具有原始的动物性。狗的意象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在俗语或成语中却经常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改不了吃屎” 、“关门打狗”、“痛打落水狗”、“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尾续貂”、“狗眼看人低”、 “虎落平阳被犬欺” 、“狗头军师”、“丧家之犬”等,该类俗语中的“狗/犬”多指坏人坏事,用到这类说法,具有明显的批评色彩。即便是形容好人好事,也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指责性说法。另外,如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狗急跳墙”等,虽然不具有明显的消极意义,词义较中性化,但用到“狗”难免给人消极的印象。“狗/犬”在俗语或成语中用来表示积极意义,多取其“忠诚”的特性,常与“马”搭配使用,如“犬马之劳”,纵观使用到“狗/犬”的俗语/成语可知,“贪婪、凶残”的消极意义被广泛使用,积极意义微乎其微。

表1.中国俗语中“狗/犬”的意象

二、日语惯用句中“犬”的形象

日语中的惯用句是指:作为习惯,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短语或说法2。日本的惯用句大多来自民间,是一种“庶民文学”,同样形象、简练地揭示了一些深刻的哲理。

与汉语一样,日语中,动物形象被广泛用于惯用句表达,日本民族特别喜欢狗,认为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不吃狗肉,“忠犬八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甚至为其做了一尊雕像,与“狗/犬”相关的惯用句也非常多。与汉语中“狗/犬”多表示负面、消极、批判、指责的意象不同,日语中的“狗/犬”意象要柔和得多,如“犬のh吠え(远处传来的狗的嚎叫声,比喻胆怯的人虚张声势)”、“犬も食わない(连狗都不吃,比喻受人厌弃,不被理睬)”、“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恋主人猫恋家)”“犬が西向きゃ尾が|(狗面朝西方的话尾巴自然就朝着东方,意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犬と猿(狗和猴子,比喻水火不容)”“犬にZ(对狗讲论语,比喻对牛弹琴)”“犬もiけば棒に当たる(比喻多嘴惹祸,树大招风)”3。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惯用句中也有很多直接来自中国的说法,与“狗/犬”相关的,如“犬Rの”、“犬Rの心”、“始窑喂”等等,其感情色彩自然也与汉语相同。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文化中虽然都喜欢用“狗/犬”做意向物,但汉语俗语中“狗/犬”的意向多包含强烈的批判意识,大多用于消极意义,积极意义用法仅表“忠诚”,且数量不多;日语中“狗/犬”的意象偏中性,并未赋予太多感情色彩,只是单纯选取“狗/犬”的动物属性作比,即便有些词汇带有一定的批判性表达,词义也较轻,不似汉语中具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广辞苑第五版.岩波书店,1998

[3]白石大二.国ZT用句大辞典.|京堂,1978.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